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祥(1)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由于神秘的十万大山的遮掩,从陆路到达四镇的流民比较少,大多数都是从海上或者沿着海岸线来的。陆地上来流民不是没有,能够到达四镇的基本都是走错了路或者转了向误打误闯来的。李友祥就是这样带着老婆孩子迷迷糊糊走到东兴镇的。李友祥是四川达州人,今年三十七岁,家境富裕,因为家里一直经商,以贩卖中药和粮食为营生,李友祥家里排第三,上面两个姐姐,所以自小被称为李三郎,小的时候李友祥勤奋好学特别对算术感兴趣,等十六岁后就跟随父母经商,走南闯北,由于经营的物资都是经常获利颇丰,所以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富裕,如果不是这次遇到天灾人祸,已经富甲一方的李友祥肯定不会流落到这种地步。
三个月前,达州知府的大管家找到李友祥的父亲,要李友祥父亲帮助采购一批粮食和其他物资,这笔生意数目非常大,事后猜测这笔生意其实是达州府几个当家的官员挪用了大笔赈灾银子赚外快填补自己的小金库,所以李友祥的父母对这次生意非常重视,两人联袂亲自出马,在江苏南昌武汉三地托亲访友才采购了足额的物资,本来一切顺利,谁能想到返程的途中在湖北四川的交界处巫山县附近,晚上停船休息的时间,遇到大波的陕西暴民突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李家的船队和运送的物资也被暴民一抢而光,而李友祥的父母也在当晚死在暴民手中。亏得李友祥年轻有眼色,看到形势不妙,趁暴民还没冲到船上,就纵身一跃,跳入长江水中,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李友祥借夜色的掩护没有被暴民所杀,但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家船上的人一个个被暴民困着扔进长江里面喂鱼了。
拼命游到岸边的李友祥顾不得哀伤父母,把身上的一点贵重的首饰迅速出手,雇快船连夜入川回到达州,白天没有敢露面,晚上偷偷潜回家中,收拾细软,带着老婆和四个孩子坐上马车连夜南下,连两房小妾都未通知,风餐露宿一路亡命逃窜。久混商场官场的李友祥知道,父母不在了对于知府来说是小事,但购买的物资被抢了知府大人要是知道肯定不会放过自己,要知道抄家的知府灭门的县令,知府大人不用出面,下面的人随便给自己安一个罪名,自己就死定了,而且是家破人亡。李友祥没有报有幻想,自己给自己简单的化妆,用煤灰抹黑脸庞,剃光胡子,最后干脆把发髻也换了。托在天上的父母的保佑,李友祥带着结发妻子和四个孩子顺利的逃到了东兴镇,至于怎么从达州逃到这里,说实话慌不择路的李友祥自己也不清楚。
在东兴镇简易安置房住下两天后,李友祥以一个商人敏锐的发现这里和别处的不同,首先,道路等基础设施明显特别高档,这样平坦宽阔的大路以李友祥多年走南闯北的眼光来看都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建成的,镇子的街头巷尾都很干净整洁,路边竟然有公共厕所,来了几天了没有看到有人在路边随地大小便的。其次,这里的人说话虽然口音不一样,但是说的话基本都一样,很容易听懂,而且听说晚上镇上还有学校,镇上的人必须去学习认字和口语。还有,虽然同样是镇子,但这个东兴镇,镇上的成年人给人感觉都是忙忙碌碌的,随便问下,这些成年人都很有礼貌的告诉你他们要去“上班”,这里街头看不到那些平常镇子到处可以看到的游手好闲的二流子,好像这里的人每个人都有活干有事做。而像自己这样流落到东兴镇的人,镇长下面的办事员已经通知了,来到镇上的流民,在一周内向镇上汇报自己的特长,方便镇长统一安排工作。流民第一周镇上免费供应食宿,一周后必须服从镇上的统一安排参加工作劳动学习。
李友祥在镇里的见到了镇长张向阳,张向阳对于李友祥的情况很感兴趣,问李友祥的问题也非常多,然后在张向阳的安排下,李友祥举家来到了白龙镇。白龙镇带给了李友祥更大的震撼,那红砖红瓦整齐划一的住宅,路边整齐敞亮的商铺,干净整洁的路面都彰显了这个白龙镇不是一般的小镇。
看着办公室里人们进进出出非常忙碌的样子,李友祥静静的站在镇长办公室的外面等待,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听到办公室内喊他的名字,李友祥没有立即进入办公室,而是先简单的整理了一下今天特意换上的新长衫,然后才稳步走入室内。
今天刚好刘远方和陈二牛都在办公室内,小小的寒暄过后,陈二牛以镇长的身份仔细的询问了李友祥的家庭出身,特长,家庭成员之类的信息,李友祥不急不慢的一个一个仔细回答陈二牛的问题。刘远方在边上一言不发的观察着李友祥的举止动作,直到陈二牛询问完毕让李友祥离开。
作为穿越而来的战士们来说,商业方面一直是战士们的痛点,如果说冲锋陷阵那战士们个个都是好手,但是经营贸易,特别是熟悉这个时代规则的贸易人员确实是一个没有。这个李友祥,如果说的是真的,那么遇到暴民的那个晚上李友祥就显示出超人一等的决断力,如果不是当机立断跳入长江,那么李友祥也活不过当天晚上。逃回达州后白天没有回家,晚上潜入家里收拾之后,弃家而逃,只带了结发妻子和孩子,怕小妾连累,直接连小妾都抛弃,毫不犹豫南下逃难,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如果这个李友祥能够为基地所用,那么基地在商业方面应该说是如虎添翼,毕竟,基地产出的产品是这个时代无法想象的,现在制约产品的,一是资源,二是电力人力,三是销售渠道。而李友祥在长江一线都有商业往来,拥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和商业基础,如果这个人能尽心的为基地做事,那么在销售渠道上,基地将会节省了极大的时间和人力。但是刘远方清楚现在还不是用这个人的时候,只能先放一放,晾一晾再说。
李友祥对白龙镇的安排还算是满意的,毕竟自己初来乍到,而且还拖家带口的,陈二牛给李友祥安排的临时住房当然和达州那边的豪宅没有办法相比,但是现在李友祥清楚自己已经不是在达州数得着的中药粮食大商家了,而是达州知府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自己在达州的地产房屋,肯定已经被知府大人充公了,自己如果还在达州,那过的肯定是生不如死的日子。而现在,不管怎么说,这里天高皇帝远,最起码自己和家人是暂时安全的,一家人能在一起团团圆圆的生活,。
李友祥回到简陋的临时住房,先洗了脸和手,坐到桌子边,端起桌上的大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慢慢的喝着水,回想着刚才在镇长办公室陈二牛的问题和边上坐的那个没有出声的年轻人,陈二牛一看就是属于那种憨厚能干任劳任怨的那种人,而那个年轻人穿的是花花绿绿的衣服,头上头发短短的平平的没有发髻,坐在那里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两眼如电,似乎能刺穿别人的心灵,身形笔挺,坐在凳子上有一种沉稳如山的感觉。李友祥十六岁就跟随父母经商,走南闯北四海为家,见过无数形形**各种各样的人,但是边上坐的这个奇怪的人李友祥不得不承认自己琢磨不透。
正在低头沉思,老婆何玉带着四个孩子回来了,老远就听到孩子们叽叽喳喳的笑闹声。李友祥坐直身体:“咳~~~~文忠,你们去哪里玩了?”
“爹~”“爹~”四个孩子一哄而上围在李友祥身边,四张嘴都抢着说话,结果一个也听不清楚。李友祥赶紧放下手中的茶杯:“都别说话,来,文忠先说。”
老大李文忠已经18岁了,高高瘦瘦文文静静的,这次逃难多亏了这老大还有老二都能帮忙了才这么顺利,李文忠站在李友祥身边:“爹,我们四个和娘去街上逛街,本来以为这小地方没有什么可以看上眼的,谁知道这里的东西比达州府的东西还好呢。”
“额~~~都什么东西?让你这挑剔小子都看眼里了。”
“爹~说真的呢,这里的铺子没有金珠银花珍珠玛瑙这些,但是卖的东西我们都没有见过的,比如说一种圆圆的小镜子,镜子不大,但是可比咱们家的铜镜亮多了,也清楚的多,就像爹你前几年弄的那些佛郎机人的镜子一样,但是比佛郎机人的镜子还清楚。还有火柴,肥皂这些玩意,最不可思议的这里的人可以随便买。”
“什么?”李友祥瞪着大儿子,简直不能相信儿子的话,那些佛郎机人的东西是多么难买到自己是清楚的,前些年在苏州买了一面一尺多高的玻璃镜,那都花老了银子了。还有火柴肥皂这些,这在达州都是官老爷们大富之家才能用上的。
十六岁的李文义身体强壮结实拉着爹的手:“真的啊爹,不光这些,还有好多的,铁锅,剪子,各种菜刀,纸做的本子,还有那种可以写字的叫做什么铅笔,还有专门给铅笔刨皮的铅笔刀,哎呀爹啊,太多了,我们都不认识,不知道干什么用的,不信你问我娘。”
李友祥的结发妻子何玉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出身也是达州的大富之家,本来和李友祥就是青梅竹马的儿时玩伴,刚长成少女就嫁入李家,看着李家从二流的商户在丈夫的努力下,一步一步的挤入到达州一流的商贾之中,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女中豪杰,但是说起这里的杂货,也有点不能置信:“友祥啊,这镇子可是有点藏龙卧虎啊,镇头的杂货铺里卖的都是那些西洋玩意,还有很多我也不知道用途的东西,可是真稀罕的东西,各种缝衣针,各种各样各色的线,还有各种各样的玻璃杯,瓷杯瓷盆,最稀罕的是那种亮晶晶的铁皮盆子,亮的可以照人影,真不知道这是什么做出来的。”
“哦”这次李友祥心里都是一惊,毕竟自己这个结发妻子还是非常了解的,自己以前在外面做生意,不管赚多赚少,有稀罕的东西都会给老婆带一些回去,所以这老婆的眼力劲还是有的,连老婆都这样说,这说明这个杂货铺不简单。
“爹~爹~”十三岁的李文芳和十二岁的李文仁拉着李友祥的手拼命摇:“我要玻璃珠,你给我买。”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