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墨舞萧萧风轻语 天涯 墨舞萧萧风轻语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方助力破死局
登封县知县龚德贵今天一个头两个大,连一头撞死在公堂上的心都有了。
昨个儿夜里,刚处理完公务,准备回房休息,一个背剑老头儿幽灵一般出现在房里,吓得他差点尿一裤子,还没等他叫“抓刺客”,那背剑老头儿大大咧咧坐到了他的书桌前,拿出一块九龙金牌放在桌上,上面用隶书写着“天命”二字,一句话没说。
龚德贵又不瞎,知道是宫里来人了,赶忙跪下山呼万岁,头垂到地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心想自己这些年虽然没什么大建树,好歹也没出乱子,就自己摸的那点油水,用得着宫里拿着御赐金牌来收拾自己?不至于吧!
那背剑老头儿终于开口,略带些江南口音,懒洋洋地说道:“龚德贵,最近在你的辖境里,要召开一次少林大会,你晓得吧?”
“下官知晓,这次大会可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大人不吝点拨。”龚德贵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怠慢,颤抖着的手倒了一杯茶双手捧着递上去。
龚德贵不是江湖中人,不知道这个背剑老头儿的厉害,他背的那把剑是风云录大器榜排名第十五的名剑纯钧,这个年过古稀的老人分明是一个冠绝天下的绝世高手。
这个老头儿姓曹,几十年前也是个名震天下的剑客,那时节还没有叶家女剑仙、剑圣易水寒,他的剑术是那时的第一人,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只是在声名最盛的时候竟然留下妻儿老小失踪了,有人说是被仇家所杀,有人说是练剑遇到了瓶颈,闭死关去了,也有人说他剑术已经通神,一剑斩开天幕,飞升天界做了一位剑仙……总之各种说法都有,只有这背剑老头儿自己知道,他嗜武成痴、爱剑如命,单凭自己,再难有突破了,为了一本剑谱和一把名剑,卖身帝王家,从此隐姓埋名,经过三四十年的浸淫苦修,武功登峰造极,已经达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高度,但是江湖却早已不记得他的名字。
背剑老头儿接了茶水随手放在一边,没有要喝的意思,龚德贵胆战心惊站在一边,静听吩咐。
“你想必也知道,这次大会是冲九爷去的。”
龚德贵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只是一个地方官员,朝廷里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去年年末,长安王大闹慈庆宫,被一纸诏书贬出金陵,在他们这些官场上的小鱼小虾眼里,自然看不出那么多门道,也懒得去想那么多,这天下谁做皇帝与他们这些芝麻粒儿大小的官员干系不大。
“九爷,他不是已经……”龚德贵试探着问道。
背剑老头儿点了点头,也不愿意跟他多费口舌,开门见山说道:“终究是陛下的亲儿子,但是现在被贬黜出了金陵,陛下不好明里插手,否则江湖庙堂会有嚼舌头的声音,所以陛下以私人名义,让老夫拿这块金牌,找你龚知县帮个忙,不知道愿意吗?”
龚德贵吓得魂不附体,趴在地上“咚咚”磕头,皇帝要他做事,怎么还要问他愿意不愿意,玩笑哪有这么开的,这不要人命吗?
“下官必定肝脑涂地,绝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皇帝陛下希望少些不相干的人上少林,所以就委屈龚知县做个恶人,该严查严查,该扣押扣押,过了五月五,一切照旧,洛阳和汴梁两处,都已经打过招呼,如果出了乱子,他们不会不管的。”背剑老头儿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笑着说道。
“下官遵命!”龚德贵心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最近一个月他接了上头的令,可不就做着差不多的事儿嘛,现在无非是严苛一些罢了。
“河州有个刺史的缺位,要是事儿办得干净利索,你官补子可以往上换一换。”
“谢皇上隆恩,谢大人!”龚德贵大喜过望,差点没激动的哭出来,自己在登封当县令,一当就当了十多年了,自己是泥腿子出身,没什么门路,一直没有升迁的机会,今儿个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以前是做梦都不敢想啊。
“别高兴太早,事儿要是没办好,你数数你一家上下有多少颗脑袋,一并砍了吧。”背剑老头儿不失时机的泼了一瓢冷水,将他的喜悦浇灭。
龚德贵这才想到,事情没那么简单,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让自己撞见,斗胆问道:“那皇上那边有没有给个具体数额,到底能让多少人上山,三千,还是两千?”
龚德贵也不是傻子,这些天登封城聚集的武林人士他多多少少也有个数,进了城的约莫就有上万,城外和邻近县城州府的加上来估摸着有四五万人,可谓半个江湖的高手都在这儿了,其中有资格上山的可能就三四千,或许还更少些,毕竟少林寺就那么大点地儿,总不可能让挤不下的人趴房顶上,因此他故意耍了个小心眼儿,说了个不大不小的数字。
背剑老头伸手拿起了那块九龙金牌,在桌子上轻轻敲击着,不多不少敲了十下,“以一千人为限,一百人为一级,你现在是一个七品知县,你放几百人上山便给你个几品官,若是那天只有一百人上山,你五月初六便能收到一纸任命,站在金銮殿百官之首做个一品公卿。但要是超过了一千人,当官这么多年,满门抄斩的罪名,总归是能罗织一些出来的,你数一数你一家上下的脑袋够不够砍,若是不够的话,九族之内也能牵扯些进来。皇帝陛下有无数个理由让你一步登天,也有无数个罪名让你万劫不复,这些浅显的道理,龚大人懂吗?”
龚德贵吓得魂不附体,浑身的骨头都酥软了,这哪是美差,分明就是上头变着方儿来要他的命啊,少林大会正常情况下能有三千人左右够资格上山,而他要从这三千人里硬生生控制住两千人,而这两千人要是普通武夫也还好说,但够资格上少林的有几个是善茬,能听他一个知县摆弄?那两千人里随便拎出几个来都能神不知鬼不觉要了他的命。
“大人明鉴,这……下官……”龚德贵已经吓得语无伦次,利索话都说不来一句了。
背剑老头儿也没有强人所难的意思,语气柔和了些,道:“你尽力而为就好,上头都看在眼里,况且你以为就你这一处使劲?放心吧,在老夫看来,往上升几品的几率还是极大的。”
有背剑老头儿这话,龚德贵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瞬间松了一口气,千恩万谢,都把背剑老头儿当成老祖宗供奉着了。
背剑老头儿没有多停留,拎着九龙金令起身离开,龚德贵瘫倒在地上,浑身的衣服早已湿透了,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他知道,有些事情是该多想想了,比如一个被废黜的皇子,为什么皇帝会亲自派人来打招呼,比如那个被萧九爷一人一剑挑了的叶家,为什么屁都不敢放一个……
——
少林寺西侧一里许的五乳峰下,陈列着数百座佛塔,是少林历代高僧的圆寂之地,比起远处藏在深山中的那蔚为壮观、光彩夺目的一座座殿宇、大庙,这里无疑显得庄重了许多,林立的佛塔一派幽静、肃穆气氛,近旁古木参天,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
一个身穿白色僧衣的枯瘦僧人拿著一把扫帚,几十年如一日,穿梭在塔林当中,弓着佝偻的身子,仔细打扫着满地的落叶,手中的扫帚也不知用了多少年,扫帚苗都掉得差不多了,快秃成一根棍子,也幸亏这时节落叶少,不然这把扫帚还真顶不上什么用。
这老僧人年事已高,稀稀疏疏的几根长须已然全白,微驼的脊背更显得他弱不禁风,也不知是扫了多少年的落叶,看了多少年的塔林,每到一座佛塔前,总要停下脚步,抬起头盯着佛塔看好一阵子,念一声“阿弥陀佛”,这才挥动手里的扫帚,仿佛看了几十年都不曾看腻一般。
这时候一个老道人缓缓走进塔林,青袍裹身,鹤顶龟背,凤目疏眉,脚踏棉布鞋,手握拂尘斜背木剑,须发灰白却面色红润,目如晨星精光闪,气势如虹坐如山。
只一眼便觉得是个得道高人,他是在登封城露面,又在唐门与丐帮手里帮萧涵他们解围的那个老道士,不知怎么竟然来了此地。
本来僧道不同路,尤其是这种佛家圣地,更是不容外教的人轻易踏足,但是这个老道士竟然堂而皇之走了进来,足见其身份。
他站在一座高大佛塔的背阴处,看着老僧扫塔,一座又一座,老僧没有上来接客的意思,老道也没有催促他的念头,这一僧一道极有默契的等着对方。
日头偏转,老道士几乎围着佛塔转了半圈,老僧才将塔林清扫完,归置好扫帚簸箕,朝老道士走来。
双掌合十念了一僧佛号,问道:“道长是道门高真,怎有闲暇来老衲这荒野山丘?”
老道人是龙虎山当代掌教张道简,大道至简之意,是天下道门第一人,若不是近年来道家式微,肯定会有一个护国天师的头衔,只是这位真人性子散漫,不好静坐修行,反而喜欢红尘游荡,在位三十年,走遍了九州天下,见惯了人生百态,门中对这位甩手掌教褒贬不一,有反对的,骂他脱不开红尘,如何修得清静自然,有赞同的,认为他红尘修心,这天下无不是道,为何周游天下便算不得修道。
这张道简不仅一身道门武学炉火纯青,尤其擅长卜筮堪舆、命理相术,金口玉断无有不准。
张道简打了个稽首,道:“大悟禅师苦守塔林三十年,可悟了?”
“佛经里说,有四无量心: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只有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才能证悟成佛,如果有一丝的恶念,有一毫的无明,都不可能成佛。老衲愚昧,只悟得大慈大悲大喜,悟不得大舍,故枯守于此。”大悟和尚手中没有念珠,但是手指仍旧习惯性的拨动,到了他这般佛法境地,此等身外之物有与没有都没什么差别了。
张道简也不愿在佛理上与这老和尚掰扯,开门见山说道:“贫道此行,倒有事求大悟禅师帮忙。”
大悟老和尚背过身去,看着远处层层叠叠的塔林,有些悲切地说道:“老衲这里啊,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回生人,说来有趣,这少林开一次大会,倒要见几个生面孔。在道长来的前一日,有个白衣姑娘,也来了此地,她求的,大约是和道长说的同一件事,老衲当初问了她一句话,今日也同样问问道长,且看道长如何作答。”
“大悟禅师请讲!”张道简倒是有些诧异。
“这天下为什么谁都死得,偏偏他死不得?”
大悟和尚这句话一出口,就连张道简古井无波多年的道心都跟着颤了一下,他万万没想到,一个修行多年的高僧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简直是骇人听闻,这就如同高坐灵山的佛陀当众喝酒吃肉一般匪夷所思。

百度搜索 墨舞萧萧风轻语 天涯 墨舞萧萧风轻语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墨舞萧萧风轻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長安月照樓蘭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長安月照樓蘭雪并收藏墨舞萧萧风轻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