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甘露遗恨 天涯 甘露遗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3.公元828年3月,朝廷下诏要求各地推举贤良方正及直言极谏之士,并由文宗临轩亲策命题发问,内容大至有如何端正社会风气,如何考察官吏,如何理财等等。
昌平进士刘蕡对宦官专权造成的祸害非常痛恨,在对策中上万言书,公开反对宦官。他认为,“法应该划一,官应该正名,现在官员分朝官、宦官,政权分南司、北司,在南司犯法,跑到北司就没事,或朝官定了刑,宦官则认为无罪,法出多门,是非混乱,原因在于兵、农地位悬殊,内外各自有法。”同时还指出,“现在兵部不管军政,将军只存空名,军政大权,全归宦官执掌。头一戴武弁,便把文官看作仇敌;足一登军门,便把农夫视为草芥。这些武夫,依仗宦官的势力,只会作威作福,欺压百姓。宦官们利用武夫的骄横挟制皇帝,又用皇帝的名义驱使朝官,这难道是先王经文纬武的意思吗?”他要求文宗屏退宦官,信任朝臣,将政权交给宰相,兵权交给将帅。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中兴大唐。
刘蕡的对策,切中时弊,考官冯宿等非常赞赏,文宗也甚是爱惜。
裴度也忌惮王定澄的专横,当然更希望刘蕡这样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一直以来,百官每日表面上都在按部就班做着份内的事情,但实际上都在看王守澄的眼色行事,内阁代表文宗交待下去的事项能不能及时落实,更多时候皆取决于王守澄的态度。所以思前想后,他还是积极支持重用刘蕡。
文宗之前便与老相裴度有过深度交流,也希望通过这次的科考选拔一些有用之才,然而王守澄的所作所为又让他心存余悸。他是个惜才爱才的人,担心刘蕡的锐气为王守澄之流所不纳,日久必遭其陷害,与其让刘蕡白白丧命,倒不如先让他回家以待天命。最后通过殿试的才俊有22人,都被任命了官职,唯刘蕡名落孙山。
榜发后,满朝上下一片哗然。谏官、御史纷纷上表恳请文宗启用刘蕡,身居宰辅的裴度迫于文宗和王守澄的压力也只好抑制不许。刘蕡虽心怀壮志,满腹经纶,却报国无门。
一个月白风高的晚上,王守澄家里迎来了位不速之客。
淮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王播携带数以千计的金银珠宝来拜见王守澄。
对于这位王大人,王守澄早有耳闻,担任要职期间时刻没忘大捞好处,朝中官员每每提到王播,大多赞赏有加,王守澄自然知道其中原委。如今这位大人深夜来访,有何目的还真是不得而知。
王播接到通报后,快步走进客厅,单膝跪倒在王守澄面前,“下官王播拜见王大将军。”
“呵呵,快快请起,王节度使深夜莅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哪敢有什么见教,只是久慕大人威名,今特献上珠宝若干,以慰下官渴望之情。”王播回过身,向外一招手,便有卫兵抬进来数个沉甸甸的箱子。
王守澄忍不住站起身来,径直走到整齐排列的箱子跟前,眯缝着眼睛慢步踱了两个来回,继而朗声笑道,“王大人送来如此重礼,让我如何担待?”
“大将军客气了,这些珠宝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不值一提,还望笑纳。”
“既然将军如此美意,我就愧领了。只是不知将军需要我为你办些什么事?”
王播环顾左右,欲言又止。王守澄会意地挥了挥手,让左右都退下。
“如今这里就我们两人,王节度使有事但讲无妨。”
“下官听说韦处厚相爷已经辞世,想来内阁必定缺少大将军自己的人,所以……”
王守澄明白王播花血本来交好自己,决不会没有目的,如今他一说出口倒让他有些为难。自从韦处厚去世后,内阁几乎由裴度一人支撑,也确实需要再增加一名自己的亲信之人。只是对于这位王播还了解得不多,自然不便一口应承。
“王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任命宰相可是大事情,不是我说了可以算数的,待明日我一定找机会向圣上推举。”
王播并没有把宝全部押在王守澄身上,早在进京之前就通过其他途径向文宗爱妃杨贤妃敬献了数百件奇珍异宝,并向文宗进贡银器数千件,绫绢数十万匹。嗜财如命的文宗看到这些财物,加上杨贤妃的撺掇,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王播的请求。王播之所以还在王守澄身上花费那么多,完全是为了堵住他的嘴,不让他在文宗面前设阻,当然更希望以后能得到这位大宦官的鼎力相助。
十天以后,文宗驾临宣政殿,当场任命王播为左仆射,同平章事,辅助裴度同掌内阁。

百度搜索 甘露遗恨 天涯 甘露遗恨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甘露遗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湖湘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湖湘人并收藏甘露遗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