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一枕黄梁 天涯 一枕黄梁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自太祖开国至今日,已经传至第四位皇帝-神宗张佑。张佑23岁入承大统,已经不算是个少年天子了,可是啊心智不是很成熟,自以为当了皇帝就万事无忧了,所以行事处处随心所欲,天子治国讲究的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张佑不一样,张佑讲究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张佑这个人,有点志大才疏。大梁立国以后啊,虽说是海内一统但是这个北边的老邻居,北青还是坚持在搞事。大搞特稿,历代的张家皇帝都比较头疼这个问题,一般都是以守为主,伺机而动。到了张佑这里就不一样了,打,必须打,堂堂天朝,怎么会被外夷压制。
所以刚登基,张佑就定了年号-隆武,说自己不靠文治名扬四海,要靠武功千秋外代,虽说是有点狂妄,但也是基于前代的积累啊。所以在这隆武前十年,张佑安排了五次大规模北伐,和三十几次突袭,当然前两次效果不错,收获颇丰。不过后来就不行了,这个隆武帝他太想彪炳千秋了,所以什么人都敢派出去领兵,比如自己的亲信大太监程翔,就三次担任征北将军领兵北伐,但是程大总管是个太监,不通兵事,所以后三次北伐啊,不仅是没有效果,反而把前两次的结果,给丧失没了,张佑郁闷了,咋就不行了,那肯定不是自己用人不行,一定是这帮文臣捣乱,武将不肯用命,开国就是这样,武人乱政,文人无能。
这几次北伐失败一定是这样的原因,文臣武将不能用,我就用身边的宦官,北伐不成,我就继续努力,总有能成的一天。
你消停了,这北青不干了,十年了,你年年来,天天打,我这死的人,损失的东西怎么算?你不打了,我打。这次北青憋足了劲儿要跟着梁好好地较量一下,看看谁拳头硬。倾国之力,出兵十万,问鼎中原。
消息传到都城顺天,张佑一听,嗨,不就是跟以前一样吗,不用怕,着令司礼监拟旨,令九边驻军严格防守,勿令敌寇入境。小事一桩,怕他作甚。
虽说这情报系统不完善,可是人家来势汹汹,你这样的态度可是有点不大合适啊。
算了,不管了。
北青这次倾国之力,不仅出动了精锐部队而且还出动了一个神秘人物,就是投降北青的原大梁游击将军-李艺,这个李艺原本是镇边将军兼幽州镇守使,就是在第四次北伐中跟程太监的进军方略不大对付,导致被程太监穿了小鞋,不仅后勤不保障,而且还克扣,甚至还**人家的军队,安排艰巨任务。虽说这李艺一腔热血,但是报国无门,又被程太监乱搞,陷入了北青的埋伏,苦战至最后一刻,弹尽粮绝。本来准备以死报国,可是没想到,对面北青冲他喊话说到,李将军,你是个好汉子,可是你也要为家人考虑一下,程公公已经把你在幽州的家人都处理了,你还要为贼梁卖命吗,都这样了,家人都保不住了,你还要以死报国吗。
这李艺一听这个,心凉了半截,什么这个阉狗,我在此为国死战,他居然,啊,我,我,我。
李艺望向那大梁军旗,斜阳照在残破的军旗上,他仿佛想起了自己刚刚入仕的时候,本是探花郎,却要执钢刀,自己执意要来这边境为国效力,自己出顺天来幽州之时,自己的老师当朝首辅,蔡群德摸着自己的背对自己说,勿忘,勿忘。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程阉狗,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对面的,听着,大梁幽州指挥使李艺,……降了。
这次北青入境,特地带上了李艺,作为右边为大将军。本来北青按照以往的套路准备直接进攻幽州,然后顺着大梁的驿路一路南下,攻击都城顺天,但是李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梁军的边境防卫分为九边,幽州是防御的重城,攻击幽州不合算,其他的八边虽然也是防御重地,但是兵力部署跟幽州却有着天上地下的区别,所以我们可以绕远,攻击秦州,秦州地远,且是为了防御羌族的入侵而设置的边防,而在太宗年间,羌族就向大梁投降,成为了边境顺民,如果我们可以拉拢羌族起兵,然后攻下秦州,就等于打开了关中大门,到时候据关中,如猛虎居于山上,问鼎中原之日,岂不是指日可待。
北青皇帝,查克达一听,不愧是探花郎,这番计谋一出,即使不能坐拥关中,也能不虚此行。
按照李艺的部署,加上金钱的诱惑,羌族宣布脱离大梁,割据西凉三洲,自称大都督,凉王。羌族首领达尔也留了一个心眼儿,毕竟当了这么久的顺民,大梁对自己也不差,这次虽说是为了点钱,也不过是为了自抬身价,大梁这么多年都快忘了自己了,得让他们记得我啊,虽说是反了,但是也得两头讨好,北青胜,可为凉王,梁胜,则可以趁机加码,不亏不亏。
一切正如李艺预测的那样,青凉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拿下了秦州这座西部边防重镇,当夜,北青的大营正在欢庆这场胜利。
查克达举着酒杯,开心的说到:这次胜利主要靠两人,一个是我们的大将军,李艺,另一个就是我们的好朋友,达尔,哈哈哈哈哈,来,痛饮,今晚不醉不归。
这时候一群北青美女翩翩起舞,侍酒的军妓争相劝酒,一切都是那么其乐融融,安静祥和。可这个时候,却有一个人保持着冷静,李艺悄悄退出去了。
正当大家酒到深处,甚至有些人做出些不雅之举的时候,突然一群北青士兵冲了进来,领头的正是右边为大将军李艺,这时候,达尔突然有点慌了,李艺终究是大梁的人,怎么会甘为异族走狗,罢了罢了,如意算盘落空了。正当达尔在哪自我思考的时候。一个洪亮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思考。
达尔,你没想到吧,你私通梁军的信使被我截获了吧,想不到你是这样的人,首鼠两端,你这样的人怎么配当我们的大汗。
达尔,看去,原来是自己的前卫大将军,司乐科。你,你,你,你居然敢联合外人,话未说完,只见一个北青士兵走向前去,手起刀落,结果了这位凉王。
好啊,好啊,这种小人,怎么配成就大业,怎么配与诸位英豪同坐,来让我们举杯祝贺新凉王-司乐科。查克达举着酒杯,面不改色的说到。
干杯,干杯。
这一瞬间,北青与凉正式同气连枝。
秦州失陷的消息,传到了都城顺天。张佑吃了一惊,他立刻把程翔叫到了自己的寝宫,问该如何是好?
程翔,心想,北青这次来势汹汹而且还联合了羌族士兵,又攻陷了秦州,李艺这个狗贼还做了向导,我这次不能贸然建议皇上出兵,要是打赢了,我还好保得住富贵。要是打不赢,这群大臣,在把我做的事抖出来,这次要慎重。嗯,就这样。
陛下,自隆武元年至今,我天朝大军连年征战,早已不堪其累,国库也早已空虚,如果再起战端,老奴恐怕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啊?堂堂大梁,怎么能忍气吞声?
陛下,此番北青早已不同往日,联合羌族,还有了内应李艺,这李艺是首辅蔡群德的学生,如果陛下出兵,难保不会内外呼应。
这……
程翔一看张佑陷入了沉思,明白成败在此一举,陛下,外敌,肌肤之痛,家贼,骨肉之痛。
不要说了,朕已经有了主意,你先退下吧。
陛下,老奴告退。程翔慢慢退了出去,随后程翔立刻集结了自己的党羽,这次无论如何,不能打,要谈,只要谈就能保住自己的富贵。
第二日朝堂之上。
诸位爱卿,想必已经到了边境战报,各位臣工有何想法,畅言。
这时候,兵部尚书左大力,站了出来。陛下,我大军集结在太原,幽州一代,而北青大军却远在秦州,出兵虽然费力,但是我大梁在蜀川尚有兵士数万,关中也有边军数万,只要关中蜀州,可挡北青一月,我北方诸军就可到,陛下,这一战我军必胜。臣。建议出兵。
武人误国,户部侍郎马贺站了出来,高声说道,十年征战,所费钱粮不计其数,国库空虚,如何再起战端?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吵了起来。武将骂文臣怯懦,文臣骂武将乱政。吵得是不亦乐乎。
够了,朕,决定了,和谈。
虽然有很多人不同意,迫于各种关系,各位官员也无人说话了,和谈,谈吧。

百度搜索 一枕黄梁 天涯 一枕黄梁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一枕黄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惊堂铁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惊堂铁人并收藏一枕黄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