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史上最惨小皇帝 天涯 或 史上最惨小皇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我也没空回复魏忠贤,关键是在魏忠贤面前表什么态都没用。我倒是下意识的加快了步伐,毕竟门外跪的这四个人都不是善茬。让他们等久了自己这个皇帝宝座坐的稳当不稳当不要紧,要是刚穿越就把命搭进去也够悲催的。
我看到门口齐刷刷的跪着四位大佬,这四个人中最好辨别的应该是曹操和张昭。
曹操好认是因为曹操身高比较矮,张昭好认是因为这四个人里书生气最重的必然就是张昭。
至于赵匡胤和鳌拜这两人虽说一满一汉,但满汉之间的样貌差距倒也不是很明显。粗略的判断下来鳌拜出身满清贵族虽说性情乖张但看上去颇为威严的应该是鳌拜。
赵匡胤到是年轻的时候在底层混迹,虽说上位后颇有威严但眉眼中似乎还透出一些狡黠的神色来。
乖乖,这四位大佬是能跪着的么?我赶紧走下台阶挨个搀扶:“朕昨日夜读春秋,今日到是有些困倦这才晚起了一些。让几位大人久等了。”
其他几人没说什么到是曹操说道:“皇上爱学是天下之幸事,况且圣上尚且年幼不需早朝晚起些也是应该的。”
几个人麻利的站了起来,要是换做寻常人可能看不出什么端倪。但我从小身体不好尤其是脊椎不行。有时去看中医需要跪着给大夫检查后背,跪半个时辰的人根本不可能站的这么利索。要说那几人是武将也就罢了,张昭也站的这么快就很说明问题了。
还好刚才没和魏忠贤说什么,这家伙应该和这中间的某一个甚至是几个人有关联。
眼下自己这个皇帝算得上是寄人篱下,不但没有实权可能还要处处受监视。那里有闲心管着几个人到底跪多久的问题,他们肯跪都已经是很给自己面子了。
“魏公公叫人准备些茶水,我与几位大人到御书房谈事。”
魏忠贤应了声是便给身边的小太监递了个眼神,自己则是引着我往御书房走去。
这御书房算不上气派,倒也是真适合读书。屋内的阳光正好既不十分刺眼也不会让人觉得昏暗。
乱臣贼子四天王进入到御书房简单的客气了几句便分别落座。单从座次上看曹操和鳌拜应该是这四个人中地位最高的,赵匡胤应该和曹操关系不错,张昭应该是听鳌拜的。
“方才我听魏公公说朕的老师魏藻德之子干了不少丑事儿让满朝文武颇为不满啊。”
看得出来曹操等我提这件事已经等了挺长时间了,站起身来:“回圣上,魏藻德之子魏翔三日前于京城西郊的宅邸内强奸三名民女,事后民女家人不甘告到宛平县。因此事涉及到帝师魏藻德,所以此案由大理寺协审。魏翔已于昨日当堂认罪。”
曹操说完话还是站在书桌前面,鳌拜也站起身来:“皇上,臣以为魏藻德教子尚且如此决计不可再让他担任皇帝的老师。”
都说鳌拜是个大老粗可要不是魏忠贤有言在先我还真以为鳌拜这幅义愤填膺的样子是打算置魏藻德于死地。
从小学的历史书告诉我这世界上的奸臣有两种,一种是心甘情愿成为奸臣的。这种人多半心中对自己定位不明确又在某个方面有比较大的需求像鳌拜董卓之流。有些人是被历史大势推到台前,又因为某些特定事情的发生变成了奸臣继而成为雄主像曹操和赵匡胤都属于后者。
要说哪个更危险?都是亡国之祸哪个都危险。但眼下的情况曹操和赵匡胤这一边肯定要比鳌拜稍微好一点,曹操这种人就算要动自己还得等时机。鳌拜要是脑子一热自己恐怕就小命不保。
眼下还是暂时听曹操的话为妙,况且自己实在是对魏藻德此人全无好感。
“依朕看来魏藻德之子强抢民女实在是他教子无方,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种人整天还给朕讲什么仁义道德实在是可恶,不给他治个欺君之罪实在难解我心头之恨。”
我这话一出曹操自然是表示赞同的,但鳌拜明显就有些不高兴。鳌拜正欲争辩到是张昭从他后面的椅子上站了起来:“臣以为魏藻德其人欺世盗名死不足惜,但若是贸然杀他怕是会有百姓议论圣上有违师徒之道。他毕竟还是做过皇上的老师对待这种人还是应该处理的更妥善些才是。”
说句实话在我的一贯印象里张昭就是那个赤壁之战主降的废物,却没想到这老家伙的嘴这般厉害,竟一时堵得我哑口无言。
曹操似乎看出了我的窘迫:“臣也以为说他欺世盗名可以,但是治他欺君不妥。”
曹操这个时候肯让步至少说明曹操的心里还是给皇权面子的,至少表面上他还是在保全自己皇帝尊严的。但可气就可气在他虽然给了自己台阶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下。
若是自己给的解决方案不好反倒会激起他们更过分的讨论。
“那我们找个由头让魏藻德调离京城如何?”
曹操显然也没想到我能说出这么个办法,从他们的反应就能感觉到自己这个身体原来的主人应该是个极其容易上头的脓包。
“圣上所言极是,但不知圣上想如何将魏藻德调离?若是调到地方官职太低恐引人非议,若官职过高又不符合给他惩罚的初心啊。”
有些时候曹操这种人根本让你摸不透,明明先前给自己台阶下的就是他,现在一句话把自己顶到这给自己下不来台的还是他。按他们的说法皇上根本不参与前朝事务怎么可能知道怎么调离合适?
好在先前魏忠贤说过赵匡胤是从山西打仗刚回来:“若是将魏藻德调往山西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曹操和鳌拜同时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似乎看到了什么新鲜事一般:“皇上圣明!”
“那好,朕即刻请魏公公代笔帮朕写一封调令。”不写着调令到真不是因为自己懒,关键是那些官面上的话自己实在不会说。而且我也不知道这个乱七八糟的时代到底该写什么字。
许久没说话的赵匡胤听到我的话突然起身道:“臣以为让魏公公代笔于礼不合。”
赵匡胤这一句话又把我架住了,好在曹操开口道:“寻常文书罢了,只要决策已有谁去执笔不过是小事罢了。”
曹操这家伙果然不简单,说他奸雄可能都是夸他。
百度搜索 史上最惨小皇帝 天涯 或 史上最惨小皇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