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大华集团做事的节奏给人的感觉是非常快的,基本上每个人连走路都是急匆匆的,为了渡过这段对于大华来说非常危险的关键时期,作为董事长的孙振华采取策略的是用大量工作产生的压力来尽量分散大家的注意力,让所有的人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暂时没有时间去考虑圆盘失效的事情,用来分散转移大家心理上的压力。
目前来看这样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毕竟大华集团的主要成员都是部队战士,习惯听从指挥和命令。但是刘远方在心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个关键时候让大家忙起来是正确的,而现在大华非常稳定的效果不是仅仅忙起来就能做到的。在到这边来之前,所有的战士和招来的技术人员都知道可能会面临回不去21世纪的情况,圆盘突然失去传输功能只是让这个最后结果提前发生了。一些年龄大点的,思想比较成熟的管理人员,已经充分意识到圆盘对于大华的重要性,所以担心下面的年轻战士想不开一时冲动会做出一些意料不到的傻事。但实际上大华集团现在的人员正因为年龄非常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8.3岁),其中很多年轻的战士思想特别单纯,对于圆盘失去功能这个事情并不认为这是坏事甚至还喜出望外。年轻的战士们经历过四镇海盗侵扰和黑土坡战役后,因为胜利的非常轻易,认为现在的大华集团已经足够强大,感觉在这个时代大华已经是巨无霸的存在,是时候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一些年级稍大的战士稍微理性一些,但是也普遍认为虽然现在大华最大的凭仗没有了,但是现在的大华在这个时代已经有足够的资源和武力保证自己能生存下来,甚至未来生活的会更好。所以现在的大华是管理人员忧心忡忡小心谨慎,而基层的年轻士兵反而显得有点兴奋和期待,对现在这个生存环境是擦拳磨掌跃跃欲试,随时等待命令准备开疆扩土征战沙场。
由于肩膀有伤做事情很不方便,平时最忙的刘远方暂时成为一个闲人。郭阳去下龙了,高强带着技术人员去海岸边安装岸基雷达。上午一大早,刘远方就先到了防城的蔬菜基地看了一下,这个蔬菜基地是在防城驻扎的部队利用闲余时间开垦的,总面积大约占地一千亩左右,过完年已经开始种植,现在绿油油的各种蔬菜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稍远处是用树枝搭的架子,估计种的是西红柿黄瓜豆角之类的,架子下的小苗在风中轻轻起舞,但是可惜刘远方对蔬菜是个白痴,而赵晓东也强不到哪里去,两个人在菜地里转悠了一圈,除了青菜外只能分辨出西红柿黄瓜豆角茄子辣椒这些平常常见的蔬菜,还有好多种蔬菜的小苗根本分辨不出是什么菜。防城蔬菜基地里面人现在不多,主要是现在是春播还没有结束,所以人都基本上集中在稻田那边或者是丘陵地山坡地上要么种稻子要么种玉米红薯花生之类的,菜地留守的几个人都忙的不可开交,没有人有空给两人普及蔬菜的基本知识,两个人只能怏怏的瞎转悠一圈灰溜溜的离开了蔬菜基地。类似的蔬菜基地在龙西镇附近还有一个,年前才开垦出来的生荒地,大约也有一千亩左右,经过战士们的努力,把附近高地形的河水引了过来,成为一片新的良田,建立了一个蔬菜基地,过完年这些蔬菜不仅将极大的丰富大华全体员工的膳食搭配,多余的还将在各镇出售给镇上的百姓。
上午10点左右的时候刘远方乘车来到了大华集团养殖基地,养殖基地的人员同样大部分都暂时回家进行春播工作了,所以看起来基地里面的工作人员稀稀拉拉的。许光穿了皮革围裙脚蹬胶鞋手上戴着皮手套在猪舍推着装满了饲料的小车给小猪娃喂饲料,看到刘远方点点头就自顾自干活了,刘远方也不介意,反正自己帮不上忙,就随便转转,顺便看看其他几个猪舍鸡舍羊棚牛棚兔子窝,猪舍里面的猪有很大一部分都已经成型,鸡舍的鸡子也有很多正在下蛋的。这些看完了,基地最后面的牛棚羊圈那些大牲畜由于距离较远就不去看了。
没把自己当外人的刘远方转着犄角旮旯看,看的还贼仔细,特别是给排水系统看的更加认真,别说猪舍啊鸡舍啊牛棚羊棚这些盖的都很坚固,而且养殖基地整体防水措施做的也不错,但是可能水泥现在非常紧张,所以养殖基地的地面没有完全硬化,这样的话下雨还是比较容易存水,容易造成牲畜的瘟疫传播。看来随着养殖基地的逐步扩大工作人员还要增加,另外一些配套的防疫设施还要增加,刘远方让晓东帮忙把这点记下,准备回头整理一下转交给许光。
在养殖基地连饭都没混上的刘远方兴致反而来了,趁着午饭前又跑到海边的水产养殖基地转了一圈,这水产养殖基地鱼塘虾塘到是挖了几十个,但是养殖水产对季节性要求比较强,现在这个时候鱼苗虾苗已经放入了鱼塘虾塘,还看不出什么效果。有两个专家在虾塘鱼塘边上指指划划的不知道在干什么,平常不喜欢和生人聊天的刘远方屁颠屁颠的跑过去和两个专家就聊了起来,原来这两个专家是用仪器测量鱼塘里面的水温、溶氧量、酸碱度(PH值)等数值。
对于渔业养殖刘远方更是门外汉,但是不得不说他有个优点,就是不懂的话自己就不乱说,而且遇到问题喜欢问专家。这两个专家应该是不认识刘远方,但是看衣服和说话就知道这都是大华的人,所以谈起来就比较认真:“你这个小同志不懂,这不管是养虾还是养鱼都不能进行粗放的管理。人工来观察这个水体是不是缺氧,是不是酸碱度不够等等,既不准确也给养殖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是现在咱们这个条件下暂时还不具备自动化养殖的条件,只能靠我们的技术人员人工定时的对水质进行化验。”
另一个专家用手指着周围几十个鱼塘虾塘自豪的说:“这些是咱们大华的试点,鱼塘虾塘现在有三十个,如果可行的话,以后还将扩展到沿海别的区域,让当地的渔民都能不出海仍然能吃到新鲜的鱼虾,让当地的老百姓靠这些鱼虾摆脱贫穷,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勤劳养活家人甚至富裕起来。”
听的兴致勃勃的刘远方猛点脑袋:“你们说的真好,我觉得不仅要养鱼养虾,以后遇到合适的机会能不能养一些别的东西呢?”
“当然,虽然这里最适宜养殖的是对虾,但是别的适合养殖的也非常多,比如文蛤珍珠大牡蛎,青蟹石斑鲈鱼扇贝鲍鱼等非常多的品种,仅在咱们现在的鱼塘虾塘里,就有二十几种不同的品种的鱼虾种类。现在主要还是人员比较少,要不红树林养鸭也是这里非常适宜的,这红树林的鸭蛋又大又有营养,在现代社会也是畅销全国的好东西。”
不知不觉和两个专家一直聊到中午十二点了,刘远方拒绝了两个专家一起吃午饭的邀请,乘车又来到东兴镇,东兴镇现在和芒街已经彻底合成一个镇子,北仓河上已经建成了两座宽度达到30米以上的坚固的水泥桥梁,而且第三座已经确定了位置,只等春播后开工。刘远方让赵晓东把车停在镇子外面,两个人徒步在镇子里面转了一大圈,有人聚集的地方刘远方就站在人群外面听一会,有人注意他身上的作训服了他就马上走开。然后在镇子的一家米粉店和赵晓东每人吃了一碗河粉,两个卷筒。吃完赵晓东用大华钞票付账的时候,貌似无所事事的刘远方特别关注了一下米粉店老板的钱柜,看到钱柜里都是各种面额的大华钞票,刘远方暗暗的轻轻点点头。
下午两个人开车到了谅山县,自从当了刘远方的通讯员到警卫员,赵晓东第一次感觉刘远方好像有点不对劲,平常刘远方不管做什么事情,似乎都富有逻辑条理分明,今天却有点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难道真的想一日看遍长安花?但是看刘远方说话的对象基本都是男人啊,而且据自己观察刘远方貌似对东兴镇大街上的美女们没有多瞄啊。
貌似悠闲的刘远方可不知道赵晓东心里想的什么,要知道的话肯定照晓东脑门上给他一个脑瓜崩。皮卡车在谅山县的石板道上颠簸的慢慢向县衙行驶,突然,在车上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的刘远方看到一个眼熟的背影进入一间小吃店,脑海中一激灵:“停车。”
赵晓东一脚刹车停住了车,有些迷惑的刘远方回头对摸不着头脑的赵晓东说:“靠边停下,我去见个熟人。”
饮食是种文化,是一种利用自然环境的包含人类文明的文化,在北方的游牧民族,主要是以牛羊肉为主,在南方则以大米为主,在越南水稻虽然主要产自于土地肥沃的冲积平原-红河流域和湄公河流域,但实际上在安南全国范围内都可种植。
在这个时代的谅山,春卷,肉粽,虾饼和各种粉是街头常见的小吃,要知道谅山虽然位置非常重要,但是实际上,在安南历史上谅山县真正进行战斗的次数确是屈指可数,即使是张辅平安南,在谅山也基本没有什么大战,反而对谅山百姓抚慰有加。比起同时期升龙来说,简直就是太平无事城。所以没有城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防护措施。
这是一家坐落在雄王街上的小吃店,看木头招牌这个小吃店似乎有很多年头了。店里有七八张桌子,但是基本都是空的,只有其中有两张不相邻的桌子上已经分别坐了三四个人。小吃店的老板和小二都不在,似乎刻意躲出去了要么是被赶出去了。
一位穿月白色儒衫的矮个老者带着一个普通身材的壮硕中年男子和一个小童缓步进入店中,拱手为礼:“抱歉各位,老朽迟来一步,让各位久候了。”
桌子旁坐的人都齐齐的起身回礼:“不敢,禄溪先生别来无恙乎?”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历史的转折1626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喜欢睡懒觉的老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睡懒觉的老阳并收藏历史的转折1626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