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篇
百度搜索 神曲 天涯 或 神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太阳天:圣方济各的历史和圣多明我教团的式微。人类无意义的劳心呀!使你们在地上鼓翼的一番理论多么错误呀!
有的学着法律,有的研究《要言集》:<span class="" data-note="《要言集》(Aphorisms)为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之著作,此处言研究医学。"></span>有的受了司铎之职,有的应用他的武力或诡辩;有的盗窃,有的经营;有的溺于肉欲,有的耽于逸乐。至于我呢,弃绝了这些事情,随着贝雅特丽齐升到天上,又受到诸幸福者光荣的欢迎。
当那些灵魂回复原来的位置以后,他们站着不动,像排列着的蜡烛一般。那时我看见以前说话的光辉又增加了亮度,微笑着说:“因为那永久的光使我亮着,在他的光中我看出你的思想,你对于我的话生了疑问,要我用明白的语言解释给你听。我刚才说:那里很可以使人变为肥壮;又说:以后再没有第二个;<span class="" data-note="“那里很可以使人变为肥壮……”指圣多明我教团;“以后再没有第二个……”指所罗门之智慧,均见前篇。"></span>这两点在此应当清楚地辨别。<var></var>
“神的统治世界,曾经依了一种造物所不能窥见其底的计划,要使那妇人对于她的主人贞节,行径稳当,永不背弃地大声喊着流着纯洁的血的丈夫;<span class="" data-note="“妇人”指教会,“丈夫”指耶稣。《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载耶稣临终大声喊着;《使徒行传》第二十章载教会是上帝用自己的血所买来的。"></span>特赐恩惠遣两位王子左右护持着她。<span class="" data-note="“两位王子”指圣方济各及圣多明我,用博爱及学问以引导教友,扶持教会。"></span>这一位像<mark></mark>撒拉弗一般的热情;那一位在学问上像基路伯的光芒照耀世间。我将说及第一位,因为称赞一位便是称赞二位,所选择的不论是哪一位。
“在托皮诺和那从幸福的于拔独所选择的丘陵向下流的水道之间,有一块丰饶的斜坡,躺在高山脚下;<span class="" data-note="托皮诺(Tupino),河名,古比奥(Gubbio)主教于拔独(Ubaldo,1084—1160)选一丘陵建修道院,由此丘陵流出之水为奇亚西(Chiascio)河,此二河相合于苏拔(Subasio)山脚下,其间即阿西西之地。"></span>此山使佩鲁贾的朝阳门感觉到冷热的变换,<span class="" data-note="佩鲁贾(Perugia)之东城门,冬季受苏拔山雪之寒光,夏季则受其热气。"></span>又在此山的那面,诺切拉和瓜尔多因为在重轭之下而悲泣。<span class="" data-note="诺切拉(Nocera)与瓜尔多(Gualdo)为苏拔山东麓之地;所谓“重轭”或指受那不勒斯王之压迫,或指苏拔山东坡之瘦瘠。"></span>在这斜坡上,于其斜度最小之处,对于世间升起一个太阳,像有时从恒河升起的一般,<span class="" data-note="近夏至时,太阳视<a href="https://.99di/character/5982.html" target="_blank">如</a>升起于恒河之口。此处以太阳喻圣方济各之光辉与热心也。"></span>所以一个人叫那块地方为阿西西,还不如叫他东方为确切。<span class="" data-note="阿西西(Assisi)古作阿塞西(Ascesi),有“我已上升”之意,为圣方济各出生之地,彼既喻为太阳,则其出生之地自应名为东方也。古之传圣方济各者曰:“明如烛,如晨星,如太阳,皎洁而益世之新光,此方济各之升起也。”"></span>这个太阳还未过于离开早晨,然而因为他伟大的德行,已经使地上觉得他的热情;因为在他年轻的时候,便和他的父亲奋斗,爱上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和死神一般,从未有人自愿开门迎接她;<span class="" data-note="圣方济各于约二十四岁时即自甘贫穷,此处喻贫穷为一女人。"></span>在那主教的法庭,在他父亲的面前,他和她结合了,后来一天一天相爱得更加亲密。<span class="" data-note="圣方济各(Francesco,1182—1226),原为意大利一富商子,曾当众脱去华服,自度其乞丐生活,此非其父彼得·贝那同(Pietro Bernardone)所喜也。一二〇九年创立教团,散其家财于贫民,凡团员皆度清苦生活。"></span>这个女人自从她第一位丈夫<span class="" data-note="“第一位丈夫”指耶稣。"></span>故后,被人轻蔑,遗忘,无人向她求婚,已达一千一百多年了。有人说她很安静地和亚米克拉住在一起,当那震惊一世的人喊他的时候;<span class="" data-note="恺撒欲渡亚得里亚海返布林的西,曾叩渔夫亚米克拉(Amiclate)之门,见渔夫席地卧草,自乐其乐,不因恺撒立于前而惊奇也。"></span>又说当马利亚在十字架下的时候,她非常坚决而忍耐,和基督同升于十字架上;<span class="" data-note="耶稣死时,贫穷而裸露。"></span>然而这些对于她都没有裨益。为避免晦涩起见,我不再加深比喻的语言,我所说的一对情人,就是方济各和贫穷。他们的和谐以及脸上浮着欢乐的颜色,他们非凡的爱情以及他们甜蜜的眉来眼去,这些都是神圣思想的起源;因此可尊敬的贝尔纳多首先脱鞋,而追逐精神上的大安宁,虽然已在奔走,但犹唯恐不及。<span class="" data-note="贝尔纳多(Bernardo da Quintavalle),为阿西西贵人,为圣方济各第一门徒,其他门徒在下提及者有爱奇狄(Egidio)和西尔维斯特(Silvestro)。"></span><cite>.99lib.</cite><tt></tt>
“不认识的财富呀!丰饶的宝藏呀!爱奇狄脱鞋了,西尔维斯特也脱鞋了,都跟着那丈夫,他的妻子这般叫人欢喜。于是这位父亲,这位主人,带着他的夫人上路了,还有他的家族,他们腰里已经束着细微的绳子。<span class="" data-note="圣方济各教团团员腰束绳子。"></span>他虽然是彼得·贝那同的儿子,度着被人非常轻蔑的生活,但是他的心里并不觉得可羞而低着头。他公然把自己艰苦的计划告诉了英诺森,从他得着对于他的教规的第一次赞许。<span class="" data-note="圣方济各初遇之教皇,曾遭其斥逐;后于一二一〇年说教皇英诺森第三(InnozoⅢ)而得赞许。"></span>
“后来,贫穷的人数增加了,都跟着他过刻苦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值得在天国的光荣里歌颂的。这位大修士的圣愿又得着了第二次的冠冕,这是圣灵借手于洪诺留而赐予的。<span class="" data-note="圣方济各所创立之教团于一二二三年再受教皇洪诺留第三(Onorio=HonoriusⅢ)之赞许。"></span>后来,他渴望着殉道的工作,冒犯着傲慢的苏丹,传播基督及其使徒们的教义;<span class="" data-note="圣方济各于一二一九年曾传教于埃及之苏丹。"></span>因为他知道那里的百姓太顽固而难以变化,徒然留着无用,就回到意大利的牧场来收果子;于是,在台伯和阿尔诺之间的岩石上,他在他的肢体上接受基督的最后伤痛,经过两年之久。<span class="" data-note="在台伯河与阿尔诺河之间,卡森提诺境内之拉凡钠(La Verna=Alvernia)山上,圣方济各于其手足受钉痕,于身上受枪伤,以证明其与耶稣有同一之精神。"></span>
“当他见悦于那使他传播如许美德的一位,他被召到天上,在那里接受应得的报酬,因为他自甘卑下的缘故。那时他把他的兄弟们看作合法的继承人,委托了他的夫人;他在世时很爱她,也命令他们对她爱得有始有终。当他高贵的灵魂离开他夫人的胸怀,回到他的国度的时候,他的遗体并不需要别的棺材。<span class="" data-note="与极贫人或处极刑之人同样葬法,即裸埋于土中也。"></span><mark>九九藏书</mark>
“现在,考虑他那有价值的同伴的状况吧,他们都是共同维持彼得的船,行进于正道,在大海之中的。<span class="" data-note="“彼得的船”指教会。“同伴”指圣多明我,圣托马斯亦其教团之团员,此处谴责众团员之走入歧途。"></span>这位就是我们的教长:无论谁,依着他的指挥,你便看得出那是好的装载。但他的羊群却贪着新的食料,他们竟不得不走入各种的小路上去;那些母羊游荡得愈加远,她们回到羊栏的时候,愈加瘪着奶子。当然,他们之中也有怕遇着危险,而紧依着牧人的,但这些究属少数,只要少许的布,便够他们做风帽了。<span class="" data-note="修道人常戴一种风帽与外套相连之衣服。"></span>
“现在,假使我的话并不含糊,假使你也十分用心听着,假使我以前说的你还记得,那么你的欲望有一半可以满足了;因为你已经看见了树,由此自然可以得着木片;而且那束着皮带子的<span class="" data-note="束皮带者指圣多明我教团团员,亦犹束绳子者指圣方济各教团团员也。"></span>也明白:那里很可以使人变为肥壮,只要不自入迷途。”
百度搜索 神曲 天涯 或 神曲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