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D坂杀人事件 天涯 D坂杀人事件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笠森法官的心理测验是如何进行的?而对此测验,神经质的斋藤有何反应?蕗屋又是如何冷静沉着地面对测验?我想在此避免罗列那些无关紧要的叙述,直接说明结果或许较为妥当。

    心理测验的隔日,正当笠森法官在住宅书房里,面对测验结果的文件苦苦思索时,用人递上明智小五郎的名片。

    读过 href='8633/im'>《D坂杀人事件》的读者想必对于这名唤作明智小五郎的<dfn>.99lib.</dfn>男人有些印象。他在该事件后陆续参与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犯罪案件,并从中展现了特殊的推理才能。不仅是专家,一般社会大众也非常认同他的才能,而笠森法官在与他共同办理一件案件后,对他更是有了十足的信心。

    在女佣的带领下,一脸微笑的明智来到法官的书房。老寡妇惨死案发生在《D坂杀人案件》数年后,如今的他,已不再是过去那个书生了。

    “您很勤奋呢!”明智瞥了一眼法官书桌上的资料,说道。

    “没这回事,但这个案件还真是折磨我。”法官面向来客回答道。

    “是正在审理中的老寡妇惨死案件吗?心理测验的结果如何?”自从案件发生以来,明智经常与笠森法官见面,于是顺口问起后续发展的情况。

    “这个嘛,结果可说是非常明显。”法官说,“但我还是无法接受。昨天已进行了一轮有脉搏测量配合的联想诊断,蕗屋几乎没有任何特别的反应。虽说脉搏测量的数据值得进一步商榷,但与斋藤的结果相较,问题都还算小的。你看,这是测验细项与脉搏记录。由这项记录看来,斋藤面对关键词时所需的反应时间显然更长,如‘盆栽’这个刺激字词的反应时间,他得花上六秒;而对非关键字词的回答,蕗屋的反应时间甚至更长一些。联想测验也呈现相同的结果。”

    法官所做的联想诊断纪录如下:

    <table><tr><th>刺激字词</th><th colspan="2">蕗屋清一郎</th><th colspan="2">斋藤勇</th></tr><tr><td> </td><td>反应词</td><td>所需时间(秒)</td><td>反应词</td><td>所需时间(秒)</td></tr><tr><td>头</td><td>发</td><td>0.9</td><td>尾巴</td><td>1.2</td></tr><tr><td>绿</td><td>蓝</td><td>0.7</td><td>蓝</td><td>1. 1</td></tr><tr><td>水</td><td>汤</td><td>1.1</td><td>鱼</td><td>1.3</td></tr><tr><td>歌</td><td>歌唱</td><td>1.0</td><td>女</td><td>1.5</td></tr><tr><td>长</td><td>短</td><td>0.8</td><td>绳子</td><td>1.2</td></tr><tr><td>〇杀害</td><td>小刀</td><td>0.9</td><td>犯罪</td><td>3.1</td></tr><tr><td>船</td><td>河</td><td>0.8</td><td>水</td><td>2.2</td></tr><tr><td>窗</td><td>门</td><td>0.8</td><td>玻璃</td><td>1.5</td></tr><tr><td>料理</td><td>西餐</td><td>1.0</td><td>生鱼片</td><td>1.3</td></tr><tr><td>〇金<span class="" data-note="原文亦为“金”。在日文中,“金”除了有钱的意思外,也有铁的意思。所以,斋藤才会回答“铁”。"></span>  </td><td>钞票</td><td>0.7</td><td>铁</td><td>3.5</td></tr><tr><td>冷</td><td>水</td><td>1. 1</td><td>冬天</td><td>2.3</td></tr><tr><td>生病</td><td>感冒</td><td>1.6</td><td>肺炎</td><td>1.6</td></tr><tr><td>针</td><td>线</td><td>1.0</td><td>线</td><td>1.2</td></tr><tr><td>〇松树</td><td>盆栽</td><td>0.8</td><td>树木</td><td>2.3</td></tr><tr><td>山</td><td>高</td><td>0.9</td><td>河</td><td>1.4</td></tr><tr><td>〇血</td><td>流</td><td>1.0</td><td>红色</td><td>3.9</td></tr><tr><td>新</td><td>旧</td><td>0.8</td><td>衣服</td><td>2.1</td></tr><tr><td>讨厌</td><td>蜘蛛</td><td>1.2</td><td>生病</td><td>1.1</td></tr><tr><td>〇盆栽</td><td>松树</td><td>0.6</td><td>花</td><td>6.2</td></tr><tr><td>鸟</td><td>飞</td><td>0.9</td><td>金丝雀</td><td>3.6</td></tr><tr><td>书</td><td>丸善</td><td>1.0</td><td>丸善</td><td>1.3</td></tr><tr><td>〇油纸</td><td>隐藏</td><td>0.8</td><td>包裹</td><td>4.0</td></tr><tr><td>朋友</td><td>斋藤</td><td>1. 1</td><td>说话</td><td>1.8</td></tr><tr><td>纯粹</td><td>理性</td><td>1.2</td><td>言语</td><td>1.7</td></tr><tr><td>箱</td><td>书箱</td><td>1.0</td><td>人偶</td><td>1.2</td></tr><tr><td>〇犯罪</td><td>杀人</td><td>0.7</td><td>警察</td><td>3.7</td></tr><tr><td>满足</td><td>完成</td><td>0.8</td><td>家庭</td><td>2.0</td></tr><tr><td>女儿</td><td>政治</td><td>1.0</td><td>妹妹</td><td>1.3</td></tr><tr><td>图画</td><td>屏风</td><td>0.9</td><td>景色</td><td>1.3</td></tr><tr><td>〇偷窃</td><td>钱</td><td>0.7</td><td>马</td><td>4.1</td></tr></table>...

    ※刺激字词前的“〇”代表与犯罪相关的字。在这次测验中,实际使用了上百个刺激字词,并细分为两三组,再一一进行测验,此表格是为了让读者易于理解而经过了简化。

    “你看,很清楚吧!”法官等明智看完记录后说道,“看过这份记录后便知,斋藤回答的时候刻意做了一些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反应时间缓慢,而且不只在关键的字词上,连带着影响到关键字之后的一两个字词。此外,对于‘金’的联想是‘铁’、‘偷窃’的联想是‘马’,这样的回答极其不自然。相对地,蕗屋的回答自然多了。‘盆栽’为‘松树’、‘油纸’为‘隐藏’、‘犯罪’为‘杀人’等,若他真是犯人却做出这样的反应,那么,他的低能可就是超乎想象的,然而实际上他不但是大学生,还是个表现优异的学生。”

    “这样的推断听起来挺有道理的!”

    明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但是法官一点儿也没意识到他话语里意味深长的含义,接着说:

    “通过测验,蕗屋应该确定没有嫌疑了。而斋藤是否真是凶手,从结果看来也十分明确。奇怪的是,我却无法断定。虽说预审判决有罪并不代表就此定罪,光是这点,或许我可以判斋藤有罪。可是你也知道,我个性就是不服输。若到公审时我的判决被完全推翻,总是很难堪的,这一次我真的觉得相当困惑啊!”

    “这份资料实在有趣,”明智拿着资料自言自语道,“针对‘书’这个字,两人皆回答‘丸善’<span class="" data-note="创立于明治二年,以出售外文书和文具为主的书店。尤其是在战前,若想买外文书,只有这里才买得到。"></span>,显示了蕗屋与斋藤都是相当用功的学生。有趣的是,蕗屋的回答多少与实物相关,也较为理性,相对地,斋藤的答案则温和抒情得多。例如‘女人’、‘和服’、‘花’、‘人偶’、‘景色’、‘妹妹’等。这些回答让我觉得他是个多愁善感又懦弱的男子。另外,斋藤想必有病在身吧!对于‘讨厌’,他回答‘疾病’,对<mark></mark>于‘疾病’,他则回答‘肺炎’。这是否暗示了他一直以来都处于对肺炎恐惧的心理中呢?”

    “原来还能这么解读。联想诊断这个方法,越深入思考,就越能找出许多有趣的细节啊!”

    “但是,”明智接着语气一转说,“您是否想过心理测验也有盲点,德·奎若斯<span class="" data-note="即rnaldo de Quiròs(1873—?),西班牙犯罪学家。曾任职于社会改革协会主办局,著有《近代犯罪学说》(Las Nueras Teorios dela Criminalidad)、《马德里市下层社会的生活》(La mala vida  Madrid)、《西班牙血统型犯罪》(Criminologia de los delitos de sangre cu Espana)等书。"></span>曾公开批评心理测验提倡者闵斯特伯格,认为这种方法虽是为了取代严刑拷问而设计,但结果仍与拷问相同,经常陷无辜者于有罪的境地,却令有罪者逍遥法外。而闵斯特伯格本身则坦承,心理测验要能够达到真正的效果,必须限定在确认嫌犯对于某场所、某人物、某事物知情的条件下,若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心理测验亦难以避免失误的风险。我忘了是在哪本书里读过这样的内容。在您面前谈论这么专业的问题或许有班门弄斧之嫌,不过我认为这点很重要,不知您如何考虑?”

    “假如考虑最糟的情况,或许真是如此吧,这我当然清楚!”法官面带些许不悦回答道。

    “但是,您所谓的‘最糟的情况’也许出乎意料地近在咫尺。以下的情形难道不可能发生吗?例如,假设一名无辜男子成为某案件的嫌犯,他比较神经质。这名男子在犯罪现场遭到逮捕,而他对犯罪事实也非常了解。在这种先决条件下,他对于心理测验是否能心平气和呢?‘啊,这是要刺探我的,该怎么答才不会被怀疑?’因为焦虑而变得疑神疑鬼,这是极其自然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对他施行心理测验,难道不会如德·奎若斯所说的‘陷无辜者于有罪’吗?”

    “你是暗指斋藤勇吧?不,关于这点我也隐约察觉到了,因此刚才我才会说觉得很困惑!”法官的神情越发苦恼。

    “那么,假设斋藤无罪(虽说偷钱的罪已无法逃避),那么究竟是谁杀死老寡妇的……”

    “既然如此,你认为嫌犯另有其人吗?”法官猛然粗暴地打断明智的话。

    “没错,”明智泰然自若地回答,“根据这份纪录,我认为蕗屋应该就是犯人。但仍需进一步确认。他回家了吧?不知能否请您找个不让他起疑的理由邀他到这里来,我一定会找到真相,请您拭目以待!”

    “什么,你有确实的证据?”法官惊讶地问。明智并未流露一丝得意的神情,如实地详细说明了他的想法。听完,法官对于他的推理深表佩服。

    于是,笠森法官立刻接受明智的请求,派人前往蕗屋的住处。“您的朋友斋藤已确定有罪。关于此事想和您面晤一谈,劳烦到我的私人住处一趟。”

    这就是邀请蕗屋的借口。此时蕗屋刚从学校回到家,一接到信息即刻出门。对他来说,这个好消息让他相当激动。或许是太过兴奋了,以致完全没察觉到自己已掉入致命的陷阱里……

百度搜索 D坂杀人事件 天涯 D坂杀人事件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D坂杀人事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江户川乱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户川乱步并收藏D坂杀人事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