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唐鲁孙系列·酸甜苦辣咸 天涯 唐鲁孙系列·酸甜苦辣咸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span class="ter">——二品顶戴的阔厨子余双盛</span>

    现代潮流所趋,大宴小酌都讲究哪家饭店装潢富丽,或是哪处酒楼招待宜人,仅仅台北一隅,每个月就有若干食兼南北、味压东西的饭馆酒楼开张大吉,真所谓名副其实的吃馆子了。可是割烹高手就那有限的几位,有的并且不甘寂寞,还要漂洋过海去挣外汇,留在台北几位知名的易牙,你挖来我抢去,所以有些饭馆刚一开张,点几个菜吃,的确色香味都够水准,可是吃上几次,越吃越差劲,细一打听,准保是掌勺的大师傅被人家用重金给挖走啦。例如有某家新开张的饭馆,报上宣传其布置如何堂皇,侍候如何周到,菜式如何更新,等您入座点几个菜试一试,菜式味道十之八九似曾相识,甭问,准是从哪一家大饭馆,把人家头厨用大价码给掇弄过来啦。前些年法国有位名厨“纳许”,英国白金汉宫跟美国白宫,用高薪厚遇拼命争取,举世报章喧腾哗笑,可是拿现在台北的情形来讲,已成司空见惯,不算什么新闻了。

    早先在大陆不讲究吃馆子,而讲究吃大师傅。所有名厨高手,一个个刀火超群、割烹出众,那些大师傅十之八九都是主人家富而好啖、穷年累月细心调教才卓尔不群的。例如湖南口味的谭畏公厨,广东口味的江太史厨,四川口味的姑姑筵黄厨,淮扬口味的杨管北厨,以及蜚声国际大名鼎鼎的彭长贵等人。除了菜好吃之外,对于菜式的安排、浓淡甜咸的调度、出菜先后的顺序,何者宜小酌、何者宜大宴,那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率尔操觚,婢学夫人,就难免有韭黄炒鳝丝上酒席的笑话啦。

    清末民初在厨行中出了一位传奇人物,此人姓余名双盛,是山西文水人,大家都叫他余厨而不名,所以后来知道他本名的人少而又少了。余厨自从光绪中叶恭亲王奕诉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时起,由一家山西票庄推荐,到衙门大厨房当厨师。有一次恭亲王跟刘坤一、李鸿章、张之洞几位方面大员谈要公,天晚了在总理衙门小花厅留饭,几样清淡小菜,就是由余双盛亲自掌勺,饭后几位美食专家异口同声,赞誉菜肴调配得宜,元惰九味,堪夺味压江南。过不久余厨就领班担纲,当了掌厨了。余厨不但刀火功高,他的接纳伺应手段,更是八面玲珑高人一等。他在总理衙门担任掌厨工作,手底下红白案子以及切摘剁洗刮下手,有数十位之多,由他指挥调度,根本用不着他自己拿勺动铲的,可是每逢<bdi>藏书网</bdi>总理衙门盛筵招待外宾,宴请勋戚贵藩,或是春扈禊饮,他必定躬亲匕鬯表演一番。因为他心明眼亮,手段圆滑,接纳了不少当权王公大臣,交结官闱有势的太监,后来居然纳捐取得候补道二品衔戴花翎。凡是总理衙门尚书侍郎府上有喜庆宴会,他也是翎顶煌煌,揖让进退,跟王公大臣时贤名流们平起平坐。而那些大人先生们,三节两寿都受过余厨的厚赆,所以大家也都另眼相看,友礼相待。清末亲贵中财丰权重的要算庆亲王奕勖和载洵、载涛两位贝勒了,有人说笑话,如果他们打麻将三缺一,只有把余厨凑一角才算旗鼓相当,可见余厨的家财是多么雄厚了。

    余双盛除了自己纳捐候补道外,他的少君小余也跻身外务部当了个司官,在部里担任出纳,名义上是儿子当差,暗地里收支周转全归老太爷掌握。他对于有权势用得着的员司,不但余沥分沾,就是预支薪饷,摘借应急,无不如响斯应,所以一般贪小便宜的员司,都跟小余攀交情拜把兄弟,对于余厨这位老伯大人更是毕恭毕敬、趋奉如仪了。

    当时侍郎汪大燮不忮不求,在衙门里一丝不苟是出了名的,他对于余厨从来不假以辞色,因此余厨对于汪大人多少有点忌惮。有一次庆亲王御赐紫缰穿朝马荣典,衙门中员司们要造府道贺,汪大燮自亦未能免俗,前往贺喜。汪升阶还未入室,就看见余厨顶翎袍褂,在王公巨卿之前周旋盲笑,逢迎趋奉。汪处此情形之下,可左右为难了,进非所愿,退则失仪,正在惶惶愕愕之间,幸亏余厨尚识大体,赶紧趋避别室,两位总算没有白板对煞。此事汪曾记人他的《习静斋札记》,谅来是不会假的。

    庆亲王奕劻主持外务部那段时间,是余厨最得意的时候,余最大的长处,是对人经常保持“小人罪该万死,大老爷禄位高升”的谦恭和蔼态度,就是对待杂役人等也绝无财大气粗、仗势欺人的狂态。所以交往越来越宽,眼皮子越来越杂。为了拉拢西太后跟前大红人宠监李莲英,把儿

百度搜索 唐鲁孙系列·酸甜苦辣咸 天涯 唐鲁孙系列·酸甜苦辣咸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唐鲁孙系列·酸甜苦辣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唐鲁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唐鲁孙并收藏唐鲁孙系列·酸甜苦辣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