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天涯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最高权力已经集于一身,在别人看来,李渊已经成功了。然而一向为人低调的李渊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每次得到别人的赞誉,他<bdo>.</bdo>都会表现得诚惶诚恐,然后极其谦虚地说一句:“成功?我才刚上路呢!”

    的确,攻占大兴只是李渊的第一步,他还有太多的路要走,还有太多的难题需要解,老冤家屈突通就是其中一个,因为这个老冤家离大兴实在太近。

    原本在李渊起兵时,屈突通的任务是围追堵截加以消灭,结果围堵了半天,李渊还是进了大兴,而屈突通在潼关的都尉北城当自己的“狗都不理”将军。现在屈突通的部队与刘文静的部队已经相持了一个多月,谁也无法吃掉谁,但此时双方的心态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刘文静有大兴作为后援,因此并不慌乱,而屈突通孤立无援,期待速战速决。

    在速战速决心态的支配下,屈突通派部将桑显和率军冲击刘文静的大营,这次冲击很彻底,除了桑显和,其他人一个也没能回来。

    原本桑显和是可以收获一场大胜的,却因为一顿不该吃的饭与胜利无缘。

    桑显和的大军来势凶猛,刘文静几乎抵挡不住,三个大营已经被攻破了两个,剩下一个也是岌岌可危,此时的刘文静大营就如同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只要轻轻吹一口气,病人就会倒地,大营就会攻破。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桑显和作出了让他后悔一生的决定:既然对方已经没有还手之力,全军就地开饭,吃完饭直接打扫战场!

    打蛇的时候不仅要打七寸,而且一定要打死,桑显和将军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就在桑显和全军就地开饭之际,回过味的刘文静整合起自己的部队,重新竖起被桑显和军队冲垮的营门栅栏,全军开始死守。与此同时,一支二百多人的精锐骑兵从桑显和部队的背后杀来,正在吃饭的桑显和大军一下子乱了。

    这支突然杀来的骑兵部队是昨夜刘文静派出的侦察部队,连他自己都已经忘在了脑后,没想到这个危急时刻起了关键作用。

    刘文静随即挥军出击,两路攻打正在吃饭的桑显和大军,这一战,桑显和手下很多士兵再也没有吃上饭,而桑显和本人也成了光杆司令,一个人灰溜溜地跑了回去。本来屈突通的本钱就在日益减少,现在就更少了。

    到了这个时候,摆在屈突通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投降,死扛,自杀。他会选择哪一条呢?

    此时有人劝屈突通投降,屈突通却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我一身侍奉两位皇帝,拿人俸禄却不能救人于危难,我不能这么做,我这个脖子迟早为国家挨这一刀!”

    主将如此,小兵跟从,屈突通下定决心,先死扛到底,实在不行,自杀殉国。

    然而屈突通选择哪条路由不得他,因<u>?</u>为老冤家李渊很惦记他。对于屈突通,李渊操碎了心,磨破了嘴。到了大兴之后,李渊就找到了屈突通的家仆,并交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劝降。接到任务的家仆兴冲冲地去见屈突通,本来以为会得到屈突通高规格的接待,没想到的是,屈突通给了他一个惊喜:就地斩首。由此可见,屈突通是铁了心跟李渊扛到底。

    大兴陷落之后,屈突通的家属全被李渊俘虏,这让屈突通的日子雪上加霜。想来想去,屈突通已经没有别的路,最现实的路就是东下洛阳,联合洛阳的部队反击大兴,这样才可能报国仇家恨。

    屈突通随即出发,留下部将桑显和镇守潼关都尉北城抵挡刘文静。屈突通临走时,一再嘱咐桑显和坚守到底,桑显和也庄严地对天发誓,屈突通这才满意地率军东下。

    然而,令屈突通没有想到的是,他前脚刚走,桑显和就投降了刘文静。有些人的誓言保质期是一生一世,而桑显和的誓言保质期只有三秒钟,看来人和人确实不一样。

    罢,罢,罢,从此各走各的路吧!

    屈突通一路东下,刘文静的骑兵却一路尾随。在这个骑兵队伍中,还有两个特殊的成员,一个是说话不算数的桑显和,一个是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这两个人将在关键的时刻起到关键的作用。

    屈突通与刘文静两军终于在稠桑(今河南省灵宝市)遭遇,已经无路可走的屈突通压住阵脚想要死扛到底。就在此时,从刘文静阵中出来了一个人,屈突寿。

    屈突少爷是出来现身说法的,目的是让老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而屈突老爹丝毫不领情,冲着儿子骂道:“这个蟊贼从哪里来的(问你自己好像更合适耶)?你我过去是父子,今日是仇敌!”随即冲手下一挥手:“准备放箭!”

    屈突通手下士兵正在左右为难时,桑显和冲了出来,一句话胜过了千军万马。桑显和冲着这些士兵大喊了一句:“京师已经陷落,你们的家都在关中,还要到哪里去?”

    一语惊醒梦中人,屈突通的队伍瞬间崩溃,士兵们齐刷刷地放下武器,脸上只有两个字,“回家”!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屈突通也无能为力了,自己已经是光杆司令,还能做什么呢?三条路变成一条路,投降!

    应该说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一种烈士情结,在事情没有出现时总想着自己会壮烈殉国,然而事到临头,对生的渴望就会极大地遏制殉国情结,因此古往今来,多的是叛徒,少的是壮士。

    屈突通的投降是很悲壮的,心如死灰的他跳下马,冲着东南方向下拜,放声大哭:“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天地神祇实知之!”这是一次悲壮的投降,这也是一次推卸责任的投降,冲东南的一拜与其说是在向皇帝杨广诉说,不如说是在抵御自己内心的责备。

    其实也怪不得屈突通,他毕竟不是神,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对生活充满渴望的普通人。

    怀着对生的渴望,屈突通被押往大兴见他的老朋友李渊。没想到的是,老朋友李渊居然热情得像团火,热情得让屈突通找不到北。一番寒暄之后,李渊任命屈突通为兵部尚书,封蒋国公,同时兼任秦公(李世民)元帅府秘书长。

    啊,不会吧?投降还能连升三级?

    疑惑的屈突通看着李渊,而李渊正满怀诚意地看着屈突通。屈突通看清楚了,这回李渊手里拿的不是白条,而是货真价实的任命状,真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投降时痛哭流涕,投降后连升三级,屈突通自己也云里雾里,恍如隔世,然而屈突通很明白,李渊这是拿自己当模特呢,就是要用自己的案例告诉那些还在顽抗的隋朝官员:赶紧投降吧,保你连升三级!

    连升三级的广告对很多人管用,对一个人却一点不管用,这个人就是屈突通以前的部将尧君素。

    当初屈突通为了追赶李渊,留下尧君素镇守河东城。现在自己这个猎人投降了兔子李渊,李渊却交给屈突通一个任务,说降尧君素。屈突通以为这次说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然而他没有想到,这将是一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来到河东郡城下,屈突通叫出尧君素对话。尧君素一看屈突通的装束,再看身后的义军,他明白了,自己的老领导已经跳槽了。尧君素忍不住泪流满面:“都说要忠于国家大义,为什么要落到这副田地呢?”

    看着自己的镜子尧君素,屈突通压抑已久的泪水也止不住了:“但凡有出路,谁愿意投降呢?时局已经如此,老弟还是早早投降吧!”

    尧君素擦干眼泪,冲屈突通一瞪眼:“你是国家高官,皇上委以守卫关中的大任,代王依靠你保卫国家祭坛,你怎么能辜负国家,偷生投降,而且给人当说客呢?你胯下的马还是代王赏赐的,你还有脸骑!”<dfn>?.</dfn>

    听完尧君素的话,屈突通更加痛苦:“君素啊,我也是力量枯竭,不得已才到这一步啊!”

    “是吗?我的力量还没有枯竭,就不用说太多了!”说完,尧君素转身离去。

    这是屈突通和尧君素的最后一次直接对话,这次对话后两个人各奔东西,屈突通一路平步青云,成为唐朝的开国功臣,后来还享受了凌烟阁画像的待遇,尧君素则选择了困守河东郡城。终其一生,河东郡城都是忠于隋室的孤城,看来即使一个政权再不得人心,也总会有一些坚持理想的忠臣。

    尧君素的忠诚是货真价实的。屈突通做完说客之后,李渊先后派出吕绍宗、韦义节、独孤怀恩进攻,但都无法攻克,只是将包围圈越缩越小。

    尽管包围圈缩小,尧君素的忠诚依然没有改变,他甚至亲手制作了一只木鹅,将奏章装到了木鹅的脖子里,将木鹅顺黄河漂流而下,一直漂到了洛阳。洛阳的守军捞起来上交给政府,当时已经称帝的杨侗看了,一声叹息,随即擢升尧君素为金光禄大夫(正三品)。当然这个封赏没有实际意义,只不过是杨侗用这种方式表彰一个忠臣,那一刻少年杨侗的心是热的,毕竟在山河破碎的时节,还有一个忠臣在坚守着杨家的大旗。

    困境中的尧君素随后又拒绝过三批说客。

    第一批是投降李渊的洛阳官员庞玉和皇甫无逸。他们告诉尧君素,东都朝不保夕,我们已经投降了,你也抓紧吧。尧君素听了,摇摇头。

    第二批是李渊的特使,他给尧君素带来了李渊钦赐的免死金券,他告诉尧君素,李渊承诺,只要投降,永远赦免你的死罪。尧君素还是摇摇头。

    第三批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尧君素的妻子。妻子对他说:“隋王朝已经灭亡,你何必自找痛苦!”尧君素的表现出离大多数人的预料,大喝一声:“天下名分和大义,不是你们女流之辈所能知道的!”说罢,拉弓射箭,弦声响处,妻子倒地而死,尧君素还是摇摇头。

    尧君素一直坚守到公元618年十二月六日,在这期间,外边发生了很多事:唐王朝<s></s>建立,宇文化及弑君,王世充东都割据。在这期间,他已经得知皇帝死于江都,他也知道唐王朝建立,然而他还是选择坚守,在他看来,他不仅仅是在忠于皇帝,更是在忠于自己的名分和大义,他不仅仅是在坚守隋室的大旗,更是在坚守自己的信念。

    公元618年十二月六日,尧君素被侍从薛宗、李楚客刺死,头颅被送往唐朝都城长安。然而河东郡城的坚守仍然在继续,尧君素的部将王行本从解县赶回清理了门户,然后开始了新的坚守。

    王行本一直坚持到公元620年正月十四日,内无粮草,外无援军,他准备突围,然而没有一个人愿意跟随。无奈之下,王行本向唐军投降,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早已失去耐心的李渊下令处斩,河东郡城的坚守到这一天也终于终结。虽然王行本以投降告终,但终其一生,他还是坚守了自己的原则。

    人的一生,放在浩瀚的历史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个人与历史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历史瞬间,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有的人选择妥协,有的人则选择了坚持。

百度搜索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天涯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曲昌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曲昌春并收藏唐史并不如烟1·大唐开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