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原子打印机 天涯 原子打印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要是以往,几门大将军炮损失了,高一功肯定会肉疼不已,而现在他几乎没什么感觉,怀揣利器自然就看不上这些坛坛罐罐了。这大概就是富足心态吧,穷的时候好不容易有条没布丁的褂子,珍惜得就跟眼珠子一般。现在突然间有了皮裘,而且还是好几件,布褂子就不当回事儿了。
敌军离城不足200步的时候,五十多门虎蹲炮前后脚响了,上万枚炮子飞了出去,黑压压的一片甚是壮观,由于速度不是很快,肉眼看去就像是飞来了一大片蝗虫一般,不过一部分打在了盾车上,扑簌簌响成一片,剩下的炮子一半落空了,另外一半瓷瓷实实地砸在了人体上,不过受限于距离跟威力,大多都是皮肉伤,有些炮子被麻包卸去了力道,根本就没有造成伤害,但是也有不少倒霉蛋,被炮子砸中了头或者手脚,倒在了地上。阵上观敌的吴三桂看到几十个人倒在地上心里也没什么感觉,他们本来就是用来换自己主力的命的,这就是他们的价值所在,他一共派出去了4000人,其中走在前面的2000人扛着麻包,里面是30斤沙土,后面的2000人就是用来做替补的,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就扛起落在地上的麻包继续前行,他们如果逃跑,就会被杀或者遭到株连被杀。所以宁可倒在向前的路上也不能回身逃跑。
4000名无甲的降卒走过既短暂又漫长的火炮射程后,能继续行走的还剩下3500左右,倒在地上的大多都没死,只是失去了行动能力而已,要是这些人都当场惨死,那这4000人的士气早就崩盘了,不过阿济格到巴不得他们都死了才好,自己现在的后勤压力很大,主力虽然都已经到了武关城下,但是身后漫长的补给线两侧不知还潜伏着多少敌军,他也不指望短期得到补给了,自己大营里的粮草还够用十几天的,只要攻破武关,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而十几天在他看来,是绰绰有余的的,但是把粮食浪费在这些废人身上他还是舍不得的。
盾车在离城墙七八十步的地方停了下来,再往前它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对于弓箭的吊射跟直射它们都无能为力,停在这里是为了接应下一波冲上来的主力。而对于那些扛包的军卒来说,前面的路才更可怕,对于即将到来的箭雨,他们将毫无防护能力,只有快跑才能减少在危险区域里停留的时间,快去快回是唯一的希望。
大约有那么二三十步的距离,他们是幸福的,虽然身上背着沉重的麻包,累得眼前金星乱冒,但是这一段距离,炮打不到箭射不着,至少生命是安全的,生在乱世,能保住命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为此吃苦受罪实在是算不了什么。但是这种幸福终究一闪即逝,就像流星一般难以留住。随着铺天盖地的箭雨来袭,最惨烈的时刻终于到来了,箭雨没有间歇没有休止,越近就越凶狠,每前进一步都会有人倒下,这会倒下的人要比被炮子打翻的悲惨得多,他们大都难以活下去了,春天已经来临了,利箭造成的贯穿伤就是他们的催命符,就算现在不死,也终将死在痛苦的热症下,到时候浑身腐烂一身黑血,死得是要多难堪有多难看,为了防治瘟疫的爆发,不等他们症状发作,就会被自己人活埋掉。在进入弓箭手直射距离一段时间以后,终于有人受不了了,大喊一声就丢下麻包掉头往回跑,这种事儿就是这样,有了第一个带头的,其他人就会有样学样,紧接着所有人都开始往回跑,2000个麻袋都丢在了离城墙30步以内的距离上,密密麻麻地洒在哪里。
这个结果对吴三桂来说是可以接受的,阿济格道:“今晚咱们能不能在城里扎营吃饭,就看平西王你的了。”
吴三桂点点头举起了手中的长剑,3000名重甲刀盾手走到了队伍前列不紧不慢地向着败兵迎了上去,城上的虎蹲炮早已填装完毕,不过高一功没有下令炮击那些逃兵,因为他觉得已经没有在他们身上浪费弹药的意义了,4000只跑回去了一半,不过逃出了弓箭的射程不代表就能逃出生天,迎接他们的是3000名关宁军的屠戮,这些吓破了胆的降卒已经没有活着的必要了。从他们出发的那一刻他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挺着带寒光闪闪的刀剑,3000重甲兵进入了虎蹲炮的射程,他们突然加速向城墙冲去,这些人可不想给给高一功重复伤害自己的机会,而且这些人个个都有盾不说,最前面的两排都身穿两重重甲,所以两钱的炮子对他们几乎没有威胁,不过这倒不是说就一点损失都没有,毕竟还是有几十枚两斤重的大炮子对他们确实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二十来个人倒在了冲锋的路上,不过其他人对此熟视无睹,城上的刘宗敏不由赞道:“当初咱们在一片石输的不冤啊,这确实是天下精兵。”
高一功点点头:“不过我们也今非昔比了,我倒要看看,到底是他们厉害还是咱们厉害!”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已然换上了1000重甲兵,其中一半是弓箭手,高一功之所以只调了这么点人上来,是因为所有敌人都会集中在城东边的角落里,在这有一个不到两丈的缺口,想要封住这么小的一个口子,其实50个人都嫌多。这就好像两个大力士用绣花针打架,针尖儿对在了一块儿,任你有千钧之力,也只能从一个小点突破。
当关宁军走到斜坡下面的时候,城上的弓箭手的威力已经发挥到了最大的程度,不过用处依然不大,这些人见到地上的麻包就一手拎起,扛上肩头继续前行,30来斤仿佛丝毫不能减低他们的速度,千里镜后面的阿济格也不由得点头称赞,这确实都是虎贲之士,这两层重甲加上兵刃再加上一包沙土,怕不有百十来斤,竟然还可以奔走如飞,看来这吴三桂是把压箱底儿的劲儿都使出来了,这倒不是吴三桂大方,反而他已然看出来城上的守军并不好惹,与其逐步添油,一点一点被对方消耗,还不如雷霆一击,也许损失会更小些。
城上的高一功也看出了来者不善,他不由精神大振,抖落身上的战袍,拔出长剑亲自跑到缺口边上,指挥弓箭手都换上重箭直射,他也知道,既然对方堵上了大筹码,自己要是小气就有被翻盘的危险。城上的弓箭手知道关键的时刻到了,都把弓弦拉得满满的才放手,城下也相应地出现了伤亡,毕竟这都是重箭利刃,距离又很近,两层重甲也很勉强,对于只有一层铁甲的人来说,受伤就更在所难逃了,由于是札甲,甲叶之间并不是互相叠合的,所以有缝隙比较怕刺击伤害,两层甲就大大增加了叠合的机会,所以要好很多。不过精锐就是精锐,他们久经沙场,见惯了生死,意志不是那些降卒可比的,虽然很多人身上插着箭杆,但是只要伤得不深或没伤到要害,照样咬牙向前。但毕竟扛着麻包动作就要笨重一些,而且也拿不了盾牌,所以众人堆沙袋的这段时间,就成了武关上弓箭手的最佳设计窗口时间,当然,城下也分出了一部分人做压制性设计,但是,效果跟没有也差不多,并不是说这些人弓不够硬,箭不够准,但是毕竟是很多条件制约了人力的发挥,首先世界上主流的射箭手法有两种,一种是欧洲人使用的地中海式,它用食指、中指跟无名指三指勾弦。另一种就是亚洲流行的蒙古式,这种手法使用套着扳指的大拇指勾弦。两种手法从原理上就决定了较大的差异性,地中海式的优点是准,缺点是射速慢;而蒙古式刚好反过来,它是以牺牲精准度来换取射速的提升,就实战结果来说,无疑蒙古式的优势更大,虽然牺牲了一部分精准度,但是射速的提升是有等级差的,好的射手可以掌握连珠射法,在对手第二支箭没射出来之前就能射出三四支甚至四五支箭,这在战场上无疑是有压倒性的优势的。第二个限制弓箭手发挥的就是拉弓方式,亚洲这一时期使用的基本都是大拉距法,这样可使相对短小的弓发挥出更大磅数的效果,有利于骑兵使用,这就好像是短管的***一样,而欧洲由于不使用这种射法,所以弓箭手是无法爬上马背的,大拉距虽然可以有效提升弓箭的使用效率,扩展使用场景,但是它依然是以放弃精准度为代价的。第三就是弓窗的使用,弓窗是一种对精准度提升很重要的发明,但是亚洲人就是不愿使用,这是因为亚洲弓箭手考虑到在马背上使用要能够左右开弓,一旦有了弓窗就限制了只能在一侧搭箭,儿欧洲的弓箭手只考虑步弓手的感受,所以在此发生了分歧。由上可以看出,亚洲的思路就是为了效率牺牲精度的玩法,欧洲正好是反过来的。古代的传统弓的精准度远没有传说中描述的那么神妙,最善于骑射的蒙古铁骑对敌人展开直射的时候,距离往往就在二十步以内,这样的距离都不一定能保证射中人体这么大的目标,而想要在三十步以上射中人脸这么大的目标,就算对方一动不动地配合你,也跟撞大运没什么区别。
城上的弓箭手射的是躯干,城下的人则要射面门,城上的人只露半个身子,城下的人毫无遮挡,城上的人是俯射,城下的是仰攻,这就产生了至少一个数量级的效果差,城上的弓箭手依然可以无视城下的压制射击,城下的弓箭手无论如何努力,都是在给城上的人挠痒痒。足足一炷香的时间,上千条沙袋才在城墙下铺好,一个像样的斜面诞生了,但是代价还是惨重的,至少有两百多人被射倒在地失去了战斗力。吴三桂跟阿济格看得都很心疼。但是关宁铁骑毕竟是关宁铁骑,一旦道路打通,瞬间所有人就开始呐喊声着往称上冲去,旁边有一列盾牌手也同时跑上斜坡,在侧面拦挡斜射过来的箭矢,到此,人员的受弓箭的损失速度才算被有效遏制住。
城上的缺口处,早有几十只钢矛指向了冲上来的敌军,这都是高一功的安排,这都是他衡量敌我装备特征后作出的选择,敌人攻城,一般都会选择刀盾手,因为长兵器一般都需要双手握持,登城的时候很难携带,而且这个过程容易受到箭矢的威胁,也需要盾牌的保护。而敌人身上的札甲最怕钢矛,而自己士卒身上的鳞甲则要好一些,对于刀砍更是几乎可以免疫,说白了高一功就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在武器选择上占据了大便宜。
冲在最前面的都是最悍勇的甲士,他们仗着经验丰富,身高马大,力量过人,再加上盾牌厚甲,根本就没把对方放在眼里,一个壮汉,倚在盾上直接撞向了长矛阵,随着侵入了阵中,他抬手就劈出了一刀,到了这个距离,对手的的长矛就没什么用了,只能乖乖等死,谁知只听砰的一声,自己的的刀竟然撞在对方的铁甲上应声而止,愣是没砍进去,不过这一刀还是相当沉重的,对方的的兵卒就好像挨了一记重拳,向后退了两步,一时间竟然愣住了,不但被砍的人愣住了,砍人的也愣住了,但是战场上哪容得了你发愣,他刚一停下身子一支钢矛就从侧面捅进了他的左肋,这壮汉一声都没吭出来就仰面顺着斜坡滚了下去,他临死前最后的一个念头就是:这真是货真价实的鳞甲,哪里来的这么多呢?
事实证明高一功的安排是很正确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守城军卒的战斗力跟关宁铁骑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的,但是后者却被克制得束手束脚难以发挥,自己的武器砍不开对方的盔甲,而密集的矛头哪个都能要了自己的命,这仗还怎么打?进攻方高昂的士气很快就转移到了防守方身上。这使得他们的战斗力更加如虎添翼。远处观阵的吴三桂脸色白得没有一丝血色,这是他激动的表现,这个留名青史的大汉奸从来不脸红,他跟一般人正相反,越是激动脸就越白,他本以为只要登城的路铺出来,就凭自己的这些骄兵悍将,斩关落锁只是一顿饭的事儿。谁知才过了没有一炷香,自己人已经要顶不住了,斜坡上被刺中的人就跟下饺子一样往下滚落斜坡,堆积在那里掩护射击的士卒成了城上弓箭手的活靶子,就这么短短的时间里,又死伤了两百多,可城上的守军几乎就没看到几个被打倒的,这仗不能再打了,这就是送死去了,如果这三千人都交代在这里,自己无论如何是不能承受的。但是要喊撤退,一旁的阿济格又该怎么交代呢?正犹豫间,阿济格的叹息声已经传过来了:“平西王,让他们撤回来吧,这场咱们又输了。”
对于阿济格来说,关宁铁骑是珍贵的战斗资源不能白白损耗,另外如果这些精兵都死在城头上,对于整个大军的士气影响也是极坏的,阿济格不同于其他的满洲将领,他从小性格就比较柔弱,对人不是很暴烈,当然这也是相对满人将领来说的,对于汉人来说,他远算不上脾气柔弱的。吴三桂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连忙传里鸣金收兵。一众败兵在弓箭火炮的欢送下逃回了本镇。
天很快就黑了下来,晚饭后阿济格聚集所有将领到他的大帐议事。今天战场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所有人都知道了,而且他们还确定地了解到,对手的士卒一水儿穿的都是鳞甲,而且还有厚实的铁盔,这让所有参会的人都眉头紧皱,一筹莫展。阿济格坐在帐中的虎皮椅上沉着脸看着众人,从他要求大家献计献策开始已经过去了一盏茶的时间了,竟然没有一个人开口,纵使他耐心不差也有点受不了了。他看了看站在左手第一个的吴三桂,点将道:“平西王,今天的战斗是你指挥的,你先来说说吧。”
吴三桂答应了一声是,然后理了理思路,慢慢说道:“今日之战,我军并没有输在战力跟士气上,只是输在了地形上,虽然你们可能觉得盔甲才是对方的长处,但是我军最大的长处骑兵却因为地形而无法使用,如果是野战,敌我各自发挥优势,我军未必就会败。”众人听到这儿,心里都暗说废话,不过自己也没啥好法子,也只好继续听他说,吴三桂继续说道:“我军优势除了骑兵还有一样就是火器,我们的火炮远比敌人强,尤其是在对手的大将军炮都被打坏以后,优势就更加明显,不若听听智顺王有什么高见如何?”
阿济格点点头,吴三桂的话虽然卵用都没有,但是好歹是开了个头,总比闷着强,他扭头对战在吴三桂对面的尚可喜道:“智顺王有何高见呢?”
尚可喜瞟了一眼吴三桂,心中暗骂,不过主子把话递过来了,也不能不应,他答应了一声说道:“此次进关以来,我们的红夷大炮开城破关,屡见奇效,这次在武关城下也是如此,火炮的用处无非两样,破城或者杀敌,但对于后者来说,长于野战而不利于攻城,因为有城墙可依,一炮下去杀不了几个人,反而徒损寿命,这些火炮一路行来已走了5000多里,大战就不下十余次,寿命已快到尽头了,像昨天这种轰击的速度,恐怕也坚持不了多久了。依我所见,这攻城并非上选,不如趁机示弱诱敌再以野战取胜,方为上选。”
阿济格皱眉道:“野战固然是好,但高一功又不是傻子,他凭什么会放弃武关攻我之长呢?”
尚可喜道:“卑职有个想法,只可惜要委屈一下王爷。”
阿济格道:“只要能攻破武关,些许委屈何足挂齿,你且速速讲来。”
“今日平西王已遭挫败,那明日顺理成章地就要八旗铁骑出场了,王爷为了振奋军心亲赴前敌督战也颇为正常,如果王爷在阵前遭遇不测,我大军势必要向西安退却,那高一功怎能不追,我们在半路设伏,定然可以一战定乾坤,到时武关也就可以唾手而得了。”
阿济格尚未答言,吴三桂道:“智顺王的主意听着倒是不错,但是如果置王爷千金之躯于险境真的有什么危险该如何是好?”
尚可喜笑道:“我只需要让高一功认为倒下的是王爷就好,谁说一定要让王爷亲身犯险了?”

百度搜索 原子打印机 天涯 原子打印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原子打印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泡莴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泡莴笋并收藏原子打印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