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听书天下 天涯 听书天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从前呐……有一座山,山里有座庙。”
“嗐!老爷子,您这套不逗小孩儿玩的嘛?我奶奶打小就给我讲这玩意儿!”
“可不,您这没意思,换一个,换一个!”
小茶楼里,说书老头儿小口抿着瓷缸儿里的浓茶,浸透了干裂的嘴唇,笑眯眯看着台下起哄的一众茶客。这间破破烂烂的小茶馆,算不上什么风雅之所,来的也都是邻里散人,要么盘腿儿磕着瓜子儿,要么靠墙抽着烟枪,还有那么几个提溜着鸟笼,停在门口儿驻足观望。
若是把京城比作一条盘卧在华夏大地上的巨龙,那这些大小宽窄,错综复杂,阡陌相通的胡同儿,便是龙筋龙脉以及毛细组织。其间谈笑往来、形形**的人们,就如同鲜活的血液,蓬勃有力。北京城,自古就是块既神秘又生气儿十足的风水宝地。
既然谈到了北京的胡同儿,自然就得说说前门儿外大栅栏一片儿,鼎鼎有名的八大胡同。
自珠市口到铁树斜街,八条胡同如心脉般交错于紫禁城外,其盛名更是响彻中外。不过若是往前追溯,上至民国乃至清朝,八大胡同的名声就不太好听了。自乾隆年间,紫禁城里禁开妓馆后,那些大大小小的风月之所、红粉戏班颠沛辗转,就在这八条花街柳巷中生根发芽了。直到清末民初,八大胡同仍旧是一众老斗们的不二去处。
而自打民国明令禁止了伶人相公作陪,百顺、韩家潭这一片儿的戏台和相公寓也就慢慢的冷清下来。自新中国成立后,娼妓也成了不合法的职业,八大胡同便该荒废的荒废,地段好些的也成了居民区,不过一些极具历史意义的茶楼戏院倒是存留了不少。
老头儿家就住在朱家胡同,很多年了。
在小茶楼里说书,也很多年。
从身上崭新的马褂变得破烂,从挺拔的身影变得佝偻,从眼中的精光变得内敛、再到沉寂——
“在座的各位切莫着急,俗话说的好,是‘好饭不怕晚,好牛不用赶’,您想要听着那好故事,还得听我细细道来。要说这山、非巍峨之岳,庙、亦无落坐神佛,前后无村,往来鲜人。庙里既无僧侣也无道士,常年也无香火。”
老头儿铿锵有力的说完这些,满意的眯起眼睛,用枯槁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桌边的醒木,皱皱巴巴的皮肤轻轻颤动。这时候他就像一颗老树,稳坐台上,台下已不出所料,爆发了更大的骚动。
“嘿!您别卖关子了成吗!”
“您讲、您讲!您讲什么,我听什么。”
“老哥儿,我孙子等着换尿布呢,您行行好快点儿成吗……”
老头儿挪了挪脚,缓缓张口道:“这世上的奇闻与故事,说破天也不离一个巧字——嘉庆年间,有一王姓举人赴春闱不中后,在京逗留游玩月余。正值清明节前夕,王举人散心也毕,欲返乡祭祖。不成想,半路行至山涧休息时,马匹受惊,拉着车夫连人带车冲下了悬崖峭壁,可谓是粉身碎骨,顺水东流。王举人惊魂未定不说,这空中却忽然间阴云密布,眼看着是一场瓢泼暴雨。
仓促间,透过林间灌木,只见半山腰上遥遥一座寺庙,云雾缭绕看不太清楚,但确是一避雨好去处。王举人心道:这正是天不亡我。遂加急步伐,跌跌撞撞向寺庙跑去,也不管一路上刮蹭,到了庙前,已是衣衫破烂,满身伤痕。
这时候,天上开始飘起毛毛细雨,且伴着电闪雷鸣,颇有倾盆之势。那王举人一路跑到正门前,才定下神来细看——只见这寺庙近看时颇有气势,山门虽不算宏伟,门前也无碑坊,但朱红色的空门定睛看时,越发显得庄重,其上青铜门环斑驳沉重,两只椒图兽首栩栩如生。
左右不似普通寺庙,却是两尊夜叉镇门。披挂甲胄,手持斧叉,容貌狞恶。檐上黑黄两色琉璃瓦片儿,檐下一块青石重匾,上书四个鎏金大字‘众生皆苦’。两边偏门,各竖镶一块黑匾提着一副对联儿:
‘无相形无喜悲不法阴阳律’‘淡因果淡得舍超然六道间’
王举人双手合十,深深作揖。起身伸手,便要去叩那门环时——”
啪!
老头儿将手心儿里像节烂树根一样的醒木砸在红木桌儿上,如同春雷平地炸,惊得入神的茶客们猛地一哆嗦,老头儿缓缓起身道:
“那山门,却是吱吱呀呀的响了几声儿,自己敞开了……王举人大惊失色,站在门前可谓是进退两难,可天上的雨点儿不讲究这个,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就砸了下来。那王举人一咬牙一闭眼,硬着头皮便闯,慌乱之中却又踩倒在门槛上,扑进院内。
起身定睛看时,只见偌大的前院儿里不见半个人影,钟鼓楼左右而立,却单单正面不见有天王殿,只一条门廊通向正殿。王举人忍痛起身,默念一句罪过,穿过门廊,两边的廊房院落也没个动静儿。”老头儿歇了歇声,提着瓷缸不紧不慢的站起身,在戏台子上一瘸一拐的溜达起来。
“此时王举人心里已经犯了嘀咕,谨慎的四下张望着,片刻便走到了正殿前。环顾四周,这寺里正殿四房倒是齐全,但此刻天算是黑透下来,这平日里应是宝相**的佛堂,此刻看上去阴气沉沉,王举人一念至此,不禁后颈有些发凉。
且先不说这头,就说那刚刚走过的山门,在王举人过后,竟又自顾自缓缓的合上了。山门一关,两侧钟楼鼓楼倏然齐鸣,钟鼓交响,颇有韵律。那钟鼓本是阳刚之乐,响出来的也应是浩然正气之声,偏偏此时‘却似闺中哀怨曲,又如遗孀哭孤坟’。
这哀恸曲目自然传到寺中人耳朵里,但此时这王举人却顾不上这些。那正殿前,只见王举人是僵立于原地,面色青紫,瞪圆了眼珠子盯着殿上所奉神明。
顺着望过去,却是一尊二丈多高的青铜娘娘像,斜倚在金漆殿柱上,双腿交叠,玉臂修长,手持一串铜铃托在胸前。赤身裸体、身段邪魅,体态栩栩如生,勾人心魄。头戴孔雀朱钗,长发盘髻,却生了三副面孔:其一笑靥如花,温婉动人;其二冷艳无情,不接凡尘;其三青面獠牙,似修罗恶鬼。
佛寺之中,供此物已是大罪过,而王举人抬头细看时,却觉得那三面六目,虽尽数闭目休憩,却是都在盯着自己,登时通体冰凉,瞳孔里开始没了精气神儿。”
老头儿码好了红木桌上的物件,缓缓又道:“正当这王举人心神涣散,状若行尸时,殿外一道手臂粗细闪电,直击在门前香炉上。电光里头,隐约有无数凄厉惨叫,刺骨阴风夹着雨点儿卷进正殿,只见娘娘手中铜铃微微颤动,便霎时间风停雨落。那青面厉鬼相猛地睁开一只眼睛,王举人心神收束,惊得跌坐在地上,身下秽物横流。
这关键时分,却听得门口一声稚嫩童音喝问:
何人在此!”
老头儿一拍惊堂木,起身作揖道:“这庙里到底有什么讲究,那娘娘到底是何方神圣,王举人又当命数何如?各位,还请听我下回细细分解……天儿不早了,诸位客官都是有家有业的人,老朽也不多耽搁。明儿晌午一过,我还在这儿等着您来品茶听书——请回吧。”
说完,老头儿便拖着一瘸一拐的左腿,在一阵抱怨和闹腾中扬长而去。茶馆儿的老板,一个小个子胖乎乎的中年人,则一路小跑着出来,赔笑着亲自招呼纷纷起身,准备离开的茶客们。
……
老头儿说书这些年,很有规矩。每天晌午过一刻,开台讲书,风雨无阻;每晚黄昏过后,日薄西山,故事说了多少,也得先行作罢。
老头儿很喜欢走夜晚的胡同,东壁营到韩家潭这一段儿,统共有三条胡同,共同的特点就是居民区很少。单薄月光下的破败老屋,石砖地上斑驳的树影,墙根儿底下码的齐刷刷、布满了蛛网和灰尘的杂物,这些都很与一个年逾古稀的跛脚说书老头儿相融洽。
他也知道人年纪大了,就会喜欢瞎琢磨,有时候会想起一些过去的事儿,有时候也会想到明天的早饭和后天的故事,还有……
“您、去过那儿,对吗?”
极富磁性的男声,打断了老头儿的思绪。
“无论如何,您是、您是唯一到过那儿……又能够‘完整’出来的……我希望您能帮帮我。”
在屋檐的阴影中,藏着一个低着头的男人,正用带着哭腔的声音恳求。
老头儿不理会他,轻轻掸了掸衣袖,继续往前走。
“求求您了,求求您了……救救我们!”
那人从阴影里冲出来,挡住了老头儿的去路。皎洁月色下,隐约能看清他穿着一身干净利落的中山装,有着令人艳羡的修长身段和优雅形态,只是那一张堪称惊艳的秀气脸蛋,此时却格外苍白。
老头儿立在胡同中央,稳稳地好似生了根一般,半晌才盯着被挡住的去路,张口用沙哑的声音说道:
“这不合规矩,走吧……我不会帮你,也帮不了你。”
“您别逼我、别逼我、别逼我……”男人的脸色更加苍白了,他不断的摇着头,手脚不住的颤抖着道:“如果您不帮我,就别怪我、别怪我……您、今天不能离开这儿!”
老头儿死死盯着他的眼睛,男人有些畏缩的用余光和他对视,但只要接触上那双浑浊眼球中的目光,便如同被灼伤般慌忙避开。
“你是从那儿来的。”老头儿费力的转动脖子,望向胡同的尽头,那一边曾经是著名的韩家潭相公寓。
“我非来过,何需离去;今日真我非我,明日谁知有我,双脚所踏即是容身之地,心念所及便为归宿之所。”
“你们留不住我,就连我也留不住我。可怜人儿,回去吧,告诉他们——”
别再找我……

百度搜索 听书天下 天涯 听书天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听书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任性的钢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任性的钢笔并收藏听书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