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四世纪 最初十年(前四〇〇—前三九一年)
百度搜索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秦风汉雨 天涯 或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秦风汉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战国时代始于公元前五世纪二〇年代的前四八〇年,终于公元前三世纪七〇年代的前二二一年,凡两个半世纪。本世纪正是战国时代中期,全中国陷于混战。各强大的封国国君,先后升级,改称国王。西方边陲野蛮落后的秦国,因公孙鞅变法,革新内政,迅速成为强权。国际上第一流的外交家苏秦倡议南北合纵,联合抗秦,张仪则倡<bdo></bdo>议东西连横,分别跟秦和解,国际关系翻云覆雨,纵横捭阖,诡异莫测,是一个斑斓缤纷的世纪。<dl><dt>战国时代</dt><dd><ul><li>郑国宰相驷子阳被杀,其党再杀国君。</li><li>聂政刺死侠累。</li><li>姜姓齐国国君被逐出首府临淄。</li></ul></dd><dt>东西方世界</dt><dd><ul><li>苏格拉底被陷入狱,服毒自杀。</li><li>罗马攻陷维阿爱(包围九年)。</li></ul></dd></dl>
<h3>公元前四〇〇年(辛巳)</h3>
<small>周安王二年 晋烈公二十二年 鲁穆公十年 魏文侯四十七年 秦简公十五年 韩景侯九年 郑繻公二十三年 赵烈侯九年 宋悼公四年 燕僖公三年 楚悼王二年 卫慎公十五年 齐康公五年</small>
1、魏国(首府安邑<small>〔山西省夏县〕</small>)、韩国(首府平阳<small>〔山西省临汾市〕</small>)、赵国(首府晋阳<small>〔山西省太原市〕</small>),联合攻击楚王国(首都郢都<small>〔湖北省江陵县〕</small>),大军进抵桑丘( href='9038/im'>《史记》作乘丘<small>〔山东省兖州市西北〕</small>)。
2、郑国(首府新郑<small>〔河南省新郑县〕</small>)围攻韩国所属的阳翟(河南省禹州市)。
3、韩国国君(一任景侯)韩虔逝世,子韩取继位(二任),是为烈侯。
4、赵国国君(一任烈侯)赵籍逝世,贵族拥立他的老弟(名不详)继位(二任),是为武侯。
5、秦国(首府雍县<small>〔陕西省凤翔县〕</small>)国君(二十一任)简公嬴悼子逝世,子惠公(名不详)继位(二十二任)。
<h3>公元前三九九年(壬午)</h3>
<small>周安王三年 晋烈公二十三年 鲁穆公十一年 魏文侯四十八年 秦惠公元年 韩烈侯元年 郑繻公二十四年 赵武侯元年 宋悼公五年 燕僖公四年 楚悼王三年 卫慎公十六年 齐康公六年</small>
1、周王国(首都洛阳<small>〔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small>)王子姬定,逃奔晋国(首府新田<small>〔山西省侯马市〕</small>)。
2、虢山(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发生崩塌,土石坠入黄河,河水壅塞。
<h3>公元前三九八年(癸未)</h3>
<small>周安王四年 晋烈公二十四年 鲁穆公十二年 魏文侯四十九年 秦惠公二年 韩烈侯二年 郑繻公二十五年 赵武侯二年 宋悼公六年 燕僖公五年 楚悼王四年 卫慎公十七年 齐康公七年</small>
1、楚王国(首都郢都<small>〔湖北省江陵县〕</small>)大军围攻郑国首府新郑(河南省新郑县)。郑国贵族刺杀宰相驷子阳。(郑国十一任国君穆公姬兰的儿子姬腓,别名子驷。古人往往用祖父的名字最后一个字作自己这一支派的姓。这位驷子阳,姓驷,名子阳,也是郑国贵族。)
<h3>公元前三九七年(甲申)</h3>
<small>周安王五年 晋烈公二十五年 鲁穆公十三年 魏文侯五十年 秦惠公三年 韩烈侯三年 郑繻公二十六年 赵武侯三年 宋悼公七年 燕僖公六年 楚悼王五年 卫慎公十八年 齐康公八年</small>
1、日食。
2、三月,韩国(首府平阳<small>〔山西省临汾市〕</small>)宰相(相)侠累,被刺客格杀。侠累跟濮阳(河南省濮阳市)人严仲子之间,有难解的怨毒,严仲子听说轵邑(河南省济源市东南)人聂政,勇猛过人,备了黄金二千四百两(百镒),送给聂政的母亲,作为祝寿礼物,请聂政代他报仇。聂政拒绝,说:“娘亲在堂,要我奉养,我不能轻言牺牲。”稍后,娘亲逝世,聂政才接受这项委托。当暗杀行动开始时,侠累正在宰相府主持会报,警卫森严。聂政像闪电一样,突击而入,在众人惊愕中,举刀直刺侠累的咽喉,侠累立即死亡。聂政自知难以逃生,咬紧牙关,用利刃自行毁容,脸皮全被割破,又自挖双眼,再自刺腹部自杀,肠出满地。韩国政府把尸首拖到市场,公开示众,要求市人辨识刺客身份。聂政的姐姐聂荌听到消息,赶到首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抚尸哀哭说:“他就是轵邑深井里(济通市东南十五千米)的聂政,只因为我这个姐姐尚在人间,恐怕连累我,才忍心重重的自我毁灭。弟弟啊,我怎么会贪生怕死,使你埋没英名?”就在尸旁,自杀殉难。
3、*<span class="" data-note="编者注:加*的均为柏杨先生依据其他史料编写,司马光原文无。"></span>魏国(首府安邑<small>〔山西省夏县〕</small>)国君(一任文侯)魏斯逝世,子魏击嗣位(二任),是为武侯。(原记载误为前三八七年)
<h3>公元前三九六年(乙酉)</h3>
<small>周安王六年 晋烈公二十六年 鲁穆公十四年 魏武侯元年 秦惠公四年 韩烈侯四年 郑繻公二十七年 赵武侯四年 宋悼公八年 燕僖公七年 楚悼王六年 卫慎公十九年 齐康公九年</small>
1、郑国(首府新郑<small>〔河南省新郑县〕</small>)故宰相(相)驷子阳的残余党羽,击杀国君(二十七任)繻公姬贻,拥立他的弟弟姬乙继位(二十八任),是为康公。
2、宋国(首府睢阳<small>〔河南省商丘县〕</small>)国君(三十一任悼公)宋购由逝世,子宋田继位(三十二任),是为休公。
<h3>公元前三九五年(丙戌)</h3>
<small>周安王七年 晋烈公二十七年 鲁穆公十五年 魏武侯二年 秦惠公五年 韩烈侯五年 郑康公元年 赵武侯五年 宋休公元年 燕僖公八年 楚悼王七年 卫慎公二十年 齐康公十年</small>
本年无记载。
<h3>公元前三九四年(丁亥)</h3>
<small>周安王八年 晋烈公二十八年 鲁穆公十六年 魏武侯三年 秦惠公六年 韩烈侯六年 郑康公二年 赵武侯六年 宋休公二年 燕僖公九年 楚悼王八年 卫慎公二十一年 齐康公十一年</small>
1、齐国(首府临淄<small>〔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small>)攻击鲁国(首府曲阜<small>〔山东省曲阜市〕</small>),占领最邑(山东省曲阜市东南)。
2、郑国(首府新郑<small>〔河南省新郑县〕</small>)负黍城(河南省登封县西南)叛变,复归还韩国(首府平阳<small>〔山西省临汾市〕</small>。前四〇七年,郑国攻击韩国,占领负黍城)。
<h3>公元前三九三年(戊子)</h3>
<small>周安王九年 晋烈公二十九年 鲁穆公十七年 魏武侯四年 秦惠公七年 韩烈侯七年 郑康公三年 赵武侯七年 宋休公三年 燕僖公十年 楚悼王九年 卫慎公二十二年 齐康公十二年</small>
1、魏国(首府安邑<small>〔山西省夏县〕</small>)攻击郑国(首府新郑<small>〔河南省新郑县〕</small>)。
2、晋国(首府新田<small>〔山西省侯马市〕</small>)国君(三十八任烈公)姬止逝世,子姬倾继位(三十九任),是为孝公。
<h3>公元前三九二年(己丑)</h3>
<small>周安王十年 晋孝公元年 鲁穆公十八年 魏武侯五年 秦惠公八年 韩烈侯八年 郑康公四年 赵武侯八年 宋休公四年 燕僖公十一年 楚悼王十年 卫慎公二十三年 齐康公十三年</small>
本年无记载。
<h3>公元前三九一年(庚寅)</h3>
<small>周安王十一年 晋孝公二年 鲁穆公十九年 魏武侯六年 秦惠公九年 韩烈侯九年 郑康公五年 赵武侯九年 宋休公五年 燕僖公十二年 楚悼王十一年 卫慎公二十四年 齐康公十四年</small>
1、秦国(首府雍县<small>〔陕西省凤翔县〕</small>)攻击韩国(首府平阳<small>〔山西省临汾市〕</small>)所属的宜阳(河南省宜阳县),占领六个村庄。
2、齐国(首府临淄<small>〔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small>)中央政府一向被担任国务官(大夫)的田姓家族严密控制。最初,田恒(成子)生田盘(襄子),田盘生田白(庄子),田白生田和(太公)。本年(前三九一年),田和把国君(三十二任康公)姜贷,驱逐出首府临淄,放逐到东方海边的一个不知名的小城,使他收取该城的赋税,维持对他祖先的祭祀。
百度搜索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秦风汉雨 天涯 或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1·秦风汉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