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皓月之光 天涯 皓月之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宋积良因为在城里中学读书,后来顺利考上渝州大学,学水利工程专业。他的两个同母妹妹是在林场子弟校读书,没有考上大学。宋积良从内心感激继父。后来,在一次摆龙门阵时,宋积良提到自己大学的老师叫张济夫。耿一龙曾经从瞿峻峰那里晓得张济夫在渝州大学教书,就把那旧照片翻出来,让儿子辨认。
宋积良毕业后到了B局,到了砻滩,张济夫跟他说过,姜雄华在砻滩,也是你爸早年的朋友,有事可找他。但宋积良没有找过他,现在人要走了,才和姜雄华摆起这事。
姜雄华很高兴,当年在林场,他和老耿关系不错。看着眼前的宋积良,他想应该直截了当地谈事:“小宋,很高兴能晓得你父亲的近况,这事先放一边,以后有空了再摆。我今天找你,你应该晓得为啥吧?”
宋积良收起照片,连桌上的书一起收好。才说:
“我当然晓得。我原来犹豫过是否读研,像你说的,在工地干了几年,走了有点可惜。保罗主管这一决定,反倒帮我下了决心,读研去。过两天我就走,不过,姜总请放心,我不会拍拍屁股就走,走前会劝说工友们留下来。虽说保罗主管解雇了我,但我自己也愿意走。留下的要求不是我提出来的,是方正、袁周他们代表员工提出的。”
姜雄华看着简陋的宿舍,比自己那简朴的宿舍还要拥挤,还要简陋几分,心想,换个环境,说不定对他是好事。但如果工人都“弃工”而走,对工程就是一个很恼火的事情。不过,脸上仍然很平静地摆龙门阵:
“小宋,看来你的人缘真不错。几千工人为了你要集体撤回B局。不瞒你说,还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姜总,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主要是方正、袁周他们对工人说,外商这样做表面上是报复姓宋的,实际上是对工人两次罢工的报复,因为两次罢工中工人都对外商提出了要求,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工人师傅们都很好,像过去书中说的那样讲义气,要为我出头,不让我一个人背‘黑锅’。我能说服他们,虽然外商有他们的想法,但这种结果反倒帮了我下决心离去。”
姜雄华看着眼前的宋积良,他有几分像当年在黄牛角工地上的皇甫深,有冲劲、能干,但没有皇甫深的城府。对他的话将信将疑,事情没有起来之前,宋积良有可能说服工友们,如今“风暴”已经刮起,成了树欲静而风不止之势。宋积良还能让它风平树静?
宋积良看出姜雄华的疑虑,说:“姜总放心,事情因我而起,我应该积极平息这事。但我也怕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我已经打电话给王局长。王局长为人正派,办事也还算公道,他说话,工人还是听的。他明天来工地。”
姜雄华点点头,心想这小伙子考虑问题挺细,比耿一龙强多了。
B局的局长王开山,接到宋积良的电话后,这时也在办公室琢磨砻滩工地上出现的问题。当初砻滩工程招标时,虽然已经有了黄牛角工程国际招标的先例,但好多包括王开山在内的水电人士都颇有意见。王开山对祝淡泊说:我们自己的施工队伍都吃不饱,咋个还把自己的工程让外商来竞争?这不是让肥水流到外人田吗?祝淡泊回答得更干脆:这就是那些崇洋媚外的人,脑壳进水了嘛!
但后来的事实,让王开山等人看到了另一面,外商带来了许多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世界一流的施工技术,诸如平堵与立堵相结合的截流技术、高效的地下厂房开挖支护技术、全系统协调的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高压旋喷灌浆技术、人工砂石骨料开采与生产系统技术等等。B局的施工队伍在跟外商的共同施工中,有了学习和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机会。
王开山在房间里踱步,看着窗外的大山,他想水电施工队伍是注定要钻山沟沟的,但视野却不能仅局限在“山沟”里,中国的施工队伍要走出国门,必须虚心向外商学习。
第二天,王开山局长赶来砻滩,姜雄华陪他上工地,立即跟B局的工人讲话。王开山是一个大块头,嗓门也大,没有用扩音设备,直接就喊开了:
“工友们,我王开山跟你们一样,就是一个在山沟头开山放炮、建水电站的人。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也是五十好几的人了,所以,大家的想法我都能理解。小宋要走,也是他自愿的,你们也晓得了。这是他自己的事,大家就不要管了。你们要管自己的事,你们的事是啥子?就是要在砻滩工地上跟老子站稳脚!你们这一二千人是我们B局在砻滩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子,要让所有的人看到B局雄风。我们B局历来有水电铁军之称,现在面临挑战,但我们能站直腰杆,老老实实地学习。面临困境,跟老子我们要卧薪尝胆,要卷起裤脚,卷起袖子干。我们不能只会放炮开山,也要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等我们有本钱了,我们也要当‘外国人’,到别的国家去干工程!”
……
……
工地上,满天“风暴”散去。
第三天,工地上举行了欢送会,送别宋积良离去。场面简朴却盛大,一个曾经荒无人迹的山沟,聚集起两三千人,舞动旗帜,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为他们的一个兄弟壮行。
让众人惊讶的一幕,祝淡泊出现在欢送人群中。
祝淡泊也是犹豫了好久,才到的现场。他前天在找过陈家旺后,想放下架子去找宋积良谈谈的,一番掂量后作罢了。因为他心下也明白,宋积良对他那一套不买账,犯不着自讨没趣。
紧接着的事,又让祝淡泊对宋积良刮目相看。他原以为宋积良会利用工人的情绪,来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但宋积良并没有这样做,相反是积极劝说工人坚持留在砻滩。他心头有数,要没有宋积良等人做工作,仅靠王开山来讲一通,未必能有后来那样好的结果。从今天送别宋积良的场面就可看出这一点。祝淡泊并不认同宋积良平日那些主张,啥子要主张自己的权利,要维护自己的权利那一套,但也认同宋是一个正直的年青人。他一只手握着对方的手,一只手拍着对方的肩头:“我老了,快退休了。你年青,好好干,有前途。”
场地上树起一付很大的对联,几十米外都能看见:
四年寒暑战大江;
三千铁甲送单骑。
横联是:铁军雄风。
山谷里的风,呼呼作响,刮着工地上的旗幡翻飞。面对这盛大的场面,面对热情洋溢工友,宋积良热泪盈眶……四年了,朝夕相处,这支施工队伍各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也是有许多矛盾的……但此刻都来送别他。他面对众工友,面对这份似砻江水源远流长人的情谊、似锦屏山岿巍厚重般的温暖,他声音哽咽:
“工-友-们,工友-们……”
“工友们,我……谢……谢谢……大家……”
他说了几次,结果啥话都没说完整,行三鞠躬礼。礼毕上车,一骑绝尘。在车内,他的眼泪才哔哔下流。
这时,有两个人站在远处看着这壮观的场面,心思各不相同。窗户后面的保罗先生疑惑,这帮中国人搞啥名堂?居然聚众欢送一个被解雇的倒霉蛋。不过,看着宋积良离去,心头松了一口闷气:这个妨碍我的家伙终于滚蛋了!
另一扇窗户后面,站着姜雄华,他没有去现场,工人争取自己的权利他是认同的,但这种行动,处在他的位子上是不支持的,如果自己到场,会被认为是支持这种行动。看着群情激昂的工友,他心头明白,他们的这种举动,不是都为了送别宋积良,甚至也不都是对承包商的不满,他们主要为了彰显自己的那份权利。
宋积良离开砻滩一年后,王开山的话实现了。B局参加巴国145万千瓦水电站工程投标,击败了包括英威公司在内的几家著名国际承包商而中标。英威公司总裁很奇怪地问王开山:
“王先生,没想到贵公司这样厉害!”
王开山很真诚地回答:“英威公司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得感谢你们。在砻滩我们学会了咋个做一个国际承包商。”
总裁不无幽默地说:“用你们中国人的说法,我们这是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哈哈、哈哈……”

百度搜索 皓月之光 天涯 皓月之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皓月之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山茅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山茅并收藏皓月之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