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万物聚态 天涯 或 万物聚态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我们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自己的旋转速度,如果太快会造成我们的“熵增旋涡”离心力过大,对周围的恒星、黑洞及其它宇宙物质吸引力不够,最终可能来不及吞食他们就被银河中心黑洞的引力吸离;如果太慢会造成“熵增旋涡”离心力不够,“熵增陷阱”的效应增强并与银河中心黑洞的“熵增陷阱”形成叠加,促使我们自已向银河中心黑洞靠近的速度过快,最终来不及弹射出去就被吞食。此时在银河系之外俯视整个银河系的银盘,一团亮红色斑点正处在银盘下端一条旋臂的外端,那就是以我们为中心组成的一个小螺旋恒星聚集系以及周围吸引来的宇宙物质所组成的星云。
地量纪元26亿年,随着我们在旋臂上的移动,本来完整的旋臂在我们运行过的轨迹上弥散开来。大部分恒星和黑洞陷入我们的熵增陷阱,尤其是旋臂外侧的宇宙物质,我们利用银河中心黑洞和自身的双重熵增陷阱已经将他们全部吸引到自己的小旋臂上,最终逐渐被我们吞食。一小部分旋臂内侧的恒星和黑洞,有的由于离我们较远,他们利用银河中心黑洞形成的大“熵增陷阱”和自己的“旋涡”离心力,离开了原来的旋臂也就是“熵增涟漪”,来到之前的势能波峰,准备利用势能滑向另一个旋臂;有的由于离我们相对较近,被我们的引力弹弓弹向了原来旋臂的外侧。于是之间聚集恒星、黑洞和其它宇宙物质光亮旋臂变成没有任何物质的黑暗区域,而这个区域的两侧却呈现出了雾状光亮。就像我们在之前的旋臂上开出了一条黑色的道路,顺着顺时针方向,道路的尽头就以我们为中心的、越来越大的、红色光亮的小螺旋星系。
地量纪元27亿年,我们带着自已的星系来到了两个旋臂中间的位置,我们准备换到另一个外侧的旋臂上。现在我们处在熵增涟漪的势能波谷位置,因此我们只有改变旋转的方向,增加旋转速度,上升到外侧波峰的位置,然后利用势能下滑到外侧旋臂上。
在改变旋转方向的时候我们几乎不能停止转动,因为这样很容易被银河中心黑洞形成“熵增陷阱”吸向内侧。在我们突然切换方向的时候,一部分外围的恒星、黑洞和其它宇宙物质在惯性作用上逃逸了出去,剩下的部分也在我们的小旋臂上弥散开了。我们的周围不再呈现有序的螺旋状,而像一团亮雾一样把我们包围起来。
随着我们逆时针旋转的加速,周围再次形成有序的螺旋状,只是方向和之前正好相反。
地量纪元27亿5千万年,我们终于艰难的来到了熵增涟漪的势能波峰位置。从银河系银盘上方看,原本在两个旋臂中间空无的位置出现了一个中间有团红色星云包裹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小螺旋星系。当然这个“小”是相对于银河系的整体而言,实际上在银河系内部我们已经是最大的子星系了,此时我们形成的洛希球高温边界已经横跨银河系的两条旋臂。银河中心黑洞其实早就知道我们的存在,但是他的旋转已经很慢。由于我们移动的位置经过了精密的计算,因此就算银河中心黑洞停止转动将他的“熵增陷阱”效应增加到最大,凭借我们自身的质量和旋转他也不能把我们拉近后吞食。
当然,银河中心黑洞其实可以增加旋转速度甚至逆向旋转把我们甩出去,但是他目前精心制造的螺旋状态将被打破,到时甩出去不只有我们,还有更多其它物质。通过计算,如果银河中心黑洞把我们强行甩出去,整个银河系将损失一半的质量;如果让我们自己通过引力弹弓自然甩出去,我们最多只能带走整个银河系1/4的质量。要知道整个宇宙,尤其是银河系附近所谓的本星系群,是一个天体密集区,其中最大的仙女星系随时都有可能把银河系吞并。所以银河中心黑洞通过对自身旋转的控制在默默的加速我们运动的速度,他希望最终利用自己的引力弹弓把我们甩得越远越好。
地量纪元28亿年,通过再次调整自己的旋转方向,在银河中心黑洞稍稍增加自转速度的助力下我们已经顺利来到新的旋臂上面。
地量纪元31亿年,我们几乎完整的吞食掉了银河系一整条旋臂,来到了引力弹弓临界点。银河系的旋转明显加快一些,我们被抛离那个熵增涟漪。但是当我们跨过外围第一个旋臂来到第二个旋臂跟前时,我们之前没有预料的一幕出现,因为太阳系就在我前进方向的“熵增陷阱”引力场边缘。因为太阳系实在太小、太普通,我们只计算了我们运行的轨迹,根本就没有考虑路上会遇到那些像太阳系那么小的星系。
我们这个螺旋星系的总质量已经达到了之前银河系的1/4,也就是4千亿个太阳的质量。根据轨道运行计算,太阳系不会被我们直接吞食,它会被我们拉扯出银河系,进入到我们的一条旋臂上。
虽然目前太阳上80%的氢都聚合成了氦,但是距离成为红巨星的时间还有至少20亿年。地球现在已经进化出了新的人基文明,当然我们那届人基文明的痕迹早就消失殆尽,这一届人基文明已经到了产生脑基文明的临界点。
这些人类在100年前就预测到了此次事件的发生,地球上的人类唯一能做的还是只有深挖地下掩体,同时祈求不要被其它宇宙物质撞到,这个物质那怕是小如彗星也不行。
实际上他们是幸运,因为之前在太阳系被扯出银河系的运动方向上还有一条天体密布的旋臂,但是已经被我们在几亿年前给清除掉了,并且到目前还没恢复,而且更加幸运的是太阳系没有被残余的恒星星系在并入其所在的旋臂时被摧毁。
当然,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心思去帮助地球上的这届人类了,因为他们实在太过渺小而脆弱。其实就算我们利用仿生人去帮助他们,我们也没有把握在这样复杂的宇宙事件中能保全他们不会被灭绝。目前我们的运行的大方向和在该方向上的运动速度,根本不受自已控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宏观上看我们基本维持了一个螺旋星系的形态,但微观上讲,我们星系内部天体的运动轨迹是非常混乱的。
地量纪元32亿年,我们刚好到达银河系与仙女星系“熵增陷阱”的交叉处,此时该我们作出抉择了。如果旋转方向与哪个星系相同,我们会顺着他的“熵增旋涡”离心力的切线方向被弹向外层空间;如果相反,我们就可以顺着他的“熵增旋涡”离心力方向旋进他的环绕轨道。
相对于银河系而言,仙女星系是一个侵略性很强的星系,在本星系群他靠不断的吞食其它星系,在50多亿年前他的质量都已经是银河系的10倍以上,而且致使本星系群只剩下包括他、银河系和另一个比银河系大2倍的星系。在40多亿年前他又吞并了那个银河系之外的星系,现在最多再等10亿年他将吞食掉银河系从而统一整个本星系群。
面对银河中心这个毫无斗志的黑洞我们当然能够再次轻松的获得成长,但是他的引力弹弓力量太小无法让我们脱离本星系群,最终将难逃被仙女星系中心黑洞一起吞食的结局。因此我们必须冒险旋进仙女星系,最后利用仙女星系中心黑洞的引力弹弓逃离本星系群;再说仙女星系仅仅拥有的恒星数量就已经超过1万亿,所有物质总量是银河系的20倍左右,这对我们是个巨大的诱惑。
虽然我们本来就与银河系旋转的方向相同,但是由于离银河系更近,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熵增陷阱”相对于仙女星系中心而言更为陡峭,因此如果保持现在的旋转速度会再次落入银河系。我们加快了旋转速度,虽然这样会甩掉我们外围的很多物质,至少造成1/10的质量损失,但是我们别无选择。
此时,太阳系再次被我们甩回到银河系边缘,进入了之前因我们的吞并行为造成物质空缺的“熵增涟漪”上,而这个涟漪正在重新形成银河系的一个旋臂。虽然之前的地球人类再一次在彗星碰撞地球时,无声无息的灭绝了,但是地球及其所处的宜居带却得到了保全。目前太阳系的位置正好处于宇宙物质相对空缺处,成为再一次孕育生命,发展文明的绝佳位置,而这种状态大概会持续10亿年左右,因为那时如果仙女星系向银河星系发起攻击将引发更大的宇宙物质碰撞。
地量纪元32亿1千万年,我们继续沿着仙女星系外围小心翼翼地旋进,终于让发源于仙女星系中心黑洞的“熵增陷阱”成为对我们的主要影响。我们逐渐减慢了自己的旋转速度,旋臂再次形成,围绕仙女星系的旅程正式展开。
仙女星系我们作为地球某届人类的时候,曾经觉得她是那么遥不可及,渺小的我们曾经被她光亮绚烂外表折服,其实她只是宇宙中数不清的“陷阱”之一。相对银河系,对于怯弱者而言,她是一个必须敬畏的巨大而凶险的旋涡,随时可能因为卷入其中而不可自拔,最终被中心黑洞的引力撕得粉身碎骨,然后毫不留情地吞食;对于勇敢者而言,她是一个必须追求的伟大而美丽的机遇,随时可以因为漫步其里而享用饕殄,最终用中心黑洞的引力冲向浩瀚宇宙,然后毫不畏缩地成长。
与之前直接进入银河系旋臂不同,这次我们准备先从离我们最近的仙女星系外围矮星系M32下手。它就是那个40亿前被仙女星系吞并的星系的残余恒星团,他们的中心黑洞已经进入到仙女星系一条旋臂的内侧,因此只剩下恒星之间的相互吸引,成为一团恒星组成的雾状球体。
我们进一步将自己的旋转速度几乎降到了零,周围的旋臂收缩成了环绕我们的黄道吸积盘,直至将它们全部吞食。
地量纪元35亿年,靠着极其缓慢的旋转,从宇宙宏观尺度上看几乎是蹑手蹑脚的进入到了M32的核心部分。为了尽可能防止恒星们逃离,我们冒险停止了旋转,恒星们及其周边的物质甚至还没来得及形成我们的吸积盘就被我们撕裂和吞食,如果我们是一个原子,那么它们简直就像电子云一样汇聚到周围。
为了抵消因为停顿造成仙女星系中心黑洞对我们引力加强,我们又开始反向旋转。本来像云一样包裹着我们的恒星残留气体以及固体宇宙,此时又形成了我们黄道面上的一圈吸积盘,随着旋转的加速,这道吸积盘又演变成了一个个旋臂,只是这些旋臂很短,上面几乎没有恒星,只剩大量行星、固体碎块和气体。
地量纪元45亿年,我们这个星系的质量已经达到了1万亿个太阳的质量。从数量级上看,我们规模已经与银河系处在同一个等级。此时,仙女星系的外围已经与银河系外围接触,而我们正好在那个接触面的远端,因此未受多大影响。
我们的目标已经是仙女星系另一个外围矮星系M110,那是一个充满尘埃和气体有大量恒星正在形成的椭圆星系。实际上与M32一样,这个所谓的矮星系也是被吞食星系的残余部分。这些新生成的恒星和少量成年恒星在一大片星云物质里显得更加混乱,当然这对我们的吞食行为来说是有利的。我们冲进了M110的中心位置,停止了旋转,吞食那里还在大量生成的恒星。
地量纪元55亿年,此时我们的体量其实已经超过的银河系,但是银河系已经被仙女星系完全吞并。当然其实银河系中心黑洞依然完好,甚至比之前更大,而且还有自己的旋臂,但是他已经进入了仙女星系核心旋臂无法再次挣脱。
至于太阳系依旧围绕在银河系中心黑洞的剩余旋臂上,只是太阳已经成为晚年的红巨星。地球,准确讲是地球被撞毁的碎片,则被膨胀后的太阳吞没。
为了避免重蹈银河系覆辙我们加快了自已的旋转……
百度搜索 万物聚态 天涯 或 万物聚态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