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 天涯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借有关的成语、俗语、故事,如“借刀杀人”、“借力打力”、“借腹生子”、“借尸还魂”、“借花献佛”、“草船借箭”等,这些文化遗产体现出中国古人独特的智慧和谋略。

    借势思维正是基于这种智慧和谋略的一种思维模式。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傍大树”、“抱粗腿”之类,体现的就是一种借势思维。所谓借势思维就是,作为弱者或者作为后来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借助强者或先来者的一种思维方式,简单点讲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俗点说就是“只要是快车,不妨搭一程。”借势思维强调的是:作为弱者,寻找比自己更强大的一方,借助他们的实力与势力,使得自己也能够摆脱弱小的地位,得到别人的关注与尊重,并实现作为弱小者无法实现的目标;作为强者,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互相借势,从而形成强强联合的局面,实现自己独自无法实现的目标。

    作为弱者,运用借势思维,可以快速摆脱弱势地位;作为强者,运用借势思维,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家要善于运用借势思维,无论在战略决策上,还是在营销执行方面,借势都是最大化地利用资源,以有限的投入,获得超值的回报。

    综观全球商界精英,很多企业家都是运用借势思维的高手。他们在自身实力弱小时,借助强者的力量,迅速崛起,典型者如比尔·盖茨治下的微软;作为强者,为了实现目标,主动与强者联合,从而成为数一数二的行业领导者,典型者如杨元庆领导的联想;有些企业家,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借势策略,典型者如牛根生领导的蒙牛;有些企业,充分向名人借势,从而取得了惊人的营销业绩,典型者如法国企业界推广白兰地的商业行动……他们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实现了自身目标,演绎了一幕幕商业战争的借势大戏。

    <h3>微软:小蛇是怎么成长为大象的</h3>

    作为电脑行业的领导者,IBM的龙头老大地位由来已久,然而,谁也不会想到,20世纪80年代,IBM的一个决策,会使微软这样一个小公司,一夜之间成为计算机软件行业的霸主。微软正是依靠“傍大树”的方式,借势成功,几乎将原来的老大IBM彻底清除出局。这一戏剧般的借势恩怨,堪称当代商业竞争史上的经典案例。

    正是IBM在1981年推出第一台PC时,选择了微软而不是其他人的操作系统,才使后者发展成为软件行业的霸主。1986年,微软公司上市时市值连10亿美元都不到,而IBM当时的市值却高达930亿美元。18年后的2004年,微软的市值高达2800亿美元藏书网,而IBM的市值仅为其一半,为1460亿美元。单从市值角度考察,1986年的微软市值与IBM市值之比约为0.0108,而2004年的微软市值与IBM市值之比约为1.9178。稍一比较就会发现,后一个比值竟然是前一个比值的177.6倍。也就是说,在与IBM合作的18年中,微软发展壮大了177.6倍。

    为了掌控PC发展和互联网业务,IBM和微软在计算机产业大战中展开了激烈较量。结果是,1993年,IBM一年就亏损了81亿美元,创下公司自成立以来亏损的最高纪录。

    面对史无前例的巨大亏损,眼看着IBM将寿终正寝,“蓝色巨人”却一改历史上的保守作风,紧急向外求援,于是对电脑毫不了解的“空降兵”郭士纳从天而降,对IBM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美国大型企业改革和转型成功的经典案例。

    IBM的一个决策,使微软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为软件行业的霸主。微软通过借势,成功地实现了做大的目标;而IBM由于对市场行情的预期过低,对潜在的竞争对手疏于防范,几乎将IBM推向深渊,幸好有郭士纳,才不致留下“蛇吞象”的笑话贻笑大方。

    毫无疑问,微软是借势成功的典型,没有这次机遇,微软可能将永远淹没在硅谷的企业森林中,而IBM则是失败的典型,这教育企业家,和小企业的合作,必须有足够的战略上的准备,一招不慎,就可能犯致命的错误,从而贻害无穷。

    <h3>联想:借势一小步,成功一大步</h3>

    联想是中国计算机行业的翘楚,其领导者地位已很难撼动,探究联想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联想在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运用了借势思维。一个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下属的小公司,成长为一个跨国集团,其成长的足迹,可概括为借势一小步,成功一大步。当然,近几年,联想最引人注目的借势行动是搭奥运会的顺风车和收购IBM的PC业务。

    联想创立以来,借过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势,借过商务贸易的势,甚至借过国际竞争对手的“势”。2008年8月,中国将主办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这场全球最大规模的体育赛引起举世瞩住拿来同“安妮”相比较。出于一种对新品牌的好奇心理,女士们纷纷购买“魅力”试用。后来,发现它一点不比“安妮”差,质量上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后更是要购买“魅力”了。这种营销方式,使“魅力”牌妇女卫生用品销售量逐渐上升。

    高原庆一郎运用借势思维,使“魅力”成为名牌卫生用品,市场占有率远远超过了“安妮”。

    强者做势,弱者借势。一个人要成功,需要借势思维;一个企业要永续经营,也需要这种思维。

百度搜索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 天涯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企业家的思维盛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杨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杨健并收藏企业家的思维盛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