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陈二牛当上镇长后基地专门给他配了一部手机,现在虽然别的功能还都不会,但是接电话打电话和刘远方郭阳正常通讯交流已经没有了问题,这让陈二牛心中那份自豪感那是蹭蹭的升啊,要知道这手机这种神奇的宝贝,只有“中国人”才会有,自己能用上,这说明自己也是“中国人”的一份子,最起码是把自己当成他们的人。自从当上镇长,陈二牛的第一件任务就是兑现种树的承诺,白龙镇的一些百姓本来以为这种树有什么种的,在白龙镇这地方,出门北面就是坡,坡上杂树茫茫多,到处都是树了,还种什么呢?后来在指导的农业专家指挥下,才知道种的和山上的杂树不一样,现在主要种两种,一种是八角,一种是肉桂。据说都是香料,香料啥的二牛是不懂的,但是专家们说了,等到这些树长成,只要验收合格,出产的玉桂八角基地全部现银回收,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其实不光专家承诺,刘远方郭阳陈二牛也在旁边点头的,这白龙镇的百姓就放心的准备大干了。
镇上的男丁不是修路盖房,就是搬砖修水库,上山种树这事只好发动镇上女性了,好在二牛以前在镇上乐于帮忙,各家的红白事都跑前跑后的,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熟悉,婶婶娘娘的叫了一通,再加上每天都算工资,镇上的那帮老娘们小媳妇到是都来干了,毕竟这偏远农村地区,为了生活对什么礼仪贞洁的看的非常淡,另外领工资这事对镇上的老娘们小媳妇大姑娘来说诱惑力不是一般的大,杂货铺虽然开门了,虽然还没正式经营,但是里面的小玩意已经花了这帮娘们的眼,听说杂货铺不要大明的通宝,也不能拿粮食直接换。想要杂货铺里花花绿绿勾魂的东西要么用银子换,要么用工资换,这帮小媳妇哪有银子啊,所以一说挖坑种树就能领到工资,这把镇上的女性半边天们乐坏了,呼朋唤友屁颠屁颠的都来了。说实话这活到也不是很复杂,比如说种八角吧,按专家指点,选择地形起伏、较避风的丘陵山地的北坡,且土层深厚较肥沃疏松、排灌水较方便的地块,种在天然杂木林下可利用其遮荫作用,所以在对林地进行清理时,仅清除灌木、藤本及下层小乔木等,并统一规划,进行带状整地或全垦整地。栽植的株行距为4米×5米或3米×4米,栽植密度以750株/公顷为宜。挖深30厘米、宽40厘米的坑;对于叶用林,其栽植的株行距一般以1.5米×1.5米为佳,栽植密度为4.5万株/公顷较好。一般于苗木起苗前2-4天,仅留叶片的1/3,其余部分均剪去。栽植最好在当天起苗。这苗都是专家整好的,整整齐齐水灵灵的。而肉桂则不然,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湿润的山腰以下的山坡或山窝整地定植。大穴整地,穴距3-4米、行距2-3米,用表土填穴。选择阴天或小雨天挖取苗木定植。剪去苗木基部枝叶和过长的主根,用黄泥浆蘸根后用湿草包装,随即运到定植地种植。每穴栽苗1 株,要做到苗身端正、根系舒展、压紧土壤、松土培蔸、盖草保墒。如果土壤干燥,必须浇定根水。
这附近的丘陵山地简直太符合专家说的条件了,而且陈二牛发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专家带来的树木的小苗按照要求种下之后成活率高的不可思议,本来这时间不是最完美的种植季节,但是陈二牛今天早上到山上,去看最早开始种植那天种的那两座小山丘上的八角和玉桂,找了半天,楞没有发现一株死亡的。这不符合二牛对种八角肉桂的印象啊,要知道以前也有种的,但是一般是以种子种植为主,而且成活率也不是非常高的。
陈二牛直起身子看看附近几座山,看着正在半山坡一边忙碌一边闲聊的镇上女人,想起了专家说的话,在东兴镇到防城一线,以后八角肉桂的种植规模在百万亩以上。我勒个天,百万亩,这得多少,二牛算不过来,也不会算,只知道傻乎乎的笑,百万亩,这一亩地能赚一钱银子也十万两银子啊,十万两是多少,二牛不知道,应该是很多吧。
但是专家和刘远方也说了,种子树苗种植技术挖坑的铁器(铁锹锄头)施肥灌溉都是他们提供,以后白龙镇开发种植的八角肉桂都算白龙镇的产业,但是别的镇上种植的就算别的镇的产业。以后这些不能卖给别人,只能卖给刘远方他们。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条件的时候二牛和镇上几个老成点的还连夜商量过,后来一想,不就是那些山坡吗,咱们不就是出点力吗,也没什么损失,但是种出来的东西,哪怕刘远方他们给的再少也比现在没有强啊。一个字--干。不仅要干,而且要大干,镇上只要能动的除了手里有活的,都上山去挖坑种树,种的越多越好。
果然,昨天听专家说,龙西镇已经在别的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种八角肉桂了,而且是全镇齐动员,二牛心里有点着急了,专家看出来了,笑了笑说了句十万大山呢,陈二牛你着急啥呢,就白龙镇这一千多人,只要跟着基地好好干,以后能不能把这山上的收益看眼里还两回事呢。二牛听不懂专家什么意思,憨憨的陪着笑,顺手摸了摸装在褂子口袋里的手机,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就不慌了。
昨天刘远方和郭阳一起找二牛谈了下安排副镇长的事,说实话,二牛一个人现在确实忙不过来,二牛考虑了一夜了,准备向刘远方郭阳提议让黄忠言(壮族,44岁,务农)当副镇长,黄忠言原来是黄老财的长工,白龙镇种地第一把好手,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白龙镇附近区域的种植业土专家,但是黄忠言寡言少语只知道干活,就是三棍子打不出P的那种实诚人。让黄忠言带领镇上的闲散人员妇女人员在种植专家指导下种植八角肉桂,这是量才使用。
和刘远方郭阳分别通过电话,把这事说给他们,果不其然,刘远方和郭阳都没有反对的意思,而且郭阳还建议如果镇上还有各种技术或者特长的土专家,都可以发展为镇上的技术人员,如果有人对某种生产技术养殖技术感兴趣的,也可以大力培养。
刘远方和郭阳是大力支持二牛选拔提拔各种当地人才的,特别是地方管理型的人才,毕竟这大明时代,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在这各种民族交汇的边远偏僻地区,要是不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强行推行某些政策的话,很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最现实的例子就是安南在明朝时期的得而复失:明成祖朱棣借安南内乱,借口助陈氏复国,出兵安南并取得军事胜利,假意访求陈氏子孙(其时陈氏主要人物早已被叛臣屠戮殆尽,余者亦无处可访),一番做作后,遂“从安南耆老之意”,以“安南本中国之地”,“划安南入中国,如同内地郡县”,将安南国改为交阯,设立布政使司等三司,下辖十五个府,三十六个州,一百八十一个县,并在各战略要冲设立卫所,加强军事控制。
如果明朝**重视安南的话,妥善经营,安南(越南)必定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可是明朝在完善了交阯三司的设置后,明廷对故安南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下面简单看下明朝对安南的政策。
明朝对安南人口,采取与中国相同的黄册制度来办理。官府把交址人丁的姓名、年龄和籍贯,记载到簿册,并按这些资料,制成证件,由人丁持有,以备官府查核。若发现某人的证件与簿册所载不符,便须抓去当兵。
明人官府的薄册,会登记交址境内每一里(在乡村,则设立里甲制,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十户为一甲,里有里长,甲有甲首)、一坊(城市)及一厢(城郊)的所有丁数及田数。孤寡残疾者则另用称为“畸零”的簿册来登记。这些簿册又会在卷首绘画地图。簿册编制完毕后,即抄成一式四份,一份黄色封面的交到中央户部,其余三份封面为青色,交给交址承宣布政使司及各府、县保存。每十年更新田丁的数目。明朝对安南采行多项税务及赋役制度。负责征收的官员,在府州县有税课司、河泊所副使等,另外有本场局使副等名目。1414年,明廷规定交址每亩田征粟五升,植桑沙每亩征丝一两,每一斤丝征绢一匹。明**又设盐税,安南人民每月煮盐若干,送交提举司收藏,待承宣布政使司检验后,才可发卖。若私煮或私卖,则会被判罪。
明朝又加紧开取安南资源,运回中国。凡是金银矿产,都设官督民开采。在山林地区,令人民寻找象牙、犀角。在海滨地区,令人民到下海采集珍珠。另外,土产如胡椒、香料,以及珍禽异兽如鹿、象、龟、雀、猿、蛇等,都大肆搜刮,以带回中国,以致民不聊生。
朝**在安南开设学校,访求有在儒学、医术、僧道方面有才能的,都委以官职,并使之教授有关才艺。而在安南人的学习课程方面,明廷把中国儒家典籍中的《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等书颁发给各州县做读本,并派僧道传布佛教、道教。
祭祀:1414年农历九月,下令设立文庙、风云、山川等神坛壝,依时进行拜祭。
衣冠服饰:1414年农历九月,男女不许剪发,妇女必须穿短衣长裙,与中国衣冠制度相同。
虽然明朝在越南做了不少时间,但是尴尬的是在中国明朝侵占越南不久,越人便奋起抵抗,虽然多次遭明军平定,但起兵潮流仍此起彼落,持续了二十年,最后更成功驱逐明人。详细而言,则有如下因素:朝官府的压迫:明廷在越南实行的统治措施当中,无可避免地扰乱了越人的生活,加上派往越南的官员,往往以高压控制,使当地人大感困苦,《明史》记载“交人(越南人)苦中国约束,又数为吏卒侵扰,往往起附贼,乍服乍叛。” 较显著的例子是侵渔当地百姓的中官马骐,连安南承宣布政使司也无法禁制,“马骐贪暴,洽不能制,反者四起”; “中官马骐以采办至,大索境内珍宝,人情骚动,桀黠者鼓煽之,大军甫还,即并起为乱”,但是明**仍不恤当地民情,刑罚严酷,使起事者有增无已。 抗明势力之一的清化蓝山豪族黎利,曾忆述他的起兵,本是不得已地被明人迫出来的:“及其(明朝)贼虐愈甚,民命弗堪,凡有智识者,皆被其害。朕虽罄家所有以奉事之,冀其免祸,而彼害朕之心曾不少恕,义兵之举,朕实出于不得已焉耳。”
朱棣在构建安南地方行政、司法等机制的同时,将大明永乐一朝“阳光下的罪恶”也带到了安南当地。《明史纪事本末》说:“先是,李彬代张辅镇安南,中官马骐为监军,定岁贡扇万柄,翠羽万簇。骐墨而残,交人苦之,三年间叛者四五起,而黎利最剧。”
朱棣派出的宦官监军把在大明本土的作恶魔爪又伸向了安南,使得本来人心不稳的安南滋生出抵抗情绪。此外张辅还胡乱杀人,“斩首五千级……生擒二千人,悉坑之,筑尸为京观。”还将不少当地男童掠去阉割了,送给朱棣使唤,女孩被马骐掠走当奴婢,黎利9岁的女儿就是这样的命运,因此黎利不造反才怪。
朱棣打下安南的第13个年头,到当地巡视的御史说了这样的话:“我们永乐朝派往安南出任地方官的,都是两广、云南的举贡生,也就是说这些原本都是地方官里的“孩子”,他们不懂得社会和人心,不熟悉大明律法,如此之官治理一方,怎么能治好呢?”派遣这样初出茅庐的书生去安南当官,缺乏经验,能不出问题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然明朝对安南统治失败肯定还有这样那样别的问题,但以明朝对安南统治失败的例子来看,可想而知地方区域的管理层政策的制定应当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民生民情,对政策的执行人的选择应该慎重,不能因为地域偏远就选择能力不足甚至无能腐败的官员。
陈二牛属于热心肠的人,而且由于穷苦白龙镇上大大小小红白喜事都少不了他,他当上镇长之后号召力执行力还是非常强的,所以刘远方对陈二牛也非常放心,也希望通过陈二牛这个样板人物,带动更多有能力的本地人出来做事。
百度搜索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 或 历史的转折1626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