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 天涯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重臣一起反对,李治也有些束手无策。

    为了减轻阻力,他曾经试过变通的方法。

    按照唐朝后宫的惯例,皇后以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妃均为正一品。李治为了提升武则天的地位,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新名词——“宸妃”,“宸妃”位于皇后之下、贵妃之上,换句话说,就是不是皇后的皇后,准皇后。

    然而这个变通还是没能行得通,侍中韩瑗和中书令来济给驳了回来,理由是“没有先例”。看来,“立后”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李治感觉自己走进了死胡同。

    难道这个死胡同就不通吗?他的心中没有答案。

    几天后,他在李那里找到了答案。

    李进宫朝见,李治留下他单独谈话。李治先起了话头:“我打算立武昭仪为皇后,可褚遂良坚决反对,他是先帝的托孤重臣,我是不是该听他的话,就这么算了呢?”

    这时李说出了一句让后世诟病不已的话:“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去问别人呢?”

    “立后”真是<var>99lib?</var>皇帝自己的家事吗?其实不是,对于皇帝而言,国即是家,家即是国,“立后”看似家事,其实却是国事。

    那么李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句不负责任的话呢?

    因为他看透了“立后”背后的局。

    李治仅仅是为了立武昭仪为皇后吗?其实不然。

    所谓“立后”,是以“立后”之名,实际却是皇帝与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权臣之间的一场皇权和相权的博弈。

    李治立后,不是单纯的立后,他要把武则天升级为自己的帮手,进而对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宰相集团进行打压;所谓“立后”,其实是为了收权,压缩长孙无忌等人手中的相权。至于废王皇后,立武皇后,那是因为武皇后比王皇后更<strike>.99lib.</strike>有政治才能。

    李看透<a>99lib?</a>了这个局,长孙无忌也看透了这个局,但是他没有退路,他退无可退,他退就意味着武则天进,所以尽管长孙无忌知道武则天背后站着皇帝李治,他还是要把抵制进行到底,因为他别无选择。

    谁也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长孙无忌更不愿意。

    长孙无忌心中闪过一丝寒意,他苦心积虑将这个外甥扶上皇位,又手把手帮他清除了异己,现在,他还是要从自己手中把权力收走,转而信任那个曾经做过先帝才人的女人。

    唉,自己一生算计,最后又算计出什么呢?

    到这时,先帝李世民的三位托孤重臣产生了分野,褚遂良坚<a href="https://.99di/character/51b3.html" target="_blank">决</a>抵制,长孙无忌表面中立实则抵制,李则选择圆<var>99lib?</var>滑地站在了皇帝的一边,而皇帝李治就此找到了答案。

    回过头看,李世民托孤是有深意的,他同时指定长孙无忌、褚遂良、李为托孤重臣,长孙无忌代表文官,李代表武将,褚遂良居中调停,就是为了防止将来出现纷争。

    如果三个托孤大臣铁板一块,那么皇帝李治的日子就难过了,而长孙无忌与李素来不睦,他俩注定不是一个阵营,在关键的时刻,必定分崩离析,而这样皇帝就可以居中制衡。

    现在代表武将的李倒向了李治一边,文官集团又产生了以许敬宗为代表的分支,李治的心中有了底,死胡同的前方,闪出了一丝光亮。

    不久,许敬宗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道:“种田的人多收了十斛麦子,还考虑换个媳妇,何况是富有四海的天子?天子废立皇后都是天子的家事,外人有什么资格妄加议论呢?”

    此言一出,武则天大喜,密令左<var>99lib?</var>右奏报李治,李治得报,同样大喜。

    一切朝着有利于李治和武则天的方向发展。

百度搜索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 天涯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曲昌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曲昌春并收藏唐史并不如烟3·武后当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