偶遇(4)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一直低眼顺眉不吭声的刘远方突然抬起头来,对着正襟端坐顾盼自如的陶维慈咧嘴一笑:“禄溪先生,你欠我的粮食什么时间给我啊?”表面上不动声色的陶维慈心里一激灵:这怕啥就来啥啊,本来自己都不愿意提粮食这茬子事呢,但毕竟现在这谅山,说起来还是这小子的地盘呢,这得先哄着这个年轻人,不能让这个杀人如麻的刘将军发飙。
想到这里,陶维慈含笑点头:“刘将军放心,仁国公已经将粮食准备完毕,现在主要问题是郑氏的水军在清化一带布防,大批满载粮食的船只暂时无法北上,请刘将军放宽心,只等我们瓜分郑氏后,我必定力劝仁国公助将军顺利拿下升龙。”
目光炯炯的刘远方紧紧的直视着陶维慈:“禄溪先生,升龙城对我来说太远了,我现在大军急缺粮食,反正这莫氏不是正在向黄氏土司们借粮吗,你作为中间保人,看来必定深得莫氏信任,不如你先和莫氏商量一下,粮食先转借我军一部分周转,等仁国公的粮食来了,我在另行奉还。”
“呃”饶是陶维慈满腹经纶智计百出,现在也无言相对。第一自己确实以前承诺过要给刘远方粮食;第二现在的地盘是刘远方的地盘,如果闹翻的话对自己的计策会极大的不利,毕竟粮食是小事,而自己最近的布局被毁于一旦就麻烦了。
略一思索,陶维慈心中就有了决断:“刘将军所言甚是,待莫氏与黄氏商谈已定,我必定与莫氏相商,从借来的粮食中先转交一部分给将军所属。”
不久,孙永和郑原孟志都面带满意的笑容回到桌子边,不知道莫氏在私下付出了什么,但表面看来三人已经都达到了自己需要的目的。
随即陶维慈唤孙永到刚才孙永和郑原孟志低语的角落。而刘远方郑原和孟志在桌边喝茶。刘远方含笑举起茶杯:“郑先生孟先生,我们大华久仰黄氏威名,今日相聚就是有缘,虽然无酒,刘某以茶代酒,敬二位一杯。”
听出刘远方言外的结交之意,郑原孟志两人心中大喜:“刘将军虎威,他日必定提马扬鞭会猎升龙,我们以茶代酒敬将军马到功成。”
喝了口茶水,刘远方抹一抹嘴角的茶渍:“我们大华有意与黄氏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不知道二位意下如何?”
这下让郑原孟志两人大喜过望,相视而笑:“刘将军此言甚是,我们黄氏也欲与大华合作正求之不得,将军此言我们自无异议。”
微笑着点点头,刘远方盯着两人低声说道:“事情做完两位先不要着急回去,明日上午到县衙找大华集团的李江涛李主任,就说是我让你们找他的,他就知道怎么做了。”
作为两个土知府家的大管家,两人自然不是无能之辈,言语之间一点即通。郑孟二人含笑点头,示意心中清楚。
很快满面笑容的陶维慈和略带一丝诧异的孙永回到桌边落座,陶维慈向刘远方一拱手:“幸不辱命,莫氏为表诚意,愿意把从黄氏借来的粮食中分给将军一万石粮食,等黄氏那边粮食一到,优先给将军送来。”
刘远方也不客气:“多谢!”
看起来这次几方势力似乎谈的都不错,在座的几位都面带笑容谈笑风生,坐下来聊了十几分钟,郑原孟志相互递了个眼色就起身告退,说出来时间长了,担心主家等急了,现在商议已定,我等回去向主家回复,等主家定夺。陶维慈也不挽留,于是孙永也趁机告退说要回去高平向都统使大人覆命。
趁着这个机会,刘远方也趁机离开,于是和陶维慈孙永郑原孟志几人就此分别,几人出了小店的门,各自拱手而别。突然发现,这个小吃店竟然离谅山县衙不远,只有几百米而已,干脆让晓东把车停在县衙旁边,准备进县衙找一下李江涛。
没想到李江涛还没有找到,门外的赵晓东把孙永领进来了。看到跟在赵晓东后面的孙永,刘远方本能的感觉到这个人不简单,主动拱手为礼:“孙先生你好,你不是回高平覆命去了吗?”
孙永拱手行礼:“孙某本应当即回转高平,只是昨日孙某在谅山无事闲逛,发现谅山风土人情与别处大有不同,心中多有狐疑却无法解答,辗转反复夜不能寐。今日有幸一睹将军虎威,孙某惊为天人,故冒昧登门拜访请刘将军解惑,如有得罪之处请将军恕罪。”
有点搞不清楚孙永的来意,刘远方只好先找了个僻静的办公室和孙永先坐下,刚好谅山管委会主任李江涛也匆匆赶来,三人就在一间办公室里分宾主坐定。
待衙役端上茶水,三人简单相互介绍后,李江涛和刘远方递了个眼神:“孙先生刚才说心存疑惑,不知道谅山哪里有不足之处,请孙先生明示。”
端坐的孙永轻皱眉头:“赵主任,不足两字休要再提。孙某从大明到安南,大大小小的县城府城也见识过了几十个,除了谅山之外,其他大同小异,唯有谅山,此处风景大不同啊!孙某虽然只是昨日在谅山县城无事,转悠了一天,但是已经明显感觉到谅山在教育医疗民生方面与别处县城有本质上的差异,譬如谅山多设学堂,而不要束脩;开设有众多的医馆,但是用的药丸孙某却从未见识过也未听闻过;修建老人院赡养孤寡老人,却不要银子,就连春播,我听说也不要百姓出种子秧苗,就连播种都是你们驾驭怪兽插秧。试问赵主任和刘将军,你们这样做,如果没有其他的财政来源,是不是如同无根之木,势必不能长久!试问两位大华如此收买人心,却不图长久之道,你们大华如此做派是何居心呢?”
这下李江涛和刘远方都有点惊讶了,没想到一个这时代的人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在谅山就能看出这么多东西,而且问的非常尖锐直接,确实出乎两人意料。
李江涛眉头一皱,冷冷的说道:“我们大华怎么做事不劳孙先生费心,我们也无需给你解释。”
虽受冷落但孙永丝毫不动气,一躬到地言语诚恳:“我孙某虽暂时栖身莫氏,但我乃堂堂汉人,此心系天下苍生,但命运多舛,一直颠沛流离,不意在大明域外小城,得见一番新气象,故此厚颜登门,朝闻道,夕死可矣,只求两位能解孙某心中之惑。”
孙永目光坚定语气中真情流露,刘远方突然有种感觉,可以和面前的孙永好好的聊一聊:“孙先生,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微微一愣,然后孙永毫不犹豫的问道:“敢问刘将军,你们大华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什么对百姓如此厚爱,而你们对谅山百姓有和要求?”
刘远方微笑起来轻轻点头:“孙先生,我们大华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集团,最高权力机构是大华常务董事会,代表的是全体大华全体人员的意志和要求。我们大华不仅是对谅山百姓进行教育医疗方面的投资,马上我们要对谅山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修建更多更宽阔的道路让人们商户出行更加快捷方便;修建更多的水库对土地进行灌溉以产出更多的粮食;建造工厂让很多人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到工厂内工作养家;盖更多的房子让所有人安居乐业;会调节赋税让商业繁荣,促进物资的流通,让谅山迅速繁荣起来,让谅山的百姓富裕起来,人人能吃饱,家家有余粮,户户有房居。”
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孙永,刘远方微微一笑:“孙先生勿惊,我们大华的目标不知是谅山,世界很大,我们的心也很大。谅山只是我们起步阶段的一座县城,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旁边的李江涛放下茶杯:“作为谅山管委会的主任,我可以提前向孙先生透露一些我们马上启动的项目:1,奇穷河北岸开发项目,现在谅山奇穷河北岸住的基本上都是南下来的大明流民,我们大华准备启动一项包括百姓安居,商业贸易,饮食娱乐,仓储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我们简称为北岸开发项目;2,工业上会马上启动谅山水泥厂,谅山水泥制品厂,凉山砖瓦厂,谅山粮食加工厂,谅山香料加工厂,谅山牲畜基地,谅山蔬菜基地等十几个大型的事关民生的项目。这些项目都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前期的开发,工厂建成后也需要培养大量的熟练工人,所以现在百姓对于我们大华来说,是多多益善。”
饶是孙永在这时候也算是见多识广之人,也听的是面色潮红双手微颤心潮澎湃:“赵主任好大手笔,惊世之作啊,令人叹为观止!”
“孙先生误解了,我们只是制作计划,具体是否实施?什么时间开始实施?都要大华常务董事会批准后才能进行实施。我小小一个谅山也谈不上什么大手笔,更别说什么惊世之作了。要说叹为观止,或许我们刘总长万军之中百骑斩郑梉更让人叹为观止!哈哈”
额,孙永彻底懵了,这大华是什么来头啊,做的事在自己看来一个一个都顶破天了,这还百骑斩郑梉,要知道郑梉带的训练有素的精锐御林军足有二万五千人啊,还不说随军的民夫,竟然被面前这个瘦瘦黑黑的高个子年轻人带百人给杀死了,这还是人能做出来的事吗?据说一些天上的神灵因为某些原因落入人间,俗称谪仙人,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一样平凡无奇,但是却能做出常人不能及的各种奇异之事,莫非这大华集团就是谪仙人们变化而成的?想到这,孙永不由的心生寒气目光闪烁,仓促倒退一步:“你们大华莫非是谪仙人入世?”
这真是思想不同语言不同导致的风马牛不相及啊,这次反而是刘远方和李江涛被搞懵了,迷糊了半天李江涛才回过味来:“孙先生,我们大华不信鬼神之说,我们不靠老天爷不靠神仙更不靠鬼神,我们靠的是我们自己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科技创新的精神!”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