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打工在宋朝 天涯 打工在宋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六章律吕调阳!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两句话,赵真终于会背了,但是他自己说出来可能什么意思都不懂,在他那“失魂”的脑子里,估计和“拉便便”,“肚里青蛙叫”的意义一样吧。但不管怎么说,赵氏学舍赵先生提出赵真和族长家老二家的孙子哲儿的比试也就在打谷场,老槐树下进行了。
比试是赵红鹄赵先生提出来了的,自然也是赵先生来主持的,平时屯子里对“读书”不感兴趣的大人们,也聚拢了过来,包括在赵家屯子附近训练,巡逻的赵家藤甲兵也凑合了过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那命为哲儿的童子年岁和赵真一般,也是五岁,不过在常人眼中却是天壤之别,在众人目光集聚之下,那小童小脸上满是得意和讥讽。
他语速均匀,摇头晃脑,边背边在众人的脚边来来回回走动,双手背后。
众人看了啧啧称奇。“不愧是族长的孙儿,当真是了不起”
“你看看,你看看,估计过个几年,咱们赵家屯子说不定能出个秀才!”
赵红鹄对赵谦的背诵十分满意,但是当听到那妇人说出个“秀才”的时候,不由得脸色一岔。
他出走人群,拍拍手掌。“诵 书须成诵,则学进矣,不错不错,哲儿你回去,你通过了,现在、、、”
那哲儿一听,反而没那个意思,大踏步走出来,说道:“赵先生,我有一句不懂,不知道能请先生解释一番。‘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里译为’积累数年的闰年集成一个月,用律吕来调节阴阳‘,请问夫子,这‘律吕’是什么,为什么能调节阴阳?”
赵红鹄听了先是愣,随机正色道:“这个就有得说道了。律吕分别有有十二个,六律六吕,我们通常说是‘十二律’,没有分得那么清楚,然而具体区别从低到高的次序排列是:黄锺、大吕、太簇、夹锺、姑洗、中吕、蕤宾、林锺、夷则、南吕、无射、应锺。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
“、、、至于为什么能调节阴阳,为师也不清楚、、、”
虽然如此,但还是听得众人惊叹连连,他们听不懂,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崇拜,这就是读书人啊,他们要是听懂了,那读书人和他们这些泥腿子,拿刀的有什么区别?了不起,了不起。
哲儿在众人的夸赞和欣赏的目光之中走回了人群,途中他抬头看了一眼接下来要和他比试的这个”又大又蠢“的家伙,但不管怎么说,他输定的,因为他不仅会把《千字文》全文背诵,默写,并且连翻译也摸得熟稔于心。这些天他可吃够了苦头,在娘亲从商水城花重金请来的先生辅导之下,他感觉他自己这几日都瘦了。总之他赢定了。将来他不仅要考得”生员“,将来还要考得”举人老爷“,到时候荣归故里,坐八抬大轿,估计在这汝水镇也威风的很。
在赵氏的引导下,赵真走出了人群,在众人嬉笑之中,他嗫嗫嚅嚅,含含糊糊地背出了第一句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接下来,嘲笑和鄙视是少不了。
”就这傻样子,还和我们家哲儿比,呸呸呸,沾了我们家哲儿的机灵气、、“
赵氏摘下帻,露出那张蜡黄,但是五官十分端正的脸,她眉头轻挑,带着几分执拗。
“相传黄帝时代的乐官伶伦在阴山【今蒙古自治区境内】用12根一头平、一头斜,长短不一且中空的竹管,内里灌满用苇子膜烧成的灰,将其插入室内布幔遮蔽、风雨不侵的土壤里,待到一定的季候自然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据此借以确定声音的高低为六律六吕,如之前红鹄先生所言,第一律名为’黄钟‘、第一吕名为’大吕‘,同时以此确定一年24节气,方便咱们的耕种时间的确定。”
“、、、、”
“这,,,”赵红鹄先生立在原地,其他人不知道赵氏在说什么,但是赵氏明显是在说先前那个“律吕调阳”的问题,似乎很有学问的样子。
这还是赵寡妇吗?她、、怎么知道这些东西,她不是一个克死丈夫,生个失魂的傻儿子的倒霉女人吗?对了,听族长说,这赵寡妇不是他们的汝水镇,似乎是外地人、、
赵红鹄从呆滞状态中回过神来。“感谢赵小姐答疑。”恭敬地抱了抱拳,便是带着自家谦儿离去了。剩下的人一听知道赵先生这么回复,估计这回让赵氏扳回一城,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七大姑八大姨的聚拢一起,七嘴八舌地离去了。
只不过她们的丈夫却是满脸痴迷。
“你听到没,赵先生把赵氏陈称作’小姐’,看来赵小姐真的来历不凡啊,她真不会是大宋北边那家老爷的二奶奶吧?”
“嘿,赵小姐这人品,性格刚烈,而且族长不是说过吗?她们刚搬来似乎她男人就死了,族长说他见过,别在这里造谣,污蔑赵小姐了”
“哎,赵小姐果然和咱们赵家屯子的赖大娘们不一样、、可真有学问,我记得去年,我载她坐牛车去汝水镇上,哥们你知道吗?她还给我施屈膝礼,,我后来问了别人才知道这个‘礼’,嘿嘿、、”
“要不说你没文化、”
“你有文化,胸无一点墨,字不识一升、、”
剩下的就是这些糙汉子在原地叽叽喳喳地吵闹起来。争执的内容就是“我字是不是真的只有一升”
赵寡妇前脚踏回家门,下一刻,一个男人就追了过来。手中似乎拿着什么,不过那男人脸色窘迫,站在院子门来来回回走动,时不时敲着门。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虽然赵氏在乡里的名声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男人堆里、、
这个男人叫光子,平时做点小买卖,经常出入赵家屯子和汝水镇之间,屯子里缺点啥,小孩看病也是拖这人拉到镇子上,镇子上有动静,这人最精道。
“赵家娘子,这是镇子上潘姥爷家托给您的信。”
赵寡妇出了门,问道:”还是像往年要妾身给打了几身棉袄和几段布匹?“
”嘿,这个就不知道了,信我搁在栅栏上了啊,先走了。“

百度搜索 打工在宋朝 天涯 打工在宋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打工在宋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张厚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厚厚并收藏打工在宋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