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朦朦的春雨带着一丝寒意在微风中投入大地的怀抱,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雾气,这波倒春寒来的非常突然,好在秧苗基本上都已经种下,这场大面积的春雨正好灌溉一下平常没有水源的荒地山坡地,为种植红薯玉米花生之类的耐寒粮食作物打好基础。
奇穷河的河水像一条剔透的银练蜿蜒向东流去,在奇穷河的北岸不远处,一眼望去连绵不断一个挨一个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小窝棚,小窝棚一般高度在一两米高,用较粗树干为柱子,比较细的树干并排为墙壁,窝棚的上面是三角形的梁做支撑,梁上面覆盖的是茅草和各种说不出上面颜色的兽皮以挡阳遮雨。
虽然下着雨,但是谅山的气温也在10度以上,窝棚旁边光脚穿着短褂小裤的小孩子成群结队的在细雨中疯跑嬉闹,玩起性子后到是也不觉得怎么寒冷。即使窝棚里偶尔传出女人带着浓重土语的呵斥声,正在开心嬉闹的小孩子便只做没听见,然后飞快的和别的孩子一起跑的离窝棚稍微远点。
在这里抬目望去只有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可以说是一片未开发的荒蛮之地。这里同时是一片质朴而肥沃的土地,荒地上到处都是一丛丛的绿油油茂盛的草从,草丛中还有一些白的黄的红的小花在这片土地上顽强的绽放。
叶建中李江涛刘远方就站在奇穷河的北岸土地上,平时很沉稳的李江涛眼中带着兴奋的光芒,用手指着连绵不断的窝棚向叶建中刘远方介绍:“这就是奇穷河北岸开发项目的位置,北岸开发项目占地面积大约十五六平方公里,是一个包括百姓安居,商业贸易,饮食娱乐,仓储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打造一个以谅山为中心的现代商业物资交流交换中心。”
一身中式西装的叶建中轻轻捋捋被细雨打湿的头发:“这设想不错,有了商业就容易交朋友,我们不仅要和黄氏搞好关系,也要和高平的莫氏搞好关系,各取所需,他们需要的盐和粮食我们这里很充足,而我们通过他们吸纳大明境内的大量难民壮大我们自己。”
瞄了一眼刘远方,李江涛点点头:“叶部长说的对,现在董事会已经通过了北岸开发项目,但是我们现在也面临着一个困难,就是缺少各种工程车辆的驾驶员,刘总参,你那里能不能支援我们一些呢?”
哑然失笑的刘远方摇摇头:“赵主任,我这里现在是一兵一卒都没有多余的,董事会已经确定大华陆军全面扩军,下一步就是在咱们大华辖下的各处全面进行征兵工作,但是眼前我这里啊你是别想喽。”
一丝失望之情掠过李江涛的眼神,刘远方神秘的笑了一下:“不过赵主任,我可以帮你想个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
“你先物色一批青年男子,胆大身手敏捷眼神好的,我准备在谅山军营南边开设一个驾驶员速成培训班,你招好人给我送来,十天八天功夫就能给你还回去一批可以简单驾驶车辆的驾驶员。”
兴奋的李江涛用力挥了一下拳头:“好,就这样说,回去我就挑人,有了一批驾驶员,这北岸计划进度会加快很多的。”
叶建中轻轻鼓掌:“驾驶员培训班这主意确实不错,小赵,你多挑一些人,分批进行培训,不仅谅山建设需要驾驶员,而且随着咱们大华的发展,对驾驶员的需求量也将会越来越多。对了,根据我们收集到的资料,广西黄氏应该对食盐的需求量很大,这方面咱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微笑的李江涛显得胸有成竹:“叶部长,咱们现在大华盐的出产有两处,一处是基地的盐场,第二期盐场扩建后,现在每月出产食盐达到了八吨多,已经基本满足咱们大华所属百姓的日常所需。而基地盐场的厂长李军前一段已经奉命到海防筹建海防盐厂,一期建成后月出产食盐30到40吨,已经在生产过程中了;而随之二期工程已经开工,建成后海防盐场可以达到每月14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在目前来说,30到40吨的月产,黄氏和莫氏加起来也吃不完的。”
广西虽然离海不远,但是在明朝缺盐是出名的。明朝的“盐政”总体政策是:盐的生产由国家垄断、运输由商人负责,售卖则由特许商人**,实行异地销售的制度。明**设立都转运盐使司或盐课提举司等机构,管理各地区的食盐生产与销售。广西不产盐靠广东盐进入。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盐”成为了一种控制手段,食盐是必需品,广西苗、瑶、壮族等在深山老林居住的人就必须克服艰难险阻进入平原、人口较为繁多的地区,所以,食盐的多少成为了地势险恶地区衡量财富的标志。大部分人家都靠吧蕉叶烧成灰腌制食品,由此可见食盐的短缺。然而,当地**却采取“一视同仁”的价格乃至高价甚至禁运来应对。只要稍不老实,就用“禁盐”来惩罚。类似的在北方,因为贸易问题,茶叶也是原因,明朝和蒙古族经常发生战争。在南方的广西山区,则也因“食盐”问题而发生冲突。当然,在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眼中,他们的做法很正常,也想不出更好地管理办法。而把原本属于广西的钦廉四府划归广东,也是为了制衡广西这边的土知府们,把出海口划出去,让这些土知府土老虎只能窝在山中望洋兴叹。
黄氏虽然在本地势力庞大,但是也不会凭空的变出盐来,所以虽然大明一直严令不得与安南进行商贸交流,但是残酷的现实还是逼着他们在谅山县偷偷开始了自己的商号,这些商号一边处理自己辖区的特产,最主要的就是采购大量的食盐。
作为谅山管委会的主任,李江涛显然对身边的黄氏地头蛇下了一定的功夫,对黄氏的需求有足够的了解:“不光是食盐,铁质的各种农具各种水产品也是他们急需的,只要我们的北岸计划初步建成,我们市场里的东西可以说是现在的百姓无法抗拒的,前一段的白龙镇衣服抢购风波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人随意聊着,沿着岸边一条蜿蜒的泥泞小道慢慢的靠近了附近的窝棚,眼尖的刘远方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赵主任,这时候不是正在忙着春播吗?怎么这窝棚里面好像有人,他们不用工作种地吗?”
“额?”李江涛似乎也不太清楚窝棚里面什么情况:“北岸流民窝棚这边咱们暂时还没有能力进行管理,具体什么情况咱们过去看看就知道了。”
这是一个和附近别的窝棚一样简陋的窝棚,旁边几个嬉戏的光屁股小孩子们看到三个穿着奇怪服装的成年人走过来,主动的缩到一旁,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奇的看着这三个怪人。
扫了一眼周围,确定没有异常,刘远方慢慢的走到一个孩子们以为安全的距离:“小朋友,你们家在哪里呢?家里有大人没有?”
一个鼻子下面还挂着两条小青龙的小孩子眨巴着眼睛用手指了指窝棚:“我阿爸阿妈在家呢。”
微笑着向有点腼腆羞涩的小孩点点头,刘远方转过身迈开大长腿几步来到窝棚的门口,用树枝编的窝棚门没有挡在门口而是在门口一旁靠着,虽说原材料不行但编的还挺匀实:“家里有人吗?”
暗乎乎的窝棚里面传出一个成年男子带着浓厚土味的低沉的嗓音:“谁啊?”
一个皮肤黝黑穿着青白色破罩甲中等身材精瘦的青年男子挡在了窝棚的门口,疑惑的看着眼前三个人:“你们是什么人?来我家干什么呢?”
三人到也不生气,毕竟没有打招呼就闯到别人家门口确实是没有礼貌的,刘远方拱手施礼:“我们兄弟三个是谅山人,来这奇穷河北岸踏春游玩,行至此处正好口渴难耐,所以就冒昧登门求水,失礼之处请壮士包涵。”
听到是来游玩的,那精瘦的青年男子面色有所缓和:“来者都是客,相见即有缘。几位不嫌弃鄙室简陋的话,请入内避这春雨,自当奉茶相待。”
这男子谈吐不俗,举止优雅,说完侧身先进入窝棚内,让出门口,叶建中李江涛刘远方三人互视一眼点点头,没有想到在这难民之中也有谈吐不俗之辈,真是乱世贤在野啊。三人的好奇心被这年轻男子引动,跟在男子后面刘远方第一个低头进入窝棚。
春雨中本来光线就不是很好,进入窝棚里更是感觉眼前一暗,刘远方往侧里走了一步,抬起头适应了一下窝棚里面光线,窝棚里面没有窗户,光线从作为墙壁的树干缝隙中漏了进来,给阴暗的窝棚增加了一些光亮。窝棚不大,但是没有什么物品,感觉空荡荡的,窝棚里面是一种人体的汗臭味体味雨水潮湿的味道另外还带着微微腐败的一种混合异味,一个看不清楚面容的年轻女人身上包裹着一条说不出上面颜色的薄被在窝棚的一个角落里蜷曲着,脸上是一种羞涩惊恐诧异的混合奇异表情。
叶建中和李江涛在后面进入了窝棚,那个青年从阴暗的角落里掂出一张木头桌,一把大茶壶和几只瓷碗,把桌子放平后放上瓷碗给三人面前倒上白水:“贵客驾临,实在抱歉,我家实在连凳子都没有,只有凉水,请贵客慢用。”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历史的转折1626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喜欢睡懒觉的老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睡懒觉的老阳并收藏历史的转折1626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