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一个绿人的皇帝梦 天涯 或 一个绿人的皇帝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养心殿正殿内。闵宁经过了一夜春宵,身体略有些疲惫,但还是很早就起来了,他知道鸦片战争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吩咐道:“来人呀,叫起儿。”
不一会儿,以穆彰阿为首的军机们从军机处急匆匆地赶到了养心殿,进入殿内很熟练的行礼、起身,分两班站好。
“穆彰阿,琦善送来的那份洋夷禀帖(《巴麦尊致中国宰相书》)议过了吗?”
“回皇上,从天津来犯之英夷所送程的禀帖来看,洋人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告御状的。根据我们大清律法,各地官员未经许可是不能够接收外国文书的,故洋人在广州受了林则徐的委屈才北上的,但洋人北上途中攻打了定海,是犯了死罪,奴才同军机各大臣商定了‘剿’和‘抚’两策,敬请皇上圣裁。”
闵宁用不冷不热的语气说道:“子朴,你球,不,你蹴鞠踢得不错呀!又是剿抚两策,又是圣裁,能不能有点新鲜花样,总是‘老一套’。你们自己说说,朕要你们军机有何用?”
一群军机大臣在首辅穆彰阿的带领下,立即下跪说道:“臣等无能,不能为圣上分忧,臣等有罪,甘愿受罚……”
紧接着穆彰阿又说道:“依臣之见,‘抚’为上策。原因有二:一是英夷已到京畿重地,搞得人心惶惶,而且从攻击定海来看可谓船坚炮利,始终是京畿一大隐患;二是琦善送来的英夷之‘禀帖’,上面多次提到英国商人在广州林则徐那里受了委屈,才北上而来,无非是向朝廷讨个公道,为其做主罢了。臣提议选一专办之人详查林大人,然后再恢复广州之商贸,给洋人一个交代,那此事自会不了了之。”
闵宁冷了冷语气说道:“给洋人一个交代,那谁给朕一个交代?你是说朕禁烟禁错了吗?”
“臣有罪,臣罪该万死……”穆彰阿立即扣头说道。
“主子,请息怒,穆中堂是大力支持皇上禁烟的。禁烟虽好,只是那林则徐把禁烟的差事办砸了,给洋人落了口实。”军机大臣隆文赶紧拍穆彰阿的马屁继续道,“臣以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查一查林大人还是必要的。”
军机大臣王鼎接过话说道:“臣不敢苟同两位中堂的意见,林则徐在广东禁烟于国于民都是有功的,不可查办,且英夷炮轰厦门又打定海,真真是欺人太甚,亦不可不剿,扬天朝之威,使其他蛮夷等不敢来犯。”
越说越激动的王鼎接着说:“英夷不光控诉了林大人,还提了五个要求,分别是:一、赔偿被焚鸦片;二、两国平等交往;三、割让沿海岛屿;四、赔偿商欠;五、赔偿军费。真是其心可诛呀!”
“皇上,臣以为洋人是在故意漫天要价给自己长面子,就等着我们坐地还价。”穆彰阿说着把禀帖的译文程给了闵宁,继续说,“你看他们用‘求讨皇帝昭雪伸冤’这样的敬语就知道他们是怕咱大清的,既然怕咱大清了,皇上,谈比打要实惠呀!”
王鼎随后加高了声调,说道:“皇上,敢打、打赢才有谈判的筹码呀!”
穆彰阿和王鼎是针尖对麦芒,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争得不可开交。
听完王鼎的回奏,闵宁心里舒服多了,且自言自语道:“好个王鼎呀!果如历史所载:铮铮铁骨,忧国忧民,忠贞爱国。不过在我的记忆里他的命运挺可悲,只因在晚年他为了维护中华民族之利益,捍卫领土之主权,再采取廷谏、哭谏均失败的情况下,转而采用了“尸谏回天听”的办法自缢于圆明园,真是堪比春秋卫国直臣史鱼,楚国之屈原。”
闵宁虽然在心里很肯定王鼎此人 ,但拥有前身二十年帝王之术的他嘴上什么都没有说,而是转移了王鼎之所谏,一副城府很深的样子说道:“潘爱卿,你历事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人称‘三朝元老’,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吗?”
军机大臣潘世恩听到点名先是一惊,随后开口说道:“老臣以为两位大人所说皆有道理。”
闵宁一听潘世恩张嘴所说,就知道又是谁都不得罪的‘屁’话,抢先说道:“潘爱卿真不愧是‘三朝元老’,都要泥鳅成精了。”
潘世恩听到皇上对他的‘夸赞’,就赶紧磕头认罪,就又说了一些“臣有罪”“臣该死”的屁话,但心里却在想着:两位中堂,各执剿抚一策,我是谁都不能得罪,但皇上发火了,这次是滑不掉了,又必须得回奏一个可解燃眉之策来。
原来我以为给皇上磕头认罪是怕皇上,但从潘世恩身上来看,也不尽然,他能通过磕头的办法来拖延时间,去想一个能明白回奏的办法,真是高明。无疑,潘世恩就是在用这种办法,而且效果明显,就见磕了几个头的潘世恩说道:“臣以为或‘剿’或‘抚’都需要从长计议,但眼下当务之急是让天津之英夷南下,以解京畿之危。另有英夷希望能赐令特派钦差大臣前往英舰进行谈判,臣举荐直隶总督琦善担此重任。”
“真是和稀泥的高手,不过意见还是可行的。”闵宁看完手里的译文随口问道,“这是译文,原文何在呀?”
穆彰阿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个长圆筒,经过查尔汉之手就来到了闵宁手里。闵宁打开头盖,抽取出里面的文书看了起来,但越看脸色越沉,然后就是猛地一拍桌子就把文书扔到了地上,开口骂道:“姥姥,这不是南京条约吗?谁翻译的禀帖?”
众大臣听到皇上骂人都先是一愣——因为他们没见过皇上骂“姥姥”,也不知道为什么骂人——随后就一跪,只听到穆彰阿回道:“是请东正教的人翻译的,他们懂洋文。”
“什么‘求讨皇帝昭雪伸冤’,分明是‘要求皇帝赔偿并匡正’;什么‘告明’,屁,分明是‘抗议’……”闵宁训斥完军机大臣说,“奕经(九门提督),东正教乱译之事去查查,朕要知道是什么原因。”
众人看到皇上能看到洋文都很吃惊,也很怀疑是不是皇上看错了,但尽管有此怀疑却都不敢在雷霆之下去触这个霉头,只听到奕经回了一句:“奴才领旨。”
奕经于道光十六年擢升为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他是清高宗弘历曾孙,恭亲王永瑆之孙、贝勒绵懿次子,承继循郡王永璋,算是道光的子侄辈,是清朝宗室大臣,所以深受道光帝信赖。
“求人不如求己,洋文我们也要学学了。”闵宁看着下面的众大臣,叹了口气说,“传朕旨意:一是着琦善为钦差大臣,全权处理与英夷的谈判事宜;二是让湖南提督杨芳和福建陆路提督余步云进京陛见;三是让两江总督伊里布进京述职,暂让江南水路提督陈化成主持军务,要严防英夷由定海而转攻镇海,也不可主动收复定海;四是重新翻译洋人禀帖,下发各督抚将军,是‘剿’,是‘抚’,让他们明白回奏。好,都各自办差去吧。”
穆彰阿向前一步,说道:“回皇上,臣这里还有一份琦善参劾林则徐挑起边衅的折子,请皇上御览。”
军机大臣隆文补充道:“皇上,林则徐因办差不利挑起了边衅,该撤职查办,臣附议。”
闵宁知道他们在故意打击林则徐,于是说道:“禁烟是朕的命令,这个锅不用林则徐背,他也背不动。林则徐禁烟是有功的,依然是朕的钦差大臣。定九(王鼎),一定要把朕的这些话带给少穆(林则徐)。”
穆彰阿、隆文等人听到皇上的回答都很吃惊,感觉皇上变了,变的不认识了。如按照以前的话,耳根子软又没有主见的皇上肯定会按照他们的意思办的,不知今天是怎么了,竟然让势单力薄的王鼎占了上风,听从了他的意见。
王鼎又补充道:“皇上,林大人的请罪折子让臣代为转交,请圣上御览。”
“好,折子留下,你们都去办差吧。”闵宁很自然的回答。
百度搜索 一个绿人的皇帝梦 天涯 或 一个绿人的皇帝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