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神圣大明帝国 天涯 或 神圣大明帝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元军虽众,还是数败而死者多,从反攻和州那一天起,他们就没有舒坦过。新主帅一声令下,元军如释重负,没有在城外扎营留宿,连夜开始大规模撤退,直接从和州城下撤兵。
元军反攻和州,正式宣告失败!
这也意味着,和州之战进入外围作战模式,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黄观站在城墙上,望着元军在夕阳中远去,笑嘻嘻道:“义父,李世伯,你们都看到了,我黄观算无遗策,人送外号军中小诸葛,说元军今日退兵,他们果然就退兵了。”
朱元璋瞪了黄观一眼,神情有几分兴慰。
你这破乌鸦嘴啊,真是一说一个准!
李善长服气了,也不知黄世侄是怎么办到的,小心翼翼问道:“世侄,元军真的要退守新塘、高望、鸡笼山?”
黄观眨眨眼,大剌剌点着头,一本正经道:“李世伯,小侄诚信为本,生平不打诳语,你一定要相信我。”
李善长神情古怪,和朱元璋对视一眼,同时想到同一件事情,心里暗叫不妙。
耿再成……完蛋了!
倒霉的耿再成,奉命偷袭元军粮道,领兵孤身在外。
如果真如黄观所说,元军退守这三处要道,那么耿再成就身陷庐州路和十多万元军包围圈的夹缝之中。
别说是谋发展,求生存都成问题,不被打死,也会饿死。
朱元璋明知黄观的破乌鸦嘴说一不二,心里还是存着最后一丝希望,心急如焚下了一道命令:“马上派出探子,摸清楚元军动向。”
元军刚走,说不定什么时候会杀个回马枪,和州仍然紧闭城门。
很快,探子就传回了消息:元军分屯新塘、高望、鸡笼山。
分屯的意思,就是分开屯守,在新塘、高望、鸡笼山长期驻扎,不准备走了。
朱元璋记性很好,而且还是一个称职的业主,领地意识很强,对自己的地头很熟。
和州城附近方圆几十里内,哪里有座山,哪里有个洞,老朱同志都一清二楚。
朱元璋确定了这个不幸的消息,脸色当时就变了:“不妙,元军想困死我们!”
我们先来看看,元军分屯的这三处交通要道。
新塘,在和州西南三十多里。
高望,在和州东北方向,是通往江浦的必经之路。
鸡笼山,在和州西北四十里,是通往巢县和巢湖的大道。
元军只要守死这三处地方,就从北、西、南三面,形成了对和州城的包围圈。
有人要问了,不是还留着东边一个缺口吗?
不要瞎想,东面是长江,号称天堑,出了名的宽,并且……老朱同志的部队没有船。
按照元军的战略设想,从北、西、南三面合围,和州的东面又紧靠大江,朱元璋的部队即使插翅也难飞走,企图用断绝粮道的办法,把朱元璋的大军困死于和州。
元军反攻和州的第二套方案,可谓是相当的歹毒!
民间说法是活活饿死你,古代军事专业术语叫做困毙。
世间死法千百种,最让人难受的就是饿死。
人饿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吃草、吃树、吃观音土,甚至还会吃自己的孩子。
元军摆出的这种阵势,让黄观想起了一只掉进米缸里的耗子。
黄观当时想把耗子逮出来,帮它进行安乐死,结果那小脏东西不领情,在米缸活蹦乱跳,还想咬人。
行,你狠,那就米缸里困着吧,我先饿瘪你!
耗子吃光了米缸里残留的几粒米,饿了一个多星期,瘦得全身骨头,有气无力趴在那里,只能任人摆布。
朱元璋不是耗子,只被困了三天就坐不住了,在总兵官府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没办法,和州粮草本来就不多,粮道被元军切断,收不到寨粮,城中数万张嘴,每天又要吃掉大量的米粮,入不敷出,和州军民很快就要乏食了。
朱元璋望着会场里的军中高级将领,和幕僚府的一帮高智商谋士,苦笑道:“和州存粮已经支持不了几日,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只有打破敌人的包围,打通粮道,才有出路。”
众人点点头,很赞同总兵官的意见。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样坐困真不是办法。
只是元军人多势众,躲在城中还算安全,出了门就会被十多万元军围起来群殴,恐怕会像耿再成一样,被人追着尾巴砍。
实力决定一切,大家都没有好办法,集体沉默了,装作集思广益的样子。
有个新来的幕僚实在看不下去了,年轻气盛,为了表现自己的学识,站出来积极发言,满脸激动道:“我认为,咱们应该马上向滁州求援。”
“唰”的一下子,大家都转过头,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很奇怪地看着这年轻秀才。
唉!
朱元璋捂着脑门,感觉很抑郁。
好不容易有人站出来主动发言,还搞得这么激动,结果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你是来涮我玩的吗?
黄观摇头苦笑,很想脱下鞋往这年轻谋士的脑门上扔。
靠,这个傻逼,你读书读傻了吧?
这位先生,新来的吧?不熟悉情况,你就不要乱发言扰乱会场秩序。
我来告诉你,郭大帅靠得住,母猪也上树!
滁州是朱元璋早期建立的根据地,可是现在被人抢了地盘,那里蹲着一个郭大地主。
郭大帅这个人,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手下士兵缺少训练,战斗力不行,想让他出兵帮忙攻打元军,他也打不过。
并且,滁州现在也缺粮,郭大地主的手伸得很长,收租都快收到和州郊区了。
滁州的郭大帅指望不上,和州只能靠自己,只有打。
元军的骑兵部队就有三个整编师,实力很强,怎么打,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朱元璋再一次展现出他的军事天赋,说出了他那不对称脑袋里的独特想法。
总共有三点:
第一,元军兵分三路,屯守新塘、高望、鸡笼山,十多万大军分散了。如此一来,敌我双方兵力相差不大,元军在人数上已经没有了绝对优势。
第二,和州附近多山,咱们的部队虽然都是步兵,但步兵也有步兵的优势,比如说……钻山沟。
第三,元军骑兵不善山地战,并且他们待遇好,工资高,要让他们爬山,实在不太可能。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利用好地形优势,集中兵力攻击一处,打完了就跑,绝对可以把元军一个接一个按在山沟里猛揍。
靠,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很耳熟啊!
黄观听得一愣一愣的,诧异地看着老朱同志。
这听着……怎么像后世的打游击?
会场上安静了好一会儿,大家举手表决,一致通过了朱元璋同志提出的游击战术,决定开城主动出战。
朱元璋手下一帮猛将,除了耿炳文,人人都是善于进攻的好手,对于上阵拼杀有着深厚的兴趣。
大家都激动了,踊跃报名带兵参战。
李善长自告奋勇,站起来道:“老夫年纪大,腿脚不利索,还患有老年风湿,爬不动山路,我……留下来守城。”
这个……真没有一个人反对!
黄观也不想去,城下扔了那么多战利品等着我去捡,护城河里还有那么多环刀等着我去捞,理直气壮道:“义父,我怕累,我也留下来。”
朱元璋很无语:“……”
和州城中多有家眷,朱元璋为了保险起见,把耿炳文和他的盾甲兵留给了李善长,亲自率兵出和州打游击。
临走,朱元璋语重心长对黄观道:“好好待着,不要惹事,照顾好你母亲。还有,就是把南门的城墙修一修,就当是锻炼一下自己。”
黄观有点懵:“……”
义父,你是不是搞错了?
我留下是想打扫战场,发点小财,并没说要做包工头……去修城墙啊?
百度搜索 神圣大明帝国 天涯 或 神圣大明帝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