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让我在北宋的皇宫走一走 天涯 让我在北宋的皇宫走一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北宋的灭亡,高俅也是“功不可没”,高俅不像王璞,童贯有固定捞钱的肥差,高俅是三衙太尉,专管禁军的训练,。北宋历来都是三衙管训练,枢密院管调兵,这样做也是为了分散枢密使的权利,造成的后果就是打起仗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而北宋又通常是文官带兵,像童贯是个异类,有时文官连战场都不用上,下发一张阵图让军队照做就是。这也是北宋往往打败仗的原因。当然,这些文官里面也有些厉害人物,比如像范仲淹,虞允文,辛弃疾,文天祥等,之前也都是文官,北宋知识分子还是有节操的,不像清代,但是这些全才毕竟也是凤毛菱角。
每年新兵入伍时,高俅不挑身体强壮的,会武功的,只挑有手艺的工匠。高俅把这些人聚集起来给自己打工,据说北宋有一半的作坊都是高俅的。高俅也不挑活儿,什么做鞠啊,桌椅板凳啊,甚至是造宫殿的专业建筑队也有。这些人13830144042国家给发工资,给安排场地,然后再给高俅打工。就连训练场地也成了高俅的生产车间,在北宋那个商业发达的时代,高俅也是挣了不少,据说高俅的家产丝毫不比王璞的少。试想一下,让一群本应该去劳务市场的打工人去打仗,这简直就是给敌人送物资啊。连高俅这样大奸大恶的人都没有被排进六贼之中,可想而知当时的官员腐败到什么地步?
不过高俅这人却也不是一无是处,此人因为苏大学士对他有过帮助,当苏大学士被贬时,只有高俅处处帮苏大学士周转,苏大学士桃李满天下,对高俅也都怀有感激之情,苏大学士的学生在朝中做官的也不在少数,对高俅也是很有帮助,有时候高俅可以帮徽宗皇帝掌握一些言论。而且高俅城府极深,不像王璞,蔡京,李邦彦一样喜欢党争,把明哲保身做到了极致。高俅很少在朝堂发表言论,但是每当他开口,同僚也会给他面子,在王璞,蔡京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们也不敢去惹高俅,当然,也没必要去惹。高俅在徽宗那混的还是挺开的。
高俅看赵佶脸上露出踌躇之色,便知自己大势已去。“微臣告退。”
赵佶现在是非常忙,这一仗如果输了,不但金兵有极大可能趁虚而入,在国内也会造成惶恐。经过几次改革和方腊起义。现在的宋朝面临的问题就是国内起义不断,民不聊生。对外还有战事,和明朝末年的景象何其相似。
赵佶回宫后,先是叫来花公公,在自己走之前必须把所有产品种植方法讲清楚,出一点差错,这样种子就白费了。花公公虽有疑惑,也不敢多问。
赵佶伸了个懒腰,问道:“花公公,怎么样,记下了吗?”
这花公公人倒也老实,“陛下,恕奴才愚钝,这么种能行吗?还有这什么提纯,清杂,芽率授粉什么的,老奴还是不明白。”
赵佶又耐着性子给花公公讲了一遍。赵佶心想,别的也就罢了,如果这些种子不能高产,不用人说,我自己穿越过去把实验室砸了
郑皇后也听赵佶在那滔滔不绝的讲,听到一半就走神了,眼中尽是忧虑。
“花公公,你还有问题吗?”
花公公道:“陛下,信息量有点大,容奴才好好消化一下。”
赵佶拍了拍花公公的肩膀,“花公公,要是种成了,等朕回来就让你当农业部长!”
花公公小心脏受不了了,陛下将龙爪搭在自己肩上,这是何等的荣幸啊。农业部长?这是什么官职?
花公公道谢后,就离开了,郑皇后看着赵佶疲倦且又自信的目光,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叹了口气。赵佶揉了揉太阳穴,就开始批阅奏折,直到深夜,才放下笔。这繁体字真特么难认!赵佶有种爆粗口的冲动。
郑皇后不知什么时候来到赵佶身边,手轻轻搭在赵佶肩上。“陛下,时辰不早了,早点安息罢。”
赵佶抓住郑皇后的手道:“皇后,朕睡不着,你陪朕坐坐吧。”说完,赵佶顺势把郑皇后拉到怀里。闻着皇后的发香,赵佶闭上眼睛,贪婪的吸了口气。郑皇后是又羞又喜,道:“陛下,陛下有心事吧。”
郑皇后这次可猜错了,赵佶是因为奏折上的字太难认,写的又反锁,刚才是用脑过度了,所以才想放松一下,当然嘴上是不能这么说的,“嗯,朕在想怎么能治理好国家。”
郑皇后道:“陛下,臣妾本不该插嘴朝中之事,您就当臣妾多句嘴好了,臣妾听说陛下要去洛阳祭祖,朝中交给左相和太子打理,不知可有此事。”
赵佶是不想把北上的事告诉郑皇后的,怕皇后担心。道:“嗯,确有此事,有什么不妥吗?”
“陛下,依臣妾看,陛下要想发愤图强,祭祖事宜暂且先放一放,打理好朝政才是要事。太子本就心性软弱,朝中必然是左相来打理,李邦彦这人陛下也清楚,此人本就是不学无术之徒,堂堂一个大宋宰相,整日嬉笑怒骂,装疯卖傻,满口的是市井俚语,这样的人代理朝政,能行吗?”
李邦彦赵佶是有所了解的,人称浪子宰相,因为长的帅,被徽宗缕缕提拔,这浪子宰相到底有多浪呢,据说他喜欢坐在树上吃饭,看见徽宗皇帝来了,也不下来,指着徽宗皇帝满口污言秽语,徽宗不但不生气,反而很乐意。李邦彦在宫里建了一条热闹街,他与徽宗皇帝扮演卖肉的,乞丐,酒保……整日于徽宗皇帝玩的不亦乐乎。徽宗似乎也很喜欢角色扮演,一直对李邦彦宠爱有加。更不要脸的是,二人还深夜翻墙出去瓢昌。当金兵打进来后,李邦彦就什么也不顾了,骑上马就要逃跑,让愤怒的百姓拦下给活活打死!这样的人能当宰相,不亡国才怪。
赵佶显然是现在还不想动他。欧洲有句谚语,上帝想让谁灭亡,必先让他先发狂,浪吧,等浪够了,就抄家,发配。诗和远方,朕都给你。
赵佶说道:“你所说的朕自然知道,朕有朕的打算,现在大宋最要紧的就是这一仗,君臣必要一心才有把握,现在不是节外生枝的时候。要是朕留在朝堂,这些言官每日捕风捉影地上奏,前线一有点事,这些言官就弹劾,必会影响前线将士。所以朕才要去洛阳。二来,朕去洛阳为我军将士祈福,求我赵家列祖列宗保佑我军大捷。”郑皇后听赵佶说的也不无道理,徽宗本来迷信,自称为道君皇帝,但是确实也为大宋着想,郑皇后没有多言。
次日,赵佶睡到正午才懒洋洋的伸了个懒腰,唉,爽,真特么的爽。哈哈。
一太监对赵佶说:“陛下,有许多老臣说要见陛下,说见不到陛下他们就不起来。”
北宋的政治异常开明,皇帝和大臣往往吵的不可开交,但最终还是皇帝低头。赵佶可不想惯这个毛病,为了国家,必须要像后世一样,大搞一言堂。有人说我国为什么发展的如此之快,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执行力。
赵佶气愤的说道:“那就让他们跪着。在给他们带一句话,别整天想着怎么弹劾别人,把精力放在国家建设上比什么都好。”赵佶昨夜看奏章,大多都是弹劾这个,弹劾那个,最可气的事弹劾的人赵佶一个都不认识。王璞,李邦彦干了多少贪赃枉法的事,却连一个弹劾的奏章也没有。看来不管是北宋还是后世,言官都一个德行。
小太监见皇帝发了这么大脾气,弱弱的说道:“陛下息怒,只怕奴才说了,这些臣子就在史书里写陛下不通言路,不思朝政之类的尖酸刻薄的话了。”
赵佶可不在乎这个,功过自有后人评论,像他们不痛不痒的几句能算什么。
“就照我说的做。”
小太监看赵佶也是真发怒了,不敢再说“是。陛下。”
“让赵良赐,高俅,王璞来南书房见朕。”
“是,奴才告退。”
赵佶刚又想到了什么,“让赵良赐先来。”
赵佶来到南书房,赵良赐以在房内侯下。赵良赐见皇帝来了,连忙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赵爱卿,朕问你,你对金国了解多少?”
赵良赐微微一怔,道:“陛下,臣去签订盟约的时候见过金主完颜阿骨打,此人确实是能征善战,他的几个儿子打仗也很厉害,已经歼灭辽国好几支劲旅。完颜阿骨打对西夏,高丽,蒙古,回鹘一些和辽国接壤的国家都派过使臣,游说辽国孤立。是少有的军事天才。”说道这里,赵良赐想起什么,但也只是一闪而过。又接着说道:“不过,臣出使辽国时,见完颜阿骨打身体抱恙,脸色也不太好,恐怕也活不过几年。”
赵佶一听,这赵良赐还是有些本事,仅仅去签了个盟约,就观察的如此仔细,天生干狗仔的料。“爱卿,朕交给你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赵良赐赶紧下跪:“陛下请讲,微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赵佶亲自下去扶起赵良赐:“有爱卿这样的贤臣,我大宋收复燕云指日可待!”
赵佶接着讲到:“一旦战端开启,情报非常重要。我军对辽国,金国所掌握的情报少之又少,朕派你去辽国,建立一个强大的情报网,时时关注我军,辽国,金国的情况,你可直接受命与朕。”
赵良赐怎么也没想到,皇帝会让自己当探子,不过自己直接受命与皇帝,这岂不是与童贯,高俅一个档次了,皇帝这是在提拔自己啊。赵良赐颔首道:“微臣必不辜负陛下希望,连辽国皇帝穿什么裤衩,微臣都查清楚。”
赵佶心想:“难道赵良赐也是穿越过来的。这么有名的台词也能说的出来。”赵佶笑了笑,爱卿真幽默,朕现在就封你为我大宋第一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朕在赐你一块金牌,许你先斩后奏。凭此牌你也可以随时来宫找朕。

百度搜索 让我在北宋的皇宫走一走 天涯 让我在北宋的皇宫走一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让我在北宋的皇宫走一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李朦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朦胧并收藏让我在北宋的皇宫走一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