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蓝色天堂国 天涯 蓝色天堂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任命的第二天,狄海便高高兴兴的奔赴清湾警务站报到上任去了。清湾警务站位于定州市城郊结合部,距离市中心有30多公里,这里外来人口非常之多,天南地北、****来来往往经商务工的流动人口大多亲睐这里,为啥?因为这里房价便宜,对于收益不高的打工群体,在这里租套房要比在市区便宜很多,而且这里加工业非常发达,一些加工厂、制造厂都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正因为此,这里的治安形势比较复杂。
俗话说“新单位、新气象”。狄海在刑警队工作了近十年,这还是第一次下到警务站,且又是刚刚走上领导岗位,自然心中兴奋不已,因为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开始。警务站是警察机构的最基层组织,很多业务工作杂而繁多,除了侦查破案这一块狄海驾轻就熟外,其余各项都需要重新学习和积累,而作为初次走上领导岗位,如何带好队伍,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也是全新的课题,需要狄海去不断的总结和探索,本来这些也都难不倒狄海,只是需要时间的积累而已,但有一件事却让狄海很是头疼,当他看到警务站的队伍组成时,一向干任何事都不畏艰难、充满自信的他都顿感头皮发麻、忧心忡忡起来。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呀,整个警务站全体警察和协警,所有的警务工作人员加起来也有60多号人,要说警力也不算太少,但要说战斗力吗,狄海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老弱病残”!
震惊!极度的震惊!这就是当时狄海的切身感受。在来警务站之前,虽然也听说过一些情况,但狄海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悲催到这种程度。在刑警队,上了四十岁的普通警察(领导除外)都可以称得上资深老警察了,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岁的棒小伙,清一色的龙精虎猛的壮汉,这样的队伍自然是警局攻坚克难、侦破大要案件的拳头部队,而根据狄海的了解,警务站同样是战斗在最前线的实战单位,每年从破获的案件、抓获的犯罪分子数量上看,一点也不输于刑警队,只是在质量上、在破大要案件上无法与刑警队相提并论而已,在狄海想来,同样作为一线实战单位的警务站,其成员组成结构即便不如刑警队,但也不会相差太远,但狄海看到的情况却是简直天壤之别,甚至还比不上机关、后勤部门的年轻化。
清湾警务站在编正式警察总共32名,协警34名,其中四十岁以上的占了绝大多数,当中五十岁以上的都有不少,称之为“老”一点也不过分,二、三十岁的年轻警察都成了稀缺品,屈指可数。在常年战斗在一线、体力和脑力双重超负额付出、日益繁重的警务工作中,四、五十岁的年龄早已是不堪重负了。不仅如此,女警务人员竟然还占了相当比例,多达15名,而一般来说,女警务人员只负责后勤、****等琐碎杂务,不承担值班、出警、侦查破案等重大任务,狄海始终都没搞明白,在这样的一线实战单位,配备如此多的女警务人员到底意欲何为?后勤人员也不需要如此之多吧,再说,由男警务人员兼职后勤本是最好的办法,既可以同样搞好内务保障工作,同时还可以参加值班出警工作,缓解警力的不足,可上级领导为啥就想不到这些呢?狄海到最后脱掉警服离开警队时,也仍然没有想透这点。
女警务人员太多,让这支队伍平添无尽的“弱色”风光。至于“病残”之说,也就不用多做解释了,常年超重负额的工作,加上实战警力的严重缺乏,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不累死病倒几个人那才奇怪呢,清湾警务站躺在医院长期治疗的病残警察就有二、三个,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蔓延,病倒请假的人还在不断增加,据说在其他警务站还发生过警察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事,清湾警务站病残现象竟然还不是最厉害的。
“我原来还以为刑警队是最辛苦的,想不到警务站比刑警队还要苦累几倍呀”在清湾警务站工作一年后,狄海发出了如斯感叹。
在这一年里,狄海明白了很多事情,他仿佛历尽了世间的沧桑一般,遍尝酸甜苦辣,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他多少明白了一些为啥警务站会出现“老弱病残”现象,并不是没有年轻警力下来工作,每年也都有几个年轻的警察或是协警,从警校毕业、或是社会上招募进来分配到警务站上班,但繁重的工作往往令人望而生畏,无止境的加班加点、超常规运转,不知道多少个节假日被牺牲掉,更让人心堵的是,不管你加多少班、牺牲多少节假日,收入都不见增加多少,干与不干区别不大,甚至机关里面坐办公室、搞后勤的警察反倒待遇更好,收入更高,这让每一个分配到警务站工作的警务人员(来镀金的领导除外)都想逃离这个地方。
于是大家使出浑身解数,不惜找关系丢礼包去跳槽,年轻的警察便都成了流水的兵,一般工作不出三、五年,就有的调到分局机关去了,有的调到市局机关去了,更有的直接升职当领导调走了,剩下不动的都是没关系没背景的,只能老老实实十年如一日的呆在警务站当一名普通警士,一天天见老,如此下来,老警察就充斥了警务站,成了名副其实的“老”队伍,至于年轻的协警,更是干不了一年半载就都走了,因为工资太低、活又太累干脆辞职不干了,剩下的自然也就是打也打不赢、跑也跑不动的老协警了。一名年轻的协警临走时不无调侃的一句话,让狄海有些哭笑不得。
“我到警务站是来历练的,可不是为了钱,这点工资连给我抽烟都少了,现在我历练够了,拜拜!”年轻协警头一甩,潇洒离去。
这一年里,狄海学会了警务站里多达十几种业务知识,接触了三教九流、形形**的各种各样的人,这里面有善人,也有不少恶人,更有不少黑白两道都沾边的人,这使得他阅人的经验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在极速增长着,在调解纠纷这项业务中,狄海已经成长为此道高手,他的纠纷调解成功率竟然高达90%以上,曾经有纠纷双方当事人在纠纷调解成功后,都要请狄海去吃饭,后被狄海婉拒,这种纠纷双方当事人都很满意、并发自内心的感谢警察帮助调解的现象并不多见,足见狄海的调解水平之高。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回到狄海以前谈恋爱的时候,以狄海调解纠纷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估计没有哪个姑娘会主动离他而去,然而世易时移,如今的狄海忙得焦头烂额,连与姑娘约会谈恋爱的时间都挤不出了。
这一年里,狄海作为监督员,在抓好执纪执法的同时,带领警务站这支“老弱病残”的队伍,昼夜奋战,主动出击,破获了辖区内颇具影响的系列入室盗窃案和系列电动车盗窃案,打击处理了一大批违法犯罪分子,被当地群众誉为“清湾神探”。
然而,尽管表面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实际上,在光鲜的背后却又饱含了多少不被外人所知的苦痛和辛酸,甚至是无奈、无助和失望,偏偏这种局面又无法改变,这让狄海感受到了强烈的切肤之疼,锥心之痛。
这种疼痛首先来自于破案。尽管狄海费尽脑筋、想尽一切办法,尽管狄海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这帮“老弱病残”的苦难兄弟们,日夜加班、连续奋战,尽管也破获了一大批案件,取得了不菲的战绩,然而还是与当前治安形势的复杂性不相对称,与上级领导的要求不相对称,更与老百姓的期盼不相对称。说白了,一句话,破案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发案的速度,破案的数量远远跟不上发案的数量。
“我操,这鬼地方发案简直太多了,老子操他娘小偷八辈子祖宗。”每当忙得不可开交时,狄海总要爆出一、两句粗话,以缓解一下急躁的情绪。
一些小偷小摸、坑蒙拐骗的案子实在太多了,几乎每天都有好几起,虽然并不是什么惊天大案,但人家老百姓不乐意呀,走着走着钱包被扒了,晚上睡觉一不留神小偷进来了,新电动车才刚买几天还没过足瘾就被盗了,就连在家上个网都遭遇到钓鱼网站,莫名其妙的就被骗走几千、几万的,你说任谁摊上这事不生气呀?发案多了,群众反响强烈了,于是各种加大打击力度、防范力度的措施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了,最常见的就是开展严打侦破战役,上级部门下达破案指标,要求基层警务站破获多少案件,抓获多少犯罪分子,每天巡逻几次,突击清查几次等等,不过,狄海很快便发现,不管市局、分局制定什么样的措施在清湾这个地方似乎都作用不大,基本上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时之举,根本实现不了长治久安,最关键的是,为了完成破案任务,日夜加班不停,苦了累了不说,却不见明显的成效,这让人尤其的沮丧。
“哼哼,制定这些措施、方案的人员估计都是他娘的吃香的喝辣的、常年舒舒服服坐办公室的先生老爷们,一点不切合实际,有些根本就执行不了,还有更多的就是花拳绣腿、走过场的形式而已,又有几个人肯务实一点,下到基层来实际考察一番,倾听下基层警察、基层协警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狄海在与自己的下属闲聊时,往往有感而发,他觉得自己太疲惫了,他的这帮苦难的兄弟太疲惫了,疲惫到无法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破案任务。
“狄监督员,上面给我们下达如此重的任务,增加如此多的工作量,却不给我们增加警力,还是我们原来这么些人背着、顶着、扛着,真以为我们是孙悟空呀,能够摇身一变化身千万、无所不能呀。”年轻警士付晓刚嘟哢着嘴,冲着他最尊敬的狄大哥牢骚满腹的发着。
付晓刚是清湾警务站为数不多的年轻警察之一,二年前从警校分配而来,连续几天的加班熬夜、值班办案,让这个身高1.85米的棒小伙眼睛整个的黑了一圈,前几天因为紧急办案、临时取消和女朋友的约会,女朋友意见很大闹着要分手,还是狄海出面调停暂时将两人的关系稳固下来,不过,女朋友最后还是冲付晓刚丢下一句话:“一年内如不调离警务站,我们还得吹!”。
让狄海同样叹息的还有站里另外一名新警宁峰,昨天刚刚接到调令,调往省城沙市吉祥区**工作。28岁的宁峰是去年才从军队转业到警务站工作的,仅仅一年时间就顿感吃不消,暗地里复习参加外地公务员招考,考到外地**部门任职去了,整个的跳出了警察队伍,这让本来就缺少精干警力的清湾警务站更是雪上加霜。
然而,窝心的事远不止这些,还有更让人恼火伤心的事,那就是无论你如何的拼死拼活的苦干,都没有人理解你、心疼你。上级部门不会理解你,他们只负责下达命令和任务,之后就是数之不清的督察、检查,生怕你干活偷懒,生怕你工作不负责不认真,他们很少会考虑到你的困难,更不会为你解决困难,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哪怕一丁点实际的支持都仿佛是件多么奢侈的事。“为基层减负”早已是一句空话,如果仅仅是得不到上级部门的支持和理解也就罢了,可是竟然还多次发生上级部门故意刁难、鸡蛋里挑骨头、给基层警务站穿小鞋的现象,这让狄海和他的那帮苦难兄弟尤其的愤怒。
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算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在警务站这样一个经常熬夜加班、压力大、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里,难免会在工作中出现一些瑕疵,本来这些细微的差错也无关大雅,并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指出来纠正即可,可是有些上级部门偏偏把这些小毛病无限放大,扣分、通报批评,让你既丢面子又丢银子,可怜警务站这帮苦难的兄弟好不容易加班熬夜挣点补助,都被扣得差不多了,这让很多基层警察的心都冷了,至于不小心犯的错稍微大一点点,则立马被送去关禁闭,更是冷酷无情一点情面都不留。
不理解不仅仅来自于上级部门,更悲催的还是来自于老百姓,这从911出警工作中最能反映出来。在当今世界各国的警察机构中,都有类似于911这种出警机制,本来属于紧急警情和紧急救援才使用的,但在定州市这块土地上,却被滥用严重走样了,911竟然被作为所有警情和非警情活动的工具而被社会广泛使用,只要有人拨打这个电话,警察必须到场进行处理。对于警情,很好理解,那就是法律赋予警察职责和职权范围内所必须处理的事情,而法律赋予之外的自然是非警情了,对于警情,911自然责无旁贷,因为这本身就是警察职责范围内的事,可是对于非警情呢,很多情况下警察都会感到无能为力,因为你没这个权力处理,也没这个能力处理。
顾客买了质量不好的商品要求退货,老板说超过了期限,坚持不退,顾客第一时间会选择报警911,警察来了之后劝说无果后,也只能要求双方到工商部门解决,顾客会冲着警察一顿埋怨:“那要你们警察干嘛?要你们911干嘛?”
欠了人家钱不还,债主会报警911,要求警察帮他讨回他的血汗钱,更多的时候是欠债的人报警911,称债主跑到他家里骚扰他,要求警察将债主从他家里赶出去,类似这样的民间纠纷、经济纠纷实在太多了,也都是警察无法解决的,警察到场也只能苦劝双方别冲动,通过法院诉讼解决,然而又有几人愿意到法院打官司?于是欠债双方会不断的报警911,警察接警后只能不断的出警,不断的苦劝双方,不断的警告双方,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今天出了明天出,这个月出了下个月还出,不知做了多少重复用功,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还有老婆在宾馆偷人,老公跟踪发现后报警911请求警察帮助抓奸,您能说不去吗?他会说要是我控制不了自己情绪杀了奸夫怎么办?你们警察负责呀?可是警察去了能抓奸夫吗?还是只能苦劝双方,除此外别无他法。
父亲教训读书不认真、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才打了一下屁股,儿子转身拿起电话拨通了911,报警说家庭暴力,911接警员为了快速出警、不想耽误一分钟,问都不问清楚一下立马将出警任务分派下去,等到警务站警察全副武装、火急火燎的赶到现场时,一看是这么个情况,只能苦笑加苦劝。
至于夫妻之间拌几句嘴,偶尔发生一些小冲突,就连古人都知道“床头打架床尾和”的道理,到了如今的年轻夫妻手里却往往会选择报警911来解决,警察来了除了苦劝还是苦劝。
噪音扰民。在这样的城乡结合部,城市规划往往存在较大缺陷,商贸区、休闲区往往会和住宅区混合在一起,店铺要经商,做宣传打广告放点音乐是很正常的吧,休闲亭子,老人们唱唱歌、吹奏点乐器自娱自乐也是常有的吧,可附近的住宅区有些居民不干了,报警911说噪音扰民,这大白天正常经商营业,并不是晚上睡觉休息时间,这扰的哪门子民?可他说自己上晚班,白天在家睡觉休息,你警察解不解决?不解决就打爆你911外加投诉!!!别的城市噪音扰民统归环保部门处理,而在定州市却归警察管,可警察管得了吗?最后警察只有苦劝,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就跟债务纠纷一样,不断的报警,不断的出警,不断的苦劝,周而复始,日复一日。
而一丁点儿屁事就打911的人在这片土地上也是大有人在,还有报假警、报完警后人鬼影子都不见的无效警也有不少,狄海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在清湾这块地区,每天要出911警40余次,真正属于警察职责职权范围内的警情只有不到20%,80%以上绝大部分的出警都属于警察无权管辖、无法处理的无用警和乱报、假报的无效警。警察对于这部分报警的处置方法唯有两个字能概括:苦劝!为此,狄海给自己以及警务站这帮难兄难弟取了一个比较好听点的名字,叫“安慰天使”。
在定州市,911的主要职能已经不再是处置紧急警情和实施紧急救援了,而转变成了全方位的“服务社会”,而当初定州市警察局的高层领导之所以将911定位于“服务社会”的主要职能,或许是想提升警察的影响力、提高老百姓对警察的满意度以及整个社会对警察的认同感,然而,这些人却没有想到,法律赋予警察有限的职责和职权,使得警察无法履行这样全方位服务社会的职能,当理想与现实相冲突,当很多老百姓的报警求助警察却无法解决时,反而引起了不少老百姓的不满和投诉,甚至对着出警的警察恶语相向,极尽讽刺和挖苦,而警察对于这部分不懂法律、不理解支持工作、出言不逊蛮不讲理的群众,自然也不会有好脸色看,如此一来,警民之间的关系不但没有朝着更好的方面发展,反而有着变坏的趋势。
当狄海自己亲身经历无数次这种事实,当狄海看到自己的兄弟怀着沮丧、委屈、甚至是愤怒的心情每每无功而返时,狄海总是感慨的抚慰大家说:“不能怪老百姓呀,要怪也只能怪我们自己的911顶层设计不够科学、不够规范呀,使得老百姓误会我们,以为我们是无所不能的神,老百姓有怨言也在情理之中呀,我们还是忍一忍吧。”
有些事情是可以忍一忍就过去了,然而还有一些事是绝对不能靠忍就能过得去的。繁重的911出警工作至少牵扯了警务站一半以上的警力,说白了,这一半警力就消耗在了“服务社会”上了,这让本来就老弱病残、警力奇缺的警务站更加的捉襟见肘。然而,不管顶层对警察的职能如何理想化的设计,回到现实,仍然改变不了警察的主要职能还是打击违法犯罪,这是自古以来世界各国警察的发展史,更是联盟国警察的鼻祖“六扇门”自创立以来数千年亘古不变的真理,谁也不能改变,离开了打击违法犯罪,那他根本就不是警察。
然而对于清湾警务站来说,打击违法犯罪这项警察的主要职能,只能由剩余的这一半警力去承担了,狄海就这样带着这剩余一半的老弱病残的队伍,开始了他艰难的破案历程,其结果如何可想而知。每当受害群众怀着急切的心情、期盼的目光望向狄海,问道“狄警官,我家被盗的案子有多大希望能破呀”时,狄海总是支支吾吾、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是如实告知对方,破案希望只有10%不到时,他怕看到群众失望的眼光,那意味着希望渺茫,而他要是象有些警察一样欺瞒群众、谎称有一半以上的希望的话,他的心里会更难受,哪怕是善意的谎言。
破案工作自有它的特殊性,它与医生看病等很多工作都不同。看病分大病、小病,大病自然花钱多,用的药和设备自然更好,需要的成本更高,反之,小病则需要的成本很低,这一点大家都清楚,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警察破案虽也分大案、小案,但所花费的破案成本基本没有大的区别,因为破案的手段、需要的警力、设备和程序基本没有差别,这也就是说,很有可能破一起杀人大案和破一起普通的入室盗窃案所花成本一样高,所需警力一样多,所面临的困难也一样艰难,所以,在警力、财力物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警方会优先保证先破大案、要案,这也就是为啥很多小案破不了,真正的原因不是破不了,而是没有这么多的警力、物力和财力去支撑,所以,破案的速度远远跟不上发案的速度。
一个地方只要发案过高,那它的破案率肯定是很低的,哪怕就是神探狄仁杰在世,也只能望天长叹,等着则天皇帝砍他的脑袋了。而狄海带着警务站这剩余一半的老弱病残的警力,又能破多少案子?能达到10%的破案率这已经是拼了老命了。
狄海曾经私下设想过,要是911出警工作能够轻装上阵,大量减少那些非警情的出警任务,减少那些无谓、无聊的“社会服务”,那么从中可以解放出来绝大部分警力,全部把工作重心放在防范发案和破案上,那么发案降低多少狄海说不准,至少在破案上狄海有把握提高到20%,而如果上级部门再明显提高警务站警察的待遇,充实警务站精干警力,彻底改变警务站老弱病残队伍的现状,那么狄海有信心将破案率提高到50%以上乃至更高,可惜,这都是狄海个人的一厢情愿,狄海也知道自己根本就无法改变现状,很多时候狄海都感到一种无力、无助、和无奈,因为从中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曙光,也体会不出一丝一毫的成就感和喜悦的心情,反而和大多数警务站的难兄难弟一样,有着太多的惆怅和失落,正像警务站一位五十多岁的资深警察老王所说的,“我如今在警务站也习惯了,就好比和尚守庙一样,人家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我现在是当一天警察撞一天钟,别的也不去多想了,把钟撞好就行了。”
“唉,撞钟的岁月啊”狄海长叹一声。

百度搜索 蓝色天堂国 天涯 蓝色天堂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蓝色天堂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雪傲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傲尘并收藏蓝色天堂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