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民国总理段祺瑞 天涯 民国总理段祺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第二次直皖战争中,段祺瑞确实发挥出了他举足轻重的作用。卢永祥在浙江的作战固然引爆全局,而冯玉祥的倒戈也与他有着直接关联。为促冯倒戈,段祺瑞事前派亲信携其亲笔函见冯,提出“不赞成内战,并希望冯对贿选有以自处”。除亲笔函外,他还设法筹集十万大洋,转送给冯玉祥,作为临时倒戈的代价。

    不过在拥孙还是拥段的问题上,冯玉祥的态度一度较为微妙。据说那时冯玉祥已读过三民主义的书籍,而且很感兴趣,他对孙中山也不止一次地表示过敬仰,而在北洋系中,冯玉祥又基本属于思想“异类”,与段祺瑞、张作霖打交道时不免感到势孤,如果能够与孙中山互相呼应和支持,自然对他是有利的。

    由于冯玉祥有拥孙的可能,所以曾有消息说张作霖、冯玉祥已发电报到广东,请孙中山到北京主持一切,然而不久这一消息就被证明纯属误传。

    冯玉祥倒戈后,以他为后盾的摄政内阁只是一个过渡。冯玉祥练兵尚有一手,但搞政治是其最大的短板,时人评价他将政变后的北京政局弄得“似革命非革命,似依法非依法”。同时,他又被直系视为叛徒,直系长江各省均予以通电讨伐。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冯玉祥等人乃联名拥段为“国民军大元帅”,欲借助其声望来减轻自身所受压力。

    蛰居四年,终于要出山了。这本是段祺瑞一直以来所期待的,然而当命运的大门即将向自己开启时,他又不由得踌躇起来。最主要的担心,就是不知道各省对他的态度究竟如何——几年前,当他辞去督办下野时,人们可是弹冠相庆,如果这回贸然出山,再遭各方反对,那岂不是自讨没趣,这老脸可往哪里搁?

    段祺瑞于是对冯玉祥等人的拥戴既不表示接受,也不加以推辞,既不说来京,也不说不来之有理,是在退隐静思,细细回味那些经历过的失败之后。

    就在息影的第三年,段祺瑞很感慨地说:“曹(曹锟)、张(张作霖)、吴(吴佩孚)皆我提拔出来。我扶植他们长大,可是后来却又全部打起我来了。我 81f4." >致力于武力政策,结果如此,现在觉悟了。”

    段祺瑞终于明白,如果单纯靠武力统一,打掉一批老的实力军头,又会养成一批新的实力军头,到最后免不了还是一场空。

    因为有了这样的新认识,段祺瑞不同意张、冯的用兵主张。他认为,曹、吴在长江各省的势力还很大,困兽不可穷追,一穷追,对方就会合力死斗,到那时候就不好办了。

    段祺瑞提出,只要长<samp></samp>江各省能“竭诚赞助统一”,同时又不再支持曹、吴,就不应继续用兵。张作霖、冯玉祥听了,觉得长江各省“合力死斗”的情况未必就不会发生,于是也都不得不在原则上同意段祺瑞的意见。

百度搜索 民国总理段祺瑞 天涯 民国总理段祺瑞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民国总理段祺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关河五十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关河五十州并收藏民国总理段祺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