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剑惊风鸣录 天涯 或 剑惊风鸣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江湖侠客中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刀,传说中江湖有十把厉害的刀,至于为何是十把,又怎样厉害,他们也说不出来,反正江湖中人都这么说,他们也乐意相信。当然江湖中也有十把厉害的剑,至于为何十把,又怎样厉害,他们还是说不出来。不过客栈里的老孙头是个例外,他不仅能说是哪十把厉害的刀,哪十把厉害的剑,还能说出为何是十把,又怎样厉害。所以说老孙头非常受欢迎,喜欢他的当然是初出茅庐的侠客和流浪江湖的“侠士”。
初出茅庐的侠客喜欢老孙头是因为他快意恩仇的侠客故事,而那些所谓侠士喜欢老孙头则是因为花上一两银子,那些快意恩仇的侠客故事的主角都能变成自己,看着自己的故事赢得满堂喝彩,或是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使人潸然泪下,只需将帽檐轻轻压下,不知不觉间将忧伤的眼神偶尔露出,同时将从未拔出过的刀抱在怀中,保准能引来羡慕的目光,没准这顿酒菜钱也有人抢着付,只为结交这位前辈豪侠。
人间八月,中原到处都是秋风,关外却迎来了一场飞雪。大雪飘飘洒洒,眼看着就要入关了!
剑客谢安提着那把“清水剑”,他衣衫单薄,身材修长,关键是斗笠前沿压得很低,剑不离手,眼不视人,这种人,这行头,一看便是江湖侠客,江湖风飘摇,一人一剑便远行的大侠。
街上的行人抱着敬畏的眼神,自觉为谢安让出一条道来。
四平镇紧邻玉门关,是关外贸易兴盛之地,加上十年前朝廷与胡人签订条约,双方休战二十年,使得边界百姓休养生息,商业来往不断,交流络绎不绝,一时风光无几。
但毕竟胡汉双方矛盾由来已久,依旧彼此互相防范,谁又能真心息兵,化干戈为玉帛?条约毕竟签下,连年战事,任谁都要休息,于是边界处各自退兵,这贸易带最后却无人看管,倒是奇怪至极。
这样块好地方那些江湖游侠又岂能错过,于是,关内外游侠聚集于此,这里成为了游侠的天堂!但是这里规矩却并未破坏,游侠反而在抵御流寇方面出了不少力气,镇上之人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今日四平镇之繁荣,定有游侠的七分功劳,由此对游侠剑客还是十分敬重的。
谢安的目的地是福来客栈,客栈是关内巨贾万福开的。
客栈是人流最复杂的地方,万福能在关外的贸易兴盛之地开客栈,除了有钱以外,江湖地位自然也不会差。侠客商旅们也不会奇怪,因为他姓万,西凉第一世家,也是万姓。
这些都与谢安无关,他走进福来客栈,自然有小二领他入座,他只消将剑摆在桌上,话都不用讲,小二便将从陇北城运来的春风酒摆在他身前,自然少不了两斤牛肉。
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春风酒却远销塞外!
客栈里满是游侠商贾,谢安自然不可能成为中心。中心是一块写着“四季平安”的牌匾下面,这里方才摆着把椅子,上面坐着个老头,老头旁边站着位女子,他们一个演一个奏,来了段才子佳人的曲子。有人喜欢戏曲,有人喜欢姑娘,倒也赢得了满堂喝彩。
接下来登场的依然是个老头,他的身边既无乐器,也无姑娘,一副乡野村夫的装扮,手里拿着个旗儿,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四个大字“话不多说”。
那些客人见老头扛着旗子,屁股一歪便坐在那椅子上,皆会心一笑,原来他们都知道,这老头便是老孙头,那个知晓江湖事的老孙头,那个讲了十把刀和十把剑故事的老孙头。
老孙头屁股刚挨着板凳,便有人起哄道:“老孙头,今天又讲什么故事?”
原来老孙头一直呆在福来客栈,因为这里豪迈的风气,往来的人口,还有别人的银两,自己说话,别人付钱,何乐而不为!开口说话,便要付钱,话即是钱,因此话不能多说,也叫做“话不多说”,既是规矩,也是招牌。
喊话那人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长相粗狂,虬髯满面,眼角刀疤,像条长脚蜈蚣爬向他的鼻梁,额头一个深坑见白,脸像猪肝,要说唯一能看的,便是汉子放在桌上的刀,刀身不经意露出半截,锋芒毕露,刀背敦实,有种一往无前的气概,刀身用小篆写着“秦皇”二字,刀柄飞龙盘旋而上,栩栩如生,和那“秦皇”二字一样,被镀上淡淡地金色。
汉子见老孙头闭口不答,也懂他的规矩,乖乖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放入客栈小二的托盘中,小二便跑着将银子递给了老孙头。
老孙头收到银子,撇了那汉子一眼,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既然大侠如此豪爽,老头子见大侠用刀,那今儿便讲一个用刀的故事。嘿嘿,这个故事说巧不巧,便发生在大侠的家乡山东境内!”
老孙头曾经讲过十大名刀的故事,今儿又要讲刀,众人便将目光投到了老孙头的身上,今儿的这把刀,比之那十把刀会怎样,客栈内的人都十分好奇,谢安也不例外。
老孙头也知道这点,故意叹气道:“今儿要讲的这把刀有些可惜,唉,要是其早些时日被锻造出来,恐怕之前的那十把刀便要少上一把咯!”
老孙头话一出,果然是哗然一片。那十把剑与十把刀的故事,众人听过,而且不只在老孙头这儿听过,这些往来的侠客商旅,在很多地方都听过十把剑和十把刀的故事,今儿老孙头要取代十把刀中的一把,便有些骇人了!
老孙头却不以为意,只要银子够数,客人高兴,至于剑是哪十把剑,刀是哪十把刀,又有什么分别呢?江湖传说,又有几个能仔细推敲了!
老孙头继续道:“这并非是老孙头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小老儿没什么本事,就是活得久了些,见着的剑客游侠、奇人异士也自然多些。虽然没遍观那十把剑十把刀,但其中的四五把还是见过的。远的不说,西凉韩君仁老将军的那把黑血刀,川蜀剑阁掌门执掌的云翳剑,江南王家的龙吟剑,洞庭湖畔的鱼骨剑,草原上的金纹刀、鹰飞刀,小老儿有幸,也都是见过的。”
就连谢安都有些吃惊,传闻中的十把刀十把剑,也只有这些依然存在于江湖,并负有盛名。若是老孙头全部见过,那是相当可怕了。因为刀背后,有一个执刀人,剑背后,有一个执剑人。无论这些人执刀还是执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宗师。
一宗之师,非只是称谓,亦能称谓境界,心境武界,都以达到至高之点,立于山巅,与举头仰望的神灵,天外飞行的仙人,也便是凌空而起的差距。便有一句民间俗语,“凡间不留神仙门,宗师即为人上人”,意思便是仙神之下,宗师为最,显然这是用来描述江湖的,世上的事情,从来不是那么简单,财富、荣耀、权力、智谋,也都能决定地位的高低。
人生也不能只靠嘴说,任凭你巧舌如簧,吹得天花乱坠,总避免有人抱着怀疑的目光,发出质疑的声音,特别是他们不愿相信的事,亦或是他们熟悉的事。
质疑老孙头的人不在少数,毕竟客栈里都是些游侠商贾,他们游历天下,又怎会平白无故相信些莫名其妙的话来。
老孙头轻捻胡须,胡须不多,白得发黄,道:“各位客官如若不信,将来达到齐鲁之地,也可去走访走访,便知小老儿所言非虚。”
“且说这把刀,还要从五年前说起,当时齐鲁之地兴起一股流寇,想必各位客官也有耳闻。”
果然有人附和道:“四凶神?!”
老孙头微微一笑,道:“没错,正是那无恶不作的四凶神!”
“什么四凶神,中原人就是奇怪,本事不大,取的名字倒是唬人,什么神啊鬼的,个个脓包!”
说话之人声音幼稚,年纪不大,胡人装束,脸色泛白,虽作男子打扮,但一眼就能看出她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少女身边站着两高大汉子,目光如炬,身形似熊,腰间別着弯刀。
客栈内中原人神情尴尬,中原王朝向来积弱,与胡人交手更是输多赢少,宗师级别高手也是偏居一隅,不似草原上的高手,奔走于部落之间,权力极盛,若非玉门关有宗师韩君仁坐镇,胡人铁蹄,恐怕早入中原。
中原风气如此,众人也是知道的,虽愤愤不平,但要反驳,却没什么道理。
令谢安感到奇怪的是,这胡女年纪不大,却能说一口汉话,不过他身边有这两个护卫,想来在胡人的身份自然不低,奇怪之处也就不奇怪了。
老孙头却怪笑一声,道:“世上欺世盗名之徒很多,中原如此,草原亦如此,那鲜卑刀客贺鲁平号称草原第一刀客,自封草原第三大宗师,千里迢迢来到玉门关挑战韩老将军,结果了,韩老将军莫说出剑,只远远地望上了一眼,便吓得他丢盔弃甲!”
这故事大家伙倒是耳熟能详,十年前玉门一役,草原及中原王朝损失惨重,双方终于罢兵言和。所谓山中无老虎,贺鲁平便在塞外称起霸王,但都是些小打小闹,哪有真正的高手管他。没想到他却小人得志,竟带领几百虾兵蟹将来攻打西凉。韩君仁只当他是匈奴强将,带着伤躯登上城楼迎敌,没想到刚一见面,贺鲁平那小子竟然跑了。后来有人在荒地发现了他的尸体,听说是被吓死的。
这事成为关内外趣闻,也是匈奴的耻辱。老孙头举出这件事来,惹得那女子冷哼一声,便不再搭话,这也是没办法反驳的事实。
“第一刀客,神呀鬼啊的称号是作不得数的,但是这四凶神却有个了不得的战绩,虽未震惊齐鲁,但却是事出有因。”老孙头道,“这事有些隐秘,涉及到齐鲁门派的名声,我还是不说的为好。”
他这样一说,反而引起了众人兴趣,私下纷纷讨论起来。
那胡人少女嗤笑道:“我看是没有吧!”
老孙头倒像是中了少女的激将法,道:“没有?也罢,老头子今天还真就说了,稷下剑宫,不知道各位听说过没有?”
老孙头一脸高深莫测,不过这问题却没有水准,稷下剑宫,齐鲁之地第一门派,传承千年之久,相传门派出现过几次剑仙,中原剑派的祖庭之一,现在虽有衰败,但底蕴犹存,仍是江湖大派,享誉武林。
稷下剑宫,亦在齐鲁,难道四凶神还招惹了稷下剑宫不成?
众人心中疑虑,老孙头的话却证实了他们的猜想,“没错,四凶神与稷下剑宫有过摩擦。四凶神在齐鲁行凶,稷下剑宫哪能坐视不管,派出了有‘齐鲁三剑’的青云剑吴青,神秀剑阮笛,飞鸟剑陈不归去缉拿这四个凶人,你们猜结果如何?”
稷下剑宫,齐鲁三剑,这些名号便能将人吓死,一剑便能震惊江湖,何况三剑齐出!
“逃了?”众人惊恐地说出这个答案,他们的想象力只能支撑起这个答案。
“输了!”老孙头缓缓吐出两个字,却是一个震惊江湖的答案,齐鲁三剑败了。
三剑出身名门,自幼浸淫剑术,传言三人修炼了一门稷下剑宫的绝世剑阵,乃是剑宫剑仙所创,曾有宗师称赞,“三剑齐出,吾难撼其锋也!”这四人合力岂不是比宗师还厉害,这四人又是师出何门呢,普通江湖浪子又怎能独自修行到这般地步?
老孙头继续道:“虽然这四凶赢了,但却是惨胜,加之毕竟三剑是稷下剑宫的门徒,四人也不敢下杀手。毕竟三剑惊才艳艳,经此一战,功力却更上一楼。这四人也担心三剑卷土重来,四人未必是对手,于是向东逃去。”
“为何是向东而逃?东方乃是茫茫大海,无处可匿,且有蓬莱阁雄踞海上,四人往那逃,岂不是找死,还是四人真的是神仙之流,能飞天遁地!”有人质疑道。
老孙头不置可否,“四凶神不是你这种泛泛之辈,稷下剑宫在齐鲁一呼百应,他四人身受重伤,岂敢东行。向西而行只不过是缓兵之计,等待内伤恢复罢了……”
客栈又进来了三个中原人,他们穿戴整洁,仿佛风雪不能近身。
三人找到位置坐下,各自闭口不言,倒也不是太多人注意,唯有那老孙头,谢安以及胡人少女。
众人听在兴头之上,老孙头突然停住了话语,引起一阵骚动,孙老头哈哈道:“各位客官莫急,俗话说,人有三急,小老儿先去茅房通通气,各位稍等片刻!”
说罢,一股烟向后堂溜去,转眼间不见了人影。那疤脸大汉见老孙头溜走,却立马跟了上去,毕竟他可是付了银两的。紧接着是那后进的三人,悄无声息的也跟了上去,小二刚将酒菜端上来,早已空无一人。
谢安望向那胡人少女,身后的两人早已不见。
谢安自言自语道:“四凶神,三剑客,有趣有趣!”说罢,将一口酒饮尽,放上银两,自顾自往外走去,冷风扑面,秋雪横飞。谢安打了个寒颤,天冷了,该添衣服了!
百度搜索 剑惊风鸣录 天涯 或 剑惊风鸣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