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明末清初百十载 天涯 明末清初百十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腊月三十,女真部落第N次(具体是第几次我也不记得了,自1583年以来,但凡发生一次大事,都得开一次)全部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此次大会主要有以下几个议题:第一,决定了新的政权名称为“大金”,区别于先祖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后来改为了“后金”;第二,定国都于赫图阿拉,后改名为兴京;选举努尔哈赤为后金大汗,称承奉天命覆育英明汗,简称天命汗;第四,决定明年(1616年)为天命元年;第五,决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国庆节;第六,决定以八旗军歌为国歌;第七,决定以大龙旗为国旗。会后,各代表各自回家,度过了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春节,暂且不提。
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早晨,所有人都洋溢在新年和建国的快乐之中。街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普东北同庆。上午十时许,努尔哈赤在诸贝勒和众大臣的簇拥下,登上了“巍峨”的赫图阿拉城楼。随后,在女真各界人民的欢呼声中,努尔哈赤拿着因紧张而揉碎的半截稿纸,高声地宣布:“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宣布,大金国...**...在今天...成立了!(这是有多紧张)下面请旗手和乐队就位,升国旗,奏国歌!(起来,不愿受压迫的苏克素浒河畔的人民,让我们扛起锄头,拿起镐把,推倒旧的长城,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躲过敌人的箭雨,翻过敌人的城楼,消灭一切不公平的制度......)”
之后,努尔哈赤坐在龙椅上,接受了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大礼。并组织召开了后金国第一次QGRMDBDH,大会决定以QGRMDBDHCWWYH为大会的常设机构,选举并确定了常务委员会的委员们,根据努尔哈赤的提名,审议并通过了努尔哈赤关于任命额亦都、安费扬古、何和礼、扈尔汉和费英东为五大CW的决定。同时决定分全国为五大ZQ,由努尔哈赤和四大和硕贝勒分别任中东西南北五ZQ总司令:努尔哈赤居中部ZQ,统摄全国,掌正黄、镶黄旗;二儿子代善为大贝勒,为东部ZQ总司令,掌正红、镶红旗;舒尔哈齐之子阿敏为二贝勒,为西部ZQ总司令,掌镶蓝旗;五儿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为南部ZQ总司令,掌正蓝旗;八儿子皇太极为四贝勒,为北部ZQ总司令,掌正白旗。
这个时候,努尔哈赤一共有八个儿子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努尔哈赤的其他五个儿子没有被册封为贝勒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剩下的四个儿子都没有什么战功,至于大儿子褚英,前面交代过,已经在努尔哈赤登基前英年早逝了。因此也就没有机会被册封了。
细心的人就会又发现问题了,当年那个和努尔哈赤一起奋斗,一起创业的三弟舒尔哈齐哪里去了呢?有没有被册封为贝勒呢?很遗憾地告诉你,并没有。据史料记载,舒尔哈齐也在努尔哈赤登基前死掉了。有可靠证据表明也是被努尔哈赤弄死的,这可是亲兄弟啊?然而,面对权力的诱惑,这些算得了什么呢?
此次大会还审议通过并确定了后金国的国体--贵族共和制。此前就已逐步建立了以汗为首,以五大臣、四大和硕贝勒(后改为八大贝勒)为核心的领导群体,通过固山、甲喇、牛录三级额真,加强了军队的建设。尔后,创立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八贝勒并肩同坐,共议大政,举废国汗(这一条很厉害),即实行贵族共和制(后来皇太极为加强君权,逐步取消了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
在此,有必要提一下这四大和硕贝勒是什么?和硕贝勒,又称旗主贝勒,是后金国初期最尊之号。和硕是满文ho so的音译,满语中是“方面,角”的意思。完整含义是“领有固山(旗)的王”,权力很大,有议政之权,四和硕贝勒在汗的周围分别统领军兵和参预国政,是大汗的主要辅佐和全国的最高军政长官。
努尔哈赤在建国初期,进一步整顿了国政,健全了官制设听讼大臣五员(五大CW),扎尔固齐十员(CW候补)。听讼之事,先交给扎尔固齐审理,而后上报给五大臣复审,再上告给四大贝勒。如果事情不大,贝勒们就可以结案;遇到杀伐决断的时候必须上报努尔哈赤议处。与此同时,还设立了判官四十,办事大臣八员,管务大臣十六管理仓储。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军事、听讼、理财、和行政机构。这些机构虽然没有明朝分的那么细致,什么六部、内阁、三法司那么复杂,可以说要多简陋有多简陋,但是也已具备了国家机器的基本特征。
后来又增设了议政会议,设立了议政五大臣(依然五大CW,他们五个老忙了)共同参预国政。日常政务由五大臣审议,报四大贝勒复核,结案就可以了;如遇军国大事,则由汗组织召开会议(ZZJQTHY),五大臣、四大贝勒和八大固山额真共议,由汗最后拍板。
后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及时解决各议政大臣和贝勒们遇到的问题,努尔哈赤决定五日一朝,即五天开一次CW碰头会,会上集中处理五天内发生的各类事情。
为了便于管理,努尔哈赤人为地把后金的社会结构分成两个阶级。统治者阶级和被统治者阶级。统治者阶级主要指农奴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被统治者阶级主要指农奴和奴隶。在此着重谈谈统治者阶级的贵族,这一阶级主要有四种人:第一种,宗室贵族,主要是努尔哈赤的子侄,大多辖有多个牛录;第二种人,军功贵族,主要指八旗固山额真(都统)、梅勒额真(副都统)、甲喇额真和牛录额真;第三种人,蒙古贵族,主要是归降和依附的蒙古贝勒和台吉,如明安达礼,后封为正白旗蒙古固山额真、兵部尚书、议政大臣,布颜代为镶红旗蒙古固山额真。这些归降依附之人大都被封为蒙古八旗各级额真,成为后金军事力量的重要支柱;第四种人,汉军贵族,主要是降官,如李永芳、佟养性、佟养真,后大多归入汉军八旗,成为后金统治辽沈地区的社会基础和重要支柱。
比外,还有众多文臣,如范文程,历仕四帝五朝,被誉为大清的不倒翁;额尔德尼和噶盖兼通满汉蒙三国文字和语言,帮努尔哈赤创立了满文,赐号巴克什。
努尔哈赤用天命思想维持政治统治。宣称汗是天之子,汗之子是贝勒和大臣;大臣和贝勒之子是阿哈(奴隶)。建国伊始,努尔哈赤对明朝依然心存畏惧,不敢用“大金”自称,还称作建州。
后金这个新生政权刚刚建立,各项制度和法规还不算完备,于是努尔哈赤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整顿内政和外交,巩固了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试问努尔哈赤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做了哪些工作?最终效果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百度搜索 明末清初百十载 天涯 明末清初百十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明末清初百十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历史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历史粥并收藏明末清初百十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