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风起日月 天涯 或 风起日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印?拿什么印的?”北宫雁瞪大了眼睛看着面前的这本书,书自然没什么新奇的,内容就是现在广为流传的《南华经》,这字迹倒是工整,但是公子说印上去的,这是什么意思?张曜灵从书架上再拿出来一卷卷轴,解开上面的丝线,将它展开交给北宫雁:“你看看,这两个有什么不一样的。”
“这个……也是《南华经》,除了自己不一样外,其他的没什么不一样的啊?”北宫雁来回比对,可是看了许久也没看明白这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只好摇了摇头困惑地看着张曜灵。
“这两本都是同一本书,内容当然是一样的了!不过这两本书你觉得,它们哪一个更加方便?”张曜灵有些严肃地探问道。
“这本!”北宫雁不加思索地举起了第一本线装本的《南华经》,“这两本书虽然内容一样,不过这一本都裁成了一页一页的,放在手里就能一页一页地翻看。而且这里面还被编成了页数,从前面的目录这里,就更加容易找到不同的篇章了。这一本卷轴制式的就有些麻烦了,所有的内容都被写在了一张纸上,打开翻看时需要一个很大的空间展开,而且存放起来很麻烦。公子,这是你想出来的主意?”北宫雁说完就一脸震惊地看着微笑不语的张曜灵,刚才的那个棉花就已经让北宫雁吃惊不已了,没想到张曜灵马上就给了自己另一个惊喜。
“算是吧,我想在我之前应该还没有别人这么做过吧。”张曜灵理所当然地把这一切功劳都归到了自己的身上,毕竟这也是自己在这个时代的首创,而且要解释起来势必要牵涉到自己最大的秘密,张曜灵也只好老实不客气地当回“盗版商”了。反正咋个时代也没有什么扫黄打非办,跑过来跟自己讨论什么版权归属或者专利使用权之类的纠纷,自己怕什么?再说了,自己也不是故意的,在我之前明明就没有人这么搞过,自己阴差阳错地重生穿越,这也是没办法。难道还有人会说我剽窃后人不成?
在心中自我安慰了一会儿,张曜灵继续问道:“雁儿,这书籍的制式只是我的创新中的一个小部分,最大的一个创举你还没有见到呢。来,跟我去另一个地方,我带你看看,这本书,是怎么被印出来的。”
说走就走,张曜灵转身走出了房间,头也不回地就向外面走。北宫雁紧紧地跟在后面,手中还是紧紧地抓着那本线装版本的《南华经》。公子实在是太厉害了,这个主意几百年了都没人想得到,公子却一下子就能想到这个主意。有了这个创举,以后看书、放书都没那么麻烦了。这是公子的史无前例的创举,我可要好好保存着这一本,谁要都不给!
张曜灵自然无法猜到后面这个小丫头的心思,他只是兴冲冲地向前走,走了不大一会儿,就一头走进了另一间差不多大的房间。只是这明显就不是什么卧室或者书房了,偌大的房间中只是摆放着一个个稀奇古怪的物事,十几名身强力壮的男子在上面辛勤地忙碌着,也不知道是在忙些什么。
北宫雁正在好奇地看着那些人的忙碌,张曜灵牵着她的手,来到房间的一个角落,指着面前堆成整齐的一堆的东西说:“你看看,这些东西和你手里那本《南华经》是一样的,它也是这么出来的。”
“啊?这些都是?”面前堆着的一大摞,少说也有一百多本。像这种书虽然流通地很多,但是长期以来一直靠人手抄写作为传播途径,所以除了一些世代相传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或者一些有些身家的富贵人家,是很少有人有这个能力拥有一本《南华经》的。附庸风雅是需要资本的,如果身无分文还要谈诗弄词,那不过是不自量力的装逼而已。
“没错,严格来说,这些书都不是人写的,它们都是同一个模版下印制出来的,所以它们印出来都一个样。”张曜灵从里面抽出一本递给惊愕的北宫雁,静静地等待她的评价。
“真的是一样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模一样的,就算是同一个人抄写的也不可能两遍都一模一样啊,怎么会这样?”北宫雁翻开原来的那一本,一个字一个字地比对。但是一连翻了好几页,这上面的字迹字体安全一样,这就让她不由得把自己的眼睛瞪得更加大了。
“小丫头,我刚才都说了,这不是人写的,而是同一副模版印出来的,当然是一模一样了。”张曜灵耐心地解释,知道这样光说是不可能让她明白的,于是他走到那群忙碌的人群中间,从里面拿出来一个木板,递给了懵懂的北宫雁,“这是一副新制的模版,还没有染墨,你看看吧,看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北宫雁有些呆滞地接过那张木板,手摸上去很快发现就发现这上面的不同。这木板一面是完全光滑的平面,打磨地很平整,没有一点的毛刺。这没什么稀奇的,稀奇的却是另一面,北宫雁伸出细嫩的手指在上面来回抚摸,上面凹凸不平,却有很有规律。借着窗外投射过来的暗淡光线,北宫雁把它举起来细看,马上就辨认出了这些凹凸是什么,“这上面这些……是阳文木刻?”
“你这小丫头知道的还挺多的,连阳文阴文都知道!”张曜灵伸出手去,宠溺地揉了揉她的小脑袋,“没错,这些字都是那些工匠一点点雕刻上去的,这样一版下来,就可以刻上大约半章。然后染上墨,再印到那些白纸上,白纸黑字,再把这些散乱的篇章拼接起来,就成了你手里的那本完整的《南华经》了。”
“这本书是这么来的?”北宫雁不可置信地问道,但是看着面前的木板和那两本书,她又不得不相信这是一个事实。震惊良久,北宫雁才恢复了常态,旋即异彩连连地注视着张曜灵,言语中大为叹服,“公子真了不起,寻常人只想到在石头上篆刻,在石碑上留名。但是谁能想到,在木板上雕刻下字迹,就能印书。这样只需要雕刻好几块木板,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印出成册的书籍来。这样印书,可就比人手抄快得多了。”
“这个没什么,人人司空见惯,反而不会想到改变,我这也是阴差阳错而已。”这些创造说穿了很简单,雕刻很简单,古时候就在龟甲、石头上篆刻,这一技术可说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了。但是从来没有人想到,要是把石头换成木头,再在上面染上一层墨,就可以产生这么这么大的改变。说穿了简直一文不值,中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但就是这一层窗户纸却没有人想得到去捅破它,只是张曜灵借着后世的记忆才能有这番见识,要不然他也没有这个能力捅破这一层窗户纸。
“谁说的?从古至今有书开始也有几千年了,为什么就只有公子这一个人想得到呢?历朝历代有那么多的人,可他们都没有公子聪明,公子比他们强得多了,可不是什么阴差阳错。”北宫雁摇了摇头,显然把张曜灵的实话当成谦虚了。
“咳咳……”饶是张曜灵已经把自己的心境练得静若止水,现在被北宫雁用这种崇敬的眼光注视着,他还是有些受不了,轻咳了一阵之后,他婉转地岔开了话题,“这个不重要了,我今天找你来可是有很重要的事要交给你的。你觉得……我这个雕版印刷怎么样?”
“很好啊,如果流传出去,公子一定可以青史留名的!”北宫雁满眼小星星,显然把张曜灵当成偶像了。
“这些虚名无所谓啦,我是说……你觉得……这个……”张曜灵想了好几种措辞,但是最后想想好像都不大合适。这么犹豫了半天,看着北宫雁疑惑的眼神,张曜灵咬了咬牙,终于开口说道,“……你觉得……这个雕版印刷……怎么样?”憋了半天,脸色尴尬的张曜灵最后竟然又绕回了之前的那一句。
“很好啊!”北宫雁继续点头,小脸上满是真诚,同时还有些疑惑。公子这是怎么了,怎么一个问题问两遍。
“我是说……”张曜灵简直想要抽自己嘴巴子一个,瞧你这点出息!想了半天,张曜灵深吸一口气,故意用一种很云淡风轻的口气淡淡说道,“……你觉得,有了这雕版印刷……能不能赚点小钱呢?”
“啊?公子是这个意思啊,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公子为什么吞吞吐吐的?”北宫雁恍然大悟,不过明白之后却又有些不解,这很正常的一个问题,之前的棉花不就这么问的吗,怎么这个同样的问题就这么欲言又止的?北宫雁放下疑惑,手中抓着木板,就站在那里细细思索了起来。
“呼……”张曜灵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心中咒骂自己不已。让你小子玩高雅,你本来就不是什么高雅的人,非要装清高。这下好了,被一个小丫头鄙视了吧?
原来张曜灵是觉得,自古以来就有着“君子不言利”的古训,张曜灵之前借着棉花想要赚钱还可以理解。但是现在要说的是被称作“人类进步阶梯”的书籍,这书又是记录古代圣人之言的典籍。想那些古人,一没稿费二没人请他们出席青歌赛当评委,在几百年前的南美洲,生长着一种叫做狼桃的植物,它结有一种有着鲜艳红色的果实,样子非常漂亮。但是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它当作一种有毒植物,视之如蛇蝎,几百年来都没有一个人去尝试过它的味道。直到后来有一天,一个从外地来的人,他在野外遇到了这种植物,饥渴难耐,于是就把这种新鲜的狼桃摘下来吃掉,这就成了第一个吃狼桃的人。而过后很久,他都没有任何中毒的迹象,这样才让那些当地人明白,原来这种狼桃并不是什么有毒的植物,而是一种味道鲜美的蔬菜。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这种植物得到了大量种植,最后它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做西红柿。
在美洲,那些原始的印第安人中要开发一种新的3植物都是如此艰难,更何况是在古代的中国呢?在中国的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无疑是孔老夫子的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向往“三代”,也就是尧舜禹时期的大同世界。他们推崇古人,赞赏安贫乐道,称为“一箪食一瓢饮”。而对于任何创新行为,他们则十分排斥,斥之为“奇技淫巧”。
曾有人这么说过,说创新都是那些懒人发明出来的,用这些东西来帮助自己省力。这虽然是一种有些玩笑的说法,但是却被那些儒家信徒奉为圭臬,并严格执行。在历史中的中国创新大都是无意为之,或者是个人行为,从来都没有过哪一个朝代鼓励创新。像张曜灵这样搞一个新品种种植,还要大面积推广,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没想到啊没想到,我有这么好的创意居然英雄无用武之地。自己家的地都不能自己说了是、算,这算是怎么个说法啊?没想到我张曜灵能打得下陇西,却连种块地的权力都没有!”张曜灵这一经提醒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有些想当然,不过自己终究不可能赤膊上阵亲自去种地。且不说自己对于种地一窍不通,就算是他真的懂这个,就凭他这个身份,逢年过节做个秀表示一下重视农业还行,真的要让他上阵,那么只怕连王猛都要来苦劝他了。
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好的创意,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店,难道连这第一步都迈不出去吗?张曜灵皱着眉头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不过这怎么想,他还是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来说服那些佃户中棉花。
祖宗之法不可违,那种地可是农民辛苦一年的所有希望之所在,不可能就因为张曜灵的一句话,就让那些农民们马上发下担心,屁颠屁颠地种上这种来历不明的作物,而抛弃了原来的古法。照着原来的古法种小麦啊什么的,虽然没什么油水,但是祖辈都是种这个的,凭经验至少也可以保证自己一家人混个温饱肚圆。你张曜灵嘴上连毛都没长齐,凭什么因为你一句话,就要我们把我们这一年的生计都赌上?
“其实,公子可以换另一个方法……”张曜灵来回踱步,却什么办法都想不出来。不过这个时候北宫雁突然开了口,听口气似乎她有了什么主意。
“你有什么主意?赶快跟我说说!”张曜灵急切地问道。
“凉州的那些农民生活安定,他们过得好好的,自然不会这么容易就听公子的话中这种从未见过的棉花。那里的地不能种,不代表别的地方的地也不可以种啊。”
“你是说陇西?”张曜灵举一反三,很快想到了北宫雁所说的意思。
“陇西这块地方刚平定下来,的确有很多逃荒的农民丢下自己的土地逃走了。不过那些土地大部分都落到了各地的士族手中,我要是在之间插上一脚,这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张曜灵摸着下巴慢慢思索,举棋不定,“而且就算土地有了,可是这土地还是需要找人来耕种的。这陇西我也是人生地不熟的,那些本地人未必就比凉州的人好说话……”
“公子既然要发财,又怎么能不付出一些代价呢?更何况那些陇西士族和公子本来就有矛盾,前几日那次邓将军的考校就是百般刁难,一点面子都没给公子留。”北宫雁撇了撇嘴,对于那次孙毅那个老头的表现,她可也是看在眼里,“至于这这人嘛,公子就不用担心了。这一次关中大乱,有很多难民都逃难到了陇西。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地方可以去,那些世家大族在这里过得好好的,也接纳不了这么多的人。前几天王参军还和公子汇报这件事呢,公子这么快就忘了?公子只需要给这些人一碗饭,别说让他们去种地了,跟着公子去打仗都没问题!”
“对啊,这就是一群生力军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听了北宫雁的提议,张曜灵眼睛一亮,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了,“有了这些人,我这种地的人就不愁了。而且这样还可以让这些流民安定下来,不至于惹是生非。要安置这些流民需要大量的粮食,既然吃了本公子的粮食,那总得帮本公子做些事吧?这人的事解决了,地的事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不开心就不开心吧,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就是再给本公子多添一个贪财的恶名罢了。这个恶人,我就做一回好了!”
“雁儿,今天真是谢谢你了!要不然,我这棉花不知道哪年才能种得上呢!”张曜灵想通了这一切,心中有了定计,转过头感激地看着抿嘴微笑的北宫雁。
“能帮到公子就好,这其实也不算什么了,当局者迷,公子过一会儿也能自己想明白的。”北宫雁的双颊飞上一抹绯红,似乎是很不适应张曜灵这样直白的夸奖。不过羞涩了一会儿,她又抬起头问道,“公子今天带我来这里,应该不只是跟我说这个棉花的事吧?”她可是记得很清楚,张曜灵说要她帮助,这棉花的事只是适逢其会的一段小插曲。
“你不说我险些都要忘了,这棉花的事先放在一旁,反正明年才种,现在先跟我去另一处地方,那里更需要你啊!”北宫雁的话适时提醒了健忘的张曜灵,张曜灵一拍脑门,搓搓手有些尴尬地说道。
“公子还有什么惊喜呢?难道比这个棉花还要惊人?”北宫雁顺手就把张曜灵拿出来的这个麻布手套收了起来,偷眼看看张曜灵并没有反对,芳心这才安定了下来。这可是公子在这世间独创的,我一定要好好保存着!
“这个棉花很有用,不过它还需要春种秋收,没个几年的功夫,根本见不到它的成效。你先跟我去另一个地方,那里就不是种地了,它需要你马上着手去做。同样是史无前例,不过那一件发明要比这个的名气大得多,你去去就知道了。”张曜灵神秘一笑,这次没有再让别人引路,自己走在最前面,一路向后院走去。
“公子又搞出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啊?”北宫雁长长的睫毛忽闪了一下,对于这个满身神秘与众不同的公子,他充满了好奇。
张曜灵在前面走得很快,看样子应该对这里的地势布局都很清楚,甚至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北宫雁跟着他的脚步在这个面积不大却很曲折的院子里来后绕了几圈,紧接着就走进了另一间面积比之前那间要大很多的房间。
张曜灵驾轻就熟地走进去,从左侧墙边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转身递给北宫雁:“你看看,这本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北宫雁迟疑地接过张曜灵手中的书,翻开一看,紧接着大大的眼睛就睁得更大了:“这是庄子的《南华经》,不过……它怎么是这样子的?”
“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啊?”张曜灵抱着双臂,笑意盈盈地反问道。
“我平时见到的书籍都是卷轴,一卷一卷的。就算是古时候的竹木简,它们也是卷成一卷的。可是公子这本书竟然裁成了一页一页的,而且边上还用线缝了起来,这么翻着看,倒是比那种卷轴的方便了许多……”
“只是这样吗、你再看看这书本上的字,看看它有什么不同。”张曜灵淡淡一笑,伸出手去指了指书上的字迹。
“这书上的字个个规整方圆,不过不是公子的字迹,这字迹……”细细观看了良久,最后北宫雁只能摇了摇头,语气中颇有些颓丧,“奴婢见识浅薄,实在猜不出这是哪位大家的笔迹……”
“你当然猜不出了,因为这本书上面的字都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人物写的,而且它们根本就不是人写上去的,而是印上去的!”
百度搜索 风起日月 天涯 或 风起日月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