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 天涯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新宠灰飞烟灭,难道武则天手下再没有受宠之人?

    其实有一个,这个人就是名垂青史的狄仁杰。

    狄仁杰用他的一生证明了一个道理:好人跟好官,其实可以合二为一。

    之前我们曾经说过,好人不一定是一个好官,好官不一定是个好人,但是狄仁杰的人生经历表明,做好人与当好官其实并不矛盾,关键看你想不想,愿不愿意,因为当好官的同时做好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狄仁杰第一次给李治和武则天留下印象是因为一次据理力争。

    公元676年九月七日,李治接到了一封奏报:太宗李世民昭陵上的柏树被砍了。

    李治的头发顿时竖了起来,这是谁干的?

    李治接着往下看,大理寺卿奏报说是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和左监门军中郎将范怀义。

    在奏报的结尾,大理寺卿建议,按照法律,将二人开除官职。

    李治压抑不住内心的愤怒,自己在位,先帝陵上的树却让人砍了,这不是把自己往不孝的深渊推吗?

    李治随即下令,将这两个人诛杀。

    这时大理丞(最高法院主任秘书)狄仁杰一挺身站了出来,按道理,他没有必要出来说话,他的领导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长)在,天塌下来,有领导顶着。

    狄仁杰说道:“法律条文明明都在,陛下却不遵守。法律失去了公信力,百姓就会手足无措,而且这种事情西汉已经有先例,罪不至于诛杀。”

    听了狄仁杰的话,李治冷静了下来,想想狄仁杰的话不无道理,虽然砍先帝陵上柏树可恨,但按照法律只能开除,不能诛杀。

    李治接受了狄仁杰的说法,权善才和范怀义总算保住了命,被开除官职,流放岭南。

    几天后,给皇帝李治留下深刻印象的狄仁<abbr></abbr>杰被任命为侍御史,李治看中了他的人品。

    其实,李治并不是第一个欣赏狄仁杰人品的人,早在狄仁杰只是并州一个小小法曹时,人品就让同事折服。

    有一次,同事郑崇质被派到一个边远的地区出差,郑崇质一下犯了难,因为他的母亲年老多病,急需他的照顾。

    就在郑崇质左右为难时,狄仁杰主动找到了安排郑崇质出差的并州长史蔺仁基,请求替郑崇质出差。

    狄仁杰说:“郑崇质的娘亲病得不轻,怎么能让他出差在万里之外<a href="https://.99di/character/62c5.html" target="_blank">担</a>心不已呢?还是我替他去吧!”

    别人躲闪犹恐不及,狄仁杰却主动请命,这一下感动了在场<mark>九九藏书</mark>所有的人。

    蔺仁基答应了狄仁杰的请求,从此对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相比于这个年轻人,以前自己的心胸太狭窄了。

    蔺仁基找到跟自己素来不睦的并<abbr></abbr>州司马李孝廉,两个人谈起了狄仁杰,然后相视一笑:“相比这个年轻人,难道我们不惭愧吗?”

    心宽了,天地就宽了。

    后来,狄仁杰在仕途上兢兢业业,做好官的同时也做好人。

    李唐皇族之一的李贞在豫州起兵失败后,牵连出六七百人,这六七百人又牵连到各自家属,达到了五千多人。按照一般人的逻辑,一杀了之,简单省事。负责行刑的官员已经开始催促行刑,身为豫州刺史的狄仁杰却请求暂缓,随后给武则天上了一道奏疏。

    奏疏中,狄仁杰反复说明,这五千人并无谋反之心,只是被人牵连,恳请武则天仁慈,网开一面。

    经狄仁杰的恳请,武则天抬手放过了这五千人,由之前的斩立决变更为流放,五千人由此获得新生,这一切都因为有狄仁杰这个好人好官。

    在武则<q></q>天的手下,狄仁杰虽然起起伏伏,但武则天对他的信任始终不减。

    公元691年九月二十六日,狄仁杰升任地官侍郎(财政部副部长),同时参与政事,成为宰相团成员之一。

    任命之后,君臣二人有一番对话很经典。

    武则天:你在豫州做出很多成绩,还是有人打你小报告,你想不想知道是谁?<samp>99lib?</samp>

    狄仁杰:陛下如果认为我有过失,我愿意改正;陛下如果认为我没有过失,那是我的幸运,因此我并不想知道谁打我的小报告!

    此番对话,让武则天深深折服,若非心底无私,何来胸襟如此坦荡?

    然而令狄仁杰没有想到的是,即便他坦荡如此,还是有人想对他背后出招。

    身在仕途,防不胜防。

百度搜索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 天涯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曲昌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曲昌春并收藏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