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8)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工程队战士那边还是很给力的,正在争分夺秒的修建简易房,估计到晚上,战俘营的简易房基本能搭建完毕.刘远方已经实地去看过战俘营的简易房间了,房间里面很简单,虽然外观和战士们住的简易房类似,但是里面可以说是空荡荡的,而且战俘营的简易房每间住的可不是4个人,最少是十个到十几个,而且战俘营的房间里面没有卫生间,战俘解决个人卫生问题的话需要到战俘营里的的十个巨大的公用厕所里面进行。随着重新编组的战俘一列列的排队进入战俘营的清洁区清洗身体后,情绪稳定的进入编好的简易房,刘远方的心才一点一点的安稳下来,相对于御林军士兵来说,赶车的马夫民夫们就比较老实,作为下力的民夫,不管到哪里只要给口饭吃就行,这些人毕竟是非战斗人员也没有收到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所以也没有反抗的欲望,但是御林军俘虏不一样,这些人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对后黎朝有一定的感情,而且很多人的直系亲人还在后黎朝任职,所以对待这些人必须要慎重。从昨天战斗结束开始郭阳**一直在几个配合的俘虏的帮助下对战俘进行紧张的分组甄别工作,直到现在初步的筛查基本结束,这也标志着黑土坡战役已经基本结束。
根据俘虏的情况,刘远方和郭阳张浩多番商议,决定按几方面来处理:1,认为家里有条件的将领或者士兵可以写信,用赎金(粮食)来把人赎回,书信写好后由基地统一安排人转送至后黎方面。2,家庭条件差的或者不愿意回去的,可以先安置在战俘营,学习《战俘暂行办法》,等待煤矿位置的确定再做安排;3,对态度恶劣极端不服从管理的,可以考虑进行警告,警告不服从的,提交警卫营处理。4,但是比较配合的一些战俘,可以由基地情报处处理。
不得不说,御林军里面的太子兵真的不少,接到通知的三千多俘虏竟然有两千多人在匆忙的给家人写信。而赎金也出乎很多俘虏们的意料,大华集团不要金子不要银子,赎金竟然全部要大米或者其他食物,难道这大华集团的人没有吃饱过吗?一般的御林军普通士兵20石大米起步,为表忠心而凭实力坑爹的阮成有在自己的信里毫不客气的写上赎金大米1000石,其他御林军小统领和部队的基层指挥官则在阮成有的火眼金睛下乖乖的在信上写下家里能拿出的赎金大米的数目。
午夜零点后孙振华的指示到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加**生防疫,防治出现疫情;第二俘虏的改造工作,一边改造一边吸纳,尽量让战俘为我所用;第三,尽快勘测煤矿位置,确定火力发电厂的厂址。第四,预防后黎部队的反扑。第五,抽调民政人员,对占领地区和即将占领地区进行安抚工作,确保实际占领地区人员生活稳定。得到指示的刘远方郭阳对于基地下一步工作一直研究了到了凌晨三点多。
当天的上午8点,四镇第一次正式会议在白龙镇新建的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刘远方郭阳王华张玉梅等各位农业林业养殖业专家,四镇的镇长以及各镇负责农业工作的副镇长,会上刘远方高度强调了卫生防疫工作,要以白龙镇为样板,做好污水治理的工作,各镇要统一规划,深挖排水系统,加强粪水管理,要大力开展吸血虫的宣传防治工作,做好每家每户的卫生工作,尽快消灭虱子,臭虫,吸血虫。为了配合四镇的卫生工作,从白龙镇石灰厂抽取熟练工人在其他三镇建立石灰厂,对各镇的房屋进行石灰的粉刷工作;从白龙镇的砖瓦厂抽取部分技术骨干,在东兴镇附近建立东西砖瓦厂。
东兴镇和芒街进行合并工作,把芒街村的几十户村民并入东兴镇范围,以方便统一管理统一规划。
各镇都加强吸收附近区域百姓的工作,特别是海边的疍民和山里的少数民族,以各镇的特色吸引他们定居在镇上。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多,加强各镇新住户的管理工作,有一技之长的可以尽快安排合适的岗位,比如前一段东兴镇发掘的李友祥一家,这个人在商业账目上的能力就非常强,现在已经安排在白龙镇进行几个铺子的账目工作。
八角肉桂的种植工作不能停,还有刚刚开始的海产养殖业,海边的养殖区防疫和吸血虫工作更好做好。
对于各镇的教室,如果有教室不足的情况及早处理,尽快安排新教室,新建教室的费用由镇里先承担,然后上报集团进行折返或者抵扣。同时教学计划进行一些改变,以前只有文化课数学课,数学课要普及度量衡的换算,然后增加一门自然课,这自然课会教一些历史地理,生物医疗,物理化学之类的初级知识。
各镇的物资交易一律使用同一的度量衡,重量按吨,公斤(市斤),克;长度按米,厘米,毫米;在实际控制地区全面推行面积体积质量长度等各种统一换算标准,镇里要建立统一管理的市场,市场里面设置好公平秤,公平尺。
基地货币为四镇唯一指定货币,在四镇通用通兑。
马上进行各镇的人口统计工作,为各镇下一步发展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现在是枯水期,各镇还要抽调人手,必要时通知基地出动工程技术人员配合,兴修水利设施。
......
由于电力的短缺,暂时处于停滞状态的工厂可以暂时停产,现在处于农闲时节,由镇里出面组织闲散人员,配合各镇分发的牲畜,全力开发可耕田地,为了调动开荒的积极性,镇上可以规定谁开垦出来的田地,谁有优先承包权。开垦的荒地将在农业专家指导下,因地制宜的种植高产的玉米红薯花生等作物。
为什么这时候的老百姓不个人进行开荒呢?首先在封建社会,所有的东西都是归皇帝所有,《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普天下的东西,都是君主所有,当然也包括土地。皇帝会将国家的很大一部分土地都分给亲王贵族或者朝中的大臣,有时也会将土地奖赏给有功之臣,当然了,这些土地的所有者每年都必须向朝廷上缴一定的钱财,也就是赋税。但是这些地主自然也不会亲自打理土地,有的地主会选择将土地租给老百姓,收取很高的租金,只有那些还不算特别穷苦的老百姓才能租得起,至于家境贫寒的老百姓就只能选择给地主打工,赚取一点极其微薄的糊口钱了。国家的每块土地都是有着对应的主人的,并不是自己随便指一块土地说是自己所有就是自己的,农民如果要开垦荒地也是必须要官府批准的,只有得到了国家的批准,才能进行荒地的开垦,而开垦出来的荒地也是国家的。
另外开荒的成本也是巨大的,首先要开垦一块荒地,只能单凭人力,这便是非常困难的了。老百姓本身就已经是吃不饱穿不暖了,更不用说再去花力气额外开垦荒地了。况且开垦荒地是需要耗费相当多精力的一个体力活,这样艰辛的工作并不是任何人都受得了的。
其次开荒开荒,荒地一般都在荒郊野外,离家很远,老百姓们每天所要耗费的路程时间就会相当多了,况且当时的交通条件也是很差的,让老百姓每天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很远的地方管理土地自然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是很不划算的。
还有,开荒需要很多工具,比如说用来犁地的工具,用来施肥的工具,另外优质的粮食种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穷人来说成本过高,一般的老百姓是负担不起的。剩下来的那些荒郊野岭处的荒地几乎很难会有土壤肥沃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土质不太好的土地,而这样差土质的土地想要种出好的庄稼,可能性也不大。另外,荒地一般都是远离水源的,但水源又恰恰是种植粮食的一个决定因素,没有足够多的水分,粮食也就不会有让人满意的收成了。
最后,也是最残酷最让老百姓绝望的,就是自己不辞辛劳,勤勤恳恳终于开垦出一块荒地,收成很好,但是,很快被当地的地主发现,然后被地主轻而易举的据为己有。而且在土地从老百姓手中向地主手中转移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开荒者家破人亡的悲剧。
这个会议说的事情非常多,陈二牛一直低头在本子做着笔录,但眼角眉梢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刚刚部队打了大胜仗,这是要全速发展民政的节奏啊。仅仅几个月前,自己还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天天混在镇上靠给别人家打短工维持自己和娘的生活,每次镇上有了红白事,无论人家喊不喊自己都要去,为的就是帮完忙能混顿饱饭,另外还可以给家里饿肚子的娘带些吃食。而现在,住的是小院子,红砖红瓦,红红的墙上还罩着白石灰,家里吃的用的全是全新的。其实别说自己了,整个白龙镇老户现在基本都住进了新宅子,宽敞明亮,哪家那户不是天天念叨着遇到好世道了,多少户都暗地里供的神像妈祖观音佛祖的身边添加了一个写着基地两字的牌子。
刘远方讲完了,喝了口水,和郭阳交换下眼神,郭阳轻轻摇摇头示意没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刘远方转过头:“今天的内容比较多也比较繁琐,大家没有记完的可以在会议结束后领一份会议记录,下面大家有什么补充的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提出了,咱们现场协商解决。”
没有人吭声,比较除了白龙镇,其他三个镇长都刚上任没几天,工作还不是很熟悉。刘远方看看陈二牛:“二牛,你说说。”
“我?”陈二牛楞了一下,看着刘远方鼓励的眼神憨憨的笑笑:“那你要我说,我就真说了啊。”
“说吧!”
陈二牛轻轻咳了用手捋捋头上的发髻:“这一段嗯,镇上一些后生都让我问问你们的头发是怎么剃的,后生们也想换成你们这样的头发。”
刘远方点点头:“可以,明天你在镇上找一家门面,我们安排战士过去帮你们培养理发师。其余镇子需要的话直接给我说或者郭政委说都可以啊。”
陈二牛趁热打铁:“还有衣服,你看我们这个小褂什么的,穿着麻烦,能不能再开一个衣服铺,卖一些简单的背心短裤之类的衣物。”
刘远方转脸看看郭阳,郭阳点点头:“可以。”
“还有个事啊刘营长郭政委,镇上的后生都托我问你们,什么时候再征兵呢?”
“呃”刘远方楞了一下,再看看郭阳,郭阳也一连的无奈,刘远方只好打个马虎眼:“这个征兵的事情具体要基地研究后才能决定,如果需要的话会直接通知镇里的。”
在现在的四个镇长里面,陈二牛是唯一一个本地人,也是基地重点培养的标兵,所以对陈二牛刘远方和郭阳也是比较用心,知道他缺乏现代人的卫生防疫知识和观念,所以特意准备了一些基础的讲究卫生的宣传画让他带回镇上贴在镇长办公室门口的大报栏里还有镇上的几个主要的出入口那里。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