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神圣大明帝国 天涯 神圣大明帝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朱元璋出城打元军,把和州安全交给了李善长,临走还给黄观安排了一项光荣任务,修和州南门毁坏的城墙。

    黄观激动了,带着包工队就直奔南门:“先不管城墙,咱们打扫战场。什么破损的环刀,什么掉落的马镫子,只要是铁器,少爷我全都要,通通运回王恭厂。”

    少爷穷疯了!

    三德心中暗笑,四下望了两眼,苦着脸道:“少爷,咱们好像来晚了一步,战场已经被后勤那帮人打扫过一遍,恐怕没有剩下多少好东西了。”

    靠,汤世伯不像话啊,竟然和我一个晚辈抢生意。

    黄观龇牙咧嘴,心里很郁闷。

    高首盯着护城河看了看,血水清了一些,腥气仍然熏得他直皱眉头,笑道:“少爷,我看这护城河中,应该倒是有不少宝贝。”

    和州南门是主战场,有不少元军的兵器掉进河里,后勤部那帮人,只把河里飘浮的元兵尸首捞出来掩埋,并没有对河底下毒手。

    黄观大喜,心中突然有一种捡了大漏的喜悦,大言不惭道:“从今天起,咱们把护城河掘泥三尺,疏通河流,防止淤泥堵塞造成河水泛滥。”

    三德和高首面面相觑:“……”

    黄观叹了口气:“为国为民嘛,我也只能尽力了。”

    三德和高首晕倒。

    李善长最近在筹积米粮,安顿伤兵,忙得焦头烂额,突然想起几天都没有看到黄世侄,回头问身边的一个幕僚:“黄都尉负责的城墙,修好了吗?”

    那幕僚叫陈文,是一个三十多岁落魂的秀才,在元朝那边得不到重用,一生气就转行投靠了朱元璋。

    陈文脸色有点古怪,气愤道:“黄都尉根本没有修城墙,这几天都带着人,在护城河里挖淤泥,说是在治河。”

    治河?

    李善长愣住了。

    张天祐那黑心包工头,偷工减料,修出来一段豆腐渣工程,回回炮一砸就塌,差点坏了和州防守大事。

    黄世侄更过分了,连样子都不做,直接给你来一个不修。

    没事你去治什么河啊,这不是不务正业嘛。

    陈文嘴巴有点碎,喋喋不休道:“俗话说得好,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说咱们总兵官,怎么会把修城墙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这个胡作非为的家伙呢?”

    李善长瞪了陈文一眼,叹了口气,无奈道:“陈兄,你要记住了,黄都尉是总兵官家里的养子,现在已是帐前都尉,身为同僚,不可在背后议人是非。走,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吧。”

    到了南门一看,黄观站在壕桥上,戴着大墨镜,指手画脚大喝道:“都捞仔细了,一寸地方都不要漏,把河底淤泥好好筛一遍。”

    元军在护城河上搭建的壕桥,黄观并未让人撤去,因为拉破烂从南门进城,要绕一大截冤枉路。

    数百人的施工队,分成两行站在护城河两岸,手里拿着网兜一样的简易打捞工具,把长长的竹竿伸进河底,正在进行深水打捞工作。

    李善长有点懵,走上前问道:“黄世侄,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黄观这两日斩获颇丰,发了一笔小财,从河底打捞出来的兵器,都可以凑足一门铁炮了。

    白捡了这么大的便宜,黄观心情很好,笑嘻嘻道:“哟,这不是李世伯吗?小侄正在主持治理护城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嘛。”

    李善长满头大汗:“……”

    黄世侄说话一套一套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都搞出来了,不服都不行!

    黄观指着身边一堆沾满了淤泥的环刀,满面的痛心疾首,大义凛然道:“李世伯你看,现在的人哪,一点环保意识都没有,什么东西都往河里乱扔,河道堵塞太严重了。这要是哪一天下大雨,河水都要倒灌进城里去,和州百姓就要遭殃了。”

    李善长很无语,抬头看了看坍塌的城墙,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你还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不过,河水倒灌也是从未修好的城墙缺口灌进去的,黄世侄是罪责难逃,要负主要责任!

    黄都尉年纪虽小,却有着三寸不烂之舌,口吐莲花,几乎连天上的星星,都能说得落下来。

    陈文实在看不下去,站出来阴阳怪气道:“黄都尉,别忘了,你是来南门是干什么的!”

    黄观身躯一震,狠狠一拍脑门,满脑子嗡嗡的。

    对啊,我来南门是干什么来着?

    我是总包工头啊,是来修城墙的。

    黄观恼火了,抬腿踢了三德一脚,怒道:“猪一样没用的东西,你怎么不提醒我一声。”

    三德欲哭无泪,感觉很抑郁:“少爷,我提醒过你了,可是你让我闭嘴,不要那么扫兴。”

    黄观一瞪眼:“闭嘴!”

    唉,黄世侄死性不改,犯了错就知道推卸责任。

    李善长摇头苦笑,长叹一声,抬手一拍脑门,觉得自己的脑子也在嗡嗡作响。

    黄观难得红了一回脸,对着李善长讪讪干笑两声,嘿嘿笑道:“世伯,小侄不急着修城墙,实在是有原因的……”

    哦?

    李善长不露声色,直直地看着黄观:“世侄,你说说,是什么原因?”

    这个嘛……

    黄观嘴唇嚅嚅,脑中急转,努力寻找一个开脱的理由,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一件大事。

    《明实录》有载:“元军攻城连遭失利后,见太祖领兵外出作战,以为和州城空虚,便集中兵力,偷袭和州。李善长率兵拒敌,身中两矢,守军死伤无数,和州几乎易主。”

    黄观终于找到了理论依据,挺直了腰杆,踌躇满志道:“李世伯,小侄不修城墙,是因为要给元军造成一个和州不设防的假象,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很久以前,黄观就找到了在这个乱世的生存之道。

    只要跟对了人,自己就不会英年早逝,不会在乱军中死得不明不白。

    比如,老朱同志驾崩时年七十一岁,李善长受胡惟庸案牵连被杀时七十六岁,冯国用……

    这个就算了,冯世伯年仅三十六岁,就暴卒于军中,到时候记着点,少去他那里凑热闹。

    这一刻,黄观突然觉得自己人格又升华了,在那微妙的刹那间,找到了一条快速发家致富的捷径。

    老朱同志和那帮叔叔伯伯,实在太猛,自己这个后生晚辈,在他们面前显得是那么渺小。

    想要发财,就只有利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填补他们留下的漏洞。

    否则,自己就活在他们的阴影下,永无出头之日!

    黄观坚信,该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对高首吩咐道:“高大哥,麻烦你带人亲自跑一趟,盯紧了新塘方向的元军。这帮家伙……很不老实。”

    李善长见黄世侄郑重其事,搞得心里很紧张,小心翼翼道:“世侄,你是说……元军会再次卷土重来?”

    黄观点点头,还未说话,陈文在旁嗤笑一声,不以为然道:“不可能!咱们这些天都与总兵官有联系,派出去的探子,也并未发现元军有任何异动……”

    李善长为人稳重,摆摆手,正色道:“不管元军来不来,城墙都得修好。陈兄,你留下来帮忙。”

    黄观的脾气,李善长了解一些,怕出乱子,提前交待陈文道:“修南门城墙这件事,是总兵官亲自交待下来的,不容有失,一定要抓紧。陈兄,黄都尉年纪还小,性子也耿直,你二人合作的时候,如果遇到什么难事,也不要太苛责于他。”

    陈文瞠目结舌,听说眼珠子都要掉出来。

    黄观少爷性子耿直?李先生……你在说笑吧?

百度搜索 神圣大明帝国 天涯 神圣大明帝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神圣大明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哀罕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哀罕并收藏神圣大明帝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