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九十二号密函 天涯 九十二号密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十二章  紫陌洛城东
彩鸾琴里怨声多,飞鹊镜前妆梳断。
谁家夫婿不从征,应是渔阳别有情。
莫道红颜燕地少,家家还似洛阳城。
-唐   刘元淑
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
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
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
可惜明年花更好,
知与谁同。
-宋  欧阳修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洛阳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后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隋唐大运河的重要枢纽。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四方入贡,道里均”,在民族融合和中外交流上功勋卓异、光耀千秋。
“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在洛阳建东都,下令开凿大运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运网;东汉时期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
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神都。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之名,"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称。
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十三个正统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普天之下无二置,四海之内无并雄"。先后100多个帝王在这里指点江山,因此有“千年帝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中国四大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定都的城市,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法定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与核心,河图洛书在此诞生,儒、释、道、玄、理肇始于此。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在此交汇,中国的国名便源自古洛阳,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
牡丹花会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起于隋唐,盛于宋朝。每年四月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各地牡丹花会徐徐而来。现如今,国内规模较大的牡丹花会举办地有三处:一是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牡丹花会)(4月05——5月05日);二是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三是彭州牡丹花会。
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的赏花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观赏形式——牡丹花会。如唐代的长安;北宋时的洛阳;南宋的天彭、余杭、成都;明代的亳州、曹州;清朝的北京等地,相续是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或“花展”驰名天下 。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了牡丹花会的盛况:“花开时,土庶竟为了遨游,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并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场、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12万亩,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237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菏泽牡丹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独得81个奖项。
洛阳牡丹誉满天下,已有1200多 个品种。花开之时,争艳斗丽,云蒸霞蔚。许多海外友人也都来赏会,会期还举办盛大的商品交易会。
洛阳栽培牡丹,始于隋,盛于唐,尤昌于宋。每年花期,人们都会举办各种花会、花市、花舞。不论富贵贫贱,都徜徉于鲜花之间,流连观赏。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无敌公子"林阿胜奉家父之令奔秦州长安欲寻行飛云。一路跨乘绝骑"黄骠透骨龙"风驰电掣,腾尘绝影。
【按:黄骠马,此马的白色多位于肚子和两肋处。最主要的是马头上有白毛,形状圆如满月,健壮身若铁骨,奔腾惊雷天下,所以别名“西凉玉顶透骨龙”。是难得一遇的宝马良驹。据小说《隋史遗文》、《隋唐演义》中所记,秦叔宝的坐骑即为黄骠马。一日幸得秦琼慧眼识宝马,得此马后不上十月,养得十分肥润,身高八尺,遍体黄毛,如金细卷,并无半点杂色。】
此日驰之洛阳城,正赶上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这里也有曾经的故友谷英杰。

百度搜索 九十二号密函 天涯 九十二号密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九十二号密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藏劍庐主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藏劍庐主人并收藏九十二号密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