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龙锵 天涯 龙锵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傅明杰想了想,十八载春秋,与安成谋面的机缘不超过三次,每次安成都是笑眯眯地看着他,真正与安成走得最近一次,还是将戚树成家闹得鸡飞狗跳的那个春秋,那一次,他随李然进宫受罚,李然在御书房被天子训斥,他毫不在意地站在房外的御花园看锦鲤嬉戏,大总管也在,手里拿着一个糖人把玩。他眼馋,想吃,就跟安成说,糖人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玩的,既然安成不爱吃糖人,那就给他吃好了。安成有些意外,他笑话安成小气,一个大总管,连个糖人都舍不得,还说等他上了安成那般年纪,安成想吃多少糖人都行,绝不会小气。
安成呵呵一笑,说他说得在理,做爷爷的,是不能小气,于是将手中的糖人给了他。当时也没觉得老是被大人用来吓唬小孩子的大总管有多可怕,不就是一个会做糖人的老头么。
那日,安成就是那么笑眯眯地看着他津津有味地吸着糖人,看他把糖人吸得干干净净,一点不留。
那日俩人还有过另一番对话。
安成笑眯眯地问:“知道我是谁?”
傅明杰边吸糖人边点头:“知道。”
安成问道:“那你不怕?”
傅明杰答:“你又不吃人,我为什么要怕。”
安成笑道:“那可不一定哦。”
傅明杰答非所问:“你这个糖人真好吃,还有没有?”
安成忍俊不禁,道:“难怪你敢揭戚树成家的瓦,你胆子够大,揭点瓦算不了什么。”
那时是真不怕,童言无忌,哪里又会知道天境高手的高山仰止,大了,尽管安成依旧笑眯眯,如同笑面佛,但此时再看大总管,仿佛看到大总管浑身笼罩着一层金黄碧透的罡气,如同佛祖金身傍身,大总管再怎么内敛,一品天境的天境之相,已然天成,怎么都掩饰不住。现在傅明杰对大总管,那是折服,要说怕,倒也说不上。
大雄宝殿金碧辉煌,远胜陇西王朝的金銮殿,顶是金顶,瓦是黄铜,檐牙有致,风起四角,金铃叮咛声声有如梵音淼淼,柱是千年金丝楠木,从千里之外的南邵翻山涉水迢迢运来,光这人力一根楠木就不知花去了几根楠木的银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入宝殿,楠香丝丝缕缕,清心静肺。正中,金身佛祖盘坐于丹墀之上,一脸慈容,一双慧眼俯视芸芸众生,一派祥瑞景象。
佛祖身下,当代高僧静海法师右手轻动佛珠,双眼微闭,讲经施道,普度众生。
听经的众生不及前坪,寥寥可数。贩夫走卒一心顾着引车卖浆,只求今生,哪里又会管什么来世。傅明杰和程明亮都对此提不起兴致,只是尉迟成渝铁了心要来求佛问道,也就只能随了他的心意。殿内肃穆,不是朝堂胜似朝堂,心随境,傅明杰一入宝殿,就心平气和了起来。既来之则安之,傅明杰一拉东张西望在看新奇的程明亮,与尉迟成渝中规中矩地盘坐于前。
一人一问。
尉迟成渝虔诚地求问:“求问法师,世间万物因何得,因何失?”
道在于悟,各人有各人的悟性。静海法师首先握紧拳头,然后伸开手掌。
一人一得。
尉迟成渝陷入深思,傅明杰心有所动,程明亮大大咧咧,笑道:“我明白了,法师是说,世间万物要想得,那就得靠拳头去打,手软,那就什么都得不到。”
静海法师笑答:“施主此解虽戾气太重,却也不无道理。想来施主行伍,那就更无不妥。”
尉迟成渝抬头作答:“法师是想告诉我,世间本无物,如果一意想得,反而得无可得,临了一场空?”
静海法师道:“施主此解云淡风轻,倒也有几分洒脱。”
程明亮看着若有所思的傅明杰,一推傅明杰,怂恿:“六哥,到你了。”
傅明杰正了正衣襟,诚心诚意地答道:“紧握拳头,手心为空,万事万物皆无;伸开手掌,世间万物皆在手心之上。”
微眯双眼的静海法师睁开双眼,看了傅明杰一眼,然后双手合十佛珠:“阿弥陀佛,施主大气向善,我佛慈悲。”
傅明杰问:“何为大气?”
静海答:“手通心,万事万物皆在我心,是为大气。”
傅明杰又问:“何为善?”
静海法师答:“佛度众生,是为善。”
傅明杰再问:“何为信?何为佛?”
静海法师答:“众生度佛,是为信。善生度生,慈悲为怀,善良为本,此为佛。”
傅明杰反问:“当今世道弱肉强食,西境,西厥、西鹘虎视眈眈,随时准备趁火打劫,分羹抢食;北境,北枭屡屡犯境,狼子野心已昭昭然若揭日月,边关将士枕戈待旦厉兵秣马,志枭逆虏,陇西、北枭迟早会有定乾坤一战,真到了那时,你死我活,尸横遍野,又该如何慈悲?如何善良?”
静海法师目光烁烁,答道:“与佛为伍,行佛道,慈悲为怀;与人为伍,行人道,必以善良为本;与狼为伍,则行狼道,弱肉强食。人道者:不忘初心;佛道者:方得始终;狼道者:狼行千里吃肉。可好?”
这静海法师倒也不是墨守成规之人,此答很合傅明杰心意。
慈恩寺依山傍水而建,好山自然有好水,一条溪河由西向东,穿城而来,河曰:清河。河边杨柳光秃,正好悬挂大红的喜庆灯笼。灯火点点,有如星火,灯影之下,清河流水愈发显得清幽,到得山这边,潺潺有声,绕山往东而去。
河面上同样流光溢彩,点点如繁星,芸芸众生已早早于上游於水次放起了河灯。
这一带之所以繁华,倒也不仅仅是因为慈恩寺的缘故,离前坪百丈余,就是上京最负盛名的青柳巷,大小青楼百余,星罗棋布,因水而生,依水而建。
千年来,先有慈恩寺还是先有青柳巷,众说纷纭,傅明杰宁愿相信那个先有青柳巷,再有慈恩寺的传说。相传千年前,慈恩寺首任高僧三藏法师以一叶渡河,路过此处,见有青楼女子幽怨投河,三藏法师抬手相救,就此驻足,搭草棚为寺,度人入道。
静海法师所言的初心,应该就出自于此,可就凭法师一己之力,就能救世人于水火?只怕是佛祖再世也是无能为力,只能是目光所及,救一人是一人。
再想起四哥李然说过,陇西看上去一片祥和,实则暗潮涌动,内忧外患。外患陇西上下了然于心,内忧却未必人人自知。当今天子无论怎样运筹帷幄,朝堂的龌龊之事还是数不胜数,想要各方势力从善如流,无异于痴人说梦。李然还说,朝堂行走,有些事身不由己,不得不做。可即便是再怎么小心翼翼,也难免不被朝中那些老祖供奉算计,真要是有一天到了需舍生求死的境地,死又何妨,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只希望到时能死得其所,不枉一死。
那时颇为不解,堂堂帝王四子,琼王李然,何以忧心忡忡,突出此言?今日入殿,与静海法师论道,属无心,无心插柳柳成荫,终得一悟,此时再想到李然所言,傅明杰隐隐约约明白这话中的诸多意思。只是傅明杰还是不解,一贯稳如泰山、心思缜密的四哥,为何冷不丁地和他说起这般糟心的话,就因为他已十八,即将弱冠?朝堂就如此险恶?真要到了李然不惜求死的地步,那陇西岂不是危机四伏,朝廷岌岌可危?
傅明杰不愿再多想,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反正他认同静海法师那话,人善则我善,人欺则我欺,真要是有人胆敢陷四哥于不利,逼得四哥走投无路,他傅明杰绝不会坐视不管,他的剑不是吃素的。那一霎,傅明杰心有所动,感觉有一股浩然正气在心中急荡,不宣泄,不足以平息心中的浩气,傅明杰随手一挥,掌形同剑,一剑刺出:“千里江湖,我只取一剑!乱神十八剑,这一剑足已!”
大总管的十八剑式的起手式:雪霁。
雪过天晴,阳光普照,所过之处,山河欢腾,冰雪消融。
一剑既出,傅明杰只觉心清气爽,浑身舒坦,有一种挥汗如雨后的畅快,至于那一剑是何结果,傅明杰懒得去理会。而尉迟成渝还没有从静海法师刚才的布道中走出来,一直痴痴迷迷,程明亮光顾着与倚楼的女子插科打诨,应接不暇,怡然自乐,哪里又会去想傅明杰这一剑与往日有何不同。
傅明杰这一剑,看似无形,却已初具浩荡剑气,剑气磅礴,所过之处,树叶纷纷扬扬,有树枝触剑气而落,断口处,齐齐整整,如同剑劈。
尉迟成渝和程明亮如若注意到这些,必定会目瞪口呆。
千年前,三藏法师于此以一叶渡河,今日傅明杰于此以一剑破境,这一剑,傅明杰四品破境,位列三品!
我若拔剑,人不善,杀人!天不善,破天!
这一剑,浩然霸道,天尚且可破,何况一境。
与静海法师讲经施道如出一辙,大总管的《乱神十八式剑笔谈》,上京氏族子弟人人皆可得之,但即便得到了善本,却未必人人都能从中悟出剑道真谛,要真是如此简单,岂不是人人都可以一剑封王。佛陀的法本《大藏经》,广传天下,可千百年来,中原真是悟道成仙的,似乎也就只有三藏法师一人。
天无尽头,佛法也就无边,剑道自是无垠。
无边无垠,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百度搜索 龙锵 天涯 龙锵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龙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罗为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罗为辉并收藏龙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