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茅岭乡水泥厂厂址已经确定,各种生产水泥的设备如石灰石破碎机,堆取料机、生料磨机、煤预均化设备、煤磨机、转子称、预热器、回转窑、冷却机等等都已经准备就绪,刘远方决定带两个排亲自护送机器和第一批生活物资建筑材料到茅岭乡。
水泥是现代社会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大家非常熟悉而且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和工程材料,广泛用于建筑、水利、道路、石油、化工以及军事工程中。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具体的制作工艺方法和分类的这里就不多说了,由于是21世纪成熟的工艺和生产设备,所以都是基本组装好的机器设备生产装置带来的,只用找到合适的地址按照各种设备的安装图纸安装好就可以进行生产了。
由于四镇已经过了雨季,小水电厂2期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的施工,估计还要2个多月才能正常的发电,随着各类厂房的建成开始调试生产,基地电力已经开始紧张起来,知道这个情况后战士们真的很贴心,现在宿舍的空调基本都不怎么开了,宁可自己热着,也要保障生产部门的用电。
长长的运输车队开始向防城镇方向前进,刘远方坐在第一辆引路车上,后面浩浩荡荡的几十辆运输车如一条长龙在新建成的水泥路上蜿蜒前行。
路上一切顺利没有遇到什么突发的情况,装载了大量物资的车队顺利的经过防城镇到达了茅岭乡预定地点,这地方够偏僻,属于人烟稀少的丘陵山区。由于事先分工较明确,所以战士们在建设的过程中显的井井有条,暂定的水泥厂厂长张世远是21世纪后期保障部队的工程材料专家,对各种水泥的生产和衍生品都有很深的研究,水泥厂第一期计划是日产2百吨,然后逐步扩大生产。
张世远和几个专家分别带人去勘测土质石质,二连长李翔正在领人勘测周围环境,毕竟这块是山区,地形复杂,这边推土机挖掘机已经迅速开工,整出一大块平底,先建设临时宿舍和食堂,没一会结果就出来了,这山区的石质让张世远非常满意,巨大的石灰岩储备让水泥的产量有足够的保障。知道结果后大家的干劲非常高涨,很快就清理出一大片平底,一部分开始建设临时营地,另一部分寻找水源和布置电线。
事前的多次勘测测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进度出人意料的快,下午生活区基本已经就绪,张世远让大家先休息一下,然后准备明天开始分区分片进行工厂的建设。
预定的厂区下面几里地有一条小河,这下大家除了有岗的哨兵,大家一起跳到河里,**裸的相互泼水洗浴,夕阳透过重重山峦落在战士们年轻强健的身体上,让战士们有一种沐浴在圣光种的感觉。
在防城镇和东兴镇设立的宏基站起作用了,刚吃完晚饭,高强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接通电话,高强电话里说这两天抓了三四个安南的探子,都是郑桥手下部队派过来的。挂断电话后刘远方站在窗边遥望着天空中的白云,思索着郑氏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虽说该来的一定会来的,但是不得不说安南人的动作确实还是挺快的,
抓的这三四个肯定不会是郑桥全部派来的探子人数,肯定还有更多的已经渗透到东兴镇的东侧比如龙西镇甚至白龙镇,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和张世远和二连长李翔分别打过招呼,细细交代后,刘远方和众人挥手道别,坐上一辆皮卡赶回基地。
回基地的路上,刘远方分别和陈二牛,还有郭阳分别进行电话沟通,让他们注意最近出现在镇子和基地周围的陌生人,如果口音不对,马上先稳住他们,然后悄悄通知战士们抓捕,另外发动群众,包括疍民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如果最近有奇怪的陌生人打探镇子和周边的情况,不要急先稳住他们,然后通知基地派战士们来抓捕。打完电话,有点头疼的刘远方一想乐了,我们这干的这不正是北京的居委会大妈们干的事吗?
回到基地已经很晚了,和郭阳高强碰过头,仔细看下被抓捕探子的口供,才知道郑桥已经移兵谅山大营,这让刘远方在沙盘面前久久徘徊眉头紧锁。根据历史资料,安南的郑阮之争将在明年开始,但是却没有详细的记载战争开始的具体时间,根据安南的地理环境和这时间的军事条件,占有战争主动权的郑梉正常情况下不会选择在雨季开战。要知道安南的天气以雨水居多,一般情况在每年5月至10月,东南风从太平洋吹来,西南风从印度洋吹来,带来大量水汽,这时雨水集中,被称为雨季。这个时节,天空多乌云。有时阴雨绵绵,一连几天;有时又是午后雷雨阵阵,傍晚却晴朗无事。从11月到次年4月,东北季风从亚洲大陆吹来,降水稀少,天气干燥,被称为干季,亦称旱季,每月降雨量只有20至30毫米,甚至滴雨不下。但每个地区的雨季和旱季开始及结束,其时间又有所不同。当北部和南部处于雨季时,中部地区却很少下雨。中部的雨季一般从8月开始,要持续到第二年1月。
所以如果在雨季过去的11月12月开战,那么准备工作将必须在雨季完成,后勤补给的运输在这个到处是热带雨林时代的安南难度很大,特别是雨季,将会是十分艰难的。根据郑郑桥派来的探子的口供推测,郑梉应该是在准备发动一场战争,因为郑梉已经命令部队开始战斗的准备工作包括攻城器械的准备,估计是在为明年的郑阮之战做准备。
而这时间的安南还有很多习惯是遵循大明的习俗,比如朝堂上的朝服元旦的过年等,所以刘远方随着沙盘越转眼睛越亮,郑梉出兵必定是遵循正月不动兵的习惯,应该在大明天启七年出正月后才挥师南下,所以应该在1927年二月底到三月初出兵。而现在,必定是上次海寇劫掠被击溃,绝大部分被俘虏,所以郑桥派探子来刺探四镇军情,看是否和大明的官兵有关系,如果是大明的官兵,那么必定会惊动郑梉。那么以现在警卫营的情况,这些人会采取什么动作呢?
21世纪穿越而来的人带来的蝴蝶效应会让历史改变走向吗?刘远方想的有点脑壳疼,现在形势基本明确了,应该确认是警卫营俘虏大批三镇海寇带来的后患,郑桥已经察觉到了四镇这边有些不同,至于郑梉本人应该还不清楚,但是现在需要确认如果郑桥如果要报这海寇的仇(当然只是名义而已,主要还是劫掠三镇的物资和侵吞东兴镇),他们会怎么出兵?出什么兵?出多少兵?
捏了捏眉头,刘远方首先排除郑氏大规模出兵的可能性,毕竟这些安南高层应该知道马上要对阮氏动手了,所以主要力量还是集中在对南方的战略上,以郑梉的强硬手段和能力,他手下的大将应该不会明目张胆的阳奉阴违。所以应该是以郑桥为主,毕竟这是他儿子,而且最关键的是1625年,正是郑桥带兵进入的高平,太上皇莫代宗等被擒后并被斩首,莫光祖莫敬宽与次子莫敬完逃亡。所以现在的郑桥应该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但是这些都是猜测,而且即使郑桥愿意派兵过来,带兵的将领也需要郑梉的调兵命令吧,感觉这一串事情中有什么关键环节,但是刘远方一时就是想不到。
郭阳和高强看着围着沙盘一直转悠的刘远方,一会发呆一会皱眉,知道他在想事情也不打扰。这时候勤务兵送来了宵夜,部队战士的伙食是非常好的,每天不重样,基本每顿都有七八十来个菜可以挑选,鱼和虾那是顿顿都不少,面食大米杂粮都齐全。但是一条,只能吃,不能浪费。
今天的宵夜有几个小菜,一大碗粥,还有两条烤鱼和水煮虾。高强和郭阳一边开动一边喊刘远方:“先吃饭,天大的事吃饱了再说。”
“嗯”刘远方皱着眉头慢慢的走了过来,抓起一只虾蘸点调料就放进了嘴里。高强一看乐了:“头,虾头没去掉啊!”
像一道闪电掠过,刘远方瞪大两眼:“头!对啊,蛇无头不行。”吐出口中的食物,刘远方快步回到沙盘旁边:“郑梉是个非常有能力有手段的政治、军事人物,在他执掌大权的时候,权力非常集中,郑氏这几代领袖都是非常有能力的,所以打蛇必须打头,如果打蛇不死,打草惊蛇反而不美。”
高强正在努力的消灭一只烤鱼:“什么打蛇死不死的,打了再说呗。”
郭阳拿着一大块鱼肉走到刘远方的身边:“你的意思是出其不意,直接干掉郑梉?”
刘远方点点头:“郑梉在,我们没有机会进入安南领地,这是个非常强势的人物,我们如果强行进入, 必定会付出超出我们承受范围的代价,而现在,趁着安南军队对我们根本不了解,我们要借这个机会,一举拿下郑梉或者击毙他,这样安南北部地区就会陷入混乱,我们正好火中取栗。来,咱们先吃饭。”
一边吃,刘远方一边将刚才灵机一动的一个构思说给郭阳和高强,听着刘远方的策划方案,连素来胆大包天的高强都瞠目结舌,这天晚上,三个人一直研究了很久很久。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历史的转折1626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喜欢睡懒觉的老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喜欢睡懒觉的老阳并收藏历史的转折1626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