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皓月之光 天涯 或 皓月之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张济夫想多跟这几个砍树的人套近乎,从他们口中多了解一些情况,找些龙门阵跟他们摆。也好让沈娟有更多时间在周围转转拍照。姓张的油锯手,要世故得多,面子上对张济夫客客气气,心头对张济夫并不完全信任。他嫌自己的副手话多,瞪了他一眼,那一眼的意思很明显:你跟老子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然后用手一拍油锯,用不知情的口气说:
“嘿,我们就是干活路的,跟老子不晓得老板他们上头的事。老板让我们砍哪里就砍哪里喽。”
虽然伐木的工具早就从斧头换到人力的快马锯、弯把锯,又由人力锯子换到有动力的油锯,伐木的人伐木时,通常不说锯,还是沿用老话,说砍木头。张济夫看出油锯手对自己的戒心,随即换了一个话头:
“我需要的量很大,少说要几千方,你们能不能够提供这样多的原木?”
“你只要出得起价,要多少就有多少哇!你看这样粗的树子,跟老子几分钟就放倒了!要是顺手的话,我们一天能采六七十方。”还是那个话多的副手在说,显然是耐不住寂寞。
张济夫当然晓得油锯的效率,差不多是人工伐木的十倍左右,还是故意用手指着眼前的山坡说:“我目测了一下,也大致算了一下,你们这个坡不过就一千多方,能有多少?”
“你把心放在肚皮头吧,这个山坡砍完了,我们就转到那边山头砍。听老板说这一片都要砍,就怕张老板你钱带少喽!”那个姓陈的副手把手往旁边的山头一指,言语中充满得意。
“张老板,买卖上的事,我们搞不灵醒。你还得跟我们王老板去商量喽。”张姓油锯手说得客客气气,但显然是不愿意多说了。
张济夫跟伐木工摆龙门阵,摆得很起劲,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沈娟趁此机会,就小心谨慎地到四周走走、看看。张济夫跟她说过,别在作业区下方走,小心被倒树砸伤。所以,她离那些正在伐树的点远一些,呆在安全区内,离得远不被注意,正好偷偷地把看到的场景拍摄下来。
张济夫看出对方的猜疑,就不往下问了,马上装得很高兴的样子,招呼沈娟过来,说难得有这个缘分,认识了几位小兄弟,一起照个相,留个纪念。这是他之前就和沈娟商量好的,于是沈娟把伐木工人、伐木工具、伐倒树木,全都近景拍下来。
张济夫跟几个伐木工人告别:“缘分,缘分。几位小兄弟要是看得起我,回头下山,我请你们喝酒。你们先忙,我们去别处看看。”
他们走到有工人正在伐木的地方,张济夫选择的位置都是不危险、不碍事的地点,那些伐木工人也没有干涉他这个做木材生意的“老板”。有了这个条件,张济夫故意让沈娟变换着地点,摆着姿势拍照。
“来,来,来,到这个位置上来,特别好看。”
“这里,这里,这里的大树背景很壮观。真正的参天大树。”
“到这片来,这片是清一色的水杉,非常难得的景致……”
……
……
他假装给沈娟拍风景照的样子,把那些正在砍树子的场面也拍下来了。
那些伐木工人没有疑心,在他们眼中,这就是一个发了迹的老板,带着一个漂亮“小蜜”到林子头来炫耀一把。
他们结束了这次暗访,商量如何把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张济夫对沈娟说,咋样?说说你的想法。
在这次暗访中,沈娟就感到,这样大规模地砍伐天然林,显然不是盗伐行为,肯定是披着“合法合规”的外衣,是得到有关部门许可的。在这种情况下,光靠民间组织保护绿色,保护自然的倡议是苍白的,是起不到多少实际作用的。只有从法律的角度来推动这个事,呼吁立法保护天然林,才有可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当张济夫问时,她说:
“虽然我们可以认为一些人为了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见利忘义滥伐天然林,但他们都是有许可证或批条的,目前省内有一个《林木采伐管理暂行办法》,却没有专门保护天然林的规定,实际上给滥伐行为有可乘之机。这次我们在做方案时,一定要突出这一点,强烈呼吁通过立法保护天然林。”
“沈娟的主意不错,但就怕有法不依,有规定不执行。这类事是很多的。”老连并不十分看好沈娟的主意。他觉得这举动有点大,立不立法,是上头的事。至少应该由****提出来,他们提出来,未必能成。
张济夫看出老连的担心,说实话这种担心他也何尝没有。国内近些年不断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出台,但现状却是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利益屡屡视法规为一张废纸。不单如此,多数群众对涉及到自己的公众利益关心,没有涉及到自已的公众利益的就不那么关心了,对眼前的利益关心,对长远的利益就不那么关心了。这种状况的改变也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也得一步一步地来。就说:
“有法肯定比无法好,事情一步一步地来。真要有法了,群众要监督就好办多了。对我们来说,就是但做善事,莫问前程。”
老连也赞同并表示支持:“要得,我们就尽量做。”
张济夫把他们掌握的一些情况和材料,向有关部门反映,呼吁立法保护天然林。还通过自己认识的政协委员,以他们的名义,把保护天然林作为提案交上去。
就在这个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两岸百万军民与洪水展开了殊死搏斗。而长江上游的天然林本来可以起到防洪功效,但因为乱砍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反而对洪水的形成和加剧起了推动作用。
百年一遇的大洪水,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又像一盆冷水泼在人们的脑壳上,让人们有所清醒。八月,中央作出停止采伐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天然林的决定,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在一些省份做试点。四川省庚即作出停止采伐天然林的决定,并规定从9月1日起停止砍伐天然林。
张济夫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可以向全社会呼吁保护天然林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保护天然林,当然可以起到减轻洪水灾害的作用,但这仅仅只是一个方面而已。保护天然林,恢复自然生态,不仅在眼前的利益,更主要的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
原始森林,保持着最好的自然状态,是森林自身演化的顶级群落,有丰富的物种,有良好的结构和防护功能,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能对自然环境及气候起到巨大作用。天然林的生物链条完整独立,物种的分布立体而丰富,物种多样化程度很高。同时,天然林结构复杂,是多种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一旦天然林消失,动植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和灭亡。像现在仅存于西南林区的珍稀动植物,如熊猫、金丝猴、雪豹、珙桐、苏铁等将不复存在。张济夫晓得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就是近在眼前的事实。当年猎户老马就跟他说过,森工局的人马开进森林后,野生动物跑光了。从历史记载看,西南林区曾经有相当数量的老虎存在,由于滥伐滥砍,长江上游的森林覆盖面积快速减少,失去了森林,林中之王到哪里去称王?如今,不要说老虎,连老虎毛都见不到了。
张济夫决定再次返回洪雅林区,看那些采伐天然林的人停下手中的斧锯没有。绿色之友协会的人都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干事,这时没有人能同去,所以这次张济夫准备一个人前往。
沈娟劝他不要一个人去,说太危险。她说刚才大家开会商议,我不好意思出面阻拦你,但现在我必须坚持,你不能一个人去!他说自己对森林熟悉,没有危险,必须到实地摸清情况,再说过去他也经常一个人出去。沈娟晓得拦不住他,手上又接了一个案子,又去不了,再三叮嘱他要小心。沈娟说,那年去大渡河你和我约定,让我见好就收。这次我也和你约定,是见不好就收。那些地方山高皇帝远,法盲太多。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说,其实也未必就是法盲,而是有些人见利忘义,包括一些地方部门,一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哪管你法不法的。你要是遇到这种人,啥子事都干得出来,那你就太危险了,我可不愿意吃后悔药。
张济夫晓得沈娟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个人和非**组织在中国的作用有限得很,很多事只能顺势而为。沈娟自从和他确定关系后,不再像过去那样毫无保留地支持他,而是在很多场合劝阻他,这些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把个人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向她再三保证,自己只调查取证,绝不做出面干预的事。沈娟这才最后松口同意他去。
百度搜索 皓月之光 天涯 或 皓月之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