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文明的文明 天涯 或 文明的文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31:集体听了他说的话后,袁华伟他们都是眼光一亮,本来都已经放弃了可以大吃大喝的这个可能了,没想到结果会来的这么意外,当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了。
但是袁华伟背后的手摆了摆,示意安静,不要乱说话,因为他的两个同伴也在这一个队伍里,都对他很有默契,很快就相互提醒了一下,也只是兴奋了一会儿,就相对平静了下来,只是这份喜悦是不容易隐藏的,还是被中年人发现了端倪。
中年人有些疑惑,说:“又不可能你们是第一名,你们高兴个什么劲呀。”
袁华伟:“因为我感觉我们小组以现在的情况还是有可能去争个第三名的。”
中年人看了看袁华伟他们带回来的东西,兔子野鸡应该勉勉强强接近五十分,十几梱茅草也差不多有五十分,还真有可能得个第三名,反正前十前五应该是肯定的了。
他心里又是一阵羡慕,默默的看了看自己队伍的小组长,又想起了自己当时只想着去完成最基本的任务量时的拖拖拉拉,还把一半的时间都用在睡大觉上了,一时间悔不当初,现在却只能默默的叹了口气。
时间继续,周围的一些人都东一句西一句的聊着,长长的队伍也在很快的缩短着,半个小时后终于临到袁华伟他们小组了。
由于这个登记员已经认识了袁华伟这个大学生了,就先微笑着打了一下招呼,这才称量他们带回来的茅草和兔子野鸡等动物,得到的计算结果正好是99.8工分,让旁边一直等着观看结果的中年人心里又一次打翻了五味瓶,他对照了一下旁边的前十排名,这样的结果是正好并列第三名了,因为再所有人心里,第一名基本上已经是确定下来了。
然后就听见负责登记的人说:“你这大学生可以呀,加上第一次的91积分,光一个零头都比大部分的小组多很多了。”
袁华伟:“哪里哪里,这是小组里的人都苦怕了,都想吃好睡好而已,他们才是主力军。”
登记员:“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你就不用谦虚了,搭把手,送到隔离带女人那边,你们小组应该可以领几个草席的名额了,对了,留下来帮忙的也给你们记几个工分,凑一个整数,共200工分。”
袁华伟道了几次谢,退着离开了,给了登记员很大的恭维,而他的其他队员则在工作人员的分配下自觉的开始给草打包,顺着一路的茅草印迹高兴的去了女队那边的登记处,袁华伟也帮忙提了一栶,脸上露出了略带兴奋的微笑。
女队的登记处
由于这里离隧道口有三百多米,是分又的两个隧道公路交合在一起的部分,所以袁华伟隔着几十米就看见了两台不知道是什么机器正在工作着,汽油内燃机发出强烈震动的声响,女工们把捋顺了的茅草铺平在机器的台板上,把茅草一点点的喂进了机器,从机器的另一面出口就出来了打包整齐的一层茅草编织的草席,然后又横放入第二台机器上,同样的铺上一层茅草,再出来就是一两厘米厚的更密的茅草草席了,然后被两个女工抬到女人那边的登记处。
身为农村人的袁华伟还算是知道这种机器是干什么的,以前家里收获后的水稻秸秆经常被小贩们收走,然后应该是在类似这样的机器下被编织成可以卷起来的稻草席,据说是冬天里给大棚用的,只是现在却被用到了这方面,也让他心里有一点点的别扭的感觉。
袁华伟他们把东西放到女登记处又重新验了一下重量,就看见女队的登记员诧异的看着袁华伟他们,然后问:“谁是组长?”
袁华伟一边应声,一边快步的走了过去,说:“我是,我是。”
女登记员:“要不要领草席?8工分一张,个人工分帐户出。”
袁华伟:“8工分一张?我以为是免费领呢?”
女登记员:“都想免费领这还不乱套了,有挣工分的地方,当然也应该有花工分的地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先看看这里。”
然后女登记员指了指她旁边的牌子。
木质合成的红色牌子上用**笔写着:工分分为三种类型
1.总工分:个人劳动所得所有工分,不随着消费工分所减少。
2.消费工分:用于消费的工分额不得超过剩余可用的工分额度。
3.剩余工分:消费后剩余的剩余工分。
袁华伟他们都看了看,原来这是女登记员肯定是被问烦了才写下来给大家看的,不过字写的真标准,像打印出来的字一样漂亮。
袁华伟看了看已经做成的几百张茅草席,而领的人却不怎么多,难道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挣够工分吗?还是因为其他原因?于是他就问了问女登记员。
袁华伟:“这怎么还有这么多剩余呀?难道就没有人领吗?”
女登记员:“已经领走了一千多张了,估计晚上十点以后领取的人会更多,因为晚上每一个人都会有三到五个工分自然到帐,到时候大部分人都领的起了。”
袁华伟:“每个人都有?”
女登记员:“是的,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有。”
袁华伟:“你们赶的出来?毕竟还有那么多的人呢?”
女登记员:“我们会一直工作到把茅草用完,而我们登记员会守一夜的,方便所有人来兑换,直到没有茅草席可兑换。”
袁华伟“哦哦”了两声,表示算知道了,但是他又问:“要是工分还是不够兑换怎么办?”
女登记员:“可以两个人用工分加在一起兑换,现在已经传开了,估计吃过晚饭后会来很多人的,再说了,活人还能被尿憋死?”
袁华伟听了这个一般漂亮的女登记员所说的话语之后……只能一阵无语,没想到这女的还能这样直接的说话,于是也就逃避似的结束了对话。
由于离平时快发放晚饭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他的老乡同伴大部分人都不想来回折腾的领了茅草席往隧道里跑一次,就等晚上吃过了饭再领,而另几个都是比较靠隧道口附近的,怕领回去了不安全,也想着等吃过饭了后领,当然,还有很多人都是和他们一样的想法的。
由于做饭的地方离隧道口有近一里路,离这里只有100多米,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有十八口大锅一字排开所组成,比以前农村用的杀猪退毛的大锅还大,而这些都是这两天才相继安装好的,可以看见是为了长期的难民营而做的配套设施,因为有更多的东西正一步步的准备中。
离开饭还有二十多分钟的时候,他小组的那一个去帮忙的人归队了,并且告诉他,他的母亲和邻居们已经被更上级军区的部队救到了那里安置了下来,让他不用担心了。
袁华伟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一些(第二天一早他就去查询了一下,确认了他母亲的生存状态)。
不久之后,两个士兵就拿着扩音喇叭开始了让众人按小队的分数位置排队的想象,袁华伟按照他们的要求,只能按排名来到了离隧道口最远处的标注了一百分以上的位置,因为他们是第一名的小组,同时这里也更接近军队的连部营地,更靠近那十八口大锅,每一口锅里都煮着兔子肉或野鸡肉,气味飘来飘去,早把他们馋的止不住的咽口水,一个个时不时的伸头去看。
袁华伟站在队伍的第一个位置,一米开外就是排名第二的小组,再一米的位置是第三名,其他小队的人从头至尾的都在打量着他们,心里多少有点不服气一样,一个个的认为他们一定是走了狗屎运,但更多的人是透过他们看向那十八口大锅,同样的一个个口水直流。
不知道等了多久,但众人都觉得像过了好几个小时一样,天已经彻底黑了,远处,顺着公路看去,下午就出去开始做训练的预备役回来了,在士兵军官的带领下按队形站在了锅的另一面公路上,同样一个个的伸着头看着锅里,每一个人脸上的疲惫都一扫而光,用力的吸着空气中飘来飘去的肉香,馋虫几乎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终于,从队伍里回来的一部分士兵推着大平板车来到了大锅前,盛出了第一口大锅,第二口大锅里整只的兔子和野鸡,第三口至以后的大锅里都是切成块的动物肉块,看来是经过特别准备的了。
随着肉从锅里捞出来,肉香味更加浓厚了很多,众人也就越翘首以盼,期待的心情也就更加急切了一些。
终于临到发放食物了,由于前三名都是有特别奖励的,所以还特别临时发放了一个不锈钢铁盘子可以装东西。
第一名小组,每人:一只兔子和一只野鸡,一大碗肉汤,一包方便面,还有一个小铁勺。
虽然除了盐没有其他的调味品,但比起来只吃方便面可是好太多了。
第二名小组发的是兔子,第三名小组发的是野鸡,同样也是有一大碗汤,一包方便面和勺子的。
以后的其他前十名小组都是一碗汤,一碗肉,两包方便面。
十名之后的就是一块肉,一碗汤,三包方便面了。
再然后,隧道里的伤员也是这一样的水平。
而预备役只能静静的看着,喝着没有肉的稀释汤和吃着三包方便面,一个个的异常的郁闷,却是又不敢发作。
而女队那里,同样的也只是只有一块更小一些的肉和一碗汤,还有三包面。
众人都在狼吞虎咽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安装好的大喇叭响了一下,传出次次啦啦的声音,好像还正在调试,不一会儿,就从四面八方传出了一个人“喂喂喂喂”的声音,看来是快调试好了。
众人听了听,都表现吃兴趣不大的样子,继续埋头吃大碗里的肉汤泡的方便面,毕竟是他们来到这里的第一次吃到肉汤味的面。
众人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四周的喇叭开始出现新的声音,虽然有些变声了,但是袁华伟还是一下子就听出了是王治国的声音。
王治国: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在大灾难之后吃到的是第一次的肉和汤,也是这几天吃到的最多最好的一次。
可能有些人觉得自己吃的没有别人的多,没有别人的好,心里会有些不平衡了,现在我要告诉老乡们,这些都是劳动带来的,是你没有劳动,或者是劳动的少了,没有什么能怨得了别人的,只能说是你们自己的问题。
明天我们将继续劳动,希望我们能自己尽快的解决吃和住的问题,用自己的劳动来给自己争取更多的回报。
下面我安排一下明天一天的劳动计划:
预备役男团开始负责公路南面方向十公里范围内的食物采集,其他男团的劳动力向公路北面方向十公里范围内的食物采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预备役女士们将前往高速收费站附近的几个村庄进行搜索,带回来一些生活中可以用到了的必需品,同时希望以前在车溪收费站附近居住的人能主动提供帮助……
……
……
在以后的好几天时间里,袁华伟就这样每天都被部队的人安排上指定的任务劳动着,包括去寻找食物,清理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上的杂物,平整土地,甚至去树林子里砍树枝,田边码石头,一直到正月十六被告之第一大学开学了,他才在部队的转交下去了上一级军区管理下的一个更大的难民集中区域,但是由于时间紧,没有见到同样在这个区域里的母亲。
然后又经过一步步的被转送到玄武市北方的一个小城市的火车站(玄武市基本上已经成了废墟),开始了去往乾城上学的路上,而他到乾城报道的时候已经是一月20日的下午了,算是彻底结束了他大爆炸灾难后的一段难民生涯。
虽然他结束了难民营地里的生活,但是当从难民营地里走出来之后,所见到的一切事物都给他了极大的视觉冲击。
沿途的城市好像一下子被抽去了全部的活力,城市的街道里几乎看不见多少人,曾经繁盛的商铺也是一个个的几乎都紧闭着大门,这还是没有受到灾害的安全区。
而在农村地区,经常可以见到一队队的人围着曾经山坡上的耕地,他们要重新把山坡上之前的耕地恢复过来,去清除上面种植了几十年的林木,他们把这个叫做退林退草还耕,还有农村环境的大改造,一些可以种植庄稼的土地重新恢复到种植庄稼,甚至以牺牲曾经改造好的环境,所要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的多种植粮食农作物,让贞国的粮食危机程度尽可能的减少一些。
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有这样一个口号:环境的破坏是可以恢复过来的,但是饿死的人是没有办法再重新复活过来的。
环境诚可贵,生命价更高!!u
在生存的短期危机面前,贞国的执政机构必须向生命的生存权低头,践行人命大于天的标准。
百度搜索 文明的文明 天涯 或 文明的文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