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之曹魏无敌 天涯 或 三国之曹魏无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汉承秦制,在郡城规划上,依然沿袭有严密监管和有效安置的“里坊制”。用纵横的街道,将城池划分为大大小小不同的方格,对每个空间均做出安置和管辖。
士农工商不同者,各安其坊。
如屠户、小贩所居的“通商里”;歌姬、舞者所居的“乐律里”;
如士人、儒生所居的“文儒坊”;农人、百姓所居的“安贫坊”。
陈留虽是一郡之城,远不如东京洛阳、西京长安那样气势宏伟,却也层序分明,井井有条。
如果有人从城池的上方俯瞰,便会得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结论。
…
…
在陈留三十六里坊之中,遐迩闻名的当属东城的“平安坊”。
此间坊内住着一位颇负传奇色彩的“衔符公子”,此子乃本地豪族夏侯氏之后。
据说在其出生之时,屋内接生的一众仆妇亲眼得见有神光照室,又闻得异香扑鼻。在院落中侍立的诸多下人,也均听得鸟雀飞腾,牛马嘶鸣。
更为神奇的是,产婆在此子口中还发现了一枚石符,石符上勾勒着古朴的血样纹络,颇为奇异。
呈给本家老爷一看,得知上面刻着的竟是“平安”两个篆字,产妇惊叹:莫非此子是上天赐予夏侯氏的福报,日后可庇佑阖族平安?
此时有“敬天地,尚鬼神”的传统,豪门壮族每逢大事,必先问卦,祈福,祭祀。
如今既有上天预示,阖族上下哪个还敢不信。
为此,夏侯氏阖族欢庆,大摆流水席,整整热闹了一个月。
众口铄金之下,此事宣扬的更为传神。
本地太守张邈,将此间传闻改编成“天朝祥瑞”表奏朝廷,还得了圣上褒奖。大喜之下,遂将此间坊名更为“平安里”,夏侯府门前的巷为“太平巷”。
说来也巧,自“衔符公子”出生以后,夏侯府生齿日繁,气象更新,至今已有一十二年矣。
…
…
清晨,两名青衣小厮打马冲散薄雾,入了太平巷,直奔夏侯府东南角门而来。
夏侯府作为本地豪族,宅邸相当气派恢弘,占地足有数百亩大小,一应建筑也均是一等一的考究。
角门处虽然不如正门广亮,却也是高门朱漆,钉环闪亮,绝非普通人家可比。
二人下马后,由一小厮勒住马匹,另一小厮登上五级台阶,叩打门环道:“开门,开门。贵府二太太娘家的姊妹,薛夫人遣我前来送信!”
府上的二管家吴福仁正在门房训话,听得是二太太的娘家人来信,不敢耽搁,令人打开朱门,接过信道:“还请二位在门房稍待,我这就去禀呈二太太!”
说罢,引着二人去门房歇息,饮浆等候,另派一年轻门人送往二门。
…
…
夏侯府分为前后两庭,前庭是外宅,后.庭为内宅。中间隔着垂花门,外男无令不得入内宅。
是故二门处设抱厦厅,有仆妇专司传信、跑腿的差事。
今日二门处,三四个婆子闲来无事,耍起了斗钱的骨牌;还有一个婆子正歪在小塌上睡着回笼觉,小呼噜一声接一声的响亮。
这几位均是府上的老人,自打老太太那一辈便在府里听用。
平时个个自觉劳苦功高,加上府里有敬老恤弱的德行,竟让她们觉得自己也算半个主子。
又都人老成精,做惯了逢高踩低的事,在这二门处,竟自成一股势力。
斗钱的几人玩性正浓,生怕不小心输了钱,又小觑门子年轻,均将差事往外推。
门子无奈,只得摇醒做梦的那位,道:“好妈妈,快醒醒。有一封书信要劳烦妈妈送往二太太房里!”
那夏嬷嬷正做“抱金山、枕银山”的美梦,被门人猛一搅和,老眼一睁开,“金山、银山”一下变没了,不由得“嗷”一嗓子大叫出来,吐沫星子喷了门人一脸。
看那年轻门子一脸无辜相,夏嬷嬷怒道:“什么好下流种子,净乱放屁打搅老娘……老娘知道了,还不快滚!”
那年轻门子脸上肌肉抽搐,忍了忍,到底没有发作出来。
…
…
东跨院内,抄手游廊。
夏嬷嬷气呼呼的快步走着,脑子迷迷糊糊的,还在想刚才“金山、银山”的事。在转弯处也没多加留意,岂料迎面突然闯出一人,一下子和她撞了个满怀。
夏嬷嬷年近五旬,被这一顶,一屁股坐在地上,摔得屁瓣生疼,半边佝偻身子都差点瘫了。
她正要骂,不料那人嘴比她更快。
“好你个没长眼的贱妇,敢顶撞老爷我,我看你是活腻歪了!”
这声断喝,真好似一道霹雳,直击的夏嬷嬷亡魂皆冒,她甫一抬头,就看清了那人。
眼前之人身长八尺,体格魁梧,头上戴着铜色束髻冠,身着华贵的曲裾深衣,脚踏锦履。
他目光凌厉,威仪肃整之外还带有一丝戾气,真当得上“姿容魁伟”四字。
正是本府的大房老爷,夏侯摄。
因父早亡,摄老爷身为府上的嫡长子,故而十分威风。在府里除了对上老太太面带恭敬外,连二房老爷、太太都被怼的杠杠的。
尤其是在族长之权和管家大权被二房夺走后,摄老爷拿主子们没辙,便养成了冲下人撒气的习惯。
因此,东跨院内规矩极为严苛,下人们行走坐卧,皆有文章。
倘有半点差错,便要一顿好打。
夏嬷嬷诚然是府上的老人,几十年来存了些体面,但在这位祖宗面前又算个屁。
她吓得骨碌着爬起来,又匆忙跪下,仰起头,腆着一张老脸小心赔笑道:
“哎呦,都是老婆子的错。一时眼拙,顶撞了大老爷,该打该打。还望大老爷看在老婆子多年在府上侍奉的份上,饶了老婆子这一遭吧!”
说罢忙低下头去,这一低头,又发现了掉落在地的竹简,不由心中一慌。
夏嬷嬷在内宅厮混,熟知大房、二房的权力斗争之激烈。她不过一介仆妇,若是被摄老爷得知,是为二房办差而顶撞了他,能有好果子吃吗?
夏嬷嬷暗暗祈求,大老爷万万别发现此事,然后糙手悄摸的把竹简揣了起来。
摄老爷气的冷笑,他又不老眼昏花,如何看不破她的计俩,袍袖一甩,道:“手里藏的什么东西!”
“啊?”
夏嬷嬷被抓现行,一脸苦色的回道:“回……回大老爷,这……是给……二太太……”
摄老爷何等精明,见这老厌物竟敢在他面前支支吾吾,神色躲闪,料想是藏了奸的。走近前劈手夺来,扯断绑线,展开竹简一目十行的看了下去。
愈往后看,他颌下的三尺短髯抖动愈急。
“好哇,好哇!
怪道近来府里造屋动土,偏我要个院落也不肯……公中支取个几百贯花费也百般推托……不意这般克扣,都是留着巴结外人用的。
老二这个族长是怎么当的,嗯?老太太还在呢,他媳妇就吃里扒外,她怎么敢?
她怎么敢!”
摄老爷面色骤然变得狰狞,将竹简重重摔在地上,又恼又恨。
恼二房掌权,恨无人帮衬。
因为老太太偏心,身为府上长子大房的他,却处处被次子二房压制、管辖,置纲常伦理于不顾。更甚至,连他的儿子、儿媳也都被二房笼络过去。
这是摄老爷多年的痛处。
他多么希望能有个得力之人相助,不消能有多大本事,只要解了他当前的两手空空之围,哪怕是挖自家的墙角也行。
否则在迟几天,乐律里的小桃红,可就被别的入幕之宾梳拢了……
…
…
一通呼号后,突然一道白光闪过眼前,摄老爷看着散在地上的竹简,福灵心至般的有了一个想法。
沉思片刻后,他觉得这是一道妙计。
倘若功成,搞臭二房,夺回大权都不是难事。
到那时,他也要二房看他的脸色行事。
看着趴在地上抖如筛糠的婆子,摄老爷双眼一眯,道:“你这该死的婆子,今日本该将你活活打死,但看在往日多有苦劳的面上,暂且记下!速速收好竹简与二房送去,与我相遇之事,不得宣扬,否则……断不轻绕!”
“多谢大老爷开恩,老婆子一定守口如瓶,一定,一定!”
下跪的夏嬷嬷原本吓得面无人色,已经做好了挨罚的准备,现在大老爷突然饶恕于她,颇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暗喜,不由得连连扣头。
待大老爷走后,夏嬷嬷忙揣起竹简,踩着颤颤巍巍的步子往二房处奔。
穿了几道抄手游廊,终于在东厢廊下的三间小正房处,把竹简交给二太太房的丫鬟,这才长舒了口气。
百度搜索 三国之曹魏无敌 天涯 或 三国之曹魏无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