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
百度搜索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 天涯 或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15【经文】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经文】善学(1)无畏(2)之网(3),晓了(4)幻化(5)之法(6)(7)。
〖科判〗甲一序分>乙一证信序>丙二别释众成就>丁二菩萨众>戊二广叹>己三德用无方>庚二广叹>辛三广修成德>壬一摄修方便>癸一修自利>子二、修智行
〖注解〗
(1)善学:善于学习。
(2)无畏:梵语vais/aradya,巴利语 vesarajja;或梵语abhaya,巴利语同。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佛之四无畏即诸法现等觉无畏、一切漏尽无畏、障法不虚决定授记无畏、为证一切具足出道如性无畏。佛所具有之十八种功德法(十八不共法),即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大悲。而四无畏与‘十力’中之处非处智力、漏尽智力、业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十力复一一摄四无畏,故总为四十无畏。菩萨之四无畏,即能持无畏、知根无畏、决疑无畏、答报无畏。而华严经疏卷五十二记载菩萨十种无畏,即闻持无畏、辩才无畏、二空无畏、威仪无缺无畏、三业无过无畏、外护无畏、正念无畏、方便无畏、一切智心无畏、具行无畏。又密教行者发菩提心之时有六种功德,即善无畏、身无畏、无我无畏、法无畏、法无我无畏、一切法自性平等无畏六种,称为六无畏。
(3)网:大教网,(譬喻)如来之教法,能救生死海之人,故譬以鱼网。
(4)晓了:通晓,明了。
(5)幻化:(譬喻)幻与化。即空法十喻之二。幻者幻人之所作。化者佛菩萨通力之变化。空法:观我空、法空、有为空、无为空等空理之法。
(6)晓了幻化之法:就是知道万法都是空性,相和空不是两个,也就离了有、无二边。因为这是无而有,所以就不是实有;这是有而无,所以也不是断无。一切的相都是现和空不二!无论显现内的根身、外的器界、里头的心念等,都不去执著!最后不论是染相、净相、善相、恶相、众生相、佛相都不执在心上,不缘着这上妄起分别!也就干干净净的,坦坦荡荡的,没有颠倒梦想,没有任何怖畏了!人心上起伏不断的心念怎么来把它歇下?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知道一切相都是假的,连同身体和心念。就像《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就度一切苦厄了!菩萨真正见了五蕴皆空之后,就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一切颠倒梦想都是缘着相来的,相有好有坏、有喜欢不喜欢……在这两极里头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心态。这都是相对的,有贪就有嗔,有取就有舍,有高就有低,有自卑就有自豪……随着两对相就出两对心。所以人就一直在这样的两极里来回地运行。只要还不知道现相是假的,就永远会这样循环下去。
(7)善学无畏,晓了幻法:就是菩萨了达一切的相全是幻化,这只是虚假的显现,不是有它自己的体,正现的时候了不可得,正了不可得的时候还现一个假相。这样就知道,菩萨对于世间的一切相毫无怖畏。比如,他不会见到地位高的人就生自卑感,也不会见到卑微的人就生自豪感,没有这样的心。无论他到哪个世界里,都无所畏惧,因为一切都是幻相,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不会到了万人会场就生恐惧,因为这里面并没有什么真实的人;也不会害怕我得了癌症,我要死了;也不会有大众威德畏——在大众中自己胆怯起来;也没有生死的怖畏,不会死来的时候害怕;也不会有什么莫名其妙的恐惧感、无着落感;也不会有生活没有保障的恐惧。总之,一切恐怖都是没有的。
【直译】善于学习种种无畏的大教网,通晓、明了幻化的种种空法。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声明】本人学译,仅供参考。
百度搜索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 天涯 或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