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帝国朝阳之从秦皇到汉武 天涯 帝国朝阳之从秦皇到汉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赵括面对死伤累累的战士,并没有转换思路,及时认识到此路不通,而是认为兵力还不够多,应该把大营前移过来,集中兵力攻打敌人的大营。于是派骑将苏谢回去调兵。
没过多久,苏射飞骑来报:“回去的路断了。我军后营也被秦将胡伤率兵围住了。”赵括吃惊之余,大怒道:“大胆胡伤,我亲自去收拾他!”
赵营与秦营相隔二十多里,这时赵军的前队与后队早被截成数段,因为通信不畅,作为战场统帅的赵括却并不知情。
赵括亲率三万人去攻打胡伤。探子报道:“前方西路秦军军马最多,而东路无人。”赵括下令从东路杀过去。
走到一小山谷的出口时,忽然伏兵四起,出现在前面的是秦国大将蒙骜,他大喊道:“赵括,你已中了武安君之计,快快投降,免你不死!”
赵括大怒,挺戟向前,要找蒙骜拚杀,这时偏将王容冲出队伍说:“不劳元帅亲自出手,让我来抢这分功劳吧。”说完抢到蒙骜马前,两人大打出手。
两人胜负未分之时,后队又哄闹起来,原来是秦将王翦率领一万多人从后面掩杀过来,赵军腹背受敌,人数还不占优势,看看不支,赵括便指挥部队从右侧矮坡处全力冲杀,总算冲出缺口,大部分人都跟出来了。
赵括带着两万多人夺路狂奔,跑到一处有水草的地方回头再看秦军没有紧追过来,便下令就地安营。
冯亭一听,再看看四周,心想这不是胡闹吗?立即跑到赵括面前劝道:“此处只有水草,没有其它的依托,万万不可久留!再说打仗靠的就是一股子锐气,现在我们虽然失利,但若能拚命冲杀,还有可能退回到大本营去坚守,否则一旦陷在这里,秦军必定重重围困,以后再想出去便不可能了。”
赵括却像吃了**一样正来劲,红着眼大声说:“我正要等王龁过来决战!”便不再理睬冯亭。
冯亭气得几乎要吐出血来。
赵括发响箭传令各军向自己靠拢。一天之内赵括身边又陆陆续续聚拢了五六万人。
赵军辎重马车之类多有丢弃,但挖土的工具基本还在,还可以挖沟垒土。
赵括忙乱之中又指派骑兵飞速回国报信,同时催促后勤部队赶紧运来粮饷。他哪里知道,白起之所以没有紧逼他,就是让他暂时保有一份安全感,从而作出误判。白起安排的各路人马早已经各司其职,偷营的偷营,截道的截道,分割的分割,打援的打援,一天之内就完成了对几十万赵军的分割包围。
赵括与外部的联系当然也就变得不可能了。
白起的部队占领了附近的山头,摇旗呐喊,声势吓人。
赵括看在眼里,当然明白其中的凶险,几次组织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只好被迫退缩营中,转攻为守,等待救援。好在赵军暂时还人多势众,在冷兵器时代,杀人也得一刀一枪地来。白起没有火器,也不习惯用火攻,所以秦军一时半会还吃不动几十万人的肉馅,只得先包围起来,慢慢消化。
捷报传到咸阳,秦王知道赵括已经被分割、围困,便亲自到河内地区征召壮丁,凡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都令他们从军,这样一来赵军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困,完完全全陷入绝境之中。
白起命人白天黑夜地呼喊,让赵括投降。虽然赵军出营投降的极少,但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却是巨大的。
又相持了两个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军心动摇,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也禁止不了。赵括久等援兵不见,只好作最后一博,要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他把能战的分为四队,傅豹一队向东,苏射一队向西,冯亭一队向南,王容一队向北。四队同时鸣鼓,同时冲锋,希望能够夺路杀出重围。
结果证明是徒劳。
因为白起早就料到这一招了。
白起在赵营的四周都埋伏了射箭手,只要看见营垒中有人出来,不管是什么人,举箭便射。赵括安排的四队军马,突围了三四次,都被射回来。
眼看着不但粮食早就没了,连箭也快用尽了,赵括实在没法忍受下去了,从残兵中挑选精锐兵卒五千人,吃个半饱,都穿戴起重铠甲,骑坐骏马,他自己握戟当先,他的亲信将领傅豹、王容紧随其后,冒着箭雨,拚死突围。
王翦和蒙骜眼看赵括已经冲到半路,便也发一声吼。率军上前阻击,蒙骜与赵括亲手大战了几个回合,把赵括又逼了回去。
赵括转身回营,突然坐下马也因为难得一饱,腿一软摔倒了,把赵括一抛老远,秦兵一见,对着地上的他万箭齐射。
赵军见主帅被射死了,顿时大乱,傅豹、王容也在混乱中相继被射死。
营中的苏射见势不妙,赶紧拉着冯亭,要带他一同逃走,冯亭垂泪道:“我三次劝告,他都不听,果然落到现在这种地步,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天意如此,又何必再逃呢?”说罢飞快地拔剑自刎。苏射来不及洒泪,趁乱凭着一身的勇力杀出重围,最后进入胡地做了胡人。他也是有明文记载的赵括的手下大将中唯一一个在长平之战中成功逃出去的。
可叹冯亭德才兼备、胆略过人、一身正气,只因没遇对人,徒劳数载,竟以悲剧收场,也足以长使英雄泪满襟啊!
客观地说,赵括最适合做行军参谋却阴差阳错地成了统军的主帅,拿命换来的教训不应该仅仅是一句“纸上谈兵”的成语,还应该考虑到他的上司是性急而武断的赵王,和他的对手是战无不胜的白起;赵王急功近利缺乏耐心,白起狡如狐狠如狼,身临其境,古今中外没有几个人能够幸免;况且赵括因为书生意气丢掉性命、毁了赵国,但他死得还是蛮有骨气的,宁愿冲锋死,不愿苟且活,这一点不知羞杀了多少古今中外临阵脱逃卖主求荣的文臣武将。
赵括一死,白起让人割下赵括的脑袋,竖起招降旗,往赵军各营地招降。赵军将士再勇悍,到这个时候一是打怕了,二是饿怕了,精力体力都到了崩溃的临界点,所以一见招降的大旗便再也支撑不住,全都弃器解甲,跪在地上投降,还有人大概是感慨自己死而复生竟高呼“万岁”。
这十五年中,秦赵之间发生了两次有决定意义的大战。
十多年前,赵括的老子赵奢打赢了阏与之战,消灭秦军十五万之众,几乎让赵国再度强大,接下来的这次长平大战作为儿子的赵括却把赵国的底裤都输了,这到底是时运不济还是命中注定就该这样?
不管怎样,大战已经结束了。
最后一清点,除了战死、饿死和极少数逃跑了的,赵军营中将士投降的合计还有二十多万。
二十多万人集中到一起,也是黑压压吓人的一大片。
白起登高府察,眉头皱了皱,脸就沉下了,他说:“我军以六十万包围五十万已经断绝粮道的赵军,打了两个月,最后我军损失过半,而赵军投降时竟也有二十万之众。赵括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竟然爆发出如此强大的战力,他还这么年轻,我都六十多了,他要是不死,日后必成秦国大患啊!”
王龁也不由地点头叹息,又问道:“这二十万俘虏是真的要补充进秦国的军队里吗?”
白起叹了口气,想了想,突然狠心道:“先前我军攻克野王城,韩王要将上党送给我国,那些士卒百姓却偏偏不依,而愿意去归附赵国。现今赵军兵卒先后投降的有几十万,他们难说不再心向着赵国,留着他们万一兵变,谁能制止?不如都杀了,一了百了。”
王龁跟赵军打了多年的仗,胜负对半,心里原来就有点忌惮赵国人,而且这回白起一来就想出了对付赵军的办法,他的想法和做法肯定不能反对,他想到这些,就表示完全同意白起的决定。
于是将投降的士卒分为十营,派二十万秦军监护,各营赐给牛肉和酒,扬言说:“明天武安君将要挑选赵军士卒,凡是精锐能战的,发给兵器,带回秦国,随时准备征用;老弱病残,都发回赵国。”赵军一听无不欢欣。到了夜里,武安君却密令秦军:“一更的时候,凡是秦兵,头上都要系一片白布条。凡是头上没有白布的,就是赵国人,格杀勿论。”秦兵奉令,在一更的时候大开杀戒。解除武装的赵军俘虏只能束手就毙。只留下240个未成年的小兵。
降兵被一夜杀尽,血水汇聚到杨谷涧里,把涧水都染成了红色,至今还被称为丹水。
长平之战不仅仅是前后消灭了四十多万赵军的肉体,更是从精神上摧毁了六国抵抗的意志。六国的国王全都被打傻了或者是吓傻了。虽然后来还有信陵君牵头对秦军的两次犀利的反击,但已经是回光返照,夕阳余晖罢了。
白起善于用兵,每次都能对敌人发起毁灭性的打击,体现在临机应变、敌变我变,对不同的敌人和当时战场的具体情况,分析、计算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针对性极强。他在伊阙之战中采用的是集中兵力,调动敌人,然后各个击破的战法;在攻打楚都的鄢郢之战中,采用的是掏心战术,并附以水攻;华阳之战时,他采用的是长途奔袭、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长平之战他又利用对手的性格弱点,先佯败诱敌,使赵军脱离既设的堡垒,得逞后快速完成对敌军的分割包围,最后在铁壁合围中全歼敌军。
二十多万赵军俘虏为何最后要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小兵?白起的用意是放回赵国去报丧,同时也达到惊落赵国民心的目的。
赵国人得知噩耗,见着放回来的240个小兵,无不肝胆俱裂、悲痛欲绝。一国之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战死在长平的,所以全国号哭不已,只有一家一人不哭,谁?那就是赵括家的赵母。
赵母说:“从赵括被选为主帅的那一刻起,老妾就已经当他死了。”
赵王感佩赵母有先见之明,而且亲自上朝阻止过,便不处罚她们家,反而予以慰问。
白起杀得兴起,刚打扫完战场,他就下令稍事休息,准备再战,要乘胜灭赵。
赵国、韩国得知这个消息后惊恐万分。
赵国的平原君当然也是大惊失色。这时,当时有名的说客,也是苏秦的亲弟弟苏代,正在平原君家做客,他听说后不慌不忙地对平原君说:“不必惊慌害怕,我有办法让秦国停止进攻。”平原君一听如同惊涛骇浪中突然遇到一块高高在上的大礁盘一样,赶紧往上爬,说:“先生真有办法?”
苏代说:“这事对我来说易如反掌。”
平原君大喜,苏代的名声和实力摆在那里,就算是苏代随口说的他也会信以为真,立即拿出重金,请苏代作说客,到咸阳活动。
见了范睢,苏代说:“我有两个消息带来给丞相大人,不知大人想先听哪一个?”
范睢心想,跟我装神弄鬼的,能吓住我吗?于是随口回道:“你请便。”
苏代不紧不慢地说:“好消息就是秦国刚刚打赢了和赵国之间的生死大战,从此已没有真正的对手了,可喜可贺!坏消息就是丞相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范睢一听这话,也不由地竖起了耳朵,身子往苏代这向靠近。却听苏代继续说道:“白起击杀赵括,下一步就是围攻邯郸,赵国已经元气大伤,肯定没办法抵挡,赵国一亡,秦王就可以称帝了,白起也将因无与伦比的大功劳而封为三公,他迄今为止南征北战已经攻克了七十多座有名的城邑,就算周公、召公、吕望的功劳也没有他的大。他为三公,您能在他之下吗?即使您不愿处在他的下位,那也办不到。其实除了打仗之外还有更好的处理办法,秦国曾经攻陷上党,上党百姓皆逃奔赵国,天下人不乐为秦民已经很久了。就算灭掉赵国,秦的疆土北到燕国,东到齐国,南到韩魏,但秦所得的百姓,却没增加多少。还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这样,他的功劳不再增加,您的位子也就更加有保障了。”
范雎的特长是谋略,热衷的是政治,在乎的是利益。苏代这一席话正好挠着了范睢的痒痒,内心折服,当面表示赞许,然后立即面见秦王,以秦兵久战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秦王应允。秦王觉得这一仗打了三年,虽然胜了,但军民确实疲惫,是该休整才是。并且,赵国大败,秦王原来以为其他各国会趁火打劫,出兵瓜分赵国,结果没有一个国家行动,秦王这时候不得不考虑其他五国的盘算,因此也没有了继续战斗的冲动。
赵、韩的割地使团来了。
赵割了六城,韩派出的使者只割垣雍一城,秦王踌躇道:“只割一城?”韩国的使者没好气地拿着哭腔答道:“上党的17城原来可也是韩国的啊!”秦王忍不住大笑。
求和成功。
白起正整顿军马,催要粮草,准备接下来的灭赵大战,却实然接到秦王休兵的命令,大惑不解,但又不好抗辩,只是扼腕叹息。后来闻知出此下策的是范睢,是他不想让自己再立灭赵的不世之功,从此便对范雎怀恨在心。

百度搜索 帝国朝阳之从秦皇到汉武 天涯 帝国朝阳之从秦皇到汉武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帝国朝阳之从秦皇到汉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我本楚狂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本楚狂并收藏帝国朝阳之从秦皇到汉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