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权贼 天涯 或 权贼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些灶户一路流窜到这平邑一带,饥渴难耐,白日里寻食碰巧发现季禾等人,这赵涛认为这些人不过一群少年,以为只要唬上一唬便能打劫些吃食财物,也没想伤人命。只是没想到季禾这些人竟然有这么完备的武器,少年们也有一股悍气,竟然不被唬住,还摆出一股对峙的架势。眼见讨不到好,男子干脆就让其他人放下木棍,自己出来担责。其实男子刚开始就判断就失误,这些少年的长辈当年就是悍匪,少年们打小就在舞刀弄枪的氛围中长大,那武艺不说专精,但也算矫健。真要打起来,“不知赵大哥你们有什么打算?”,季禾对赵涛问道。赵涛苦笑了一下,继而说道:“我们这些还哪有什么去处,也不过走一步看一步罢了,唉~”不过突然间赵涛有了些想法,心里道这季公子看着便不错,我带众人投他,他是否能答应呢?
季禾看赵涛似乎有什么话说,便对赵涛道:“赵大哥可有话说?”只见赵涛迟疑了一下,接着便对季禾单膝跪拜:“还请季公子能收留我们!” 季禾被赵涛的下拜吓了一跳,急忙让赵涛起来,但赵涛季禾不答应就不起。毕竟季禾还是现代思维,动不动就下跪还真让季禾一时间有些无措。
“赵大哥若不嫌弃,我答应便是了,何必如此呢?只是还需问问其他人愿不愿意。”季禾对赵涛道。听到季禾答应赵涛终于是起身了,又对季禾深深一揖。
“季公子说的是,是我考虑不周了。”这时赵涛也反应过来了,自己虽是领头的,却也不能代所有人做决定。赵涛对其他灶户问道愿不愿意跟他一起投奔季禾,其他人想法简单,赵涛对他们来说是主心骨,他答应了,众人自不会反对。
自此前往青州的队伍又增加了一倍,因为赵涛等人的加入,在到达平邑后季禾就特地补充更多的物资,马匹也买了些给新加入的人。
经过一个多月的路程,季禾众人终于进入了日照县。
大明自建国初就对盐管控很严,全国有六个都转运盐使司,都转运盐使司下面就是分司,设转运使一名,同知一名,副使一名,判官若干。在明朝前期朝廷垄断盐业,当时要把粮食运往边地的颇费运费,于是就有了“开中”,即让商人将粮食送到边戍之地来换取盐引,获得贩盐的特权。盐引分为大引小引,山东盐引是大引六百斤,小引二百斤。
就盐课来说分为正色盐课和折色盐课,正色盐课指实物缴纳,折色盐课只将一部分盐折合成其他物品缴纳。而且明朝对灶户的征课大概分为七部分:灶丁、灶地、草荡、滩池、锅面、渔盐课钞、盐变价。其中灶丁、灶地、草荡、滩池、锅面是指官府提供场地、锅具而向灶户征收的赋税。仅仅从此处就可以看出大明队这些灶户赋役之繁杂,也难怪赵涛等人即使出逃流离也不愿再回盐场。
信阳、涛雒的盐场分属胶莱分司,信阳场在诸城县,涛雒在日照县。季禾就在日照县里寻了间客栈,与众人一起住下。涛雒等三场盐陆路交通不便,商人不愿中纳。为了解决食盐运输问题,登莱等府,寿光、日照等县,各有支河人海,此盐河南一支属乐安批验所而通海 沧、高家港十一场。这除了盐场之外,一些住在海边的村子里的人也会偷偷地把私盐拿出去贩卖。现如今贩卖私盐成风,就算官府的官员自己也是上下其手。万历年间还颁布了“纲法”,实质上就是纲册上有名字的商人才能获得食盐的垄断。加上盐课改折,不私贩就没法弄到银子,导致了私贩之风更加旺盛。
八月初,季禾来到了海边的村子,经常看见村民自行煎盐,这些盐叫做余盐,就是官盐之外的盐。靠海的村民会把余盐卖给商户,来补贴生计。不过,这年头,私自贩卖没有盐引的盐可是犯了大罪的。灶户夹带余盐或私贩是要判绞刑的,知情不报者都要连坐。但是缉拿贩卖私盐的捕官巡检司也好,还是转运盐司使、盐课提举司等机构的官员也罢多少有人参与这官盐夹私的牟利中来,可以说,这贩卖私盐,官商民皆染指。
季禾在经过几天的考察之后决定信阳旁边建立一个据点,将收购或生产而来的食盐都集中在据点里,然后再统一售卖给信阳的盐商。信阳设有巡检司、盐课司等机构,管辖琅琊沿海一带食盐的生产和销售。
八月十日,季禾让马二找工匠来修筑堡垒粮仓。赵涛等灶户这几天也知道季禾来日照、信阳这边是要做盐的买卖,赵涛感激季禾对他们的收留之恩,便也主动提出如果季禾需要他们可以帮季禾产盐。赵涛道:“季公子如要贩盐,我等本就是灶户,可为季公子效劳。”
季禾自然无不欢允,回道:“如此,那再好不过,既是自己人,也不亏待,每人一月一两五钱银子,并包吃住,如果经营得好,我季禾定不亏待各位。”当时赵涛就激动了,虽说赵涛之前认为季禾是个仁义的人,但一月一两包吃包住的条件与之前沉重的赋役和盘剥而言已是优渥了,赵涛把这些待遇与其他灶户讲明,其他灶户也很是激动,赵涛这些说好:“季公子仁义,我们也不能忘恩负义,把自个的手艺都使出来!明白吗!”众灶户纷纷附和,言自是一定。
制盐之法原理无非日晒风吹火伏几种,再山东,以煎法制盐先制卤水,而按制取卤水的渠道又分为灰压法和刮土法。另外晒盐取卤的方法分为土淋法和灰琳法,晒盐执法与灰压法和刮土法相比工序简化、成本降低、质量大幅度提升。如果要季禾选择的话,肯定选择省钱省力的晒盐法。
起步初期,季禾准备开五十亩的盐田,赵涛这十二人,加上又雇佣些村民帮忙也够了,如用煎盐法的话一盘(小)能得到一百斤的盐,晒盐法一人一天两百斤。为保持稳定的产量,季禾打算晒盐和煎盐都用,因为两法各有优缺点,可为互补,不过季禾还更是偏向于晒盐之法,大多时候用晒盐法,只是天时不好得时候煎盐法可为补充。此外,还可以收购分散单体户得盐,这些人私底下卖到盐场或是其他商贩,一般价钱较低,五分一石,用来贴补家用,季禾用七分的价钱让马二去周围的散户去收购甚至还季禾让赵涛联系以前的盐场的灶户,有些灶户受历多多少少有些余盐,也可以收购。
既是盐的来源解决了,季禾就要着手建立一直押送队伍,人员就是山寨跟过来的兄弟。这十几人个个既是年轻壮力,又肯定能保证忠心,是在合适不过了。
八月十七日,季禾以李毅为押送队队长,用驴车带着赵涛他们产的大概六十多石盐加上马二收购的总计八十石的盐到信阳贩卖。
百度搜索 权贼 天涯 或 权贼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