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北京城由来 天涯 或 北京城由来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且说既然定都北京这盘棋是明太祖朱元璋下的,那为什么道衍不留在南京与朱元璋直接共事儿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其实早在洪武三年的时候,道衍就参加了在南京宫殿的僧人治国人材选拔考试,榜上有名。但是,道衍只是领了一件僧衣就走了,谢绝了所有职务。之后的这一等呀就是十二年,青春韶华皆已不再。为什么不早早接过大明的绣球?这是因为大明的政策法网太密,甚至有金榜题名的人都未敢做官,而是经商去了。由于许多富户都是苏州人,那里的中等富户与小富之人也遭到了李善长在江南土改与赶散中的打击,造成冤案。以至于在最后,朱元璋不得不让李善长提前退休,以平息舆论。
在文字方面,诗人高启的结局让江南噤若寒蝉。诗人高启,虽然朱哥朱元璋只是对其间接平反,但六百多年后一位伟大的诗人称高启作品为明朝伟大的作品。且说洪武爷曾游历一废圮寺院,武装卫士们不仅执戟如林守在寺院周围,而且是提前清场。但朱元璋进入一看,只见壁上有人刚刚画了个大布袋和尚,旁题偈语,墨痕犹新: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四下看看,依旧没有一个僧人。
鲁迅先生在致曹聚仁的信中说:“古人告诉我们唐如何盛,明如何佳,其实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回望世界与中华的历史,只有完美的轮回,没有完美的王朝。刘伯温为什么迟迟不肯投奔新主,那是因为他看到了元朝的根砥。张三丰为何不肯出山,那是因为看到了大明的严苛,道衍也是如此。道衍觉得,驱除胡虏,很好!救济斯民,也很好;但人不只为一日三餐活着,人活着也得有点乐趣,天下人可以不求个人的大富大贵,但活着得有趣味。
怎么才能活得有趣味呢?那就是别老置人于死地,别老什么事儿都一刀切。历史犹如一条巨舟,大家若都跑到船的左边,那就会倾覆;乘客若都跑到右船舷,那巨舟也会翻船。一棵大树树枝不能都长到左边,也不能都长到右边,否则难经风雨。所以,王朝要均衡,不能都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能都跟您朱哥一样,得放宽些子。燕王朱棣,他也愁呀,活不下去呀,宋小宝也劝不住他呀。道衍还得做个说单口相声的,劝燕王朱棣放宽心。
这不是戏说,史有记载:力趣之!人心宽一寸,人生路就会宽一尺;人心宽一尺,王朝的帝祚之路路就会宽一丈。否则,历史就会有反弹的那一天。鲁迅先生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历史。”这些,咱们就不写了,咱们说高兴的;但若是一点不提,人家会说你粉饰朱哥。
所谓的张三峰也是如此,他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当朱元璋还叫朱重八的时候,张三峰就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但他为何萍踪侠影呢?首先,张三峰要寻找一种灵物儿证明王气在燕,但却再也没有露面。道衍此行北平府不但要寻找刘伯温的宝图,也要寻找张三峰的痕迹。于是,太行山就有了飞来佛的故事与漂来佛的传说。但到底找到张三峰了嘛?张三峰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太行山有没有能证明王气的宝物呢?
且说历史老人之手的玄机其实是难以完全洞悉的,任何史家也做不到,就算你的史料确凿那仍不是历史作品的最高境界。历史求真之后还要有历史哲学及很多学科的跟进,懂哲学的前提是要懂宗教,才能接近真理,获得长河智珠;明史的马赛克也才能渐渐清晰。历史结论与明史结论不能是简单的对错,常常是对中有错,错中有对,朱元璋朱哥的卜都定都就是例子,下回分解。
百度搜索 北京城由来 天涯 或 北京城由来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