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权贼 天涯 或 权贼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且不论寨子那边季禾的骑马行动是否能成功。时间倒回两年前,也就是崇祯崇祯元年(1628)前一年。自打大汗努尔哈赤归天之后,盛京城(沈阳)中,不知从哪儿窜起了一股流言,其中一股说是这刚登基的大汗来位不正,并非是到拥戴;另一些又说皇太极还是四大贝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筹谋夺位了,先是用计逼得大贝勒代善不得不和他站在一起,后又逼得大妃阿巴亥殉葬。至于这些流言是真的,还是有心人挑唆生事就不足为外人道了,不过代善、多尔衮那帮人是否是真心拥立皇太极就有待商榷了。
最近后金新大汗皇太极很是烦恼,不仅仅是为那“捕风捉影”的流言,更是因为前几日他差点被刺杀,命悬一线,而刺杀他的人是莽古济,他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甚至事后追查的过程中发现刺杀事件竟还与他的兄弟四大贝勒之一莽古尔泰的儿子们有牵连,这就不得不引人遐思了。这次刺杀虽然差点要了他的命,他愤怒但也也不至于那么愤怒,而之所以那么愤怒的原因,不仅仅是被亲人刺杀的缘故,更是他的良苦用心竟然不被大臣、亲人理解,为了家族,为了这个国家,为了大业他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难道就是这么个结果。
皇太极在这件事回味过后,突然发现,原来他即为以来所做的一切到头来竟被视为对满洲和爱新觉罗家族的利益侵害。他震惊,他失望,他心寒,胸中一腔愤懑和委屈。但他又能怎样呢,杀了莽古济?她已经自戕了,杀了莽古尔泰这些人,有些许不忍心,也为了国家稳定,,他不能这么做,所以他也只是把莽古尔泰的几个参与谋划的儿子贬黜了事。
但愤怒过,诉苦过,惩罚过,最后也只能是息事宁人,毕竟他现在是大汗,总要得忍受在这个高度常人无法忍受得高寒,这个国家还得靠他继续巩固壮大,满人和汉人得矛盾还得靠他继续调解……
朝会上,皇太极就当今局势确定今后方略。
彼时,深受皇太极信任的降清汉臣争先恐后地献策建言,唯恐慢了他人一步。
看到下方地人这么踊跃进言,皇太极很是高兴,就问你们有什么建议呀。
范文程本是沈阳的一名生员,后金破抚顺时被掳为奴,直到皇太极即位后才被重用。他首先说道:“南朝文强武弱,积弊丛生,但只因地广人众,我军虽强,若南朝固守城池,我军亦不得。只有讲和与自固而已。”
而后宁完我说:“蒙古素无纲纪,亦无大志,只需结之以利,施之以恩,则无为我国大患。”这宁完我与范文程得经历类似,也是被掳为家奴,后自荐脱得奴籍,素以敢谏著称。
说了那么多,其实皇太极也明白,这时对大明用兵并非时机。
于是皇太极欣然同意,并将将和之事与三大贝勒商量,询问他们得看法,三大贝勒也自无不可,毕竟安生日子也过的久了。
但这里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不乐意了这也难怪他不乐意,毕竟虽说同姓爱新觉罗,但也有亲疏远近不是,要是没点功劳傍身,以后怎么样还真不好说。
不过很快阿敏又高兴起来了,因为他又有战可打了。
天聪元年(1627),正月十八,皇太极亲命主将阿敏领济尔哈朗、阿济格、杜度、岳托和硕托直赴朝鲜,寒风朔朔,三万清军枕戈待发。当然,皇太极也不不仅仅为了征伐朝鲜,而且还想把驻扎在朝鲜的毛文龙所领明军一网成擒。
百度搜索 权贼 天涯 或 权贼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