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回到南朝当皇帝 天涯 或 回到南朝当皇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云散便凝千里望,日斜常占半城阴。在东晋建康城西南数里之外,耸立着一座青瓦白墙的宏阔寺庙,此庙名为瓦官寺,因于旧地挖掘出古瓦棺而得名,乃是一座誉满江左的佛家古刹。
该寺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开山祖师乃为高僧慧力,后又有名僧法汰大师驻锡讲经,引得诸多王侯公卿云集于此,寺庙因而大盛。
绕过几座精雕细饰的佛殿后,在数丈之外的高台上,登显一座被玉砌围栏环绕的佛塔。
塔中幽静寂寥,檀香弥漫,嗅之,则清香沁脾,恍若隔世,心神既定,又生超脱凡俗之感。
刘义符轻轻长吁了一口气,长时间地席地跽坐,双腿已经麻到了极限,突来的酸胀感让他忍不住发出一声闷哼。
没奈何,他只好起身站定,一边不断地用手揉着已经痛苦不堪的双腿,一边抬着眼继续望着面前的壁画,转瞬间又露出一抹苦笑。
这幅绘于乳白色影墙上的壁画乃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成名作,名曰《维摩诘像》。
据说是因为顾恺之想要为瓦官寺筹措钱粮而绘,前来观此画者首日须认捐十万钱,二日认捐五万钱,三日则随意不定,由是,寺庙开光之日,观者所乘之车如流水,所骑之马如游龙。
就连有江左风流宰相之称的谢安在观赏之后,亦赞其曰:“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现如今,年仅十余岁的刘义符却是对此画嗤之以鼻,谁又能想到,这幅轰动一时的《维摩诘像》,竟然是一个瘦弱呈病态之状的老头。
也难怪,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这幅画像里的隐几、麈尾,正符合那些瘦骨清相、褒衣束带,整日药酒相伴、手摇麈尾、故弄玄虚以显风度高雅的名士们特有的形象。
有时刘义符不禁细想,或许这才真是那些士族名士们热捧此画的真正原因之一吧!
江南春早,冷风照拂,佛塔檐角的金色铃铛摇曳飞舞,清脆声曼妙悠扬,置身如此清静的参禅世界,刘义符也不由得心生出几分感慨。
忘知何时,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睛才能看得见,譬如梦……
有人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他什么满足,可当他想回到故乡看看分离的亲友时,或许只能睡觉,闭上了眼向梦里去找寻,才会遇见日夜所思的风物。
于此而言,刘义符可算是深有体会。
他本姓刘,单名孚字,出生于二十世纪末,套用祖父的话来说,他们老刘家可是根儿红苗正的南朝刘宋皇室后裔,往上更能追溯到西汉楚元王刘交一脉。
说实话,祖父的这些段子并没有多少可信度,毕竟社会上许多姓刘的都称自己是汉室后裔,姓李的也跟着吹嘘是唐皇后人,仿佛身为皇室后裔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情。
其实坦白来讲,这也就是人们饭后茶余的玩笑罢了。
可如今的情况却截然不同,在突然重生成为宋少帝刘义符的事实面前,饶是无神论思想根深蒂固的刘孚,却也不得不承认,祖父所言非虚。
“我们刘家是南朝刘宋的后人,我们的祖先是那个北伐中原、气吞万里如虎的宋武帝刘裕,我们生来不凡……”
刘孚的耳畔还依稀回响着祖父的豪言壮语,若是让他知晓自己的孙子不但重生到东晋末年,并且还变成了自家先祖,说不得会激动地从田野里爬出来。
命运就像是强奸,既然无力反抗,那么就索性好好享受一番,刘孚如是安慰自己。
的确,前世的种种已经不再重要,从今以后,他就是刘义符!他要做的,便是继续书写“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史诗。
既然身为丰沛汉室的子嗣,自当要有弃笔著衿请长缨,誓扫胡虏不顾身的血性豪气。
虽然刘义符瞧了此画良久,但所获不是很多,大概是性格使然,前世的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汉子,性格豪爽,豁达刚强,最不擅长的就是手挥麈尾,或四座清淡,或抚琴高歌……
只是刘义符很清楚,江南玄学之风盛行,自己的举止不能太过特立独行,所以表面文章肯定是要做的,至少不能变成各大士族高门清谈时讥讽的对象。
要知道,在这个以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时代,名声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政治生命的长短,名声与功勋可谓是如影随形。
“世子!”一道熟悉的粗哑之声从禅房外响起,将尚在遐想的刘义符惊醒,布在脸上的倦容也随之消褪了几分,“是国才吧!你且进来就行!”
侍卫蒯国才应声推门进房,凝着黧黑的面庞,沉声道:“陈宪来了,他说有紧急要事禀报!”
刘义符一愣,这陈宪原本是丹阳郡有名气的任侠少年,因时常挥卖土地、济弱穷困而闻名于乡里,不仅如此,他还领着一众豪侠驰骋在江左各地。
那些绿林豪杰以其善射勇武,且有百步穿杨之功,遂称之为“陈一箭”。
正在延揽各方豪杰的刘义符听闻陈宪之名,便前往拜访,并折节下交,这才成功招揽了这位任侠,并倚其为心腹,每遇大事,必与其商议,二人明为主臣,实则至交好友。
究竟有何要事,竟让陈宪寻到瓦官寺来,他忙直了直腰身,走到门前,打眼一看,只见一位身着靛色戎装的束发少年,正面带焦色地站在门前台阶下等候。
此时的陈宪膀肩正斜挎着一把木色长弓,面容宛若古月生辉,五官亦是生的端正分明,两道浓眉好似利剑入鬓,明珠般的眼睛尽透锋芒,端的是英气逼人。
刘义符深知陈宪性格持重,若非事情紧急,定然不会像眼下这般慌张,便也不跟他寒暄,径直将其拉至禅房之中。
待到落座之后,陈宪这才嗓音低沉地说道:“刚刚得到手下密报,说有人招募了一批亡命之徒,已潜入建康,欲行刺杀之举,可他们的目标到底是谁,现在还不清楚。”
刘义符闻言一惊,就在旬日之前,便有一股来历不明的盗匪趁夜袭击了龙骧将军刘钟的驻地冶亭,而如今又有盗匪欲在建康城密谋作乱,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恐怕当日谁都不曾想到,这看似不起眼的流寇盗匪,竟在转眼间变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过了片刻,他方才冷声道:“这些宵小想要趁着公父率军出征荆州之机,肆虐建康,动摇前方军心,哼哼……他们未免想得太过简单了些。”
说完,刘义符突然停顿须臾,而后两眼如炬地盯着陈宪:“伯度(陈宪表字),你之前一直和绿林上的豪侠打交道,想来查出这些亡命之徒的行踪,也不是什么难事,这件事交由你去做,如何?”
把这件事交给年纪尚轻的陈宪去办,刘义符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鬼谷子曾说过,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
真正的勇士最大的特点就是没什么可惧怕的,他们对于危险之事根本没有恐惧可言,所以选择一些常人觉得棘手危险的事情交给他们,他们不仅会欣然接受,而且还会出色完成。
果不其然,陈宪丝毫没犹豫,信誓旦旦地说道:“世子放心,吾等旧识,在这建康城中亦有不少,有他们的帮助,属下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擒杀乱贼!”
任侠重承诺而轻生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既然陈宪已经认世子刘义符为主,那就没理由不替主公分忧解难。
况且自他投到刘义符门下后,尚未挣得半分尺寸之功,正好可以藉此机会,用这些盗匪的人头做个投名状。
不觉间,陈宪又想起与自家主公相识的前因后果。
陈宪本身也是胸怀韬略之人,之所以迟迟不肯应征入伍,就是想寻得一位真正的雄略之主,随其建功立业,拜将封侯。
陈宪曾经也考虑过要投入刘裕的帐下效力,可他心里明白,人家麾下的谋臣良将不胜枚举,即便是他投靠过去,恐怕短时间内也难以施展抱负……
正当他犹疑不决之时,刘裕长子刘义符登门拜访,几经彻谈,他便发现这位豫章公世子言谈举止稳健从容,而且为人不拘小节,度量恢廓,才智狠辣比其父刘裕亦是不遑多让。
那个时候陈宪就断定刘义符日后必能成就一番伟业,所以在面对刘义符抛来的橄榄枝,他才会欣然接受。
时间紧迫,陈宪没有继续逗留,朝刘义符行了个告退礼,然后迅速走了出去。
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 回到南朝当皇帝 天涯 或 回到南朝当皇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