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明末更史记 天涯 或 明末更史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这一日,大理城中却是人流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街头商家,小摊小贩往日卖的乡间蔬果山间野菜也都不见了,改卖的却是大大小小有粗有细的香烛纸钱,锡纸折成的金银元宝。城里城外家家户户都有人上街采买。当真是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原来明日就是那中元节了。但是李溪却不得假,早晨梳洗得干净,换上了明白色上衣下裳,青色纱衣外裳。又经过近两月富养,当真唇红齿白,身形挺拔,俊秀不已。直看得罗氏和无名老头儿连连称赞。老头儿没事干,却又像往常一样出门溜达去了。罗氏也是脸色好了许多,不再蜡黄,在李溪一再坚持下,家里田地却是让邻居耕种去了,没收半文钱,就当帮着养田了罢。为此也是埋怨李溪良久。不再耕田的罗氏也是由于明天就是中元节,就早起跟李溪顺道去城中采购一应物品去了。
李溪等一众同窗在曹先生的带领下却是一早就去了一塔寺。原来明日即是万家中元节,却也是佛教信徒们的重要节日‘盂兰盆节’。大明历经百年,国力强盛,洪武年间更是万邦来朝,民间各团体也是与四邻各国互通有无。今年这‘盂兰盆节’一塔寺却是罕见的得到了吐蕃国同宗不同门的‘密宗’消息。说到时密宗会由一法王率领弟子拜会一塔寺,共论佛法。得到了确切时间今日密宗师徒就会驾临大理,苍洱书院与一塔寺一向关系匪浅,自然不会给学生们假期,当下就决定率领书院众人同一塔寺迎接密宗师徒,以壮声势!
走之前曹先生叮嘱众人。‘你们当不乏见过胡商,密宗诸人长相与他们并无多大差别,虽与我们有些差别,但是不得胡乱议论,衣着穿搭可不能马虎了,做足礼数,不可辱没大理府的名头。’众人点头应下,曹先生这才带领众人出发了。
一塔寺位于古城西南方,距古城比书院还近些,约莫只有一里地。曹先生率众生却是步行,各相好的伙伴走在一起,队伍拖拖拉拉,笑闹声不断,李溪也不停的与段白凤眉来眼去,也是感觉好不高兴甜蜜。
待到那一塔寺,站在塔下近观,见塔十六层,层层叠叠而上,高怕不止二三十丈。塔身下部皆为巨石所砌,上部却是砖头所砌,墙身历经日晒雨打偶有小点坑洞。直有沧桑厚重威严感扑面而来。
到了正西面的塔门口早有寺中小沙弥等候,双手合十行了礼‘曹师叔、各位师兄里面请。’
曹先生点点头带学生进去了。李溪方才发现,寺里早已准备好了茶点瓜果。让书院学生暂作休息,而曹先生却是上楼与慧缘大师议事去了。
且说楼下一众同窗平时与一塔寺众僧也是相熟,再者寺中年龄稍长的也都各有住处,余下跟书院一起休息的也是年龄相仿的少年僧人。自家师长议事去了众人也不觉得生疏,跟少年僧人们一起吃些茶果点心来。
‘这吐蕃国地处西域我是知道的,只是平常他们那边也是如同我们这样生活吗?’坐在段白凤身旁的一个小姑娘却是对着段白凤发问,因为跟段白凤感情日渐升温,这小姑娘李溪倒是认识,叫做孙琴,虽然相貌不出众,但是性格却活泼可爱,能跟同窗打成一片。自己也曾贿赂过她几回小玩意。套问段白凤时常喜好。
‘这西域嘛,我本家有个叔叔去过,去年还给我带了一颗上好的玛瑙回来,我与他时常聊天。我也算是了解的透彻。’白如武无不得意的插话。
‘白公子当真见多识广,那你快讲与我们听听罢。’见多识广来形容白如武倒是不为过的,这货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宝通商行大掌柜白泰。这白泰的经历也堪称传奇,幼时父母双亡,只是广西府一个替地主牧马混口饭吃的小厮。一日放马时不小心遗失了一匹马,害怕地主责打。竟是牵了四匹马一路轮流换骑到了大理。从此干起倒卖私盐的勾当,竟是混得家财万贯,开了这宝通商行,手下四大掌柜加工人怕有数百人,端的是风生水起。
‘吐蕃国比起我大明虽然是小了些,但也是封疆万里,人啊物啊皆与我大明又不同。你们是想听些甚么呢?’
‘那当然,恩…..’孙琴臻首想了想;‘那当然是吐蕃国的人啦,这密宗不是就要来大理了吗?你就说说这些。’
‘恩,这密宗我听说也是佛教,只不过与我大明不同,密宗胡僧不戒酒肉色,甚至传说密宗第二佛陀莲花生还双修呢!’书院女流却是不懂甚么双修,可这些个少年和尚早已懂得这些,个个羞红了脸。
白如武说话也是毫不忌讳了。‘密宗崇尚万物有灵,灵魂转世的说法。吐蕃国上下对这个密宗却是虔诚无比,甚至皇帝登基都需要吐蕃国大国师首肯、主持呢。密宗镇派绝学狮子吼,龙象拨若功在中原武林也是有些名气的。据说这次前来盂兰节的也是那吐蕃国大国师。看来这次释经吐蕃很是重视呀!’
少年僧人们听得白如武这么说,也觉得倍有面子。于是也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请问白公子,密宗既是承继万物皆有灵的佛意,那为何还荤素不忌。公子可知道这是为甚么?’
‘武师兄问得我也正想问。’众小僧人纷纷附和。一般人也不会问出这种问题来,这就是佛家佛法理解差异问题了,习惯了一塔寺四大皆空的的教法,骤然听到另一个毫不相同佛门教义自是十分疑惑。
白如武喏喏答不上来,闹了个面红耳赤。看他狼狈,李溪却是不想把这里的气氛闹得太僵,而且若是以后这些少年僧人因这疑惑作出出格的事情也于心不忍。同样有这种心情的在场的只怕是窗外那个扫地老僧了。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世人若学我
如同进魔道
这百年后的诗本就是一禅师所作,深含佛理。听起来对仗整齐,当真是已售不错的俗语诗。众人皆抬头看着李溪。
‘一塔寺众位师傅修行时肉体恪守四大皆空,心灵上讲究因果。因果指的是前因后果,若是要达到心灵上的好果,那肉体上必要有好因,所以师傅们遵循慈悲心不枉杀生,不乱结因,凡事慈悲为怀,不嗜酒肉的清苦修行。说是讲究宿命,不如说是我命我造。’
‘而反观那吐蕃密宗,一些教条佛法却是专门为普罗大众而制定,教义甚至能决定普通百姓生死。吐蕃胡僧也叫做喇嘛,喝酒吃肉,荤素不忌。他们却相信今世如何,来生还是如何。就这般相信轮回宿命,且不说是否有来生,就算有了来生你还能挑肥拣瘦?’这一生过来老天爷连个招呼都没跟他打,更何况挑肥拣瘦了。李溪心中不无暗自腹诽。
‘我命当由我不由天!’李溪如是道。李溪本就风流潇洒,看他这般洋洋洒洒,知识渊博,脸上也仿佛透出自信光芒。让众人不禁内心赞叹‘好一个风流儒雅佳公子!’
武姓和尚一稽首,少年僧人们也纷纷稽首。‘多谢李公子解惑。’
白如武却是更加讨厌李溪了,真是出风头不成闹尴尬了不说还替李溪博了个名声。书院众人也是对李溪纷纷刮目相看。
段白凤心里却更是甜蜜,似她这性格,情郎大现光彩只怕比自己亲自出名还高兴不知几分。
当下眼神交错,看着段白凤欣喜不已,自己心中也甚是高兴。只要段白凤高兴,他可以做任何事情。难道这就是爱情?
再说慧缘大师和曹先生上楼分主宾坐了。
‘几十年了,密宗也不曾来这大理参加过盂兰节,只是今日,听说是吐蕃国师乞立赞亲自率徒弟前来参加,这又是为何啊?慧缘师兄。’原来这曹先生早年从京师回来之后却是在一塔寺随慧缘的师傅法显圣僧带发修行过一段时间,是以师兄弟相称。
‘曹师弟,其实十多年间,师傅尚在世时候,吐蕃国师乞立赞就曾率徒弟参加过盂兰节,当时还有那满洲大萨满维西婆婆带领坐下弟子齐聚少室山论法。没想到这些蛮族不仅精通汉语,还对中原武林人文多有了解。后日细细想来,那日辩法并不是辩论各宗教义的,实际上只是探听中原武林的虚实。到最后辩论不成,却找借口动起手来,番外之人甚是狠辣,我师傅却是中了乞立赞师弟的一记密宗大碑手之后痛下心用一阳指截断了那胡僧的全身筋脉。少林寺当时掌门了禅大师也与乞立赞比拼时受了伤。终于惊动了少林寺硕果仅存的上一代高僧‘怀海’大师。受惊而走。’
唉,叹了口气。
接着道;‘只是过了几年,师傅内伤就已经压制不住,在塔内坐化了。怀海大师也已然不知所踪,当年少林寺方丈了禅大师也受了些伤,不知道有没有复原。’
‘看来那吐蕃国师甚有几分实力,既是当年在少室山找不得便宜,那今日想必是那乞立赞来一塔寺报当日之仇的?’
‘那只是其一,老衲思来想去,那吐蕃国一直以来都对大理府虎视眈眈,怕动机不如那么单纯呐。只是十年之前,那乞立赞一身艺业已然十分惊人,现在想来深厚不少,一塔寺怕是危矣。’
‘师兄莫要着急,一切都是师兄猜测而已,再说我也数年没有动手,也要动动筋骨啦。’言下之意,自然是要全力护一塔寺。
正在这时,楼下却传来李溪吟诗,两人俯耳倾听半响,‘你这弟不仅文采十分了得,怎地还这般精通佛法,当真不得了。要是作我少林弟子就好啦。’倒是面色发愁之意稍减。
‘师兄座下弟子聪慧之人不知凡几。再说那弟子百会穴废了习不了内功心法,怕是只能做一个书生啦!’
‘那确实可惜了一块好材料。’
说完了两人下楼带众弟子去北门迎接乞立赞师徒去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乌云压城城欲摧。’当真是与此时相得益彰。大理城上空满满的乌云遮天蔽日,黑压压的当真让人心情压抑沉重。偏生却是没有雨水,空气里甚至有股燥热,让人难受之极。
此时距离城门约莫一里地,一两双马并行的华丽马车正不紧不慢的行驶着。前后头都有两个单骑,四骑隐隐的护卫着中间华丽车驾。四骑皆是身材魁梧,身着暗红色布衣,头戴黄色毡帽。忽听车里传来声音‘答瓦里,快到了么?’
‘师尊,能看到汉人的城墙了,约莫一刻钟就能到了。’左前的汉子回答。
‘唔,你们看这田地怎么样?’
‘富饶肥美,很是适合耕种。’
‘呵呵呵….’车中话声却是停下了。车队还是安静的不疾不徐的朝大理城驶去……..
百度搜索 明末更史记 天涯 或 明末更史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