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收煞人 天涯 或 收煞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萧叔公好像骂得还不解恨,又哼地一声,咬牙切齿地咔咔直响,直把脸上青筋爆出,肉皮震颤,连胡须都抖了起来,好一会,像是把小日本给嚼碎了和着气吞入腹中,方觉胃肠通泰,呼出一口恶气般道:“这日本的阴阳之道,已非自然之道,连人道都算不上,他们是把武士的魂魄收集拘禁,供奉给恶灵,以助其吸收,并以此要协,驱使恶灵为祟,所以我说这扶桑神道,乃鬼畜之道,他们的阴阳师自明代以来,为伥鬼久矣,实该天诛地灭!”师父对此不是很了解,忙说道:“愿闻其详。”
萧叔公倒也爽快,解释道:“这人有三魂七魄,乃是本命所在,三魂是天、地、命三魂,七魄乃天冲、灵慧、气、力、中枢、精、英。这天魂为阳,主天道灵性寿数;地魂属阴,主善恶道德因果报应;命魂则与七魄交感,主人身思想、智慧、行动、康健;平常所说阳寿阴德,说的就是天地二魂,二魂交感又主运,运乃天地所定。命魂七魄得命之衰旺,七魄中天冲乃思,灵慧为觉,气、力、中枢主形动,精英主身体。其人死,则天魂归天,地魂入地,命魂寄托人间,轮回则是地魂消了业报回转、天魂降世三魂聚合一体。”
师父听得直点头,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问道:“那这世间灵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萧叔公回道:“普通人死后七魄消散,命魂寄于墓穴神主,不久就随风消散或随着地魂回转三魂再聚而托生。而累世善德之人的命魂,亦会随地魂拘入地府,合成灵体脱了轮回是为鬼神。只有那念识凝聚之人,或恶或怨,积郁难于消散,就成了恶灵邪鬼。”
师父随口道:“是了是了,刘伯温斩断了天地之桥,天地不通,想来六道轮回已被阻塞,于是这魂魄没了去处,定是被天地间的罡煞所吸取,所以每逢杀戮,则罡煞大涨。也因此人死后的魂魄皆不可见。轮回转世之说也无从谈起了。”
爷爷接口问道:“那有祥你说的日本神道沦为了鬼畜之道是怎么一回事?”
萧叔公答道:“这扶桑神道,自明以来,或许是感到了天地大乱,轮回不转,恶灵邪鬼也难以吸收天地灵气修炼,又没了地府天庭的约束,所以他们就蓄养了恶灵,再从所有的神道武士身上抽取了地魂以及灵慧魄这一魂一魄用以喂养灵鬼,又大造杀戮,夺取更多的魂魄,地魂主善恶,灵慧主神智,你看那日本武士,意志决然,无恶不作,善恶不念,不怕报应,实乃没了这一魂一魄不由自主,已是行尸走肉傀儡恶伥。”
爷爷有所感,说道:“明代倭寇入侵江浙,清朝时又吞并朝鲜打起了甲午海战,再加前些年北方闹义和拳,八国联军入侵当时的主力就是日本军队,听说凡日军杀人无算,手段残酷,不似人伦,原来却是这般缘由!”
萧叔公点头同意爷爷的说法,继而又愤然道:“日军所到之处,必有阴阳师随阵,战场上收集到的,多为恶念满盈、杀意冲天的恶灵,为祸更甚,而拘人魂魄为恶,实乃我阴阳家大忌,有违天道,有损阴德,明经正典中将这种行为视为欺师灭祖,天地不容。可叹这天地不开,没有了报应,让他们得一时之嚣张。”
师父安慰起萧叔公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消帐抹了。”
爷爷这时却把昏昏欲睡的阿广拍了起来吩咐道:“乖孙啊,这日本人举国奉神道教,上下皆拜鬼,没有善恶之念,以后碰上他们,要打十二分小心,切不可轻视!”
而阿广呢,听得半懂不懂,迷迷糊糊的,被爷爷这么一搅和,却把恨意挪到了这小日本身上,一拍胸脯道:“爷爷你放心,以后碰上这小日本,如果他们不开眼,我一定让他们好瞧,反正他们也不是人,我像打狗一样教训他们。”
萧叔公听得这爷孙俩又耍活宝,弃郁生喜,笑道:“像阿广这样开了天眼,就是天地二魂游于体外映照,神光外相与命魂交感生慧,天眼所见即是天地本源,是不是神道武士,只看魂光魄影就一清二楚,无处匿形,断不会为他们所趁。”
爷爷听得萧叔公关说阿广的天眼,又把注意力转了过来,问道:“那有祥大哥你们的阴阳眼是怎么一回事?”
萧叔公也不再藏私,答道:“阴阳家修习的阴阳眼则是地魂,所见为天光照射命魂得到的影子,性阴,所以其法又名入阴。因为无法与天魂交感,所以不知运数,只谈命数,难测天时之变。”
说完,萧叔公看了看师父,有些犹豫,又看了看爷爷,见爷爷点头称许,这才又道:“我父亲西王萧朝贵,在太平军中以能入阴测断凶吉而著称,地魂系一切善恶因果报应,凡事因应因果,察其因,测其果,有果有报应,通过这个脉络,开了阴阳眼看,就看地魂中的因果交织,就可以推断命数,预知吉凶,而要察看,就必须人在事中,方能结成因果,所以阴阳术是以自身因果维系,脱不出来,这就是只知命数,难测天时的弊端所在,天时变化,自身劫数亦难消化。”
师父听得入巷,叹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着又问道:“那知天时的法门呢?”
“只修天人交感,得知的是天运之数,却又不能左右自身的命数,所谓天机渺茫,泄了天机必有鄙缺,反遭天遣。冯家的望气术就是这样的法门,冯天王能看出洪天王有王者气机,想必是因为这个。明代天机派的刘伯温所习亦是,所以叫做天机派。人命大不过天,天数运转非人力所能左右,家父当年与冯叔父也有切磋,想来我们萧冯二家家眷,均未随军北上,亦或是他们感到难察运命之变,怕自身时日无多,所以才留下了后手?”
“有这个可能,不管是冯天王还是萧天王,都死得极为突兀,均出于意外,非战阵对垒所消,唉,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爷爷不由感慨良多。
许是萧叔公觉得这个话题太沉重,谈之无益,所以转了话头问师父:“永行禅行,听说这扶桑除了神道之外,还合道佛两家的法门,创出了忍者之术,不知禅师能否有所见教?”
师父答道:“这我倒是略知一二,说起来也与阴阳术和神道教有所关联。”
萧叔公有些惊讶,问道:“这阴阳术和神道教皆不谈武,与忍术还能有联系?”
师父点点头说道:“扶桑是岛国,山多地少,物力维艰,又是地震海啸多发,生存不易,惯常与天挣命。据说其文化起源秦代方士徐福一支,徐福乃是得道之士,为避秦王索不死药,远避海外仙乡,带着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扶桑,估计这就是日本文化的起源。可这道家讲究的是黄老清净无为,对整日里跟天地斗争的民族来说,实在是难以为其所接纳,而不合自然之道的人,也自然没有办法把道家的性命交修的金丹法门延续下去,更何谈扩展开来,慢慢地,道术就只剩下粗浅的五行法门存世。而眼光短浅的民族,自然只重实利,阴阳之术能观天运命轮,趋吉避凶,正迎合了扶桑民众的需求,很快就发展成了国教,于是日本就以阴阳运命之术为体,五行之术的皮毛为用。再后来,佛教东传,自然佛门的六识法门也就跟着传了过去,这岛国嘛,小国寡民,见识鄙陋,也修不到佛门金身咒法的功德,佛道两家的法门都没有办法得其精髓,却把小术小用看得斗大,就把武术,道术,佛识揉了起来,杂合而成了忍术。”
爷爷也不知晓忍术的门道,就问:“合起来什么样?”
师父晒道:“不怎么样,五行道术没有金丹性命,这威力能强到哪里?单独使用拿来斗法那是找死,于是只能作为遁形之术,结合武术来使用,取的是对手不意而出其不备,若一击不中,又远遁待机,如毒蛇一般。至于六识神通,没有金身的真言咒法,如那无根之木立不起来,那里用得动?这日本人倒也灵便,不能用大神通,那么就反过来,想着怎么样参照六识的特性,找出了许多迷人心识的技法。就这样杂合起来,变得不伦不类,成了专司暗杀偷袭,鸡鸣狗盗的小人行径,不过这也正体现了日本小矮不堪只顾眼前的民性,相合甚墨。”
“因为忍术的这些先天性质,决定了它只能是欺小凌弱,怕强屈威,这就让日本的武者对强者不敢正面,喜欢用下三滥的手段,等到被打趴下了,又卑躬屈膝,口腹心剑如毒蛇一般盘匿,总想是趁人不注意再翻盘,所以对日本人就要像对毒蛇一样大意不得,记得打蛇不死反受其噬,要么防着它不打,要打就要一棍了打死它。”《收煞人》
收煞人最新章节: 第八章 谈神论忍
百度搜索 收煞人 天涯 或 收煞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