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隋定乾坤 天涯 或 隋定乾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此时的北魏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破六韩拔陵虽然下落不明,但是新的起义军又开始崛起,六镇的叛军又从河北一带开始起事,这一次的规模比之前更大。在这里我们要详细的介绍一下几支较为重要的起义军队伍。
公元525年八月,柔玄镇人杜洛周在上谷聚众掀起了反对北魏王朝统治的起义,改年号为“真王”,这与之前的破六韩拔陵用的年号是一样的。
杜洛周,又称为吐斤洛周,高车族,降户。
当时杜洛周这么振臂一呼,顿时得到了好几万人的支持,纷纷都投靠在他的麾下,其中有两位较为突出的将领,一位是高欢,(这可是本书中较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出身于怀朔镇的兵户之家,是鲜卑化的汉人,另一位是善无县人尉景,此人温良敦厚,有侠义之气,二人一同投在杜洛周的帐下效力,并且还得到了在安州的戍兵就有好几万人之多。
杜洛周的势力日益扩张,很快便成为了北魏王朝的劲敌,当时他率领起义军西上围攻燕州。十二月,又在黄瓜堆率领义军击败了当时高车族的酋长斛律金,兵败之后斛律金便转投了尔朱荣。
在公元526年,也就是孝昌二年的时候,杜洛周又率领义军攻克了军都、居庸两关,给镇守两关的魏军重重的一击。之后又南下攻取幽州,在十一月时,幽州的城民将刺史王延年给擒获,并且归顺了杜洛周,此时的杜洛周占据着幽、燕两州,就是现在的北京南部、河北北部以及辽宁一带。
杜洛周在上谷起义的第二年,原为怀朔镇兵的丁零族人鲜于修礼率领降户在定州左人城起义,建元鲁兴。六镇的兵民立即响应,与杜洛周会合,迅速聚集了十万人。
当时北魏朝廷任命长孙稚为大都督负责平定叛乱,与河间王元琛一起率领大军征讨鲜于修礼,同时,前文咱么提到过的郦道元也在这次行动中担任行台。
这位河间王元琛是北魏宗室,齐郡王元简之子,被称为是北魏宗室成员中首屈一指的富豪,长孙稚打心底里不愿意和元琛合作,因为他深知元琛的为人不怎么样,思虑再三便让儿子长孙子裕上奏朝廷,说自己上一次与元琛出兵淮南的时候,元琛就是因为不听自己的正确意见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而且两个人还因为这件事而互相产生了矛盾,如今长孙稚实在是不想听从元琛的调遣,只希望朝廷能在这件事情上给予调整。
长孙稚的担心并没有解除,这一次朝廷没有让他有着自己的性子来,不管二人之间有怎样的嫌隙,都要按照朝廷的安排来做。
长孙稚算是彻底的无语了。
长孙稚和元琛都是比较优秀并且比较有能力的将领,可是在接受了朝廷交给两人的重托之后,都不是去想该想的问题,比如说这一仗该怎么打才好,怎样出击才能将叛军给打败,二人每天的事情就是怎样才能使对方难堪,能看对方的笑话。
就在长孙稚与元琛率领大军行知滹沱的时候,长孙稚不想立即出战,可是元琛听了顿时脸色一沉,强迫长孙稚速速出兵征讨,长孙稚没辙,也不愿意和元琛多说,只得硬着头皮率领大军前进,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事,这一次的结果比上一次在淮南的时候还严重,就在自己率领大军到达五鹿的时候,竟然遭到了鲜于修礼的截击,这个时候起义军声势正旺,大军浩浩荡荡的冲杀过来,使魏军没有任何防备,被杀了个落花流水,长孙稚舞动宝剑奋勇杀敌,可是敌人实在是太多,自己就算有些武艺也是抵挡不住的,在这紧急关头,长孙稚迫切的希望元琛能率军前来救援,可是这个想法太天真了,说不定这个战况也是元琛想看到的也未可知。
起义军越来越多,长孙稚这一仗是一败涂地,幸运的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长孙稚与元琛在回京后便同时获罪而被立刻撤职,鲜于修礼的大军随后又包围了瀛洲和定州,起义军此时的势力令北魏**食不甘味。
胡太后又重新任用广阳王元渊为大都督,章武王元融为车骑将军、左军都督,与元渊一同讨伐鲜于修礼。
这一次元渊临危受命,要面对鲜于修礼声势浩大的起义军,但是还遇到了一个死对头,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元渊对这个对头做了一件难以启齿的丑事。
这个对头是北魏城阳王元徽,与元渊算起来是远房的堂兄弟,但是元渊所做的这件事使元徽甚是气愤,因为元徽被堂哥戴上了绿帽子。
元徽的妻子于氏与元渊又暧昧关系,元徽见元渊刚刚平定了破六韩拔陵所领导的六镇起义,气势正旺,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而且胡太后也非常重视他,元徽也是身为北魏的重臣,在这件事情上思虑再三,还是选择了忍,心中却对元渊恨之入骨。
元徽等元渊率军征讨鲜于修礼走后,心想机会终于来了,此时再不出手更待何时,于是便来到了胡太后和皇帝元诩的面前,向他们说起了元渊手握兵权,心不可测,恐有异图。
胡太后仔细一想,此时的元渊已经是声名卓著,人气正旺的时候,不但兵权在手,并且人还在外面,如果真如元徽所说的那样,那该如何?
胡太后思索了半天,神情凝重,许久没有说话。等她回到宫中之后立即给元渊的副手章武王元融写下了一份密诏,让他好监视元渊的一举一动。
到了这里,我们只能说胡太后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她以为暗中写一份诏书给元融监视元渊就能免除担心,哪知道却是平白无故地再惹出一番事端。
那元融接到了胡太后写给她的密诏之后,倒也表现地很好,恭恭敬敬的接过了密诏,他没有按照胡太后所说的去做,而是将密诏直接交到了元渊的手里。
元渊接过密诏打开一看,“啊呀!”一声险些一头栽倒在地上,心里气愤无比,心想自己拼命地捍卫大魏的江山,倒头来你却来了这么一手,这让人如何忍得了!
接下来元渊便上表朝廷,说出了元徽的种种恶行,并且向朝廷提出了要求,只要把元徽给调出京城,我便可以全身心的率领魏军力抗叛军。
胡太后看到了元渊的上表,假装不闻不问,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更不会像元渊要求的那样将元徽由尚书令的职位而调出京城。
元渊苦苦等待朝廷将元徽调离京城的消息,可是最后等来的只是朝廷不断地催他出兵征讨叛军,元渊哪里知道,这元徽是胡太后的情夫郑俨的同党,怎么会那么容易的调出中央。
元渊不禁长吁了一口气,只得派遣他的好搭档兼好兄弟元融率军攻打鲜于修礼,可是等他们率军赶到河北的时候,并没有立刻就找到鲜于修礼,因为鲜于修礼死了。
就在这一年的八月, 鲜于修礼被一个叫元洪业的部下所杀,这个元洪业是趁其不备的时候从背后一刀将其杀死,因为他杀鲜于修礼的目的很简单,是想胁迫这些部众投降魏军。
可惜鲜于修礼一代英豪,没有死在战场上和魏军之手,竟然死在自己的部下手里。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元洪业实际上是一个混入起义军队伍中的一个北魏宗室,既然杀了鲜于修礼,那就是大功告成了,元洪业就像一个三岁的孩子一样,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就在他杀死鲜于修礼的时候,自己很快地也被别人杀了。
杀元洪业的人是葛荣,他将叛徒兼内奸元洪业杀了,没有让起义军立刻瓦解,而是很快的统领起了这支强大的队伍。
百度搜索 隋定乾坤 天涯 或 隋定乾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