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 天涯 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对滇西反攻会先易后难,卫立煌是有预计的,但他确实没想到“难”会来得这么快,光进攻一个高黎贡山就费那么大的劲。

    与高黎贡山相比,怒江西岸的另一座山——松山更是易守难攻,所以卫立煌一直把第十一集团军留着,名为防守,其实就是为进攻松山至龙陵一线而准备的。

    等第二十集团军占领腾冲,两个集团军合力对付松山,才会有更大的取胜把握。

    可是,卫立煌很快改变了主意,因为一个电话,更准确地说,是因为一张地图。

    自力更生

    电话是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打来的,问他什么事,对方的语气十分神秘,“您得亲自来,电话里面不好说。”

    去了之后,宋希濂给卫立煌看一张地图,那是一张刚刚从日军那里缴获的军事地图。

    卫立煌立刻惊呆了。

    它与远征军长官司令部里的作战地图竟然一模一样,换句话说,卫立煌的作战意图和计划已被日军完全掌握。

    肯定是出汉奸了,可是两人想来想去,又都搞不清究竟哪里出了岔子。

    要知道远征军在保密方面是做过严密措施的,以至召开军事会议时,都不准与会人员做笔记,更不用说对地图进行复制了。

    计划的泄露,却是源自于美国飞机。

    卫立煌举行滇西反攻,肯定要把计划报给史迪威,偏巧一架开往印度的飞机因故障在腾冲迫降,携带文件的军官被俘,整个计划也就因此落入了日军手里。

    第五十六师团长原先仅设重兵于松山,在研究卫立煌的进攻计划后,师团长松山佑三赶紧从松山临时调了两千人到高黎贡山,以加强那里的防守。

    不管怎样,远征军已无秘密可言,卫立煌如今想到的是将计就计。

    既然日军在松山主力到了高黎贡山,第五十六师团在这一方向上的兵力必然空虚,我何不打它个冷不防?

    6月2日,第十一集团军也渡怒江奔松山而来。

    卫立煌和宋希濂都估计松山日军在调动后,所余兵力至多不过数百,所以只留了新二十八师于松山,其余集团军主力绕过松山,直趋龙陵。

    一个美械师,没有理由解决不了区区几百人的日军。

    然而,他又错了。

    一个月过去,松山仍然动都不动,反而把好好的新编师差点给打残,这让卫立煌再也坐不住了。

    发起反攻之前,卫立煌曾不只一次地隔岸眺望松山,不过,这次他决定亲自过江去看个究竟。

    当卫立煌一行来到山脚下时,有日军飞机朝地面进行扫射,随员们不由得慌乱起来,但卫立煌视而不见,兀自一人举着望远镜对山上进行观察。

    卫立煌(拿望远镜者)正在前方了解敌情

    不要怕,这是侦察机,只是恰好经过,射击也是盲目的,打不着人。

    跟着过来的有美国记者,觉得眼前的情景简直不可思议:一个战场最高指挥官,竟然可以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做若无其事状。

    赶紧拍照,传回美国国内,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牛人,什么叫猛料。

    卫立煌满心想着的却是?99lib?另外一码事。

    将计就计,却没能让日军中计。

    卫立煌还不知道,当时中国军队的来往密码已全部被日军破译,他的所有电令可以一字不漏地到达对手桌上,第五十六师团也早就在松山部署了一个大队,计有一千三百多人。

    卫立煌也许不清楚个中内幕,可是他只需根据多年沙场经验,就可以判断出松山之敌绝不只几百,而应在千人以上,再观察新二十八师的攻击情况,官兵们不是不卖力,而是实在没力了。

    显然,没力了就得换有力的,可是两大集团军都上去了,无论腾冲还是龙<dfn></dfn>陵,都处在激烈的相持缠斗之中,他们还恨不得再伸手向你要援兵呢。

    松山如此难搞,抽少了没用,抽多了,那两边就可能要失血晕过去了。

    好在卫立煌可以自力更生。他不像去印度的郑洞国,后者就是一个空头指挥官,门口连站岗放哨的都没有,卫立煌不同,他不仅可以自如地调度两个集团军,还掌握着一支直辖军。

    这支直辖军,就是郑洞国出国前留下的第八军,现任军长为何绍周。

    何绍周是军政部长何应钦的侄子,虽系高干子弟,习气却并不纨绔,人家是黄埔和陆士双料生:黄埔一期,陆士十五期。

    光凭后面这个资历,别说汤恩伯,就连冈村、板垣、土肥原们都得站成一排,喊一声“学长,您好”。

    何绍周为人谨慎,尽管叔叔身居高位,自己资历又深,但并不倚老卖老,不仅平时待人接物谦逊周到,在治军作战方面也非常认真。

    可是有时候,人还是得有点运气才行。

    淞沪会战时,何绍周担任税警总团支队司令官,由于美式军团不服黄埔的“水土”,导致开局不利,只得把位置让给了孙立人。

    人一下来,上去就不容易。到组织第二次远征前,何绍周总算熬出头,又当上了军长。

    从卫立煌那里领命之后,何绍周立即点起五万精兵,把新二十八师换了下来。

    地堡大攻防

    真是不打不知道,一打吓一跳,不是难,而是太难了。

    在第八军发起的首轮攻击中,经过轻重火炮炒油锅似的反复轰炸,日军重火力已经基本被打坍掉了,连遮蔽堡垒的树木都化为灰烬。

    但是无论多猛的火炮,都始终奈何不了那些堡垒,就算你知道它们在哪里。

    当步兵冲上山,为免误伤,只能使用近战武器,而用步机枪与武装得像牙齿的堡垒较量,就如同堂吉诃德挺着长矛刺风车,要多吃亏就有多吃亏。

    何绍周组织爆破手,抱着炸药包去炸敌堡,然而没走多远,就被打倒在射孔前。

    无法摧毁的堡垒成了进攻松山的最大难题。

    在中条山时,苏联顾问曾告诉卫立煌,什么才是真正的现代防御工事,现在第十八师团苦心营造的松山要塞,恰如对这一名词的最好诠释。

    松山要塞的大小堡垒均深入地下,上面用多达三四层的树干和泥土覆盖,光积土就有一米多厚,中间再铺钢板,加上伪装巧妙,天上落的炸弹和地上甩的炮弹均难以命中,更不容易予以破坏。

    高黎贡山的工事已算坚固,可是仍远远不及松山。第五十bbr>藏书网</abbr>六师团在松山也做了长期固守的准备,地下有小型发电厂,可以提供照明,粮草弹药则储藏丰富,短时间内足够消耗。

    “龙兵团”曾放出狂言:“中国军队不牺牲十万人,休想攻取松山!”

    何绍周的头大了。

    他面对的不是几道防线,闭着眼睛冲过去就行了,那是无数密密麻麻的地堡,而不将这些地堡和里面的日军一个不留地全部清除掉,就谈不上收复松山。

    战争进展到这种你死我活的残酷地步,“龙兵团”已经歇斯底里,其官兵完全幻化成了一种亦人亦兽的怪物,即使明知山穷水尽,也没人肯举手主动投降。

    何绍周的第八军,除在昆仑关一战成名的荣誉第一师外,其他都是黔系部队,和何绍周一样,均为贵州子弟。

    在王家烈时代,黔军名声很糟,西南军队如果设一排行榜,它得排在末尾,那是标准的“双枪兵”,一打就倒。不过在成为嫡系军后,由于历经淞沪会战等大小战役的考验,加上很多黄埔军官的加入,使得其战斗力已今非昔比。

    贵州人是很能爬山的,但此山非彼山,松山之上,大家比拼的是意志和坚韧,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特种武器。

    第二轮进攻,何绍周投入了火焰喷射器。

    火焰喷射器由一只盛装汽油混合溶液的汽瓶和皮管组成,溶液由皮管喷出后,与空气混合,会自行燃烧,从而形成一条火龙。

    由于喷射器的实际射程可达四十米,所以喷火兵用不着像放炸药包一样贴近地堡,而只需在步兵掩护下,选一个射程内的适当位置即可。

    在将火龙喷入地堡后,堡内立即燃烧、爆炸。

    如果日本兵侥幸不被烧死,炸死,那他的下场更惨,在氧气被完全烧尽后,将窒息而亡,有人临死前甚至用手把喉咙都给抠破了。

    松山上的地堡非常多,远征军只能用这样的办法让它们从眼前逐个消失。

    7月25日,何绍周发动第三轮进攻,经过苦战,远征军终于接近松山顶峰。

    与周围极其坚固的工事相比,这里的工事最坚固,与周围极其严密的火网相比,这里的火网最严密。

    母堡护子堡,子堡托母堡,轻重机枪迫击炮,加上山高坡陡,第八军连稍微靠近一点都不可能,喷火兵一时也无可奈何。

    已经两个月了,松山仍不能克,中印公路也就一直处于截断状态,补给运不上去,已严重影响到腾冲、龙陵两战场的进展。

    卫立煌传来蒋介石的紧急命令:限九月上旬克复松山,到期不成,团长以上全部要治罪。

    何绍周穷急之下,决定采用一种十分罕见的大爆破攻坚法。

    从8月11日起,工兵开始作业,分别挖出两条地道,直通日军地堡底下三十米处,筑成两间“药室”。

    美国TNT炸药,那个时代被称为“炸药之王”,满满两卡车全都运进了“药室”。起爆那一天,整个松山山顶都被掀翻了,炸出了两个深达十五米的漏斗坑。

    除了几个奄奄一息的家伙外,顶峰日军皆化成灰烬。

    两卡车“炸药之王”掀翻了松山山顶

    都这个样子了,松山之战还没完,最后还有一个由村庄、山洞组成的堡垒群。

    此时,处于攻方的远征军伤亡已十分惨重,荣誉第一师的一个营竟然只有十八人还活着,等于整个营都快打光了,其他两个黔军师情形也好不了多少,这使得第八军的整体攻击力和攻击效果锐减,前线又停滞下来。

    时间已到了蒋介石设定的九月大限,卫立煌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于是再次来到松山视察。

    第八军的实际情形他看到了,最好就是能调一支生力军过来接替,但问题是他手中已经没粮了,再说松山战场如此特殊,重新派新部队的话,必然还有一个熟悉过程,那只能使时间拖得更长。

    这位司令长官只能一个劲地给何绍周打气:“敌人已是山穷水尽、精疲力竭,你只要用适当的战术,出奇兵而攻之,松山很快就能攻下。”

    何绍周唯有苦笑,奇兵奇兵,你倒是出一个给我看看。

    从发起第一轮进攻起,何绍周可以说是绞尽脑汁,军校学99lib?的、战场历练的、临时逼出来的,该想的能想的,全都想过了,他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适当的战术”可用。

    卫立煌却没打算就此饶过他,回到后方指挥部后,当下就正式发给何绍周一项书面攻击命令,限期两周攻下松山。

    何绍周一看,两周还是有困难,便打来电话,要求让部队喘息一下,否则攻击进行不下去,说着说着,忍不住在电话里嚷了起来,“实在不行,长官不如先把我枪毙,另找旁人来松山吧。”

    战场之上,服从命令听指挥是铁律,卫立煌想不到自己连正式命令都下达了,对方不仅拒不服从,而且还敢公然顶嘴。

    他冷笑着撂下一句话,“你不用着急,不服从命令,当然是要枪毙的。”

    说完之后,他就气呼呼地把电话给挂上了。

    卫立煌的参谋长见情形不对,赶紧给何绍周打去电话,旁敲侧击地告诉对方,“卫长官这回可真生气了,他是敢作敢为的人,别以为你叔叔是军政部长,他那一刀就剁不下去。”

    何绍周意识到自己脖子上架一把冰凉的刀,再顾不得体恤他的子弟兵了。

    拼了,哪怕是近战肉搏。

    主攻团团长端着冲锋枪上阵,负了重伤抬下来,接着代团长又受伤,这个团最后仅余数十人,不得不归并其他团指挥。

    在第八军的拼死冲击下,堡垒群逐渐消融,残余日军也所剩无几,负责驻守松山的金光惠次郎少佐以下还有八十人,而且很多和腾冲那里一样,为只手只脚只眼的残疾兵。

    9月7日,第八军全歼这股残敌,完全占领松山,距卫立煌下达两周攻克的死命令,用时不到十天。

    弄巧成拙

    滇西反攻虽分三个摊子作战,腾冲、松山、龙陵,但前面两个可以说都是围绕龙陵来进行,因此史家又称整个战役为“龙陵会战”。

    龙陵是重中之重,不然就不会派宋希濂上了。

    在黄埔一期出身的将领中,宋希濂除了运气特别好以外,脑子也属于比较灵光,经常喜欢走走捷径的那一种。

    攻坚战非常难打,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如果硬攻,都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就算孙立人在八莫采用那种“不讲理打法”,也打了足足四周。

    宋希濂认为自己可以快得多。

    不是吹牛,那是有经验的。兰封会战,桂永清声名扫地,宋希濂却能取而代之,都跟兰封的攻守有关,而宋希濂之所以能攻下兰封城,某种程度上,却是日军主动撤离的结果。

    什么叫垂死挣扎,什么叫困兽犹斗,都跟人的状态有关,你不能把人往死里逼,弄得他走投无路,那不得跟你玩命吗?

    老宋长了心眼,他在龙陵采取的是一种“网开一面”战术,即猛攻东、南、北三面,故意放开西面,这一面就是给日军跑路时用的。

    很讨巧,但是运气好了,也不能说就一定不灵。

    第十一集团军主力为钟彬第七十一军,包括第八十七、八十八师,其悠久历史可追溯到德械师乃至“一?二八”会战那段光辉岁月,虽然说眼下已算不上超一流部队,但在滇西远征军中绝对还是佼佼者。

    加上宋希濂本人又是德械师的老军长,在两师中的威望很高,相当于是带着亲兵部队在征战,指挥起来那真是得心应手。

    仅用两三天工夫,第七十一军便杀到了龙陵城郊,速度十分惊人。

    6月10日晚,第七十一军前沿部队进入龙陵城,还占领了日军仓库,看到好多的干粮和罐头。

    太可人了这个,让传令兵带点到后方去。

    这下子,有实物有证人,到处都在盛传日军从西面跑了,远征军已经完全占领龙陵。

    宋希濂喜不自禁,赶紧打电话到前线查问是否属实。

    军师长们正吃着缴获的牛肉罐头,随口答道:“没错,要不要把罐头给您送两罐去?”

    老宋听了之后比吃牛肉还兴奋,刷刷地便写一捷报发重庆。

    那阵子,无论腾冲还是松山,都没有着落,收到“克服龙陵”的消息,蒋介石的统帅部差点沸腾起来,立即向新闻界进行了通报。

    但随后发生的事却让宋希濂和统帅部都目瞪口呆,且尴尬万分。

    消息是假的,那不过是龙陵的第五十六师团唱的一出空城计而已。

    当天晚上,退到四周山上的日军又反扑过来,城内的远征军未及提防,死伤大半,不得不退出龙陵。

    “网开一面”设计得很好,我留西面,让你去那里待着,可是西面实际是平原,日军如果往西面跑,根本无险可守。

    想想还要被你在后面追打,倒不如回过头来咬你了,实在不行,尚有险可据。

    以往宋希濂的运气总是不错,然而这东西毕竟不是你们家亲戚,总有出偏差的时候,一不小心,眼瞅着就砸手里了。

    敞开西面,却正好让敌人援兵从西面钻进来:从腾冲方向来了一千五百人,从龙陵的后方芒市又来了七百人,日军数量的剧增,使得仗越来越难打。

    另一方面,由于腾冲、松山被卡,补给不能及时跟进,在粮弹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第一次攻击被迫暂停。

    宋希濂万万不会想到,他要讨巧,结果却弄巧成拙,原先预想的最短时间变成了最长,直到腾冲、松山之役临近结束,龙陵之战还悬而未决。

    8月10日,在补给到位后,宋希濂才得以重新集结兵力,向龙陵县城发动了第二次攻击。

    如果说上次没成功,是因为不小心,这次应该给足了力,但情况却显得更加糟糕。

    不仅二十多天没有打下龙陵,还遭遇了第五十六师团凶猛地反扑,有的部队退回来防守都来不及,还有的差一点就全军覆没。

    卫立煌收到战报十分惊讶,这个样子,分明是攻守主角要易位了,龙陵日军哪来这么大的力量?

    按照卫立煌的推断,先前渗入龙陵的那两千多援军远不足以翻出如此大浪,其中必有蹊跷。

    高科技是不得不信的,远征军航空队的侦察机又出动了。

    连续几天拍成的照片在桌上摆了一堆,如果一张张单看,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古怪,但当卫立煌把它们平摊开,铺成一列时,立刻,一个类似于动画片的奇异效果出现了。

    在芒市以南的公路上,许多树丛竟然会走路!

    人走路很正常,树走路?

    除非它是树鬼。

    卫立煌立即命令当地游击队进行辅助侦察,侦察结果表明,“树鬼”并非灵异现象,而是伪装的日军军车,上面覆盖着的是绿色防空网,有的还特意被漆成了丛林图案。

    这么多部队秘密移动,显然是一次大规模的侵略行动,表明日军的作战意图极可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很快,缅甸地下抵抗组织传来的情报,完全证实了卫立煌的这一推断。

百度搜索 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 天涯 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关河五十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关河五十州并收藏一寸河山一寸血5·历史不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