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两卷史 天涯 两卷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孙先生,既然如此,我也不跟你客气了,这事情不是你该打听的!”孙玉林没有任何官职头衔,这种皇家子弟的事情,胡乱打听,可是有罪的!
“呵!”孙玉林轻轻的笑了,他站了起来,说道,“陆大人,咱们走着瞧。”
李见微虽然是个十四岁的小孩子,但身边毕竟有个崔景,更是代表着唐国皇帝。就算整个川州的大小官员和孙玉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也不得不谨慎对待此人。而眼前这个锦城太守,并不是本地人,是吏部任命的外来户,孙玉林拿捏不准他,他也是朝廷或者说李见微的嫡系。所以就算他现在不甩自己的面子,轻易孙玉林是不敢动他的。
整场谈话的时间不超过一盏茶,两人也一口茶水没吃,孙玉林愤然离席,整个清风酒楼就只剩下陆子琳一个客人了。陆子琳愣愣的盯着茶水,知道这次太微王如果不打击孙玉林的话,王爷走后他的日子会很难过。
他忽然又想起了两个致命的要点,一是王爷从来没有透露过要治理孙玉林,只是从刺史大人那里得知其对孙玉林感到生气的态度;二是那个崔景,跟孙玉林是莫逆之交!
陆子琳必须马上给川州刺史写信,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刺史大人是皇帝亲自下令任命的,而川州辖下的各大城的太守则是由吏部任命。刺史当然不会和孙玉林有太大的干系,因为皇帝不可能和孙玉林串通。但是各城太守,虽是由吏部任命,但和孙玉林有关系的不在少数,因为吏部不可能是密不透风的!这样的原因造成了刺史并少部分太守自成一个小团体。
忐忑的心还没有落下来,第二天陆子琳刚刚到衙门的时候,崔景也来了,他连忙迎出去,问:“崔大人,您怎么也来了一个大早?”
“我看大人这么早,也就来得早了。”崔景打着哈哈,但是扬子山庄离此距离不短,这崔景出发的时候最早也要昨晚后半夜。甚至早一些的话很可能是昨天晚上或者傍晚,就是他陆子琳离开的昨天中午,崔景紧跟着出发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知不知道自己见孙玉林的事情?他会不会和孙玉林已经见过了?一连串的问题忽然从心里冒出来。陆子琳见不改色的说:“人老了,睡不长久,大人里面请。”
虽然面不改色,但是崔景同样人老成精,哪里会不知道自己的话会引起什么样的想象?只不过他根本不需要解释,随他怎么想吧。
两人入内,在一个厅堂坐下来,差役上了茶水,两人寒暄完毕。陆子琳问:“大人来此,可是有什么吩咐?”
“九月九日重阳,王爷要在锦城西面的蜀山举行祭天,前朝之时那里常有祭天,大人虽然是初任此地,可是下面当有人熟悉。知人善任,大人要做好这个事情。”
“祭天?”陆子琳微愣,“那要按什么规格来呢?”
“按帝王祭天!”
陆子琳吓了一跳:“这……陛下并未来呀。”
“王爷是奉旨办差,大人照做即可,此事关系甚大,过几天刺史大人那边也会有信件下来,你可以放心,不可多问。”
“是,”陆子琳点了点头,“只是锦城癖蔽,恐怕很难凑齐这样大型祭天的东西呀!”
“东西已经由右威卫大将军亲自押送,不日就会到达锦城。”崔景字句清晰的说道。这话可惊呆了陆子琳,右威卫卫戍京师,等闲不得离开,调兵也需要皇帝陛下的亲令,和平时代更是有繁琐致极的手续。如果军队要到锦城来,他这个锦城太守肯定是第一个知道的,怎么会毫无消息?
“是大将军一个人还是整个右威卫?”
崔景笑道:“大人您真是爱开玩笑,这么多东西怎么可能就大将军一个人?有三千名右威卫将士,只不过入川州之后,希望由你们来负责运送,他们负责保护。”
川州境内的漕运、陆运都和孙玉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此人不说和他陆子琳关系如何,会不会背后使绊子,但说他是川州武林泰斗,他就不可能让朝廷安安稳稳的进行活动!
崔景的声音又传了过来:“陆大人,我知道川州近年来云集江湖上各大侠客,更是有前朝余孽流亡于此。这次的事情,成了是你们川州衙门,尤其是锦城衙门经受住了考验,要是失败,也有借口将整个地区的秩序进行大范围的调整。”
此言一出,陆子琳眼神精光大放,明白朝廷这是要搞大动作!川州的地形,向来就是易守难攻,而且多山不易发展农业。穷山恶水出刁民,这里民风淳朴彪悍,朝廷有些鞭长莫及。这样的情况导致江湖豪侠蜂拥而来,成为新的作乱之地,而那些前朝余孽分子,也不会放弃这样的地方。
再联想到孙玉林在川州黑白两道是说一不二的老大哥,陆子琳哪里不明白,此人是朝廷整治川州的第一步!只是这第一步走软的还是走硬的有待商榷,根据孙玉林的脾气,多半难以善了。
他直接问:“要我们来运东西的话,不可能避开孙玉林,大人知道此人在川州的地位吗?”
崔景道:“陆大人,您是锦城太守,有权参与锦城的大小事务,孙玉林只是个小民。”
“我担心他会从中作梗。”
“他不会走到朝廷对立面的。”
“是。”陆子琳察觉到崔景似乎不想讨论孙玉林,便谨慎的闭嘴了。大部分事情说三分,对方便能明白十分,如果他不愿意讨论,自己再强行深入,就是冒犯了。
崔景站了起来:“有什么事情随时告知我,陆大人,接下来您有的忙了。”
“大人言重了,这本是下官分内之事。”
就在这番谈话之后的第三天,右威卫大将军杜宣就到了川州境内,锦城方面将全面接管其护送的祭天物品,主要是一些质地、造型不同的器具,按照礼制,很多东西只有京城的皇家可以制作留存,而地方衙门是不允许的。这也就造成李见微要举行超规格的仪式,需要从远方运送物品的结果。
崔景这几天一直在锦城,监督着陆子琳的工作,祭天仪式必须按时按规格执行,这是不容商榷的事情!
要举行祭天的事情,第一时间传到了孙玉林的耳朵里,而右威卫大将军杜宣入川州的事情,同样也瞒不过他。甚至说即将要参与陆运和漕运的徭役们,就是他孙玉林的人。换句话说,这次运送物品的真正操作人,是他孙玉林而不是陆子琳。
崔景住在锦城的驿馆里,就在杜宣进入川州的第一天夜里,他独自在院中枯坐的时候,馆中的差役送茶的时候跟他说:“大人,川州孙玉林在外面求见。”
崔景顿了顿,暗道这驿馆里上上下下的人都看孙玉林吃饭,他想进来就进来,想离开就离开,怎么还这般客气了?只是此人鸠占鹊巢,占皇帝的地方,可是胆大包天。于是漠漠的说:“请他进来吧。”
孙玉林大摇大摆的走进了灯火通明的驿馆,在院子里踩着因火光照耀而显得有些暗色的青草,遥遥抱拳揖手:“哈哈,崔兄,你我自上次一别,有二十载了吧?”
崔景也笑了笑,站起来迎他,同样抱拳:“是啊,整整二十年了,请坐吧,玉林兄。”
孙玉林坐了下来,略微打量这个老朋友,哂笑道:“老啦。”
“二十年,我已经年过花甲,怎么能不老?”崔景也很感慨,“你不是也一样吗?白头发超过黑头发了。”
“这二十年,天下都换了主子,何况你我二人的容颜?”
崔景听他聊到了天下,就知道他没心情和自己叙旧,直接开门见山的问:“老兄何事找我?”
“见见老朋友,现在江湖上你我这般岁数的可不多了。”
“是啊。”
孙玉林顿了顿说:“也想请老朋友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给我透个底。”
“什么底?”
“外面都说,王爷这次来,是要踹我的老窝。”
崔景笑了笑说:“恐怕你听到的,还不全是这样。”
“那是什么样?”
“他们说,王爷不过是个十四岁的小孩子,少不更事,对付你是完全不够的。所以事情的主事人便是我崔景,昔年的剑圣如今做了朝廷的走狗,要杀往日的兄弟来讨皇帝的欢心,是不是?”
孙玉林无语,不回答是不是,而是说:“老兄风清气正,绝不可能作出这等事情。只不过毕竟现在天下姓李,皇帝是不可能容忍像我这样的土皇帝存在的,让你来的意图恐怕是想镇住天下武林的场子,毕竟现如今,武林中论地位了没什么人能跟你比得了。而你身为臣子,怎么能不听君王的话?”
崔景叹气道:“老兄你明白就好,胳膊拧不过大腿,现在李氏一统天下,民心所向,军队超过百万。你这小小的川州,手底下一堆乌合之众,怎么比得上他们?”
“皇帝也不想把你一锅端了,可你一直独立在外是怎么回事?朝廷的招揽文书应该也没少给你,给朝廷效力,才是唯一的出路。”
孙玉林眯了眯眼睛,说道:“老兄年轻时一直想入仕,只是苦于没有明君,现如今这番言辞,是认为当今皇帝是明君吗?”
“皇帝陛下年不过三十,唐国天下乃其一人而征得,现如今文武齐备,礼贤下士,又有民心所向。玉林兄,一个太平繁荣的年代就要来了,你不要逆天行事。”
“逆天行事?”孙玉林恍惚的咀嚼这四个字,说道,“应该没有吧。”
崔景眼神微眯:“这话什么意思?你想造反不成?”
孙玉林说道:“我这点家底,能守住就不错了,再说我的本事,别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吗?哪里是做官的料?”
“那你这话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你说我逆天行事,我觉得没有,这还不行?”
崔景道:“那些前朝余孽,应该没找上你吧?”
孙玉林脸色一正,说道:“这你大可放心,以前我也是造过反的,对他们恨之入骨,不可能同流合污。李氏有没有得天命我不知道,但杨氏,天命已终我是确定的。”
“如此最好,”崔景松了口气,又说,“其他的事情你可以放心,王爷不想动你,只是你在川州的行为和地位,确实引起了他的不快。以后,你顺着那些刺史、大人们就是,别老跟他们做对。一大把年纪了,跟他们争什么?”
孙玉林有着愕然,没想到武功几近无敌的剑圣会说出如此灭自己威风的话。只不过想起他年轻时那副与世无争的超然样子,又不经感慨时光竟然没在他的心里留下多少痕迹,依然如年轻时候那般。这让他忍不住的生出一些妒忌来,凭什么他可以被守护的那么好?
“是。”
“喝茶吧。”崔景招呼了一句,想以此终结之前的话题。
孙玉林对自己安危的问询也得到了崔景所能给出的最好的答案,除了那位王爷的态度,他几乎可以说是安全的,因为崔景是除了王爷之外最能给他安全的人,或者说最能保证他不需要太折腾的人。
于是他换了个话题:“那这位王爷既然不是冲着我来的,是为了什么?听说右威卫的大将军来了。”
崔景说道:“这就是你最令人不安的地方,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那些事情自然有官府的人来做。漕运、陆运的徭役是朝廷的傜役,不是你的傜役,你也不用管他们吃住,管那么多干什么?”
崔景的话就是孙玉林担心的事情,他能够影响川州大大小小的事情,如果让他不管这些傜役,就是砍掉他最重要的触手之一。因为在这个州,每户人家的傜役、赋税看上去是和他没什么关系,因为在这个州,每户人家的傜役、赋税该怎么应征和缴纳是朝廷或者州城制定的,但实际操作,那些收税的、收租的、盘查人口的,都是他的人,这其中大有可为。为了那些武林大义,救济四方云集而来的江湖人物,还有那些跟着他混日子的弟兄们,孙玉林吃的都是朝廷没有算到的额外收入,或者说是官员们应该算到的,看得到的,却没法算也没法收的收入,然后用这些收入去行侠仗义、救济穷人!

百度搜索 两卷史 天涯 两卷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两卷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阖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阖禾并收藏两卷史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