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高强确实遇到麻烦了,本来以他的个人能力和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别说涠洲岛,在十七世纪他自己去哪里也难为不了他,问题是现在需要剿灭涠洲岛的海寇,更无语的是,他只有一个排的兵力,而涠洲岛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就这一个排的战士还要保护送上岸的物资和建设人员以及专家们的安全,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涠洲岛形近似于圆形,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从地质状况来看,涠洲岛为玄武岩台地,地表微微起伏,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紫红色玄武岩风化物。岛之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东、西拱手一带最高,海拔均在75米左右,向北逐渐倾斜,到北部之北港村一带海拔降至20米左右,然后逐渐过渡到平坦宽阔的沙质海滩,地貌类型比较简单,树种主要为苦楝、桑、黄葛树 、樟树等。海滩以宽阔平坦的沙质海滩为主,一般宽150~300米,沙砾层厚4~8米,平铺于玄武岩之上层部岸断间或有玄武岩出露。潮间带一般比较宽阔,最宽者可达150米。潮下带宽约60米,有珊瑚分布 。珊瑚的下面就是礁坪。被波浪打碎的珊瑚残体很容易与壳沙砾等堆积胶结成海滩岩。涠洲岛北港一带的海滩岩从古泻湖一直延伸到潮下带上部,覆盖于玄武岩之上,岛上更是有大量树木灌木存在,别说几个人,就是有几百人藏在岛上,一时半会也不好找到。
涠洲岛上这几个海寇意志出人意料的强大,高强带着两个班的兵力在岛上搜索三四天了,可是这股海寇的残余仍然有活动的迹象,从前期被击毙的海寇服饰来看,应该是一伙以广东福建沿海海盗为多数,倭寇总人数较少的一小股海寇。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是每个都身强体壮,却不知道怎么会跑到涠洲岛这个地方占岛为王,如果不是这次需要彻底清除涠洲岛上的危险,这小股海寇还真说不定就遗漏过去了。这股海寇极其的狡猾,第一次交手也是唯一一次正面交锋这股海寇不知道战士们火器的厉害,非常凶狠的冲杀过来,被高强和战士们当场击毙几个,剩下的三四个海寇见势不妙一哄而散四散而逃,像泥鳅一样狡猾的溜进了这茫茫的小树林深处消失不见,虽然这两天高强一直在带人围剿,也打死了两个海寇,但是应该还有残余分子。
这时候的涠洲岛除了以前守军卫所的残破的房屋和一些荒废的土地外,基本都被小树林覆盖着,给这股海盗天然的保护,高强缓缓的举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前面小树林的动静,望远镜里是无边的绿色植物在风中如波涛般随风起伏,根本看不到人影,涠洲岛虽然没有大型树木,但是苦楝、桑、黄葛树 、樟树非常茂盛,就连海边也有茂盛的红树林。高强虽然确定残余的海寇已经没有几个人了,但是现在要在这岛上寻觅这几个熟悉涠洲岛环境的海寇如大海捞针,而且剩下的参与海寇似乎拥有一定的隐藏能力和反侦察能力。
这次涠洲岛行动,两艘轻型护卫舰都参加了这次行动,,一方面是为登岛的部队战士保障护航,一方面也是磨合护卫舰新加入船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发挥出护卫舰真正的作战能力。现在两艘护卫舰在涠洲岛周围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根本没有船只可以靠近涠洲岛或者从涠洲岛开出。可以说这小股海寇是插翅难飞。虽然岛上植物茂盛,但是可以食用的非常少,而且海边也已经封锁,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小股海寇就会陷入断水断粮的困境.岸边修建的码头已经逐渐成型,战士们在周围几个关键部位建立了几个岗哨,现在正在修建新的宿舍,由于码头现在是木质的,所以暂时没有重型的机械设备可以上岸,最大机械设备的就是几台微型小型的挖掘机和推土机,战士们正在操作着这几台工程车辆在平整宿舍附近的地面。远远的海面上,一艘排水量800吨级的海洋勘测船正在紧张的作业。虽然没有GPS系统,但是由于手中掌握了现代社会对北部湾地区勘测的详细资料,所以高强相信勘测船很快就会找到准确的位置。
加入HM2026计划的人中,大部分战士都是接受命令进入的,作为军人来说,天职就是服从,没有选择的权利,不存在什么自愿不自愿之说。还有一部分是各科研部门摊派的,就像是赵文才这样,上面直接指派赵文才的老师领导的小组派出一名有能力的人员参加这个计划;还有的是通过各种渠道听说了这个计划,而本人有野心有想法,想在这边发展事业的,就像是**这样的情况;还有就是孙振华和魏刚通过各种关系上门拜访等手段争取的,比如像王华张玉梅夫妇这样的农业种子专家和流行病学传染病专家田小海;还有就是各大学里面初生牛犊的毕业生,通过特招手段招入的,比如像赵志阳这样的年轻参谋;但是更多的是各单位支持的,特别是孙振华的本家南海舰队,确实出了不少力,支援了HM2026计划很多的退役或者现役士官以及一些别的拥有一技之长的部队人才。
但是刘远方心里清楚,这些人远远不够。为什么要去17世纪发展,就是国家认定通过这个圆盘或者说虫洞传输过去的战士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影响或者改变历史的进程,可以减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压迫和欺辱,延缓或者制止近代战争的发生,进而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虽然没人能确定这个HM2026计划是否能达到国家要求的目的,但是有句话说的好,你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在21世纪中国很多人即使受过高等教育,依然相信有鬼神存在,不是他们迷信,而是确实在历史上,还有很多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科学的发展是解决了绝大多数人们已知的问题,但是这些确实存在的现象是现代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比如-阿姆斯特朗在降落后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年龄却比地球还古老,这如何解释呢?再比如每天都需要饮用的水,近代兴起的天体地质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最近的金星、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都是贫水的,惟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大量的水。这难道说地球是宇宙的宠儿,上帝特意在地球上制造了水供人类饮用吗?
更近一点的,1990年9月9日,在南美委内瑞拉的卡拉加机场的控制塔上。突然发现一架“道格拉斯”客机正飞往机场,因为这架飞机早已经淘汰,所以机场的雷达并没有发现这架飞机的存在。当飞机到达机场时,立即被保安人员包围,飞行员和乘客下了飞机后,他们立刻问:“我们怎么了?”这是什么地方?机场官员说:“这里是委内瑞拉,你来自哪里?飞行员听了,惊呼道“哦,我的上帝!”我们是泛美航空公司914航班,从纽约飞往佛罗里达,我们是怎么怎么飞到这里来的啊,误差足足超过2000公里!太不可思议了!”然后他立即拿出飞行日记给机场工作人员看,飞机在1955年7月2日起飞,如今已经是1990年,机场人员惊讶道“这不可能,你在编故事吧。”经电传核实,1955年7月2日,914次航班确实从纽约起飞飞往佛罗里达,只是它突然不见了,再也找不到。当时**认为飞机坠入大海,机上50多名乘客全部死亡,同时还赔付了保险金。这些人返回美国之后,更是惊讶,因为他们所有人的孩子们和他们的亲戚都老了,但他们仍然像那时一样年轻,美国警方和科学家特别检查了这些人的身份证和身体,最终确认这是真的。
在1934年的夏天,我国营口阴雨连绵,持续下了40多天的大雨,辽河水暴涨,辽河北岸的芦苇塘变成了一片汪洋,鱼虾漂浮在水面上,空气中飘散着一股强烈的腥臭味道。大雨过后,当时生活在辽河北岸的人们都能闻到苇塘内的腐臭气味,但却始终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一天,一个看管苇塘的人顺着味道走去,在他扒开芦苇时,惊奇地发现在芦苇塘中竟然有一巨大怪物的尸骸。看苇塘人惶恐不安,慌慌慌张张地拔腿就往回家跑,据说到家后他一头扎到炕上,从此一病不起。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当时,老百姓认为天降巨龙是吉祥之物,为了使困龙尽快上天,人们有的用苇席给怪兽塔凉棚,有的挑水往怪兽身上浇,为的是避免怪物身体发干。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而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此举一直持续到又一次的数日暴雨过后,这只怪物神秘地消失了为止。然而,二十多天以后,这个怪物第二次又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当时的《盛京时报》记者也前来采访,并称其为“天龙降”、“巨龙”等等,同时还配发照片。由此,1934年那个夏天,东北三省的好奇者纷纷乘火车到营口观看所谓的龙骨,以一饱眼福。从而造成当年往返营口的火车票异常紧张,票价竟然由此上浮。在查阅1934年8月12号《盛京时报》,惊奇地发现一个什么问题,这个动物不但头上长两只角,而且腹部还长四只爪子。在它搁浅的位置自己还挖了一个长十七八米,宽七八米的一个坑,而且在坑边上还有清晰可见它当时用爪子挠的印。在《营口市志》和《营口史话》有着同样类似的文字记载,它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原来这个怪物的尸骸在展览后做成动物标本交给营口高级水产中学进行收藏。因为当时属于日伪统治时期,日本人在营口占统治地位,而且日本人对生物、尤其是像这一类的生物,尤其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现的动物,我想他会非常重视。所以老百姓有一种传说,当时龙骨的骨骸被拉到长春,当时的新京。拉到那儿去了,最后运到日本去了。
统治者为了避免民众恐慌,所以一些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或者事件都选择了遮瞒。所以很多事件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但是随着一些人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会接触到一些记载比较详细具体的史料,这些史料记载的事件暂时还无法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只能付诸于鬼神之说,所以迷信这个东西并不是普通老百姓的专利,一些高级官员和学者中间也存在迷信的现象。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历史的转折1626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喜欢睡懒觉的老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睡懒觉的老阳并收藏历史的转折1626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